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女宝接受不了任何批评,怎么办?

她哭的时候,你必须握住她的手,蹲下来,和她对视。或许拥抱一下,再和她对视,温柔的告诉她,妈妈不是说你不好,而是这件事是不对的。玩水是不对的,妈妈说几次,你就要听话。不要任性。好不好?

如果,她不说话,你就要告诉她,你自己心里怎么想的?你在想什么?你说出来。你告诉妈妈。因为你哭是没有用的,妈妈也不知,你心里想什么。你想什么就告诉我,我们一起好好的说。你这样哭,又不说话,妈妈心里就着急,一着急就吼你,是不是就不好了?

多几次,让她说,沟通建立在,双方。千万不要妈妈一个人独角戏。耐心一点。

大概每个孩子都会有这个情况发生。有的是一两次,有的孩子就一直这样。我儿子原来就这种情况,我花了很长时间,让他说话,不要哭,有什么告诉我,我们慢慢解决问题。现在基本都是自己有什么就说,哭着说也行。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告诉他,妈妈为什么生气。不是因为你不好,而是这件事,你做的不对,妈妈担心怎么样怎么样。妈妈也是因为爱你才担心。你还小不懂,妈妈教你,你就得学,但是,你改正做正确了,那你就特别棒,特别厉害。妈妈就不担心了。




首先你不能直接给她说不可以,应该反过来问她妈妈要是这样,你会怎样说妈妈,视频里有详细解答。




1、理解孩子的情绪:孩子被老师批评了,被家长批评了,那么她的心情一定是难过的,难受的,伤心的,沮丧的。

2、接纳孩子的内在需求:孩子的内在需求是希望自己很优秀,能得到家长的肯定,得到老师的欣赏,得到同学们的喜欢。

3、和孩子探讨被批评这件事情的本身,倾听孩子自己对这件事情的描述,核心是一定要倾听,不带评判,不带指责。

4、在和孩子探讨解决的办法。可以先问孩子自己,有些什么办法可以避免被批评,可以得到老师的欣赏,同学们的肯定。然后,你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




你好,避免指责孩子,掌握「三步法」很重要。

虽然我们成年人已经习以为常去面对现实中各种有心或者无意的指责,但并不表示我们能够完全容忍。严肃的表情、急促的语速、提高的声调,都是让孩子紧张的因素。随意的指责最直接的影响是打击了孩子的自尊心,这点我们从小到大都经历过。

我们或许曾经被指责胆小,或许曾经被指责霸道,或者这件事情一定是孩子的错误,成人自信满满,威严毕现,但是这样子的判断只会让亲子关系渐行渐远。

也许这样的时刻,你我都经历过,每个人都难免会误会、指责孩子,我们应该如何把伤害降到最小?

要让所有指责在当下得到妥善解决

很多时候,事情发生时,家长第一时间反应是去评定对与错,大部分家长都会采取平息战事,赶紧天下大同的心态来处理问题。然而,敏感的孩子需要的不是对错,而是:“妈妈,看看我”

父母要做的是复述,言语有时候同样可以是一种拥抱和治愈,不需要用拔高三度的声音,而是清晰地复述。孩子第一时间感受到的不安、委屈、甚至害怕,都会通过言语的力量被看见,不管是直接的肢体语言,还是平静的语调和氛围,都很重要。

别忘了为自己的行为道歉

妥善的解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为自己的言行向孩子道歉。坦诚自己的疏忽,并且就事情本身向孩子告知原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关键是时刻看见孩子的情绪

我们要学习看着孩子的眼睛说话。在每一次说话的时候,请看着孩子的眼睛,看着孩子的表情,不管说了什么话,请及时地看到孩子的情绪。这个简单的步骤,可以帮助我们避免指责对孩子的伤害,避免自己无意中伤害了自己的孩子。被看见,实际上是对同等姿态的呼吁,父母是否站在孩子的身边,以同等姿态与孩子面对事情。

---

谁不想用心去照料自己的孩子呢,在找到方法和突破口之前,其实我们也都可以看看自己,自己的成长的过去是我们养育中最好的范本,家庭关系的相处永远都不是完美无瑕的,和宝宝之间也是逐步培养起默契和感性的过程。

希望能帮到你~大家一起努力解决问题~




个人觉得,应学会融入她的世界,不要以大人的对错标准去否定她,杯子玩水没什么大不了的,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说出合适的理由提出改进建议,学会鼓励她,然后再提如果这样也许会更好,总之,没有固定的方法,要从小孩角度看问题,不要简单的以大压小一味的否定,寓教于乐中改进。方法不一定合适,希望能帮到你。谢谢邀请




育儿的方法千千万,选对适合自己家孩子的才最重要。

现在的确有很多的娃,接受不了批评,不久前看到一个新闻,孩子做作业,家长批评了他几句,就跑到大马路中央去了,让人不仅揪起心来,现在的孩子都是怎么了?怎么一点批评也受不了呢?

