《战争与和平》算不算历史小说?有多少桥段是虚构出来的?

通过这一遍的阅读,我把我丢失的信仰找回来了。它让我确信这个世界有些东西是确定的,是不需要理由的,是可以超越理性的。它使我可以踏实,笃定的去经历世事,并坦然积极的去生活。

个人的理解,这是一部伟大的青春小说…哈哈哈。青年人的迷茫困惑,家国爱恨,跌宕起伏,合上书本,能感受到每个个体面对命运洪流的挣扎与无助。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里说,这是一本最长的武侠,其实也未尝不可。另外,尽管两百多年过去了,跨越了种族语言与国籍,但那些年轻人的心思我们依然能够理解,共鸣,证明世界上真有普世的东西吧。当然,我的认识相当肤浅。


是虚构的小说,基本上是建立在拿破仑对俄作战的历史基础之上的。

除了法国统帅拿破仑、俄国的库图佐夫、斯佩兰斯基、阿克拉切耶夫这些人是历史存在的,剩下的主角们,都是虚构。

可以说九成假,一成真。

但是这种虚构的历史小说足以产生比历史书更大的影响力。

文学作品往往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人物也是作家本人从现实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通过阅读,你的精神会被震撼,你的思想可以无限,你的人生会有所得

阅读有多广,你的精神世界就有多大。


先说结论:托尔斯泰批判的并非一切历史解释,而是当时的史学和历史叙述。当时的史学界的确存在托尔斯泰所指出的问题,虽然托尔斯泰作为文学家提出的一些观点不妥,但远未达到题干所说“洗白恶人,黑化英雄”的程度。

任何特定的言论和观点首先应当还原到当时的具体语境,《战争与和平》成书于1863~1869年,当时历史学的情况:19世纪兰克学派兴起,很快在欧洲乃至整个世界范围内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是最早的专业化历史学,兰克作为史学先驱,提出的实证主义观点其贡献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其弊病随着时间推移也逐渐凸显,比如其民族中心的观点将历史叙述局限在国别史、民族史,忽视超越地域限制的文明间互动;英雄史观局限于历史上精英人物的活动和心理,忽视社会广大平民的历史作用;偏重政治军事史,忽视经济文化发展的作用等。

由此一来,就能更准确的理解托尔斯泰在书中的批判,当时的俄国史学家往往以后见之明宣扬俄国早期对抗拿破仑的失败实际上是诱敌深入,为了最后拿破仑的崩溃做准备,托尔斯泰通过还原战时形势正确的指出这种论调并非事实,俄法双方的长期角力只是在后期才逐渐扭转了局势,初期的溃败实际上是俄国实力不足的结果,史学家的误判正是由于出于民族国家情感和对法军的偏见,忽视了还原当时社会环境的结果。

在分析博罗季诺战役时,书中指出史学家往往将每一次战役的胜负完全归结于双方统帅的个人能力,这正是英雄史观的突出体现。然而每个历史事件的发生背后都存在无数因素的相互拉力,是一系列原因作用下的产物,形象的将拿破仑、缪拉等将军比作一系列链条中的齿轮,这段分析也是书中相当精彩的部分。

托尔斯泰颂扬了俄国军民反抗侵略的爱国精神,也没有仅仅宣扬狭隘的民族情感,皮埃尔一方面曾决心为了俄国去刺杀拿破仑,一方面却又救下了素不相识的法军士兵,并深受法国大革命思想影响,最后成为了十二月党人。书中很少直接描写两军厮杀时的血腥场面,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托尔斯泰对民族国家战争的厌恶。

同时通过文学家塑造小人物时的细腻精妙的揭示了英雄史观的狭隘,在主角皮埃尔被法军逮捕时,一同落难的善良农民大叔身上显然被赋予了托尔斯泰对劳苦大众的深切感情,许多出身贫寒的俄军士兵身上也显示了人性的光辉。而且托尔斯泰并非一味的贬斥精英,安德烈公爵和皮埃尔有贵族的缺陷,但从来不乏人性中的高贵气质和进取精神,是俄国社会最有生命力的部分,寄予了托尔斯泰对俄国变革的厚望。当然也毫不留情的批判了瓦西里公爵等尸位素餐的腐朽贵族,这些人恰恰也是俄国最反动的保守势力。

