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轧扁頭。
不论文凭论水平,不论资历论能力,最好评价是业绩贡献,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看被服务对象的评价。
领导们又高兴了
到外省找真正的专家来评审。
好多高校老师作假,有的把教学都推了,给他排课要求4周全上完,学生一天8节都看他的老脸,都昏昏欲睡,监考从来不去,有一次派他闺女去,你说恶不恶心?学院出台政策,给大学科的老师买论文,然后这些老师拿着这些买来的论文评职称。小学科的老师不管,这公平?我觉得要建立退出机制,不能一篇论文上了职称吃一辈子,要能上能下,每年至少淘汰30%。那些就知道为自己谋私利的更应该打击。个人觉得文科尤其要建立退出机制。
和公务员一样晋级,与工资分开。
回到民国大学时期,多大本事聘多高职称
和初高中无关系,累不累管宽了
“改革”停止过吗?从来没有,一朝天子,一个政策。什么时候歇歇,能安心做点事就好!
最好像公务员一样晋级
放下考核,认真搞教学和科研
承邀谢谢。
一是应重点给予真正的一线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而不受以领导和关系为主
二是注重教学研讨,限于本校本专业,而不受在某些杂志期刊上。
三是教学业绩和师德应全面考察,包括已毕业学生的成就和评价。
四是公开公正,由全校教职工打分,而不受由领导或指定人员。
五是有一个较长的公示期或考察期,由广大教职员工考评,对于有投诉人员取消本次考评。
六是对于获取职称人员在岗时间予以要求,必须在本职本岗继续工作多少年,不得提干转岗或其它变通岗位。
取消了,才有可能公平
当行政了,甚至双肩挑的老师,就不要评职称了,而且规定行政期间业绩不能作为评职称资料。行政就做好行政,否则就当一线老师,别雨露均沾啊!
取消与工资挂勾,可做为教师的荣誉。中小学教师晋级应和公务员一样,按年限自然晋级,这样教师就不会在天天争名夺利,弄虚作假……而静下心来教书育人。
个人做高校职称评审工作多年,也一直在对职称改革进行理论研究,调研过20多所双一流高校的职称政策,应该说,对高校职称改革问题还是比较有发言权的。当然,高校职称改革的任何一个小的方面,比如同行评议,评聘分开,教学科研关系处理,量化指标设计等等,单独拿出来都可以写一篇论文,而在这里,当然不可能那么详细地说。这里主要针对公平这个话题来谈。
首先,大家要想明白职称这个东西的来历。职称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尽管国外也有教授副教授,但那只是岗位不是职称。中国的职称脱胎于建国初期的任命制,虽经过若干年的变迁,但至今仍没有完全消除计划经济的烙印。所以现在大家看待职称,总感觉像一件不合身的衣服。然而,也正是因为多年来政策的延续,由职称产生的社会关系已经变得错综复杂,同时在广大职称参与者中形成了强烈的心理预期。这就使得职称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改起来非常费劲。
其次,大家要知道,职称改革并不是每个人的呼声,职称的既得利益者和潜在既得利益者太多了,对已评上职称的人,当然希望职称是终身有效的,待遇是按职称兑现的;对大部分准备评职称的高校教师而言,只要职称条件不是太高,大家还是有盼头的,所以说,在职称这个框架下,大部分教师还是相安无事的,最大的受害者不是教师群体,而是教育本身。
最后,大家要清楚,职称的成败不在于职称本身,而在于长期以来所奉行的铁饭碗思想。只要铁饭碗不破,职称制度怎么改都跳不出五指山。因此,职称改革的核心仍然是身份改革,一旦身份问题解决了,职称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以上是对职称改革现状的一个总体判断。实际上,走的比较超前的清华北大,已经基本打破了身份障碍,实现以岗位代替职称。下一步,他们还是面临一个终身制的问题,也就是:一边要打破教师铁饭碗,实行全员聘用,另一边,又要保证一些特殊人才的终身制,构建稳定的学术氛围,两者缺一不可,其平衡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
好了,我们再回到公平这个问题来,在现阶段职称改革框架下讨论公平,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评审公平。这个是大家最关注的。通过调研我们发现,越是好的学校在公平性上做的越好,首先是评审环节的设计,全部送外盲审,甚至送国外专家,做到这点,公平性就没有太多争议了。其次,学科内开评审会,不会出现文科评工科这种跨学科评审的情况,做的好坏大家基本都有共识。另外,这些学校的老师追求会更高一些,一般的后门是走不通的。相反,差一些的学校,尤其是一些省属院校,关系往往能起很大作用,打声招呼表达点意思就会有奇效,这种事,在我所在的211高校都偶有发生。
要扭转这一问题,学校必须先下定改革决心,至于怎么具体保证公平,说得简单点是要更准确反映教师的实际水平,但做起来却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什么是教师的核心价值?一个科研好的教师和一个教学好的教师谁优谁劣?一个发论文一个做项目一个获成果奖,到底谁更厉害?甚至,一项成果目前全世界都接受不了,但说不定若干年后被证明为正确的,这又该怎么认定呢?所以说,人才评价很复杂,而且,再好的经也容易被念歪。
第二,待遇公平。教授的工资比讲师高,这没什么问题,但教授的课时费比讲师高,这就不太合理了。同样学时的课,有的教授还上了一辈子,课都不用备,闭着眼都能讲,年轻教师可能需要同时准备好几个头(比如分别要给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讲),备课的强度非常大,但课时费反倒只有教授的一半。同样,一些学校的科研奖励也是如此,年底绩效津贴的系数也是。这样的方式就有失公平,使得大家都去争夺职称。这个问题,很多人都意识到了,但改起来阻力很大,这也算是职称改革的一个关键点吧。目前好的办法就是实行聘用制,以岗位说了算。但岗位其实又是另外一种职称,特别是大部分高校无法对岗位职责做出明确定位,讲师带领团队承担大课题是否应该聘到教授岗?教授如果只上课是不是应该聘到讲师岗上?按理说是这样,但操作起来难啊。
第三是机会公平。这点也是不能忽略的。同样一份项目申报书或者一篇论文,教授就能拿下,讲师就要靠边站。这种情况当然也不是中国才有,全世界全人类都会有这样的先入为主心理。但科学要发展,就必须有制度来杜绝这种心理,否则小的都被老的压住了,真理得不到认可。这个问题,全世界都在探讨,总的来说办法不是很多。
总结一下:公平性是职称改革的重要课题,其具体实现并没有一些人说得那么简单。因为职称的存在,就是为了体现人水平的差异,我们所说的公平,也必须尊重这种差异,否则,把爱因斯坦和一个普通老师同等对待,那才是真正的不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