很多孩子对父母的说教和唠叨不屑一顾,你爱怎么说怎么说我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要不就是一句话说不得,说了一句就吧嗒吧嗒的掉眼泪,让很多父母烦恼不已,其实还是孩子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决定着他的成长,而不是爸妈讲的那些道理和唠叨。

18世纪法国教育家卢梭认为:“儿童所受到的惩罚,只应是他的过失招来的自然后果。”这就是卢梭的“自然惩罚法则”,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曾经见过这样的孩子,她是我的邻居,叫可嘉,经常和儿子一起玩,有一次他们两个因为一个玩具起了争执,小姑娘一怒之下就提起自己的玩具箱一扔,结果满客厅全是玩具,接着她推翻了凳子,踢翻了垃圾桶,儿子在一边吓得不敢说话,这时小女孩的奶奶来了,笑着说:“怎么又这样呢?等一会儿打你啊”,然后就一个一个的把玩具捡了回去。

其实很多父母都会像这位奶奶一样,习惯了给孩子收拾残局,孩子在外面惹事或者犯错,都是家长出面摆平。这种给孩子,包干清理残局的行为,只会让孩子习惯于家长替他负责,永远也学不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我家孩子两岁的时候,也曾经拿起自己的东西丢用这种方式来发泄不满和脾气,但是我不会骂他打他,只是告诉他自己去捡回来,而且很明确的告诉他必须做,因为你有犯错的自由,但是你必须要接受和承担犯错以后的后果,这个原则没有商量的余地。

自然惩罚法则的含义是:当孩子在行为上犯了错误时,父母不应对孩子进行过多的指责,而应让孩子自己承担错误直接造成的后果,给孩子以心理惩罚。使孩子在承受后果的同时感受心情的不愉快甚至是痛苦,从而让孩子自我反省,自觉弥补过失、纠正错误。

那么如何教育孩子去承担自己犯错以后的后果呢?

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孩子一般不会犯相同的错误,如果他们自己承担了后果,往往会纠正自己的行为。

比如孩子没有节制的吃零食,就会肚子疼;做事磨磨蹭蹭,就只能一个人下楼,相应的玩的时间就会减少;破坏了东西需要自己修好;扔东西发脾气,最后还得自己去收拾!

这就是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当孩子知道承担后果以后,就会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比说教的效果更有效更直接。

父母别跟着收拾残局

很多时候父母的过度保护,让孩子失去了承担后果的机会,其结果就是孩子永远都不会长大。只有让他们自己承担后果才能让他们记住,才能刻骨铭心。

只有当自己认识到了这种后果才会真正产生动力去改错。

从小就养成一种好的习惯

很多妈妈说,我的孩子不刷牙,常常要逼才行,我的孩子不爱吃饭,要骂才行,我的孩子不做作业,要打才管用。

其实,这都是父母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因为孩子已经习惯了父母的这种管教方法,就好像你今天不这样一下,他就不舒服。

拿一个吃饭的例子来讲,本来是很简单的生理需求却在很多时候变成了一场家庭的心理战形成了恶性循环,奶奶,拿着碗,追着孩子,满家跑喂饭,爸爸妈妈因为孩子不爱吃饭,而生气吵架,这都是一种恶性循环,如果我们可以试着孩子不爱吃饭,那就饿他一顿,这就是让孩子主动承担犯错后的后果。

除了给孩子爱之外,我们还需要让孩子去学会承担后果,这样,他们才会有一个独立的人格,敢于担当的人,而这个教育,越早越好!

每个父母都是爱孩子,想给孩子遮风挡雨,但是有很多时候,让孩子去承担犯错以后的后果,反而能让他们更加坚强勇敢,并从中学会自律。只有孩子自己犯错,才能吸取到教训和经验,才能真正的成长!




