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有点大。
如果是想要深入了解,可以去看一些书,比如《正面管教》,《叛逆不是孩子的错》,《怎么说孩子才会听,如何听孩子才肯说》,《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等等。
如果是想要一句话来解决的话,其实也很简单:把孩子当做一个独立的人,尊重他的想法,平等的沟通。
把孩子当朋友,有人说这有啥难的?可我说还真不容易,把孩子当朋友不是嘴上说说,或者是做做样子,而是你要把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当孩子的状态,每当孩子或高兴或伤心或烦恼或无助的时候,你都要能感同身受,和他或她高兴的时候一起疯,伤心的时候拥抱她,无助的时候给他力量,烦恼的时候帮她解决问题,能做到这样,孩子就能和你成为真正的朋友。
当你尊重孩子的时候,和他去交流就会发现,你能理解孩子的所作所为,当我们以一个成人的眼光和价值观去判断一个孩子的时候,发现他所有做的事情都是,我们所认为幼稚和无聊的。
所以我觉得孩子交流是最重要的,是摆正自己的位置,而不是叫他摆好位置。你要尊重他的想法里按照他的思维去交流,而不是按照一个成年人的思维去交流
我觉得应该多和孩子沟通一下,说话的语气一定要温和一点,这样孩子听了也会很开心的说一些自己的事情,家长们还可以帮着去给孩子解决一些问题什么的,到周末或者是放假了的时候就可以带着孩子出去玩一玩放松一下,孩子一开心就什么跟家长说了,这样比较好一点,要是孩子烦了错误啊什么的尽量不要去打骂孩子,一些家长就是因为孩子烦了错就开始打骂孩子,这样孩子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对自己父母开始产生敌意,把父母当做仇人,以后就更不好管教了,所以一定不要去打骂孩子,心平气和的去和孩子沟通。
我认为一定要和孩子平等沟通,更要和孩子相互尊重。平等沟通相互尊重是一个前提,但是家长在和孩子沟通的时候,绝对不可以没有底线,作为家长,我们必须得树立起自己的底线,告诉孩子,底线不可以逾越。
平等沟通,相互尊重是前提,划定底线不可缺失。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讲一下为什么平等沟通,相互尊重是前提。
一、平等沟通、相互尊重是前提
1.什么是平等沟通
平等沟通是指基于一定的环境或场合下,人与人之间人格或精神上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进行亲切、友好交流的一种沟通方式。家长要和孩子像朋友一样,而不是居高临下,不怒自威让孩子不敢言语。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首先要以平等的姿态来对待孩子和孩子打成一片,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孩子,这样才能更好的融入孩子的世界。
2.如何平等沟通
首先态度要积极,这是是实现平等沟通的首要因素。一要主动,抛开身份和地位差异,主动与对方进行交心;二要亲切,态度温和、亲切、友善,像朋友一般进行交流;三要有爱,一定要记住多鼓励,少批评,交流时不轻易打断对方说话或批评对方,批评时宜采取合理的、易于对方接受的方式方法。
其次,语言要恰当,这是是实现平等沟通的基本要素。一要语气亲和,以聊天的方式与对方进行对话;二要态度积极,以主动的姿态积极倾听和反馈;三要控制情绪,以平和的心态与对方进行交心,不发火。看看孩子得表现,比如说你可以问孩子今天在学校开心吗,发生了什么事?有哪些事情是让你难以忘记的。如果孩子遇到了问题,可以告诉他没关系,我们爱你。
再次环境要良好,这是是实现平等沟通的必然保障,营造民主、轻松、和谐的沟通范围会让人放松心理戒备,更有助于良好沟通效果的实现。
3.平等沟通对孩子有什么帮助?
