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你是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

人生是一场蝶变,华丽的蝶变需要不断地脱壳、再脱壳,直到最后的破蛹。在痛苦的挣扎中,我们的意志得到磨炼,我们的力量得到加强,我们的心智得到提升,我们的生命得到升华。即使在人生的旅途中伤痕累累,但当你从痛苦中走出来时,在梦想实现的那一瞬间,你会发现,你已经拥有了“飞翔”的力量。

当你走过一条条坎坷的道路,当你的一个个憧憬破灭,只要不让风把你心中的那盏明灯吹灭,只要不把信念抛弃,那生活就不会把你抛弃,那扇通往成功的大门就会永远为你敞开。

痛苦才是成长

人的一生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的,难免会遇到大大小小的苦难与挫折。苦难来临时,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也造就了他们不同的人生。正如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所说的那样:“苦难是人生的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笔财富,对于弱者却是万丈深渊。”

其实,一个人的潜能是无穷的,能够承受难以想象的苦难。人只有在苦难、在困境的刺激下,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潜力,从而取得成功。

正如飞蛾由蛹变茧、破茧而出的过程:由蛹变茧时,翅膀萎缩,变得非常柔软;破茧而出时,必须要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身体里的体液才能流到翅膀上去,使翅膀变得充实有力,从而支持飞蛾在空中飞翔。

一天,有个人凑巧看到树上有一只茧开始活动,好像有蛾要从里面破茧而出,于是他饶有兴趣地准备见识一下由蛹变蛾的过程。

可是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他变得有些不耐烦了,只见蛾在茧里奋力挣扎,扭来扭去地,却一直不能挣脱茧的束缚,似乎是无法破茧而出了。

最后,他等得不耐烦了,就用一把小剪刀,把茧剪了一个小洞,让蛾出来可以容易一些。果然,不一会儿,蛾就从茧里爬了出来,但是它的身体非常臃肿,翅膀也异常萎缩,耷拉在两边伸展不开。

他等着蛾飞起来,可是那只蛾却只是跌跌撞撞地爬着,怎么也飞不起来,没过多久,它就死了。

蛾为什么会死呢?因为蛾失去了成长的必然过程。蛾必须在蛹中经过痛苦的挣扎,直到翅膀变得强壮了,才能破茧而出,而那些没有经过痛苦挣扎而生的飞蛾势必夭折。

人的成长也是一样,如果不曾经历过苦难、挫折的磨炼,就难以担当大任,即使让其担当大任,也会因经受不住艰辛、困难的考验而最终失败。

印度诗人泰戈尔曾说:“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炼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让人生在苦难中起舞吧!”伏尔泰也说:“不经历巨大的痛苦,不会有伟大的事业。”所以,面对苦难时,我们无须畏惧,要把意志、决心和勇气作为击倒苦难的有力武器。

他是一个小儿麻痹症患者,他是一个刚刚能勉强站起来的人,他经历过很多的苦难,但正是这个人,带领美国走出了经济困境,也正是这个人,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他就是美国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富兰克林·罗斯福于哈佛大学毕业后不久,便正式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不幸的是,1921年8月10日,一场大灾难降临到他的头上,他患上了小儿麻痹症,一场严峻的考验摆在了39岁的罗斯福面前。

随着病情的发展,罗斯福的两条腿开始完全不听使唤了,瘫痪的症状在向上半身蔓延。他的脖子变得僵直,双臂也失去了知觉。最后膀胱也暂时失去了控制,每天导尿数次,每次都异常痛苦,他的背部和双腿疼痛难忍。最让人受不了的还是精神上的折磨——他从一个有着“大好前程”的年轻力壮的硬汉,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卧床不起、事事都需要别人照料的残疾人。

他拼命地思考问题,回想自己走过的路,回想自己接触过的人;他想到人民,想到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饥寒交迫的人。到底以后该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呢?他不断地思索、探求着。为了总结经验,他不停地看书。

从书中,他明白了,苦难可以压垮一个人,同时也可以造就一个人。

于是,他按照医生的嘱咐开始进行艰苦的锻炼,最后终于能坐起来了。为了能重新走路,他让人在草坪上架起了两根横杠,一根高点,一根低点。每天,他都接连几个小时不停地在这两根杠子中间挪动身体。他还叫人在床正上方的天花板上安装了两个吊环,靠这两个吊环坚持锻炼。到第二年春天,他已经好转了许多,甚至能在沙发上接见客人了。

1922年2月,医生第一次给罗斯福安上了用皮革和钢制成的架子,每个架子重7磅(约为3.2千克),把他的双腿固定得就像两根木棍一样。借助于架子和拐棍,罗斯福不但可以靠身体和手臂的摆动来“走路”,而且还能站立起来讲话了。