尽管如此,托尔斯泰碍于时代和民族局限,还是存在一些偏见,比如对库图佐夫作为俄国将领代表的形象进行了一定美化,却对同样为俄国效力的德裔元帅本尼格森不屑一顾,对拿破仑人物形象的塑造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误解,但不影响他的批判所具有的先进性。他指出的许多问题后来被新兴的年鉴学派等史学学派弥补,这也体现了他对史学的批判有其独到之处。


文学作品都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小说中的人物是作家观察现实生活中不同的人,提取出来的“典型”。你在小说中看到了自己,看到了朋友,看到了父母,看到了仇人,这就是小说的魅力所在,你的肉体只能度过一生,而你的精神却能体会到无限的人生,你的阅读有多广,你的精神世界就有多大。不用在意令人着迷的皮埃尔,罗斯托夫,这些跃然纸上的人物是否真实,他们通过《战争与和平》存在于无数人的精神世界中,你可以通过书友会,或者其他的媒介,交流你的读书感受,结交的新的朋友。


1.这部书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文学作品,而是融合进了哲学、美学、宗教学等等东西于一体的社会百科全书(有点夸张了)

2.引用@安德引用的那句巴别尔的话:

Iftheworldcouldwritebyitself,itwouldwritelikeTolstoy.-IssacBabel

托尔斯泰并没有刻意去营造一个世界,只是还原了世界的本来面目罢了。至于这个本来面目是什么?就是历史。

3.托尔斯泰这本书很无聊。因为虽然写的是战争与和平,却在大段大段讲和平。等在真正到了战争的场面,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些精彩场面(好比说骑兵冲到步兵方阵切菜切瓜)。

而且他所写的几个主人公参加战争,那叫一个惨烈:

安德烈公爵第一次负伤,出现了几秒真男人的情况,突然负伤倒地。

尼古拉参加战斗,结果手被打伤被迫撤退(而且后来还向人吹嘘自己多么勇敢)

皮埃尔想要参加战斗,结果被炮弹震晕,醒来之后就跑了。

拿破仑莅临战场指挥战斗,无非就是在那里喝喝茶,听听报告,并没有带领士兵冲锋。

这就是战争吗??这就是那场曾经将数百万人卷进去的事关俄国民族存亡的卫国战争吗?

是的,这就是真实的战争。这就是现实主义的战争。在战争面前,我们都是渺小的,而作为浪漫主义者的彼得·罗斯托夫的遭遇,或许是暗示浪漫主义战争的非真实性与悲惨结局?

4.托尔斯泰这本书写得棒极了。尤其是那些与主题看似无关的通篇大论,尤其是在尾声的最后,讲了一大堆纯粹理论的东西。而这些东西正是托尔斯泰的历史哲学。

5.托尔斯泰的历史哲学简单讲的话,就是历史是由权力推动的。历史的进程包含着无数偶然性,这些偶然性共同组成了历史的必然性。尽管在偶然性只下,可能会出现一两个杰出人物,但是这些任务在历史面前也是身不由己的,不过是小丑罢了。对于历史的洞察,需要真正的生活的睿智而非理论理性的把握。

6.权力,并不是一般政治学意义上的权力,在托尔斯泰看来,权力是人对人的一种关系,不同的权力集中到一起,成为了历史的合力,形成了一个历史权力金字塔。而在金字塔的顶端,就是我们认为的英雄人物。