随着孩子年龄越来越大,他们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意识也在增强,能够听懂他人的评价和批评,并且因此而产生情绪。

任何人都喜欢听到夸奖自己的话,对于批评,即便是自己错了,也会有抵触的心理,这都是正常的。只是抵触的反应和程度,每个人有所不同。

有的宝宝听不得一点关于自己的不是或者批评,家长一说就哭,这种情况是什么原因呢?

★跟孩子的性格有关。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同,而且有先天的因素,和后天的影响。

有的孩子天生就比较敏感,对于外界环境,尤其是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看法,更是在意,甚至他人的一个眼神都会在意。

还有种敏感的性格,是因为后天因素导致的,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行为和情绪,反而让孩子敏感脆弱。

★缺乏安全感。

有的孩子比较缺乏安全感,当家长批评自己的时候,生怕家长不喜欢自己了,不要自己了。所以,一听到家长说自己不对,就又惶恐又愧疚。

这样的孩子会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身边的人,总是怕因为自己做得不够好,而遭到“抛弃”。

★挫折抵抗力差。

现在的孩子大多被家长保护得太好,平时夸奖的话听到太多,而面临失败和批评的时候就会受不了了。

孩子的挫折抵抗力跟其年龄也有关,越小的孩子因为情绪调节能力和认知能力不足,更难以接受挫折和批评。

挫折抵抗力差的孩子通常比较敏感,爱抱怨,情绪容易波动,并且负面思维多,而且容易陷入消极的情绪中。

面对他人的批评,有情绪也是正常的,也能够帮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如果过分敏感或者这样的情绪持续太久,沉浸在其中,这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性格发展是有不利影响的。

面对孩子“听不得他人说自己不是”的这种行为,家长要有耐心地去慢慢引导孩子。

▲告诉孩子犯错是正常的,知错能改就好。

家长在批评过孩子之后要跟他解释清楚,是因为他的行为错误批评他,并不是讨厌他这个人。要让孩子知道,即便他犯了错误,爸爸妈妈也依旧爱他。

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当别人指出你的错误时,是帮助你在改正。

▲换一种沟通方式跟孩子交流。

家长在指出孩子错误的同时,更要告诉他正确的方式,这样更容易让孩子接受,也能够帮助他改正错误。

比起“你不要这样做(点出孩子的错误)”,孩子更容易接受“你可以这样做(告诉孩子正确的做法)”。

另外,家长也要注意在指出孩子错误时的语气和态度,就事论事,不要人身攻击。

▲帮助孩子调节情绪。

孩子的情绪调节能力差,当他们受到批评的时候,如果比较敏感,就会沉浸在这一消极情绪之中。家长帮助孩子去调节情绪,让他们慢慢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也有利于孩子挫折抵抗力的增强。

1、让孩子正视自己的情绪。

告诉孩子,任何人都可能犯错,爸爸妈妈也是一样的,当听到别人的批评声心里都会不舒服,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但是我们不能一直让自己陷入这样的负面情绪中。

2、让孩子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

当家长指出孩子的错误,孩子比较生气,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积极地去跟他沟通。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情绪感受,然后通过跟孩子交流,帮助他疏导情绪。

慢慢的孩子也能够学会自己去疏导情绪,主动去跟家长沟通,或者是学着家长开导自己的思路来劝慰自己。

注意:当家长批评指责完孩子之后,孩子出现负面情绪,这时候家长不要再说他“太敏感玻璃心”这一类的话,这样反而会给孩子贴上敏感的标签,让他的这种行为被强化。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人的评价,尤其是父母、老师等权威的评价,会对孩子的自我认知产生的影响。孩子对此比较在意,其实也是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更好,需要家长正确的引导能够帮助孩子更快地进步。




谢邀!

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原因是,由于孩子过于好强,受挫折能力差的原因。

对孩子的表现,无条件的接纳,而不是只有孩子,很”乖”很”棒”很”优秀”才能接纳。当孩子没有,达到要求的时候,不要总是,批评和折怪。而要更多的,鼓励孩子,帮孩子找到,失败的原因。使孩子在失败中,获取经验,也能让孩子,获得心理的安全感。

家长平时,要特别注意,一定不要和别人”比”孩子,以免给孩子错误的,信息和消极的暗示。

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的时候,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这样是做不对的。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每一个孩子都有,宝贵的自尊心的。




原始地址:/faxian/677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