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期望孩子说了就听,其实是希望孩子服从自己。
听话应该有两个含义:你听我的,我听你的。
往往彼此倾听得出的结果执行力更好。
“我以前凶吧,态度不好,他不听我理解,可是现在我好好说了,他还是不听。”这是家长困惑的地方。
常常家长会走进一个误区,是什么呢?
如果我放下身段,跟你好好说,那么一定能到达我的目的:“让你好好听我的话。”
家长的目的就是要:你听我的。
这个想法有个根本性的问题:没有把孩子放在平等的地位上。
想想看配偶间如果这么要求对方:你要听我的,显然会有矛盾,那么放在孩子身上也一定迟早会出现矛盾,且随着孩子年龄增长,矛盾会增大或激化。
孩子不听话的原因有哪些?我们一起来看看
(1)孩子的想法和大人的期望不一致
比如在睡觉和吃饭这件事上,大人的期望是,我一叫,你就得赶紧行动,说吃饭了,你就要赶紧把玩具放下,去洗手;说睡觉了,你就得收拾好玩具,赶紧上床躺下;
那么孩子的想法呢?我还没玩够呢,等我玩够了再说啊
所以家长的期望和现实就存在差距了,所以矛盾就出来了。
大人的感受就是,我的孩子不听话
(2)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一而再而三地尝试
比如说,商场里面亮晶晶的商品,可能昂贵,也可能是易碎的;但是孩子对商品的价格和材质没有概念,他对自己的能力认知不足,他也没有办法以预判形式是什么样。他没有我们大人的社会概念,比如说碰坏了要赔,赔还要不少钱,而且这个钱赔出去没有回报,是冤枉钱,这些孩子统统没有概念;即使家长跟他说:“不要碰哦,坏了妈妈要陪的”这样的话,他也只是听,对他来说,不能理解是什么意思。但是商品呈现出来的漂亮的样子或者功能在实际地吸引他,让他去一探究竟,所以他没法听大人的“离得远远的”
给大人的感受就是,这孩子越说越做,不听话
(3)这是孩子一个个性化过程,对说“不”的产生的力量很享受
有的时候孩子说“不”或者反抗家长的时候,家长的激烈反应,让孩子体会到“不”这个词真的很有力量,那么大的孩子很享受这样的力量感。
比如说今天是规定的穿校服上学的日子,孩子说“我不想穿校服”。家长就着急了,“今天是规定要穿校服的,你不穿校服,你穿什么?其他小朋友都穿,你不穿?”家长就哒哒哒,一顿讲道理,目的是要说服孩子,给孩子的感觉就是被大人控制了,也感觉到我只要说“不”,就能把大人搞得鸡飞狗跳,这个很有意思,所以他会常常来刺探一下大人
给大人的感受是,这孩子怎么就说不听呢,真不听话
(4)孩子对“不要”的理解和大人不一样
比如说,过马路,大人认为过马路就是快步走,谨慎前行,注意前后左右的行人啊,拐弯的车辆啊,总而言之要小心地尽快走到安全的地方
孩子听到大人说过马路不要跑,他拉着你的手,一蹦一跳,因为红灯变绿了,大家伙一快往前走的人流很让人兴奋啊,我是其中一个很让人开心啊,刚才停着等,现在齐步走,这个很让人激动啊,所以他的动作完全表现出他的感受和心情,他没法理解那些个危险和紧张。
那么大人的感受是:这孩子真是越是危险,他就越做危险动作,真是不会听话的熊孩子
(5)大人不倾听孩子
有没有过这样的情形,孩子说:“妈妈,快快,快看我”,他可能把你的大衣服披在身上了觉得很好玩,他可能把枕头、玩具或者水桶顶上头上了,他想要跟你分享他的创意,通常家长们没有感受到危险,或者正在忙着的时候,都是很敷衍地看一眼,“哦,看到了”或者很不耐烦“唉呀,正忙着呢,没看到吗”于是这样的反应也给孩子做了个榜样,他也学到了,下一次,他也会这样对待大人叫他比如吃饭啦,睡觉啦
这个时候家长忘记了自己曾经做过的示范,他只感受到当下孩子的行为:怎么叫都不听,真是不听话哦。
那么解决方案是什么呢?
(1)审视自己的行为
每次孩子来找我们的时候,你觉察一下自己的行为,你有没有在认真地听孩子说话,你有没有敷衍孩子,有没有给孩子做“不听话”的榜样?