7.历史的偶然性就是金字塔底端的基座,这是作为历史的大多数。但是通常,一般的历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时候,觉得这些无数的偶然是很难把握的,所以就从中抽出一个特例或者干脆直接找金字塔顶端的英雄人物进行解读。但是这解读的只是历史的某个小部分,并非整个历史全部,尤其是作为大多数的金字塔的底座。而且从权力金字塔本身来看,作为顶端的英雄人物,他只能去直接影响自己下面有限的一部分。而对于权力基座的大多数偶然性,是完全无能为力的。至于那种以英雄人物作为历史原因的、动因的,则是非常可笑的的。英雄的命令经过层层传递,到达底部的时候已经是面目全非,而且并不是所有的英雄的命令都能传达到地步,真正能够传达的总是少数的,但是这并不能作为历史的原因,只不过是所有原因中的很小的一部分。所以这里托尔斯泰极力将英雄人物的独特作用贬低,甚至将他们当作普通人中的一份子来看待。这也就是托尔斯泰独特的英雄观。而他更为看重的,则是作为权力金字塔基座的广大偶然性——人民群众。

8.托尔斯泰的英雄观,是对传统的唯心史观的颠覆,尽管他的观点是建立在历史怀疑主义上的(历史的真正原因我们并不知道)。而对于这点的阐述,则是体现在拿破仑这个人物身上。托尔斯泰笔下的拿破仑,不再有英雄的光环。而成为了某个自认为自己的英雄的英雄。里面提到拿破仑有抖脚的习惯,这无非是拿破仑认为的能够使自己像英雄的举止。甚至拿破仑也可以去模仿凯萨等人一言一行,这与我们在历史书上看到的拿破仑完全不一样。而且在拿破仑远征俄国的一开始,亚历山大一世拍了个近臣去见拿破仑,拿破仑在这个使臣面前的自以为是与粗鲁举止,证明了拿破仑无非就是一个借助时势起家的暴发户而已。后面在描写博罗季诺会战的时候,拿破仑的自负与傲慢也暴露无遗,甚至在军事指挥上,他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奇,更多的是刚愎自用。因而托尔斯泰对拿破仑的极力普通话,则构成了他对英雄主义史观的深刻颠覆。

9.而在描绘拿破仑的对手的时候,德国将军们是非常严格的理性主义者,相信军事科学的存在,可是在托尔斯泰这里,他认为军事科学是虚妄的,军事史是由于一些偶然的军事行动组成的,这些德国将军显得无比可笑(尤其还有一段调侃德国人、意大利人、英国人、俄国人的自信,认为德国人的自信源于对于绝对真理的信仰,俄国人的自信源于无知的睿智——这一点表现在库图佐夫的身上)。

10.托尔斯泰专门描写了巴格拉季昂公爵的绝地反击战役。里面有一个细节,说是巴格拉季昂公爵故意表现出勇敢,这是作为一个统帅应具有的品质,但是他当时对战局并没有确切的把握。这里也是对于英雄主义的颠覆。

11.在描写库图佐夫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最多的是库图佐夫的虚弱与衰老,甚至当库图佐夫最后去世的时候,也是用很平静的一句话描写的。可是为什么这么一个老头子,能够打赢当时的绝世统帅拿破仑?这是因为库图佐夫具有一般人所没有的睿智,这种睿智是洞察历史规律的重要能力。在博罗季诺会战之前,库图佐夫一直在后撤,等到与法军展开会战的时候,俄法双方损失惨重,正当众人认为俄军胜利的时候,库图佐夫认为他们已经输了这场会战,他主动要求部队撤退。后来法国人溃逃的时候,众人皆以为可以追击法军,库图佐夫极力阻止众人的行为,当有人真的去追击了,却遭遇了失败。尽管我们认为,在整个博罗季诺会战及其后,库图佐夫显得十分软弱,但也不能不承认,他的所作所为是深思熟虑,是在考虑了俄军与法军的真实情况下做出的结论(法军虽有溃败,却也有战斗力反击。俄军虽然处于优势方面,但是在追击法军的过程中,非战斗减员请款十分严重,而且俄军在追击过程中也精疲力尽,无力发动彻底的歼灭法军的行为。)这就是库图佐夫的睿智。他能够洞察表象之后的本质,作出符合具体情况的选择,这一点,也只有库图佐夫才能把握到,与他相比,其他的将军则显得庸俗(追逐名利)。