平等沟通会让孩子越来越自信,越来越阳光,孩子不会因为做错事怕父母吵而撒谎,不会因为做错事而畏手畏脚等等。父母给予孩子足够的信任和鼓励,会让孩子时刻充满安全感和自豪感,试问,孩子如果从心里把你当朋友,她还会撒谎吗?还会惧怕你的威严吗?同时,平等沟通更能培养孩子正确价值观,让他们了解是非知道善恶,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不退缩不害怕。
二、划定底线的不可缺失性
1.划定底线的重要性
当然,无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每个家庭,都应该制定自家的规定,特别是有关孩子的行为规范,让孩子行有所依,事有准则,建议给孩子划定底线,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教育路上,跟孩子谈条件,不如给孩子划定底线。要让孩子有明确的是非观与底线,给孩子建立规矩,然后在不触及底线的情况下,让孩子独立探索这个世界。
2.给孩子塑造完整的价值观念
柏拉图曾说:初期教育应是一种娱乐,这样才更容易发现一个人天生的爱好。被誉为“南开校父”的严修,在教育子孙后代的问题上,就是采用的划底线的方法。在严家,孩子们被要求不准剩饭,每天要恭敬问候家人,及时帮助有困难的邻人。教育孩子,让孩子成才之前,首先要让孩子健康成长学会做人。教会他分辨善恶,教给他踏实做人之道,帮孩子塑造完整的价值观念,剩下的路让孩子自己去走。不求孩子跑在最前面,但求孩子别从底线上掉下来。
3.触及底线问题不可退缩
要做到向孩子明确底线在哪里,并要求孩子不要碰触,否则,孩子将会受到家长的惩罚。家长也要坚持原则,不要向孩子妥协,这样的做法既能养成孩子良好的规则意识,也有助于孩子良好品行的发展。
教育孩子如养花,需要精心浇水、施肥。爱是孩子成长的沃土,父母是孩子成长的引路人,但成长的过程只能由孩子自己完成。
总之,孩子有着最原始的本能的敏锐和敏感,你对她付出什么,她就会回报你什么。条件,不论是奖励或惩罚,只能解一时之急,而理解、耐心、爱和信赖,才能给孩子灵魂上的养分。尤其是女孩子,有着比男孩子更敏感细腻的心思,更需要家长小心翼翼的呵护,爱孩子,就试着做孩子的朋友,父母的尊重或许胜过千言万语的道理!
感谢邀请。
我分享一下与孩子沟通的小故事。一、如何处理挫败
孩子上幼儿园时,语文考试得了8分。当她将卷子诚惶诚恐的呈给我时,真是万箭穿心!
泪往心里流。
我假装镇定,仔细阅读孩子的失分点,和她一同分析失分的缘由。(谷)写错了,写成下面一个口,口上一撇一捺。
我问她为什么这样写?当时咋想的?她说:(谷)字当时想不起来咋写啦,但由谷子想到了丰收,一丰收农民伯伯就会敲锣打鼓庆丰收。所以底下一个类似口的鼓,上面放一双筷子。(错误就是这样产出的)
我先肯定了她丰富的想像力,也肯定了她的造字方法(象形)。同是也引导她说:谷子是不是吃的啊?她点点头。所以下面有个口字。谷子是不是穗子,成熟后往下垂着?她有些迷茫。我理解她的迷茫,因没见过实物。我找一下资料让她看看谷子的长相,她明白了。啊,原来口字上面是谷子的模样啊!她顿悟。
因势利导,再追加教育。我说:孩子,仓颉已经将每个字造出来了,我们就不要自己再造了,人人都造字,谁也不认识谁的字,那大家怎么交流?人人不都成文盲了吗?
她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造字的毛病改了。
二、如何处理纷争
孩子两岁左右时,与楼下的小伙伴玩耍,不一会儿就哭着回来了。我问她咋啦,她说小伙伴欺负她啦,我问比你大比你小?她说比她小。我说下去自己解决。不准欺负别人,但也不能被别人欺负!以后遇见这事儿不要回来说。她下去啦,过一会儿又回来了,带着自信。我没有问她咋解决,反正以后那个伙伴是再也没有欺负过她。
小学时放学回来,我看到她小手上有被抓的痕迹,就问她谁抓的,她说没事,都处理过了。我好奇问她咋处理。她说同桌的男生要拿她的书包往垃圾桶里扔,她拽着不让,两人发生撕拽。此时老师要求交作业,她一把抓住了男生的作业本不放。男生问她要作业,她就提条件(原话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两小孩儿和解。
三、如何分享成绩
初中时,孩子班里开会,老师让我上台讲教育孩子的经验。我其实真的没啥经验,上台就说,遵循天性,合理引导,画出底线,无为而治吧!
孩子还说:妈,啥无为而治啊,您是不是给懒惰找借口啊?
四、树立榜样
家长的一言一行孩子都看在眼里,铭记在心里,体现在举止里。我们一定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这真的很重要!孩子的世界大多是二元的,非好即坏!家长哪怕是给别人聊天说些三观不正的话,孩子就就会鄙视你,尽管他们不说。他们鄙视你的时候,是不愿意给你任何互动的,这一点好多家长都不解。
所以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非常重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孩子不愿意跟你交流,先自省。然后给孩子诚恳道歉,说出缘由,保证改过。
啰嗦了这么多,但愿有用。
把孩子放在平等的角度,用他能理解的方式表达。最好是讲“自己”的故事,让他知道他遇到的问题并不特殊,家长以前也遇到过,同样犯过傻。
最重要的是给孩子表达的机会,让她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可以讨论,讲述自己的感觉和理解。但不要一听就烦,或是急于下论断。
我家孩子英语闯关失败,就哭、生气。我就问她:“失败了,是不是很失落、难过?需要我做什么呢?”她说要抱抱,我就搂她一会儿。
她说要我帮她选,我就问她“妈妈,可以帮你吃饭、帮你睡觉、帮你去幼儿园和小朋友玩吗?”