经过艰苦的锻炼,罗斯福的体力增强了。1922年秋天,他重新回到病前任职的信托储蓄公司工作。

病痛并没有把罗斯福吓倒,甚至都没有成为他的负担,他让人感觉他就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健康人。面对病痛时,他所表现出来的超人的勇气以及乐观向上的态度,不但让他个人充满了自信,而且也赢得了他人的尊敬与信任。

1932年,美国总统选举。民主党由于上届总统选举失败,因此迫切需要罗斯福出来竞选,重振士气。在儿子的协助下,罗斯福拄着拐杖走上讲台,这时,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的讲话受到了全场的热烈欢迎,人们对他表示出一种少有的敬意。他的腿被架子夹得麻木了,由于把全身的重量都撑在了桌子上,他的手不住地痉挛,不过他全然不顾这些,他那浑厚而有力的声音在大厅里回荡着。

最终,罗斯福赢得了这次选举。

罗斯福并没有因为苦难而悲观绝望,相反,他坚强地“站”了起来,并最终得到了美国民众的一致认可。

苦难本身是一次洗礼,是一种考验。苦难使罗斯福变得更加坚强,不管是在精神上,还是在肉体上,他都显示出了杰出人物那种特有的品质。

英国作曲家韦伯曾经说过,很多人一生的伟大,都是从他们的逆境中来的。只有经受过苦难的人,才会懂得生命的可贵,懂得人生的可贵,从而更加努力地去奋斗。实际上,苦难是一些人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激发他们的才能与智慧必不可少的手段。

因此,当你不幸遭遇苦难时,请不要悲哀,因为你同时也遇到了成功的契机。你要明白,苦难对于勇者来说,就是一块“垫脚石”,就是一笔财富,而对于懦弱的人来说,则是万丈深渊。只要勇敢坚强地走过苦难,那么下一站就一定是天堂。

挫折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没有走不出的人生低谷,不要因为一时的挫折就把自己的一生永远地困在逆境的泥淖中。跌倒了,再爬起来,人生没有过不去的河;再大的浪,也总有打不翻的船。

使我苦难者必使我强大

一个屡屡失意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普济寺,慕名寻到老僧释圆,沮丧地说:“人生总不如意,活着也是苟且,有什么意思呢?”释圆静静地听着年轻人的叹息和絮叨,最后吩咐小和尚说:“施主远道而来,烧一壶温水送过来。”

过了一会儿,小和尚送来了一壶温水,释圆抓了点茶叶放进杯子,然后把温水倒了进去,放在茶几上,微笑着请年轻人喝茶。杯子上方冒出微微的水汽,茶叶静静地浮在水面上。

年轻人不解地问:“宝刹怎么用温水泡茶?”释圆笑而不语。年轻人喝一口茶细品,不由得摇摇头:“一点儿茶香都没有。”释圆说:“这可是闽地名茶铁观音啊!”

年轻人又端起杯子品尝,然后肯定地说:“真的没有一丝茶香!”释圆又吩咐小和尚:“再去烧一壶沸水送过来。”不一会儿,小和尚便提着一壶冒着浓浓白汽的沸水进来了。

释圆起身,又拿来一个杯子,放入茶叶,倒入沸水,再放在茶几上。年轻人俯首看去,茶叶在杯子里上下沉浮,丝丝清香不绝如缕。年轻人想要去端茶杯,释圆作势挡开,又提起水壶注入一些沸水。茶叶翻腾得更厉害了,一缕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袅袅升腾,在禅房里弥漫开来。


当我面对挫折和困难时,一开始也会陷在愁苦里面,但人总得面对现实,还是要去解决问题,尽到自己当尽的本分,至于事情最后是什么样子,我们自己无愧于心就好!


你所认为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你便只看到了那一个模样。

当你建立起对任何东西的印象之后,你就只能看到那个印象了。

当一个人对于自己所看到的事物,建立了印象,那是以他自身固有的思想、意识和知识等等建立了印象的看法。

随处可见的是,日常生活之中,我们总会对种种事与物有某种印象与看法。这来源于我们的文化、生活环境、社会意识,个人人格特质、个人性格偏好等等因素,由此我们往往会生出一些默认的看法,而这样的看法,甚至会是一种成见。

我们的好恶,喜欢与不喜欢,正是来于此。比如我们会喜欢去旅游,不喜欢开会,我们看到一个穿背心的人,也会有喜欢与不喜欢的反应······我们就是这样透过一个中心点来观察和判断事物的,这样的发生,就是观察者与被观察者之间的产生的行为活动。