12.皮埃尔·别祖霍夫,是书中标准的男一号。私生子、在国外生活过10年、理想主义者,这些标签无疑使他成为了上层社交圈的另类。在皮埃尔刚登场的时候是在安娜·帕夫洛夫娜的晚会上,这个玩会正如托尔斯泰在后来说的那样,是一个政治风向社交晚会,也是上层较为重要的社交圈子之一。而我们亲爱的皮埃尔同志,一上来就展现了冒失的一面:在晚会上谈论有关拿破仑的问题,并对拿破仑具有比较高的评价,结果被安娜·帕夫洛夫娜以优雅的社交技巧堵上嘴。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初入社交圈的冒失的皮埃尔,国外的生活与教育经历,使得他具有国内一般贵族所没有的眼界,他的脑海中有着那么一些比较新颖的观点,却也很难完整表述。不过他身上最大的一个特点善良此时也已表现出来。善与爱在他心中尚处于萌芽阶段。他所变现出来的更多的是软弱。

皮埃尔尽管具有良好的心性,却也是一个意志薄弱的浪荡子,在安德烈公爵面前保证与多罗霍夫之流断绝联系,转身便去参加酒会,还做出了出格的举动而被逐出彼得堡。

此时的皮埃尔尚处于探索阶段的初期,在继承了父亲的大笔遗产之后,尽管在外人看着是炙手可热的最佳择偶对象,而他自己却还是保持着以前一贯的善良、不成熟的特性。后来在自以为的情况下向海伦求婚,缔结了一段让他痛苦的不幸的婚姻。

而后,在醋劲的作用下,皮埃尔提出与多罗霍夫决斗并取得胜利,这一冒失的举动并没有带来平静,反倒是让皮埃尔与海伦彻底分开,顺带着敲了皮埃尔一笔。

接着就是皮埃尔的第二阶段,共济会阶段。可以说,这个阶段是对皮埃尔影响最大的阶段,虽然我们说后来莫斯科大火以后的皮埃尔转变更为迅速,但不能否认的是,共济会阶段已经将皮埃尔内心的善于美彻底拉到了台前,也让皮埃尔的模糊的善与美的观念成为了具体的概念,尽管这个阶段皮埃尔的这些想法还是有着浓厚的理想性甚至是空想性。

这里得先拽点俄国思想史的内容。俄国历史上,共济会还真的是存在于俄国上层,并且对俄国知识分子的诞生产生了重大影响。众所周知,俄国的知识份子最早源于贵族,而在贵族知识份子正是形成之前,贵族知识分子总是一小波一小波的小群体,联系这些小群体的就是共济会。

皮埃尔在共济会,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善与爱。共济会的入会仪式神秘而庄严,这正好符合了皮埃尔的心理变化:当遮蔽在双眼之上的黑布被去掉后,光明便涌入皮埃尔的内心。从皮埃尔的言行举止来看,他是真的信仰共济会,这与同时期的其他共济会成员不同。当他与安德烈公爵再次见面的时候,皮埃尔满怀热情向安德烈公爵一吐心声,从他的言语里我们能感觉到皮埃尔的真挚信仰。不过随着故事的发展,这种感觉是在不断减弱,那么失落的皮埃尔又会怎么样?

于是到了皮埃尔的第三个时期,1812年莫斯科时期的皮埃尔。皮埃尔之前曾经做了个占卜,预示着他将要亲手刺杀拿破仑,结束他的残暴统治。皮埃尔怀着这个信念留在了莫斯科。有意思的是,这时候皮埃尔选择的是去导师的书房里面沉思、思考。一些法国人来到了这里。尽管皮埃尔决定要隐瞒身份,可是在他熟悉的法国人面前,他软弱了,刺杀拿破仑的坚定信念也随之动摇。在动摇之中,因帮助亚美尼亚女人主持公道而被法国人逮捕。这时他遇到了对他影响最大的另一个人:普拉东。

