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厌学会成为高校“流行病“?

就我们学校我们专业而言,学的太广,老师教的又不够深入,期末学跟平时学没区别,而且有些老师经常教的一句话就是要经营人脉,人际关系更重要。总之没有了高中时的学习气氛和动力。


有学校,学生,老师三方原因

学校,安排得课程无用化,形式化,实验操作课敷衍化

学生,没有高中的压力,失去自控能力,对未来不明确

老师,高中老师大肆宣扬大学是伊甸园,大学老师上课也开始敷衍,下课就消失


有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可是,现在,很多青少年或者大学生,说是在学校坐着,可“身在曹营心在汉,”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讨厌学习,抵触家长的教诲,接受不了老师和家长的批评,一受批评情绪就波动的很厉害,甚至有的出现过激行为,这些现象很不正常,究其原因,不是单纯的家庭问题,也不是学校问题,而是社会现象!社会发展步伐加速,外面的诱惑太多,刺激着这些“被安静”坐在教室里孩子们的感官,如果价值观和人生观没有接受过很好的教育,就会被社会上一些不良习气影响,改变自己的目标,动摇自己的决心!现在的社会有一夜成名之人,有凭嘴皮子赢得人生之人,有靠脸蛋博得关注之人,有靠胆大闯出江湖之人,这鱼虾混杂的年代,缝隙间都充斥着诱惑的味道,勤学苦练不如有个好爹娘,成绩拔尖不如长张好脸蛋,这些畸形的现象,敲击着那些安定不下来的心,还有一种是家庭条件特别好,平时家长疏于对孩子的管理,从小百般溺爱,和外面的花花世界一对比,你说他(她)那吃得消在学校里的十年寒窗苦读啊?稍有不顺就放弃,厌学甚至厌世,这些都是不可取的。社会发展一大步,必然有一大批产物要淘汰更新,这也是自然现象,我们要做的,就是不做社会潮流的牺牲品,管理好自己,认清方向目标,心中要有不动摇的信念,脚踏实地的走每一步,这样,才不至于在大风大浪面前摔倒,务实精神,永远不落伍,那些暂时的浮夸,也必将被稳扎稳打的人代替,装进脑袋里的知识,任社会怎么千变万化,也会随着思考角度不同而运筹帷幄!


不是很简单的道理嘛,任何人经历过十几年的高压学习过程都会或多或少的产生厌学心理吧?国内教育僵硬化是人人皆知的事情但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却无法改变,但无法改变的后果就是学生或者说大部分学生都会在经历过十几年的填鸭式学习后对知识或者说国内的教育制度产生一种普遍的不喜欢厌恶的情绪,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国内优秀学生留学国外的因素之一


厌学情绪嘛,大一最盛,大二鼎盛,大三大四总归要思考未来的,,,当然不乏自觉性很强的学霸。

本人刚进大学的时候(普通一本院校),有幸与老校长在同一桌上吃过饭,他说在大学里最重要的能力是自学,说具体点,给一本书你,能不能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把知识学懂(好像知道了些什么)。现在觉得确实是这样,想学东西,报班是一种途径,但大部分情况下都靠自己学,自己找资料,自己规划,自己实践等等,而这也是高中时代与我们几乎绝缘的东西。

当然也存在水一点的任课老师(本人比较幸运,高数,大物,电路老师都很尽职,老师求高分(,,•́؎•̀,,)),这时候就更靠自己啦,哪个班都会有学霸嘛,可以厚着脸皮跟着他们自习,问问题,不管讨厌与否,至少得不挂科不是?

个人觉得做不好一件事的原因,百分之九十与习惯有关(拖延症,畏难,戳到多少人的痛处了@_@),所谓逃课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然后你懂的……所以想勤奋的孩子,千万不要让自己懒惯了,咱先定一个小目标,从上课出勤开始,然后是做笔记,再是看笔记……最重要的是,不能让厌学成为自己的中心思想。

最近喜欢上一句话:Whichhurtsmore,thepainofhardwork,orthepainofregret?

毕竟认真的男人(女人)最美丽。

以上属个人想法。


现在国内毕竟是应试教育,几乎就是为了高考,几乎高考完就很少能用到了,但是明知道这么多东西用不到,却在外界条件下不得不读这么多书,就有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感觉了,这样自然会产生厌学的情绪,再加上教材内容繁多,做不完的作业,能有不厌学的就很厉害了。虽说要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但是感觉现在除了上课,就是去补习班,哪还有什么时间去发展读书以外的活动。我现在也是高三了,学校曾经让我们填过一个阳光体育的项目表,结果也仅仅是让我们填而已。现在高三,每科一天都能发一张试卷下来,做又做不完,不做又跟不上教学进度,就只好熬夜做,所以现在学生是负担太大了,不厌学几乎是极少数的人才能做到。


厌学不能说已经成为高校中的流行病,而是蔓延的趋势越来越大了。

首先可能是扩招后一部分并不是很愿意学习的学生们进入了大学,其次,现在能在大学里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了,不一定非要学习嘛,最后,学习方式有没有跟上步伐?学生们能不能学好习?


原始地址:/resou/50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