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有些孩子不懂感恩?

从一出娘胎起就被一大拨人宠着,极尽周到地照顾着。听到的都是哄和赞,感受到的都是足以淹没的呵护,让孩子一直以为这些都是很自然的事,而少有人教他怎样付出,唯一的就是向孩子索吻,这样一直下去孩子怎么会有感恩的概念?物质丰富反倒让孩子认为得到毫不费力,他又怎么会去思考东西是哪里来的呢?




感恩什么?给他报班了?

父母把钱给了辅导班,应该辅导班感恩,凭什么让孩子感恩?

你把报辅导班的钱直接放孩子枕头边试试看,他会不会感恩?

我说我爱你但把钱给都给了别人,还送你去受罪、做不好还要批评你,你会感恩于我吗?




这样个性的男孩,的确另家長头痛,重担憂他將来誤入岐途。




什么是恩,使人得到好处或者利益,感恩就是对别人给予自己的好处,从内心表现出的一种敬意。

那么,感恩的前提是,你感受到了别人给你的好处。于是就又有了一个前提,一个事情或行为的好坏,都必须在比较中才能作出判断,也就是说,你只有经历过不好,才知道什么是好。

这样一说,是不是就明白答案了。

现在的孩子们不懂得感恩,是因为他们浸泡在蜜糖之中,生活得太顺利了,从来没有受到过挫折,不知道什么叫饥饿,什么叫寒冷,更不知道什么人情世故了。在他们的心目中,人生就是这样的,生活就该如此,如果有谁企图改变这些,就会心生怨恨。

所以,为了孩子心理的健康成长,不要太娇惯了他们,因为溺爱会使孩子的心理畸形生长,最终这个苦果还得家长品尝。

读一下《触龙说赵太后》,从小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反而对孩子的未来大有裨益。




其实是和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吧,做父母的只懂得对孩子“给“,而不懂向孩子“要”吧。中国式的父母,为了孩子恨不得将自己的一身骨血都贡献出来给自己孩子。

举两个栗子!

(新闻上报到的,不是我乱说的)大过节的,一个50多岁大妈,在给儿子娶了媳妇,买了房之后,不在家里享福,而是继续出来工作干活,为了给孙子赚点钱,给儿子减轻负担。儿子也没说让妈妈回家休息休息……

邻居家的儿子,看父母起房子举借了很多债,他想每个月给父母寄点钱回来,可他爸说:你自己的钱自己收着,爸妈手里有钱,而且爸妈还年轻还能挣钱。每次儿子问父母有没有钱,父母都说有。久而久之,儿子不再问了,父母没钱也不好意思向儿子要。

所以,我们做父母的,在“给”的同时,还要学会“要”。




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太过娇生惯养了。体力劳动少,孩子生活都很富足,甚至好几个大人围着一个孩子,天天在蜜罐里长大,什么都不用管,天天如此,孩子心里会觉得理所应当,长此以往,心里就不懂感恩了。




很简单的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把。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有感恩这种情绪产生,只有一种:我所得到的东西超出了我的预期,并且不是一种交易的关系,而是对方无私的给予。这句话分成两个部分,第一就是超出预期,现在的部分孩子对于家长的给予有超出预期的感受吗?没有,只有没达到预期的不满,何来超出?本来做为孩子,天生的要求并不会太过分,但是家长用自己满满的爱不断的主动提高孩子的心理预期,等到孩子的心理预期变得高不可攀,家长无力实现的时候,家长就成了悲剧这不难理解。第二部分可能不太好理解,就是交易关系,很多家长也许并不认可,但是确实有非常多的家长把自己的理想强加在孩子的身上,不管你付出多少,也许你自己不自知,但是只要给孩子的感受里有这种理解存在了,那么他就不会感恩,反倒可能只有反感和疲惫,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很多家长还是应该自查一下。解释完感恩,再说一个很重要的外部条件,那就是孩子的自我发展创造的意愿和能力。每个人都有暂时很难达到的预期目标,这个时候就有两种不同的处事态度,第一种靠自己,第二种靠别人。第一种人会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目标,对于别人的帮助都会感激,因为那并不是他认为理所当然的得到,所以会感恩。第二种,不会感激,反倒会因为别人没有给予而怨恨。不懂感恩的孩子通常都是第二种,而形成原因也简单的很,家长无时无刻全面的给予,让孩子认为完成目标的方式就该是别人给予,那么家长的给予是理所当然的,为什么要感恩?这其实也发生在一些“大孩子”身上,父母倾其所有帮助孩子的生活,但是最后孩子只有欲壑难填,没有了亲情,没有了照顾……其实培养孩子懂得感恩并不难,就是锻炼他经常去自己完成他的目标,让他多多去体会完成目标的不易,而家长只是领路者不是大包大揽的保姆,孩子在锻炼中坚强,也会更能懂得生活,更能体会父母的不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并不是仅仅因为穷,而是因为他在动手生活,所以有体会,所以知道感恩。说简单聊聊,结果废话这么多,凑合看把




