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为什么要让孩子做家务?

如果你们孩子3岁以上了,可以来看下以下几个问题:

1、你们家孩子做家务吗?

2、主动还是被命令的?

3、做家务是孩子的习惯还是心血来潮?

4、他们觉得为什么自己要做家务?

家有儿女

我们家孩子一个快6岁了,一个快4岁了,受疫情影响,不能去幼儿园,就在家自己玩。

家长有自己的工作,还要自己亲自做饭,打扫卫生,照顾孩子,真的挺累的。

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亲力亲为了。

以前还可以在餐厅吃饭,白天有老师照顾孩子,家长们还可以有时间喘息一下。

所以看到孩子们像个大爷似的,每天就是吃了就睡,睡醒就吃,吃饱就玩。

吃的零食包装袋放在地上或是桌上,也不顺手扔到垃圾桶去;

臭袜子脏了就随手放在地上;

玩具玩之后也不归位……

父母与孩子分工合作

我开始反思在做家务方面对孩子缺失正确的引导。

但是我觉得这个缺失,本身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

当然我可以通过表达自己的真实情绪和想法,来促使孩子们去做家务。

比如:我可以跟孩子们说爸爸妈妈真的很辛苦,需要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来帮助爸爸妈妈。

确实有很多孩子做家务的动力就是:家务本身的好玩,有趣,对爸爸妈妈爱的回流。

有个孩子说:因为妈妈陪她玩了,所以她要帮妈妈做家务。

可是做家务的好玩,有趣,可能在实际生活中与家长的效率上的需求会相冲突。

我们需要短时间做好饭,马上投入工作,看到孩子们玩的很开心是极好的,但是这个时间很紧迫呀,我们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呀。

对爸妈爱的回流,也是与孩子们自身的认知有关,我们不确定他们什么时候来一个爱的回流……

他们不回流的时候,我们是否耐心等待,自己动手算了?

全家合作

所以我决定将这个做家务上升到感恩、合作方面的教育。

我会让孩子认识到,这个家是我们一家四口的,不是谁一个人拥有的。

我们的家在保护我们每一个家人。

所以我们同样也需要保护我们的家,每个人都要为这个家庭做出一些贡献。

我们的年纪不同,能力大小不同,所以可以做出不同的贡献。

收拾玩具

对于小孩子,可以收拾好自己的玩具,吃过的垃圾扔到垃圾桶,弄脏的衣服要放在洗手间固定的地方,自己洗脸刷牙,穿衣服……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都是做贡献。

那么父母需要工作赚钱,做饭、洗衣、拖地、照顾他们、陪伴他们,这都是作贡献。

如果爸爸妈妈的工作需要安静,那么孩子们需要保持安静,这是孩子与父母的合作。

如果我们买菜购物,他们需要提前穿好鞋子,外出服,帮忙提菜,这也是孩子与父母的合作。

很多孩子就是在这种体验中,感受到了父母的付出,原来把玩具全部收拾好,还是有点累的。

原来每天要为家庭做贡献,也是会花掉很多时间的。

这个时候,孩子对于其他人的付出,才会发自内心的产生感恩。

自己的付出创造美食

每次在我们家庭合作之下,产生的家庭收入所购买回来的食物,孩子们都会好兴奋,因为他们参与了家庭收入的创造。

他们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爸爸妈妈就可以更好的为家庭做贡献了。

孩子们说很喜欢为家庭做贡献之后创造出来的美味,爸爸妈妈很开心,他们也很开心。

之前是无论他们做与不做,爸爸妈妈都会买零食给他们吃,但是产生的垃圾会让爸爸妈妈不开心,他们也就不开心了。

现在全家都开心,他们才真正的开心。




关于孩子做家务的讨论一直众说纷纭,各有看法。那么到底应不应该让孩子做家务呢?我认为非常有必要。

适当让孩子做家务对他的身心健康都大有好处,孩子在紧张的学习中,利用间歇时间做家务其实并不会耽误学习,反而是一种劳逸结合。

让孩子参与家务具体有什么好处呢?

