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的角度来说,这个只是销售为了不同类型的客户专门制定相应的销售策略的做法,不必放在心上。当然,这个标签的命名是有一些歧视的因素的,更好一些的标签应该叫做价格敏感型家长。针对不同类型的客户,课程销售会制定不同的销售策略来促成付费下单,例如针对价格敏感型客户,他们会更多的从优惠和礼品的角度来说服客户。
一个成熟的人,需要明白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认清现实是你走向成功的开始。不要太在意别人给你贴的标签,认准自己的奋斗目标,撸起袖子,干就完了!
是以什么为依据,标注的呢?
是查过银行账户吗,这涉及隐私。
是欠他钱了吗,如果是这样还能理解。
还是拒绝了他推荐的烂七八糟的课程。
培训班辅导班不倒,中国教育好不了
所以说,教育机构都是冲着家长的钱袋子去的,当你无力支付昂贵的学习辅导费时,他还会让你孩子去听课?会有其标榜的特级教师为你孩子讲课?
醒醒吧,混沌的家长们!
当再有某些动机不纯者抹黑学校、老师,狂吠学校补课、老师补课的时侯,请用用你的脑子、擦擦你的眼睛。唯有学校、老师不会在乎你的收支能力,不会分类标注你孩子的高低贵贱,当你孩子在学校遇到困难时有来自国家、学校、老师丶同学、乃至社会无微不至的关爱。
彻底清理教育机构,让孩子重回温馨校园!
那是商人的个人经营方式。
辅导班进行正常的教学是不需要标注经济状况的,所以不必自欺欺人地想着辅导班标注经济状况是有什么其他用途,说的直白一些无非就是辅导机构盯着你的钱呗。
我在大学期间曾经在辅导机构兼职过一段时间,除了教学之外偶尔也参与一点儿行政的工作。兼职期间多次听到主管招生的老师和校长谈话过程中聊到学生的家庭状况,尤其有的学生去辅导班一补课就是三四科同时补,对于这类学生,校长一定会嘱咐任课老师优先照顾,不管学生学的好不好老师一定要耐心,态度要好,一定要把这些学生留住;同时还会嘱咐负责接待家长的老师,一定要多和这些学生的家长交流,隔几天就打电话汇报学生的状态,一定要让家长感受到机构的负责。
同样我也见过辅导机构学生多的时候,一对一课程爆满,校长为了留住这些有钱的学生,让任课老师无论如何要给这些学生调出时间,最过分的做法就是让任课老师把已有的经济状况不好的,不能长期补课的学生劝退,然后给经济状况好的来补,并且让家长一次性缴五六十节课的费。
现实就是这样的情况,辅导班做的是教学活动,但更是商业活动。
你在意吗?如果你无法忍受!那就退出,不给他歧视的机会!如果你不在意,怎么标识那只是个符号!在社会上生存,学会成长,做个钢铁战士!你钢铁了,谁也伤不了你,你战士了,你屹立不倒,社会尊重你!自我修行吧!除了强大别无选择!祝端午安康!
正常,其实很多大型的培训班都有这样的标注。因为这样才能更好的定位推广,如果经济不好的自然就不用去骚扰了。
这种标注应该是辅导班内部为了方便维护重要客户,发展业务的一种方法。如果这种贫富标签公开化是不好的,会让人心里不舒服,如果孩子知道了,家长又不能正面引导好,伤害到孩子就更不应该了。
在各种课外辅导课程风靡的时代,培训机构也使出浑身解数开出各种优厚条件吸引家长报名,但被辅导班标注家庭经济欠佳对家长来说实在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如果觉得自尊心受到伤害,家长提出退费是合理的。
对于这件事情我认为首先是辅导班员工的工作失误,别人如何标注没有错,我们无从反驳,错就错在销售工作失误把信息暴露出来被家长看到,造成了非常尴尬的局面。
其次,家长也不用过于介怀,培训机构每天开单太多导致他们需要对信息快速分类标注,因此可能会从孩子的只言片语中探听家庭经济条件,这种做法其实也是机构为给孩子匹配符合经济条件的课程包而做的一种标注,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最后,如果家长退课,希望家长千万不要告诉孩子突然从机构退课的真实原因,以免对孩子造成不必要的心理伤害。
总之这个社会事件让我们每个人都看清了:我们都已经被明码标价。
这样的标注应该是内部使用的吧,如果能被人看到,应该用暗号暗语取代,例如普通,标准,良好,优秀,出色,极好等等标注,不然容易被无意看到的顾客反感。
谢谢邀请。
我认为辅导班老师不应该有这样的标注,因为一旦形成文字或符号,就是一种信息扩散。在当今社会攀比成风大环境下,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甚至会给他带来压力。
辅导班,教育孩子,辅助孩子成长的地方,任何不良信息,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都要祛除。任何天大的理由都不能妨碍孩子的成长。无论何种教育形式,工作都要做细,才能为孩子的成长创造出一个温馨而又宁静的环境。
辅导班就是一些人的骗人工具,它标注一些家长经济欠佳,就是让人们,特别是家长及孩子之间进行经济攀比,就攀比谁的家长更能为孩子在辅导班上更多的花钱,这就是辅导班的主办者为了骗到更多的钱,所采取的骗钱的伎俩!请每个家庭应擦亮你们自己的眼睛,不要陷入到这个陷阱之中去。
我也是老师,可以肯定地说,这么标注不好,不要标签化任何人,不论对家长还是学生,这是起码的要求。