而我们的冲突,往往就是来于两者之间产生的行为活动。当我们身为一个观察者去看待被观察者的时候,我们制造了对立,制造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

如果能够有所意识,你就会发现,身为观察者的自己,视野与思想意识之中,只是一些旧有的记忆,已知的知识,默认的经验,各种事件、各种影响、各种传统和各种痛苦的组合,所有这些因素,其实都是属于过去的。

以致于,我们的冲突,就是源于这些属于过去的旧有之物,企图用来诠释新的事物而造成的。旧有之物在于过去,那些过去的经验和看法,会让我们对当下一切的发生,产生默认的条件反射。这样的反应,就是旧有之物对新事物的诠释。

比如我们遇到了挫折,我们会习惯性地将意识中对于这件事情的默认看法,投射到当前所面临的挫折之上,而这就是过去经验当中,已储备的知识当中,所给我们带来的参考。当我们的大脑中出现这件事种种的不好印象,我们就会默认于将眼前的挫折,等同于这些负面的信息。

那么,当挫折发生,对应在我们的身上就会出现类似如此的反应:悲观、自责、不开心、痛苦······当然,你会认为是这是很自然的事情。可是,如果你怀有觉察之心,对观察者和被观察者有所了解,对旧有之物和新事物之间的关系有所洞察,你就会重新看待这件事。

眼下的挫折,一定是我们固有印象当中的默认印象吗?当前的困难,正是我们所认同的那种负面意义吗?它必然只会给我们带来不好的影响吗?如果你会沉默,你就有得寻思。你会觉察着眼前的一切,发生了什么,你该去做什么好些。

有所警惕就会明白,挫折与困难这样的事物,只是存在与发生,并不如我们所默认的那样,只会令我们不好。挫折和困难,必然令人成长,而问题只在于我们不愿意面对而已,才生出那么多的忧愁与苦闷来。然而,面对它,就必然过去,这就是突破成长,不畏于旧识。

面对它,并不是要压抑或者改造眼前的事物,倘若我们有这样的心念,便是制造了另外一种冲突,在观察者和被观察者之间的空隙中,以个人喜好来做出反应。

发现了吗?这样的反应,正是来于自己,因为我们在以个人喜好来做出行动,那么,这冲突所带来的问题,正是来于自己,而这些反应产生的问题,也就是自己。是我们在用个人喜好这样二元对立的念头,去做出反应性的行动,如此当然会出现内心的冲突,当然会出现痛苦的感受了。

而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二元对立的念头,正是源于旧识之中,旧有观念和经验当中,我们把它当成了不好的东西,正是由这样的分界心,有所对立,便有了内心的冲突,我们也变得不开心。

内心的冲突,正是这样来于旧识制造的对立,而引来的对当下的抗逆,所产生的矛盾。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这样的内心冲突呢?

觉察这样的存在与发生,不批判不谴责,也不去抱怨,试着放下它在旧识里的印象,以及关于它的一切意念上的负担,放下它可能会把自己击垮,或者让自己遭殃等等这一切的意念。放下才能静心下来,融入于当下的生活之中,生活里,需要你做什么,你要做什么,你便做什么就好。

如此下来,你会在静心里面对当下有所觉知,而觉知会引导你真正而自然地行动,你会在行动当中,拥有不同以往的心智状态,你会因为其中出现的对当下的专注力,开始对当下,对眼前的一切,对自己更加敏锐,甚至因为坦然面对生活,而拥有更高的智慧。

面对内心的冲突,谨记得,不念旧识,不惧不怕。一切会慢慢变得平和。


大丈夫能屈能伸,都说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挫败肯定是免不了,为何不敢面对呢?困难只是暂时的,只要肯努力,石头也有翻身日。


我当兵打仗回来,什么也没得着,没有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


面对这些应该就是既来之则安之不要想那么多应该想一想解决当下该解决的问题


挫折考验是人一生中必经之路,没有任何人可以一生顺遂,面对挫折的态度往往能够决定一个人所能达到的高度。“在挫折中保持积极、阳光的态度”是克服挫折的首要心态问题。

首先你应该相信自己能够克服眼前这个困难。没有自信心,一开始就被困难打败了,还如何去行动呢。你要可以将自己想象成充满力量的巨人,而挫折不过是一个小矮人在阻拦你前行的路。通过暗示,从心理上你就没有那么惧怕困难了,自然也会重拾信心。