普拉东只是一个没什么文化的老兵,可是在皮埃尔眼里,他是最纯洁的人,是皮埃尔心中善于爱的具体化身。如果说共济会阶段的皮埃尔认为的善于爱就是共济会所推崇的哪种抽象的爱,那么对于现阶段的皮埃尔来说,真正的现实意义上的爱,就是如同普拉东那样生活,对生活充满真挚的善意与热爱,也可以理解为身处逆境中的人格的自由。有个插曲,就是皮埃尔走出板棚大喊的那句话:你是管不住我的,我就是我,绝对的不朽的灵魂(与原文有出入)。·我们发现,在此皮埃尔不再是以前的那个被生活所左右的皮埃尔,而成为了生活的主人。

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尾声里面,从彼得堡回来的皮埃尔。这个时期的皮埃尔,在彼得堡找到了志同道合的人,怀着崇高的热情,意欲参与社会改造。这里所讲的志同道合的人,其实就是十二月党人。

十二月党人起义是俄国历史的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标志着俄国知识分子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等上历史舞台。他们已经不再是单纯的贵族小团体,而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在爱国主义的感染下,众多贵族投入到保卫俄罗斯民族的1812年卫国战争,在俄国军队离开俄国,直至占领巴黎的这段过程中,这些贵族青年份子看到了西欧的现金与文明,看到了不曾在俄国看到的自由。等他们回到国家以后,发现整个卫国战争,高涨的民族情感无非是为现存的制度提供了新的支持。那么怎么办?干!干掉这旧世界!

皮埃尔这里的十二月党人,还只是处在密谋阶段,尚未提出武装起义的想法(毕竟离十二月党人起义还有一年时间。)

以赛亚·伯林说,托尔斯泰笔下的皮埃尔·别祖霍夫是一个探索者的形象。我赞同这个观点,而且认为皮埃尔探索的正是生活中的善与爱。这种善于爱是深刻蕴藏在人性之中,尽管我们可以从抽象的角度大致勾画出一些图景,可是这些都是非生活的善与爱。真正的善与爱,在于你发自内心的生活方式、待人处事的态度。

我还认为,皮埃尔的探索者身份,是某种意义上的俄国知识份子先驱的写照。这条线索就是是赫沃罗斯季宁公爵——十二月党人。

普列汉诺夫在其著作《俄国社会思想史》中认为,赫沃罗斯季宁公爵正是俄国知识份子的先驱之一。他自幼接受了西方的教育,对于俄国社会的症结有着深刻的体现,尽管他的思想并没有后世的知识份子那样激烈,却也点燃了俄国知识份子的叛逆的精神火种。早期的皮埃尔正是这位思想家的写照。

假如皮埃尔能够活到80岁,那么他将卒于1865年。或许他会成为斯拉夫派,或许是40年代人。


《战争与和平》是一部现实主义的鸿篇巨作。

屠格涅夫当时就称它是“一部集叙事诗、历史小说和风习志之大成的、独树一帜的、多方面的作品”。

它在创作方法上它综合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甚至古典主义诸传统的优点。屠格涅夫还说,从这本书中可以“更加直接和更加准确地了解到俄罗斯人民的性格和气质以及整个俄国生活,这胜过读几百部有关民族学和历史的著作”。

《战争与和平》是以真实历史事件为背景主线,虚实结合,来描写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生活、文化等等。虽不属于严格的历史小说,但其历史意义非同寻常。故事桥段,即使是虚构出来的,也有其真实的历史来源。

艺术真实非历史真实,艺术形象与历史人物本身是有所区别的。

作者无论是在描写历史人物还是在描写虚构人物时,都把他们当做一般的人看待,既写他们在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政治斗争中的表现,也写他们的个人生活和思想行为。

《战争与和平》里人物众多,根据统计,总共有五百多人,其中作者对其性格作了比较具体刻画的约有七十人。这些人物可分为历史人物和虚构人物两大类,历史人物有两百多。

总之,《战争与和平》结构宏伟,把十九世纪初十余年的错综复杂的事件、各方面的社会生活和众多人物的活动组织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浑然天成。

《战争与和平》描写1812年俄法战争的全过程,以当时四大贵族家庭的人物活动为线索,反映了1805至1820年间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各阶层的现实生活,抨击了那些谈吐优雅,但漠视祖国命运的贵族,歌颂了青年一代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是一部史诗般的鸿篇巨制。