我觉得教师要关注弱势群体,我说的弱势群体不是指后进生,而是留守儿童或单亲儿童,不要标签化他们,不要让他们老是觉得自己比其他同学特殊,我甚至觉得不应该单独找留守儿童或单亲儿童聊天,更不要说标签化了。教师自己知道哪些儿童是留守儿童就可以了,平常悄悄地关注一下有没有反常现象,有问题针对问题而不是正对人,更不要针对留守儿童这个身份,不要动不动就留守儿童专项心理辅导,这种辅导只会强化留守儿童的自卑。
题主你好,辅导班标注家长经济欠佳,我个人觉得这并不是一种歧视,只是辅导班自身的一种拓展销路,挖掘潜在客户的一种手段,毕竟辅导班是以盈利为目的,利益最大化是他们的目标之一。
做标注者:
做标注者是前端接待人员,也就是所谓的前台人员,主要就是负责接待家长,收费,资讯接待等工作,并不参与教学,涉及不到教学歧视,这只是进入辅导班学习的第一步。
为什么要标注家长经济情况:
1、方便了解家长的经济情况,从一方面来说,方便老师到时候推荐家长买什么类型、档次的学习用品,学习绘画和别的科目学习还是不一样的,对于学习用品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举例来说:前两年刚开始学习彩铅的时候,老师要求最低也需要辉柏嘉的48色,100左右,其次是霹雳马品牌48色,三百多,最后有的人用的是几十块钱的杂牌彩铅,但是画出来的效果明显的不一样。所以说,绘画学习不同于别的科目,对学习用品还是有一定要求的,之所以标注,很大可能为了方便老师推荐家长买哪一类产品,从经济角度出发更合适。
2、机构是以盈利为目的,这个众所周知,怎么能把利益最大化,这个也是需要他们考虑的问题。不仅要扩大招生,也需要在现有的客户群体里,寻找潜在消费人群,怎么寻找肯定先先向经济条件好的家庭下手。怎么下手,就是更进一步推课,标注家长经济情况就是为了发掘潜在消费人员,并不是要歧视谁。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培训机构,这样做也无可厚非,只是保密工作没有做好,做的太明显了,并且还被家长看到了,影响就不太好了。
作为培训机构应该怎么做:
1、做好保密工作,一些标注属于内部信息,应该用的是只有内部人员才能看得懂的语言方式,避免信息外漏。
2、当家长看到或者听到时,机构应该向家长解释清楚,让家长明白并不会对任何人有歧视,并做一些补偿措施,比如课时打折或者赠送一点礼品课程之类的,平息家长之怒。
对于家长来说:
1、先正视自己和家庭,标准是否符合自己情况,如果符合,那也就是实际情况,并不是什么歧视,只是自己太过于敏感和脆弱,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短处和不足。如果不是,那就另当别论。
2、家长可以把那个标准的信息留做证据,先不急于给孩子退课,而是要观察孩子的学习效果,看看老师在教学中有没有歧视孩子的情况,如若没有,那是皆大欢喜的事情,如果有,那就可以要求机构赔偿和退费的权利。
3、家长要放宽心态,不要凡事那么敏感,有一句话叫:一个人越炫耀什么就是越需要是什么,一个人最怕什么也是最没有什么,莫要让心虚和虚荣害了自己。
综上所述,培训机构标注家长经济情况,并不一定是歧视,反过来要看家长以什么心态看待这个事情了,自己没有问题还怕别人怎么看待吗。过于敏感和脆弱的心灵未必是一件好事,心态放宽自然少去很多苦恼。
辅导班标注家长“经济欠佳”,这既可以理解为辅导班的管理方式,也可以理解为是这个家长遭遇了“差别对待”。
如果辅导班为了在短时间里,认清众多学生的每一位家长,而这样标注了,就算做这是他们的管理方式好了。
如果把这一标注理解为“差别对待”,也未为不可。
我们人类从始祖那里,就被差别对待了:女娲先用捏泥人的方法造人,结果很慢啊,于是她就用树枝蘸泥浆一甩一大片地造人。
据说,前边那些人是上等人,占很小的比例;后边造的人是普罗大众,很多很多。
再说现代社会里,好多商业行为在明目张胆地搞差别对待:住房有经济适用房、有高档住宅区,有别墅群。
同一个品牌的商品,线上线下供应的商品品质不同价格不同;国内国外销售的商品品质不同价格不同。
我们每一个人每一位消费者都遭遇了差别对待,我们有没有什么不适感吗?
没有!
甚至会觉得这样的做法理所当然。
为什么?
因为,大家都如此。集体无意识!
差别对待的对象一旦由群体换成了个体,那这个个体就马上会如芒刺在背:怎么就我这样?
因为你“经济能力欠佳”。
我们这个社会,历来对“高”情有独钟,对“低”则横眉冷对。
这就是现实。
我们当然改变不了社会的现实,也改变不了自己的经济现实,我们能够改变的,只有自己的视角。
◎他标注他的,你做好你的。他收钱你交钱两不相欠,那他标注就标注呗!
特朗普人家还是总统呢,美国的37位神经病专家联合判定特朗普是神经错乱。
特朗普照样干总统。
特朗普的意志够坚定:我要用实际表现证明我是我自己,管你们说什么!
◎他标注他的,你交钱他辅导各干各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玻璃心”只会自寻烦恼!
只要标注以后他没有对孩子另眼相待,怎么教别人就怎么教孩子,那就说明那只是个“标注”而已。
◎他标注他的,你活你的,各不相扰。
不知道他这样标注的时候,你心静如水;知道了他这样标注以后,你心乱如麻。
我们总是活在标签里:一个学者,偏要学生们称自己“老板”;一个盖房子的,非常喜欢人家喊他“老大”……
现在,党内有了新规:不许喊职务,一律称“同志”。
看你还搞特殊化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