打破内心恐惧后,你就可以放平心态,认真去剖析你所面对的挫折。拿我自身来说,我在研究生毕业的时候面临与一家公司的合同问题,如果我解约,需要赔付公司10几万元,对于我这个穷学生来说,数目足够大了。不解约的话必须留在这个公司发展,可是这里工作并没有前途。刚开始我也惆怅,后面积极勇敢面对了这个挫折,分析了解约的必要性,下定决心,去找了我爸爸、导师借了些钱。虽然这个过程比较艰难,我最终还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同样的,任何人遇到困难用积极、冷静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并适当地向别人寻求帮助,总会解决的。不要将自己的思维固定化,一味抱怨,一味沮丧,你换一种角度看问题,开阔思维去考虑问题,会发现很多困难都是“纸老虎”。

我推荐用“卡瑞尔公式”中的三步法来面对挫折。一是找到最坏的情况;二是接受这个现实;三是去积极改善最坏的情况。这样一来,你就能不再忧虑,而是坦然面对这些挫折了。

另外,可以向靠谱的朋友倾诉问题,没有的话,可以向靠谱的陌生人诉说。旁观者迷,当局者清,别人的观点可能更客观清晰,拨开云雾见日月,更能帮你快速从挫折中解脱出来,让你以积极而阳光心态面对挫折。

这样看来,人生中真的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调整好自己的状态,积极而勇敢地去克服它们,你会收获更好的自己!


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每个人或多或少地都会经历挫折。

有些人在挫折中会变得一蹶不振,从此消沉下去;但有些人却将人生的风浪当做航行的动力,走得更远。一个人采取的心态和方法不同,得到的结果也会不同。让我们来看看,应该用怎样的方法度过人生的低谷。

应对方法

1.不要逃避

有句话叫做,逃避虽然可耻,但有用。虽然逃避可以缓解一时的情绪,但之后的结果可能是更加糟糕的。学会接受当前的困境,承认自己的失败之处,这是面对挫折的第一步。承认才有改变的勇气。

2.改变不合理信念

很多时候,我们对待困难抱有一些不合理的信念,这些信念会扭曲我们的认知,影响我们的情绪与状态。

常见的不合理信念有:此事不该发生,以偏概全和无限夸大后果。此事不该发生和无限夸大后果都容易理解,以偏概全指的是因为某一件事情做得不好,就对这一方面全盘否定。只有改变不合理信念,我们才能正确认识困难。

3.正确归因

人们在事情发生后,常常会对其进行归因。一般归因方式分为四个方面:内在的、外在的、稳定的和不稳定的。

将事件归因为内在的则认为事情是因为自己的原因导致的,外在的就是认为是外部因素导致。稳定的是指经常存在的因素,不稳定则是指意外情况。正确的归因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看看产生困难的因素究竟属于哪个方面。

4.增强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的力量越强,越能够帮助人更快地走出困境。

假如你身边的亲戚、朋友和爱人都对你充满了信心,认为你一定可以战胜困难变得更好,那么你是不是会在困境中更有力量呢。在缺乏社会支持的情况下,可以向身边亲朋寻求支持,借助别人的力量来帮助自己走出困难。

5.合理分析当前情况

对当前的困境进行分析,可以拿个本子把挫折产生的原因尽可能写下来。根据主要的原因判断一下,在当前情况下是否应该继续走下去。

如果坚持可以达到目标并且产生更大的收益,那么就调动身边的资源坚持下去。如果前路迷茫,无法继续走下去,那就一定要及时回头。穷则变变则通,及时回头并非懦弱,是最大限度保存现有力量的一种办法。

长效机制

走出挫折以后,可以尝试进行一些自我完善,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当下回有类似情况出现时,就可以很好地处理了。

1.合理设置心理预期

精神分析学派的荣格认为,人常常会对自己的自卑进行过度补偿,设定远大的理想,以致难以达到。

合理设置心理预期,定一个自己可以达到的目标。目标太高,无法到达,久而久之容易产生挫败感;目标太低,没有难度,即便完成了也没有成就感。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合理预期,才能够有效地促进目标的完成。

2.构建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

当个体面临挫折时,会自发地唤起心理防御机制,缓解受到的心理伤害,进行自我保护。

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能使人表现出自信、进取的倾向,消极的防御机制多表现出退缩逃避的倾向。

学习并运用合理的心理防御机制对于我们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是非常必要的。

3.增强压弹的能力

压弹指的是面对困境、创伤等重大生活压力时的良好适应,也是个人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就好像把皮球用力地往下拍,但它却弹起来更高。

压弹比抗压能力更多出来一层努力改变现状克服困难的意思,不单单指承受挫折的能力。提高压弹能力,不仅会帮助我们度过困难,更会让我们在挫折之下变得更加优秀。


原始地址:/jingpin/15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