没办法感恩。之前我也在想这个问题。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孩子吃穿住行都不受委屈,我们还把全部的爱都给了孩子。我们自己做人做事都是从善如流俯仰无愧,按说我们这样的家庭,我们这样的人品,应该不会出没良心的孩子,可是孩子似乎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对我们感恩,甚至非常的委屈和憋屈,似乎有苦难言的那种。我常常很伤心的想这个孩子是怎么了?

直到有一天别人把我的事都做了,我既不感恩,也没有快乐,虽然不劳而获得到结果,不用自己费心八脑的整理书写,但是也没有收获的快乐。这还只是一件事。我们包办了孩子所有的事,他体会不到成长的快乐,凭什么还要感恩?

但是一个孩子,我们除了替他做事,真不知道还能怎么表达。如今孩子已大,说什么也晚了,大家是不是也有这样感想?




谢谢邀请,个人认为父母离异的孩子,心灵从小都受过伤害,性格孤僻,行为鬼怪,不喜欢与人交往,希望后继父母们耐心开导,不厌其烦的好好教育,用真情真心将其受伤的心灵慢慢融化,人之初性本善。

千万不要任其发展,耐心的教育,从孩子内心来讲,他是排挤后母的,也痛恨他自己的父亲,抛弃了她的母亲,其实孩子内心很脆弱也很孤独啊!首先要接受孩子的一切,慢慢的教育开导,寻找打开孩子受伤心灵的钥匙,人是感情动物,慢慢会改变的,后妈不好当呀!谢谢个人看法希望有用。




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好了,都娇发惯养没经历过苦难,所以不知道感恩是什么




为什么孩不感恩呢?

1.满足物质缺少陪伴

还是要说到代沟的问题,我们的父母大多都生活在物质贫乏的年代,那时孩子多负担重,能吃饱吃好,有衣穿有床睡就是好生活,在他们的印象里面,自己的父母一天到晚都是辛苦劳作为家中生计打拼的,能拿回钱给家里的支出做贡献就是好父母。养活你,就是对你最大的恩德了。什么陪伴,尊重,自由那都是扯蛋,没听过!

他们那个时候不讲那些“虚的”,也没有条件讲究,生存才是王道。在那个年代,他们的父母也没有计划生育,家里孩子一大堆,大点了都不用自己照顾,自己家里几个就能玩到一起互相照顾,有个什么小心思小想法还用等着父母来倾听,你家兄弟姐妹还没等你开口,就把你扒光了审问得一清二楚,你以为能瞒住谁?

受了委屈,有人倾诉,有人欺负,替你出头,失败了,有人鼓励,成功了有人祝贺。那时候家里都是这么放养的,父母除了生活起居,人生大事这些事情比较上心,其他像理解倾听,陪伴鼓励什么的全部都可以外包。不只是自己的兄弟姐妹,一个村的小伙伴都是你的良师益友。有什么事了,出去疯玩一趟回来什么都忘记了。

所以呢,他们自己现在作为父母,也都是自己的父母的翻版。赚钱,养家,让孩子真正有学上,能娶上老婆,有个好家庭好前程,就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期望了。

可是现在的孩子和以前的他们,完全不一样了。独生子女,双职工的父母,时代变迁,贫富差距。他们少了玩伴,多了孤独,少了自由,多了压力。父母仍然觉得给孩子,一份稳定的经济基础是保障孩子的未来,可是孩子内心的空洞却无法填满。

我们看到很多忙碌的父母因为发展自己的事业,忽视了孩子的感受。时代在巨变,机会有太多,他们都想去追求能抓住,他们像自己的父母一样的奋斗和打拼,但是他们没有办法学习到怎么陪伴自己的孩子。

你会听到孩子们吼叫:“你以为生了我养了我就够了么?就可以什么都不管不顾?我痛苦的时候你在哪儿,我需要你的时候你又在哪儿?你只会指责我,我宁愿你没有生我!”孩子的同伴少了,自由少了,压力大了,父母陪伴的质量还差的话,孩子从孤独痛苦中生出了怨恨也就不奇怪了。

2.打骂侮辱缺少尊重

还是回到父母的那一辈,那时候是崇尚孝道甚至是愚孝,父母之养育之恩是大于天。父母给了你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你的一切。他们说什么都是对的,不可忤逆,不听话就是不孝!父母是你的“上人”,你要跟父母讲平等讲民主?反了!我没有你这个不孝子,给我打!