她自责的哭,我就问她“哭鼻子能成功过关吗?”“不能的话,我们怎么做才能尽快成功过关呢?”
总之是尽量多的给孩子表达、思考的机会,我们多用心听。
要相信表达的欲望是每个人都有的,能自由表达不受训斥,还能获得有益的建议,是一件让人很开心的事情。
我们要做的只是付出时间和关注,用心倾听,接纳自己的孩子。
当然耐心是必不可少的,我家孩子从闯关失败大哭到现在只是有点不开心,能有意识调整情绪,整整走过了七个月,每天坚持学习英语20分钟以上。
和小朋友沟通最重要的几个原则:倾听,同理心。和成人沟通一样的,不是你说了什么内容,你的情绪,姿态,表情孩子是可以分辨出来的,20%内容表达,80%的情绪。蹲下身来,先来安抚情绪,比方说:妈妈知道你现在心情不好,有点低落,妈妈看到你受委屈了。妈妈先抱抱你好不好?然后等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再给孩子讲明客观事实,最好多比喻孩子听得懂的故事,比方说最近孩子看过的动画。比方说:冰雪奇缘爱莎公主也被大家误会了,和妹妹也吵架了,但是妹妹安娜并没有生姐姐的气,他们怎么怎么处理的,怎么怎么和好的。这样孩子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最后要让孩子自己说出来解决方法,认同她的方法,给予指导。这样孩子的内驱力才会不断被家长挖掘出来。
每个孩子童年都值得我们付出百分百的心力去陪伴。你爱读书你的孩子就爱阅读。你爱做家务,你的孩子就爱干净。你热爱生活,你的孩子就活的多姿多彩,一代一代的孩子就是上一代父母缩影,你活的精彩,孩子自然差不了。
人们终其一生,都在寻找归属感和价值感。
归属感可以让人感受到爱,而价值感可以给人力量。有效沟通,就是要让孩子找到归属感与价值感。
如果要想对孩子做到有效沟通,那就要让孩子体会到下面三种感受。
1、让孩子感受到爱
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可是有的时候处理方法不当,孩子就感受不到爱,甚至会产生怨恨或报复的心理。
比如,去年江苏盐城一位13岁少年,因妈妈对他管教过严,不让他和狗狗玩得时间太长而影响学习。
于是妈妈当天晚上就把儿子心爱的狗狗打死了,儿子无比气愤,趁妈妈熟睡的时候,用铁锤把妈妈头砸了一个大窟窿,造成当场死亡。
此事件中,妈妈的出发点是爱孩子的,想让他好好学习,可是她却采取了过激的行为夺去了儿子最喜欢的东西,才引起儿子的报复。
虽然,现实中不是所有的孩子受到父母如此对待时,都会做出这样残忍的事情。但孩子多多少少都会产生一些怨恨,或是向相反的方向发展——自卑。
因此,爱孩子一定要让孩子感受到,否则就是无效的爱,也有可能会变成伤害。
2、让孩子感到被尊重
马斯诺把人的需要化为从低到高的五个层次,尊重的需要排在第四位。因此每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一样。
例如,孩子正在看一部非常好看的动画片,而你觉着孩子看电视的时间有些长了,想要让他把电视关掉。
如果你直接走过去,把电源关掉。孩子一定会很伤心,甚至有可能会和你大闹一场。因为他觉着你没有尊重他,直接剥夺了他的选择权。
而如果你采用另一种比较温和的方法去和他沟通,效果就会完全不一样。你可以走过去跟他说:宝贝,你已经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了,把这集看完,休息一下好不好?
这种沟通方式,孩子一般都会同意,而且也会兑现自己的承诺。因为我家孩子看电视时,我每次都会和他有这样的约定,他都能够欣喜的遵守。
3、让孩子感到有价值
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那么他就会非常的自卑,也许还会产生轻生的念头。
因此,父母一定要在生活中,多给孩子表达自己、展示自己的机会,引导他对家人或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充分地让他感受到存在的价值。当孩子做出贡献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意外的错误时,父母一定要与孩子好好沟通,千万不要埋怨他、贬低他。
而是应该多鼓励,更要让他明白犯错并不可怕,每个人都会犯错,正好可以通过这样的机会来学习与提升自己。
如何才能真正地做到有效沟通?