小说反映了一八〇五至一八二〇年的重大事件,包括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利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波罗底诺会战、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作者描写了历史上的真实人物拿破仑、库图佐夫以及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但作品不是以帝王将相为主人公,而是以一批虚构的人物作主角,着重写了博尔孔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和库拉金四家大贵族。

托尔斯泰认为,“人类的运动是由无数人的任意行为产生的,是连续不断的。”他从这个观点出发,反对少数英雄人物决定历史进程的说法,认为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是广大人民群众。

小说中对大大小小的晚会、舞会和宴会,对赌博、决斗和打猎的场面都描绘得非常具体和生动,还写了某些民间习俗,例如过节、占卜等。另一方面,小说反映了当时的人情世态和社会心理,尤其是表现了国家危在旦夕时各个阶级思想的动向和情绪的变化。


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所写的是一八一二年俄罗斯人民抗击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为主要内容。这是一部英雄的史诗!小说写了俄法战争中的申格拉本,奥斯特里斯,波罗金诺拿三大战役,描绘了库图佐夫,拿破仑等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与历史事件。小说还广泛地反映了十九世纪初年社会的,家庭的,城市与乡村的真实生活图景。从小说所囊括的历史活动而言,《战争与和平》完全算得上一部历史小说。但又区别于一股意义上的历史小说,因为它不仅仅停留在对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表面现象上的观察与叙述上,而是深入社会历史的纵横交错中,从人物的思想意识活动中,从人的心理行为中,深刻而具体地揭示了历史人物的活动的真实意义。写出了一系列历史与人物的相互复杂关系,把广阔丰富的历史生活与复杂独特的个人生活有机地统一起来。使个人的心理成会与社会事件不可分离的社会心理。因此,无论是库图佐夫或拿破仑,从亚历山大一世到士兵和农民,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是极然不同的。这就是使得历史人物具有心灵史的真实性内容。

《战争与和平》既有历史事件的广泛性。客观性,又有人物活动的具体性,心理活动的辩证性。既有战争的残酷性。又充满着对和平生活的欢乐,既有战争所带来的灾难和痛苦,又有英雄气概的豪迈。写的是宏伟的历史画面,却又对生活细节刻画入微,表现了作家的杰出的艺术才能。

《战争与和平》艺术上的真实性,来源于作家对历史事件人物的周密性考察,为了写好战争的地形条件,作家曾亲临当年的战场,走访过经历战争与革命中的老一辈人。在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的塑造上,都根据亲属和家庭有关成员的生活经历,性格特征,社会地位加于提炼和改造。鲍尔康斯基老公爵形象原形来自作家的外祖父,玛丽亚小姐原形来自托尔斯泰的母亲。而罗斯托夫伯爵的原形是根据作家的父亲,而娜塔莎的形象来自对作家小姨子的艺术加工,在安德烈,彼埃尔二个形象塑造上,作家是把自已的生活特点及性格兴趣投入到他们们身上…。总之书中不少人物形象出自作家所熟悉所掌握的真实人物,作家在写作中充分依靠现实生活的素材,进行提练加工而成,这就使得作品更具有丰富的真实感!

当然,依据作家的历史观,作家在对拿破仑所作的描绘上,极力给于无情的讽刺和嘲笑,拿破仑是个“矮小的人肥大的胸脯““圆肚子”和短而粗的大腿。作家特别强调了拿破仑的狂妄自大,傲慢无礼,自命不凡的一面。这几乎有些失真。但托尔斯泰这样贬低和潮讽拿破仑也有一定的理由,因为拿破仑对俄国发动的战争是侵略性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作为一个现实主义作家的托尔斯泰不能不对拿破仑的侵略扩张野心,进行无情的批判和潮笑!

再说,文学作品既来自生活,又是作家对生活的提炼加工的产物,仅仅摹仿真实,是不够的,文学作品是真实与虚构的统一,是作家凭借智慧才华进行的诗意性创造的成果。

在《战争与和平》这部作品中,无论是真实和虚构,尽显示了作家巨大的艺术创造性,这是不容怀疑的!


原始地址:/faxian/16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