一、让孩子的独立能力更强

之前有新闻报道,刚进入大学校门的大一新生不会自己洗衣服,令人惊讶。实际上,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很多家长溺爱孩子,不让孩子做一点家务,孩子从来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自主生活的能力很差。让孩子从小学会家务,能帮助他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二、让孩子更有责任感

我经常听到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成年后依然什么家务活都不干,连衣服都要妈妈洗,这是因为他们从小就没有养成做家务的习惯,所以下意识觉得家务和自己没关系。

让孩子从小开始做家务,可以培养他们的责任感,意识到自己是家庭里的一员,应该承担应有的责任。

三、让孩子释放压力

做家务实际上也是一种休息,经过一天紧张的学习,适当扫扫地,擦擦桌子,既活动了四肢,又能暂时从紧张的学习中缓解片刻,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而且将自己的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学习时也会更加愉悦,效率会更高。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有帮助!




因为会做家务的孩子,长大后会更聪明!

许多家长都认为,做家务是大人的事情,小孩子只需要好好学习。为人父母将最重要的企盼赋予子女,比如智商、情商等。唯独劳动,特别是体力劳动,则被普遍轻视。但其实让孩子自己学会做家务事,也是教育孩子的一种方式。

当你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而生活上的一切都在包办的同时,孩子成长的一个重要机会和平台也被你剥夺了。

从脑神经理论来说,家务劳动是很有效的多感觉联合训练。就是调动了听觉、视觉、感觉三个系统共同参与,让不同的脑区产生更多的链接。这样一种多感觉联合训练,对提高大脑整合学习能力极其有利,训练越多能让大脑变得越聪明。会做家务的孩子更聪明就是这个道理。

美国心理学家威兰特的一项长期跟踪调查表明,爱做家务的孩子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其长大后的就业率为15:1,犯罪率为1:10,前者也比后者的工资高约20%,而且婚姻更幸福,更不容易患上心理疾病。

让孩子帮忙做家务的好处:

①帮助孩子分类归纳能力的发展

②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③增强孩子的责任感

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要和家人一起劳动,互相关心,从而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发现自己有能力完成许多事情,从而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

孩子做家务的时候,父母千万别说这几句话:

孩子的能力有限,很多时候不仅没帮上忙,反而添了不少乱。这时候妈妈一定不能心急,要保持耐心,珍惜孩子的付出,时刻以表扬和鼓励为主。千万不要说以下几句话。

“你看你,做事这么慢,我有这时间早做好了”

“别人家孩子像你这么大的时候……”

“算了算了,你不要做了,还不够麻烦呢。”

你可以告诉孩子为什么会让他做家务、怎么样才能做好、夸孩子的进步等等,但一定不要拿别人家孩子怎么样,去指责孩子。

从小做家务的孩子比没有劳动经验的孩子更加幸福,动手能力和学习能力都比较强。

所以,各位家长,请不要再“心疼”自己的孩子,是时候让孩子做一些家务活了!在教他做家务的时候,提升他的自信心,千万别说太多指责他的话,不然他只会抵触做家务,或者因此变得没有自信。

你家孩子会积极做家务吗?




首先放观点:让孩子做家务,是很有必要的。

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劳动时间为1.2小时,韩国0.7小时,而中国小学生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只有12分钟

身为父母,我们平时特别注重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却唯独忘了培养孩子的劳动能力

心理学家认为:如今家长都想让孩子把时间花在能给他们带来成就的事情上,但讽刺的是,我们放弃了一个的确能引领孩子迈向成功的项目——那就是家务

家务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超出你想象。

一、做家务的孩子,成绩更优异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发现:

爱做家务与不爱做家务的孩子相比,成年之后就业率为15:1,犯罪率为1:10

爱做家务的孩子,拥有更高的心理健康指数和家庭幸福指数。

爱做家务的孩子在学业上,往往表现得更加优异。

2014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北京、黑龙江、江西和山东四省市2万名小学生进行家庭教育状态调查。结果显示:

会做家务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

做家务的孩子比不做家务的孩子,成绩优秀的比例高了27倍。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最早是通过动作来发展思维的,越喜欢动手越有利于大脑的发育。

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手指会做一些复杂、精细的动作,这会促进大脑的血流量增大,从而让孩子的思维更加敏捷。

同时,孩子在做家务的过程中,肢体会得到充分锻炼,手眼协调能力也会提升,动手能力也会更强。

孩子做家务不但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反而对提高成绩有利。

二、做家务的孩子更有责任感

陕西西安的夜市摊上,一个13岁的男孩在给顾客打饭。

一位记者问他:「为什么在这里照顾小摊?」

男孩说:「因为我妈妈很辛苦啊,我要帮忙。」

孩子的话让人心头一暖。

有这样一个贴心的孩子,妈妈一定很幸福吧。

想起之前和同事出差,回来的路上,她接到儿子打过来的电话:「妈妈,我把饭焖好了,菜也切好了,就等你回来了。」

同为老母亲,那一刻,我被别人家的娃感动到了。

一个会做家务的孩子往往有着良好的家庭观念,懂得家人的辛苦,懂得分担与责任,心里会装满对家人的爱。

做家务的过程会让孩子学会分担和责任,享受为家庭奉献的喜悦。

想让孩子在家庭中有责任感,承担家务是最好的方式。

三、做家务,让孩子更加独立

记得去年的一则新闻。

一个22岁男生,留学2年花光了200万,最后却连毕业证都无法拿到。回国后,他天天在家玩游戏,连吃饭都是奶奶喂。

这个22岁男生,来自离异家庭,生活上奶奶把他照顾得无微不至,父母对他也是有求必应。

在家人一手包办的环境下长大,男孩理所应当地享受着家人的照顾,几乎丧失了生活自理能力。家人的爱,最终变成了伤孩子最深的利剑。

父母事无巨细地为孩子做完一切,只会让孩子在独立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一位有着华裔血统的犹太妈妈沙拉,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三个孩子都非常优秀,两个儿子身价过亿,一个女儿也成长为出色的外交官。

她的教育方法是,让孩子参与家里的劳动。

她鼓励孩子去市场上卖春卷,通过自己的劳动赚钱。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体会到了妈妈的不易,主动帮妈妈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与此同时,孩子们也变得越来越自信和独立。

孩子最终会离开父母独自生活,自理能力是孩子最基本的生存技能。

一个能独自解决生活问题的孩子,必然也能自理好人生。

四、舍得用孩子,才是真的爱孩子

孩子天生喜欢做劳动,后来之所以不愿意做或是没有意识到做家务,往往是因为父母的「阻碍」。

很多父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孩子两三岁时,总是喜欢跟在我们的身前身后,抢着帮我们洗水果、擦桌子、搬椅子。

如果父母经常拒绝孩子,孩子可能会彻底放弃,不再争取了,而一个总是被允许加入劳动的孩子,他们会越做越开心。

对孩子来说,做家务过程可以获得满足感,这比任何物质奖励和表扬都要充实。

心理专家提出,从孩子9个月起,就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了。父母有意识地引导,会让孩子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

心理学家塞德兹说: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幼儿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粘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成为什么样的雏形。

帮孩子做得再多,不如教给他一个终身受益的本领。

做家务本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应该是父母提醒或是逼迫下才能完成的事。

希望更多的父母能够意识到这一点。

如果你的孩子从未或很少做家务,那么从今天起,开始让他们学着做起来也为时不晚。




谢谢邀请。为什么要让孩子做家务?我想最重要的两点是:建立家庭责任感和培养自我功能。

一,建立家庭责任感。我女儿乐乐8岁,现在每周洗三次碗。她就曾问过我,为什么我要洗碗?我不喜欢洗碗!我说,因为这是我们三个人的家,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家庭的主人,所以要分担家庭劳动,你是孩子可以分担的少一些,但作为家庭一份子,干家务是责任还是一种荣耀呢。