你看是不是很像古装电视剧里的情节?到现在还是留存在很多父母潜意识里的封建思想。那时候他们从你们的爷爷奶奶那里学到的就是,自己的孩子就是要孝顺,顶嘴就是不孝,不听话就是忤逆,要打要骂,随便来,打到你服为止!

而且当时普遍上学少,受教育水平不高,又因为子女多,生活压力大,父母把自己的辛劳困苦,转嫁到孩子身上,释放自己的压力也是有的。父母们内心的独白还有可能是:我把你生下来,这么辛苦的养育你,没有让你饿着,把你养大就是我给你的恩情了,你的一切都是我给你的,我们为你们几个子女吃了多少苦,我有权力打你骂你,棍棒底下才出孝子,我为你们付出了那么多,以后你们可记得要孝顺我!

你看你们的父母在他们小时候就是被这么不公平的对待下来的。没有公平,尊重,民主,选择,你们指望他们在生下你们之后,立马就顿悟了,你也是想象力比较丰富。既然他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现在也过的好好的:“打你几下怎么了?就要恨我了?”

但现在和原来的环境需求不一样了,不只是要“活着”还要“活得好,活得开心,有尊严”就像现在的父母,不只是希望将孩子养大就功成圆满了,还希望他能有一个好学历,好工作。他们还是一样背负着巨大的压力,长大成人还不行,一定要把孩子培养成才,功成名就,完成阶层的跨级!我没有做到的事情,我的孩子一定要帮我做到,这是他新的压力和焦虑。

这样的焦虑也会转嫁到孩子身上。但是呢,父母的法子没有改革创新,还是老一套打骂侮辱,孩子就不答应了。孩子呢,要求也高了,希望尊重,平等像朋友家人一样的相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恩人的,非打即骂,毫不尊重的父母。你看,你希望孩子去实现你的愿望,你还不尊重他,你说他气不气?

3.干涉控制缺少自由

诚然像上面说的,父母希望孩子实现自己的愿望,父母会说:“怎么会是我的愿望呢!我都是为你好啊!希望你好好学习难道是我的错吗?考个好学校,选个实用的专业难道不对?早点结婚早点生孩子啊!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你好,你现在不懂,你以后会明白的。”

可是父母不明白的是,你以为的好,不一定是孩子以为的好,你以为不那么好的,对你来说可能真的不好,对孩子来说也不一定呢。孩子要的是自己认为的好,不是父母的,如果什么都是父母说了算,那我的人生干脆让你来过好了,我没必要来这世上走一遭啊!

中国父母从来都是做惯了孩子的主,古时候有父母之命不可违,现在有爸妈都是为你好;古时候有指腹为婚,现在有逼嫁催婚。孩子被控制惯了,就会分不清什么是自己,什么是父母,边界感的消失,预示了自我的消亡。

“有一种冷,叫爸妈觉得你冷”父母如果连感觉都可以代替你感受了,你自己的存在感就变得卑微而渺小。父母的强势干涉,是对孩子精神上的谋杀。孩子要争取独立,做回自我,必然会反抗。表面上大义凛然,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不过是希望孩子替代自己活出理想人生,这难道不也是一种自私吗?

孩子当然希望过好自己的人生,而不是成为父母眼中的“白眼狼”。也希望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多陪伴和尊重,长大之后要舍得放手,不要过多的干涉孩子的生活,这样孩子也会尊重父母给的爱和自由,由衷的感谢父母的。




孩子懂不懂得感恩完全取决于家长培养,很多都是父母对孩子从小过于溺爱的结果。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很多家境不好的父母,为了生活,整日为操劳奔波。没有更多的精力呵护孩子。而往往这种家庭生长的孩子更早成熟。他们体会到父母的艰辛和生活的不易。小小的年纪,就会帮父母分担家务。长大后,对父母也非常孝顺。

而在家境好的孩子就不一样了。由于父母过于溺爱。生活上照顾的面面俱到。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只满足物质要求。而对思想教育忽略。从小没有体会到家庭的艰辛。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也成不了大气候。对父母也是不懂得感恩的。




原始地址:/faxian/57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