在《非暴力沟通》一书中,作者把好的沟通分为四句话,公式是这样的“我观察到……我感觉……是因为……我请求……”,现在我把它分解为四个“爱的语言”步骤,总结在与孩子的有效沟通上。
当然父母想要做好与孩子的有效沟通,首先得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
谢谢邀请,我是离异家庭自己带着孩子,孩子目前4岁半了从小就让他做个有担当的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男子汉不能动不动就哭,平时和儿子都是当好朋友一样去沟通,别看他小小的人儿很懂得心疼我,不吼不喊耐心教育。
您好,我是彭华勇,心理咨询师,专业从事青春期教育心理问题咨询解决,著有《越有效的教育越轻松》,欢迎关注我
倾听,是人与人沟通的前提,也是家长跟孩子沟通的重要一步。那么和孩子沟通,除了做到第一步“倾听”以外,还有哪些窍门呢?
和孩子沟通的8种方法
孩子成长过程中,有很多心里话想跟家长说,但往往大了以后他却不说了。家长要养成一个习惯,不管多忙,只要孩子有话想说,尽管我们可能忙于工作,忙着家务,我们也要停下来,认认真真地坐在那儿听,一定要坐下来听。听完以后,不要急着表态,不要马上批评他,要听进去,然后静下心来想一想,再找时间跟他沟通:“那天你跟我说的那件事,我觉得那样会更好。”所以家长要学会坐下来听。会听,是跟孩子沟通的重要一步。
1、和孩子平视,蹲下来看
家长不要居高临下,老是指责孩子你这不对、那不好。现在国内和国外的少儿节目中,很多主持人都是坐在地上,说话时与孩子平视,让孩子感觉我们是平等的。所以当家长的也得这样,要养成一个习惯,牢记家长跟孩子在人格方面是平等的。
2、和孩子商量,相互尊重
凡是有事的时候家长都要跟孩子商量:“你看咱们这样行不行?今天我们去这儿成不成?”耳濡目染,孩子也会变成尊重别人的人,养成有事商量的习惯。
3、让孩子学会选择
选择是求生的一种能力。当孩子有事的时候,比如说小学升中学,很多妈妈会说:“我为了把你弄进这个重点学校花了大力气,投入了很多钱,所以你必须去。”这样一来,孩子就会特别痛苦。此外,学校组织的一些社会活动,包括课外辅导班等,都应该让孩子决定要不要去,让孩子学会选择也是家长对他的信任。
4、给孩子写信,巧妙地表达
进入青春期以后,有的孩子会羞于表达,这时就可以通过写信这种方式巧妙地表达感情。
5、给孩子留点面子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不要当众揭短,这也是维护孩子心理健康的一个方面。
6、放孩子出去认识社会
现在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么多,我们要让孩子多接触社会,广泛地锻炼自己,这对孩子的成长很有好处。
7、向孩子道歉,说声对不起
化解家庭矛盾的时候,说一声对不起,不但不会降低家长的威信,反而会提升孩子对你的信任。所以,当我们做错事儿的时候,要勇敢地跟孩子说一声“对不起”。
8、向孩子学习,能者为师
现在的孩子确实有很多优点,比如获取信息的手段就比家长强。所以家长不妨在孩子擅长的领域里拜孩子为师,经常问点问题。实际上这也为家长提供了请教孩子的时机,家长的这种做法会提升孩子的自信。
不要对孩子说的话
在和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还要讲究语言的艺术。如果该说的话说不对,就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01不要使用伤害孩子的语言
比如挖苦语:“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会,真笨。”千万不要说这样过激的话。
02不要使用比较语
不要总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比较,“你跟谁谁比相差太远了,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03不要使用挑战语
“我要是怕你,我就不是你妈。”
04不使用告状语
“我管不了你了,让老师收拾你。”其实孩子特别恨告状,他觉得告状是使坏,告状的人是无能。所以不要经常告状,有问题自己解决,这样才能把家长的威信树立起来。
05不使用结论语
“再这样下去,你学习成绩肯定是好不了。”这会给孩子造成一个印象——我父母都说我不行了,我一定很差。这样,他就会很自卑。
06不使用记账语
“你别以为我管不了你,赶明儿……”
07不使用驱逐语
“考不好就离开这个家。”很多孩子离家出走就是这样造成的。
我是彭华勇,心理咨询师,专业解决各类青春期教育心理问题,孩子厌学叛逆,不读书等教育心理问题,欢迎关注我,欢迎进入我的主页阅读更多教育文章。
原创不易,多多点赞,谢谢
我觉得大多数家长最头痛的是如何和青春期的孩子交流。
因为本来孩子和大人之间就是存在一定的鸿沟的,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想要自己独立决定一些事情。那么,一直帮助孩子生活的家长就有了抓不住孩子的恐慌感。
可是其实,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很好懂的,他们只是想证明自己,追求内心的独立。家长只需要在他们做决定时加以引导,如果不会出现很大的问题,就放手让孩子去做,成功是对他们的一种鼓励,失败也可以让他们成长。把他们当做朋友,而不是雏鸟,以一种平等的方式对待他们,这种交流最不费力气,也是最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