通过这样的劳动,孩子对家庭会有更深刻而丰富的体验,而她终将自己组建家庭。

二,培养自我功能。小朋友洗碗的时候,其实比大人自己洗更麻烦,因为有些油腻她没洗掉,洗手台上到处是水和泡沫。但我宁可帮她收拾,也要让她练习,现在她洗的又快又好。

乐乐5岁的时候,我开始带领着她一起收拾房间。她玩耍的时候,我总是让她放开手脚玩,所以玩好以后是一片狼藉。每次要收拾了,她就会哭闹,不是偷懒,而是不知道从何下手的恐慌。我就带领着她一起收纳,教会她要的东西分门别类,不要的东西扔掉。最后打扫干净就焕然一新了。现在她已经能够很快速的独立收拾好房间。

自我功能最重要的特性是:我愿意尝试、我知道我行、我越练习会越熟练。由此一个孩子的一路成长当中,将具备所有需要的社会功能。

关注《父母学点心理学》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精神分析既是育儿学,也是人格鉴赏学。




感谢邀请。这里“勇赫大叔聊亲子”,我是勇赫。

我曾经在我的书中、自媒体中都写过类似的文中,呼吁家长重视儿童做家务这件事情。之前,听说个这样的事情,有些家长,会将做家务当做是和儿童无关的事情,如“你只要把学习弄好了就行了!家务活不用你干!”有的家长,则把家务劳动当成了“称解放时”,如“你要是考不上前十名,以后你天天扫地收拾屋子”。很显然,很多的父母并没有把家务劳动放在一个非常准确的位置。那么为什么要让孩子做家务呢?

1、家庭成员的角色认同。

家务劳动是家庭成员的义务。在很多的时间里,家长忽略了孩子作为家庭成员的身份,总是觉得是一个“受照顾对象”或“受保护对象”。事实上,要在3岁左右的时候,让孩子意识到自己也是一名平等的家庭成员。除了亲子沟通以外,家务劳动更好地让孩子体会到自己的这个角色。

2、家庭责任感的加强。

家庭是一个组织,一个团队,它的发展离不开么一个成员。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就是让家庭更美好,他在家庭劳动中提升了责任感,也增强了价值感与成就感。

3、提升综合能力。

我们看到过一条新闻,希望国家在教育子女方面和中国家长大相径庭。中国家庭在早期阶段会让孩子学习很多的亲子班、早教班、兴趣班和辅导班,而西方一些国家则希望孩子能够更多的参与家务劳动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让孩子参与更多的家务。锻炼了孩子行为规范、团队配合、情绪管理等多方面能力

4、家务劳动提升了社会交往经验。知道如何与人相处,如何给别人带来便利,成为一个更受欢迎的人。(via亲子教育专家刘勇赫)




#大咖谈育儿##生命早期1000天#应该让孩子参与到家务中,做家务有几个好处:

1.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2.锻炼手脚的灵活度

3.锻炼孩子的身体

4.让孩子变得聪名

5.增进亲子关系

让孩子参与进家务,我的心得是:

1.给足环境

女儿3岁的时候,很渴望洗碗,我放手让她尝试,她连续洗一周。

2.捕捉好奇

孩子一开始做家务,是觉得好奇、好玩。我们可以先捕捉孩子对家务,或者某种家务的好奇期,见机行事,帮孩子培养起做家务的习惯[可爱]

3.树立榜样

孩子看见爸爸妈妈做家务,自己也会熏陶中模范。




培养孩子养成做家务的习惯,是家长锻炼孩子独立能力,为之计长远的有益举动。做好三点既能事半功倍:

首先,需要家人统一思维: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与之能力匹配的家务活可做。我们不应苛求孩子承包自身相关的所有家务,也不寄希望于孩子做超出能力范围的家务。

其次,家长要明白,这个能力包括对家务繁杂程度的把握,也包括对孩子精力集中度的正确评估,循序渐进,不要求一步到位。例如整理书包、预备明日服装,这些家务,可能需要等到孩子的注意力和坚持程度达到小学二年级以后,才可行。

最后,要鼓励孩子。家务中最易出现多做多错。对孩子做得好的,要给予肯定。比如孩子特别喜欢参与鸡蛋饼的制作,那么鸡蛋饼就可以由孩子来重新命名,增加他的荣誉感。做得不好,就重新示范,简单分析,绝不苛责。

家长耐心的示范鼓励,通过家务,肯定孩子做为家庭一员的重要作用,相信孩子一定可以做到最好!




帮助孩子练习动作技能。

心灵手巧的孩子大多会一些家务或者手工活,不同的家务可以锻炼到不同的部位,叠衣服可练习到小肌肉,擦地板则可以锻炼到大肌肉。

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孩子还能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虽然年纪还小,不能做得很完美,但在练习的过程中,孩子会发现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并从中获得自信。

培养孩子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刚开始学习做家务,一定有做不好的时候,但是妈妈不需要着急,在练习过程中,孩子会观察妈妈的做法,妈妈也可一步一步地进行示范讲解,让孩子通过模仿妈妈的动作来完成家务,这样能让孩子思考“怎么做才能做得好”,进而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谢谢邀请。

孩子做家务好处有很多,一次说不完。

做家务可以在机械枯燥的学习之余调节身心,缓解压力,平和心态。。。。等等不一而足;做家务可以让孩子回归家庭,融洽家庭气氛,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和担当,合理管理时间和精力,为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做铺垫;做家务还可以让孩子觉得自己的价值和对别人有用的自豪感,这是激发孩子奋斗上进,努力拼搏的源动力;做家务还可以为孩子将来的独立生活和远离父母进行“断奶”,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提升人格魅力。。。。。




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在《超越自卑》中曾经说过:人生意义有三个方面——贡献、合作、对他人感兴趣。做家务就可以很好的满足这三个方面:对家庭有贡献,和家庭成员合作,以及培养对他人的兴趣。因此,做家务是符合人生意义的。




随着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洗衣有洗衣机,擦地有机器人,刷碗有洗碗机,家务活比以前少了很多。再加上现在的孩子学习忙,任务重,很多家长认为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做家务这些小事上,不如去看看书做做题抓紧学习,可是这样的观点真的对吗?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全国2万个家庭的调查表明:做家务的孩子比不做家务的孩子的成绩更加优秀

美国哈佛大学也曾经做过一项长达20年的研究,惊人的发现:爱做家务的孩子跟不爱做家务的相比,就业率为15:1,犯罪率为1:10,收入比后者高20%,而且婚姻更幸福。

柳宗元在《种树郭橐驼传》里有一句话“虽曰爱之,其实害之。”

不要小看小小的家务劳动,其实它可以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影响

不做家务的孩子不懂得感恩,任性自私

《世界再大,大不过一盘番茄炒蛋》的视频中,一位在美国的留学生,就因为在聚会上想给朋友们展示一道中国菜----番茄炒蛋,不顾时差,把国内凌晨4点睡梦中的父母吵醒,教自己如何做这道菜。

据说这段视频感动了很多人,认为这就是父母的爱---对你的爱大于全世界

然而我看完之后却很无语:因为这样的爱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巨婴!

作为成年人,连一道基本的菜也不会做,说明在家里他一直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就为了在朋友面前露一手,不顾时差把爸妈从床上叫起来教自己。这根本就是不顾别人感受,自私的表现。

十指不沾阳春水,什么都等现成的,这样的人会有一种错误的认知----别人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

慢慢的就会形成不懂得感恩,自私任性的性格。一旦别人无法满足自己的要求,就开始发脾气。

懒惰,自理自立能力差

小丽从小到大唯一的任务就是学习,从来没做过家务。

上大学之后,父母就不停接到孩子的电话,洗衣,打水,打饭这些基本的生活小事全都不会,还想家。因为担心孩子,父母不得不经常开车几个小时来学校看她,带来换洗衣服和她爱吃的饭菜。

然而小丽的不适却越来越严重,一回到寝室就情绪激动,大哭甚至不敢睡觉,十一假期后,小丽拒绝回到学校,最终只能选择退学

邮政局统计的数据表明: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把积攒的脏衣服寄回家洗,再通过快递寄返回来,这已经成了邮政的一种新业务。“脏衣服寄洗”业务越发达,越说明教育的失败。

作为成年人,连最基本的照顾自己的生活技能都没有,是一件多么可笑的事情。

这样长大的孩子只是生理上的成年人,心理上和生活中的婴儿。

没有眼力价,不招人喜欢

不做家务的孩子从小习惯了眼里没有活儿,只顾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别人的一切都和我无关,用俗话说就是没有眼力价的人,习惯了生活中的伸手,就会把这种伸手带到工作中,等着别人做好的结果,不懂得帮忙协助。

这样的人在任何环境下都是不招人喜欢的。

没有责任心,喜欢推脱

朋友和我说,前几天她家宝贝搭乐高,把房间搞得特别乱,满地都是乐高积木。一直不收拾,姥姥看不过去,趁孩子上学把房间收拾的整整齐齐,结果孩子晚上回来就大发脾气,因为有些非常小的乐高找不到了。

如果孩子自己打扫房间,他会注意把积木分类好。然而问题出现后,孩子第一个反应就是埋怨,推脱。这种坏习惯会延续到他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做家务的好习惯呢?

以身作则,用积极的态度引导孩子

以身作则,老生常谈但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如果家长一天到晚懒的要死,什么家务都不做,那么孩子也有样学样,不会有做家务的意识。

同时父母不要当着孩子面抱怨做家务累,尤其是爸爸,在做家务的时候不要埋怨,不要带有负面情绪,否则孩子会被这种负面情绪传染而厌恶劳动。

制定家务计划,让孩子自主选择他喜欢的家务

和孩子一起制定家务计划,找一天定为家庭清洁日,全家一起进行大扫除,让孩子自主选择一个他喜欢做的家务劳动,给孩子一个责任区,让他负责这个责任区的整洁。

每天换一换做家务的内容,增加孩子的新鲜感。让孩子在玩中劳动。

适当地示弱

家长要适当的示弱,假装不会做或做不好,向孩子寻求帮助,在完成后,记得感谢孩子,如果不是他的帮忙,你也不会把家务做的这么好,提高孩子的自豪感和责任感。

尤其是男孩子,妈妈应该多多示弱,增强男子汉的责任感和保护意识。

不要嫌弃孩子,多夸奖

前几天包饺子,弟弟看见了也嚷着一起包。虽然他浪费了很多饺子皮,也把馅搞得到处都是,到处弄的全是面。但是我始终没有阻拦他,而是耐心的教他,并对他包的饺子大力表扬。他一直很兴奋很骄傲,晚饭也比平时多吃了不少。

其实做家务的过程也是亲子互动的过程。孩子刚开始做家务,肯定做不好,有的时候甚至是添乱,这个时候家长不要嫌烦,要多鼓励和表扬孩子,让孩子自信心更足,动力更强。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孩子的能力包括学习上的也包括生活上的,这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的努力。做家务看似小事,实际上可以培养孩子自立,感恩和责任感,利于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

所以各位家长完全可以放手的让孩子大胆的参与到家务中来吧。

你好,我是温暖的木小暖,两个男孩的妈妈,专注育儿领域。喜欢就请关注我哦




原始地址:/kepu/66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