这个可以观察一下自己或者你的配偶或者家人,当孩子叫你们或者跟你们说什么事的时候,你的回应方式是什么,记录下来
然后从现在开始,可以很认真地回应孩子的每一次呼叫,即使你手里正忙,正在炒菜,也可以把火先关掉,然后蹲下来,看看孩子是什么事情,如果是需要花很长时间的,可以跟孩子说:“我听到你叫我啦,我现在正在炒菜,吃完饭我们一起玩,好吗?”或者你们可以约个时间,每天一个固定的时间一起交流的,让孩子把要跟你做的事放到那个时间去,这个固定时间称之为特殊时光。
(2)给孩子权力和选择
比如孩子今天要穿一条纱裙子上学,可是天很冷;可以让孩子先穿上衫裙子在门口试一试,让她自己决定要不要穿;可以这么说:“今天天气比较冷,妈妈打算要穿绒的衣服。你如果要穿纱裙子的话,可能会冷,也可能不会冷;或者你可以先穿了在楼下走一走,再来决定穿不穿,好吗?”
当然也可以根据裙子的厚薄和大小,给孩子有限的选择:“你打算在裙子里穿保暖衣还是穿外套呢,这个由你决定”——当然我们说这个有限选择给出的选项是大人能接受的,就比方刚才那个例子,不管是穿保暖衣还是穿外套,大人都可以接受,就可以给出来做为选项,大人不能接受的,就不做为选项来提供。
(3)倾听,进入孩子的内心
比如孩子一定要去看看那个电饭煲,可以抱着他在安全的范围内,去看一看你是怎样把米和水放进去的,是怎样按键的,或者也可以抓住他的手指,让他按正确的键。让他体会参与的快乐
等饭好的时候,可以邀请孩子一起去开一下锅盖,在安全的距离体会一下那个热度,孩子体验过了之后不会轻易去碰热气腾腾的东西。
或者是孩子睡觉前怎么也舍不得玩具,还想玩,可以跟他说:“嗯,这些玩具都很有意思,你一定想要玩到不想再玩为止,现在是睡觉时间,是你自己收玩具还是妈妈和你一起收?”用共情的方法去理解孩子,让他觉得被关注到。
(4)运用幽默
比如说洗了澡,不及时穿衣服,可以先用被子把孩子先围起来,孩子通常很喜欢不一样的处理方式,他会很享受光鲁鲁在被子里的感觉。这个时候你还可以跟孩子玩游戏,拿着他的衣服说:“啧,这件衣服是谁的呢?他找不到他的主人了,是椅子的吧?........”
(5)尊重孩子,留出时间
通常我们说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不让孩子受打扰,就是在他看书,玩玩具的时候不让他在那个场景中被打断。如果刚好到吃饭时间了,怎么办呢?提前一点知会孩子,让孩子有一个心理预期,不要让他立刻放下手里的工作。
可以这样说:“我们马上就要吃饭了,你需要多长时间可以过来?”
也可以说:“还有五分钟就要吃饭啦,你可以准备一下吗?需不需要小闹钟提醒你?”如果孩子同意,那么按个小闹钟,孩子可以听到闹铃响之后按计划行事。
爸爸是否尽到了父亲的责任,是否对孩子要求过多、过高、过严,而对自己相应的方面却没有要求或要求放得较低。可以和爸爸一起回顾一下日常常提的要求,哪些是适当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只对孩子提那些需要坚持到底的要求,循序渐进。提要求时和孩子平视、表情认真、话语简洁,确保孩子明确要求。
让孩子听话不是目的,让孩子明理才是我们的真心。妈妈平时要注意维护爸爸的形象,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讲爸爸不好的方面。给孩子和爸爸创造更多的机会相处,让孩子得到更多父爱的滋养,变怕为爱,变惧为敬,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更加积极健康的情绪,也有助于爸爸收获更多的成就感。
1、孩子和爸爸不够亲密。这就需要加强爸爸和孩子之间的亲密感。爸爸应该多参与孩子的教育,多参与孩子的日常起居,让孩子意识到爸爸是爱孩子的。
2、孩子到了逆反期。本来孩子就和爸爸不亲,爸爸还总要管孩子,孩子很容易逆反,就是和爸爸对着做,无论爸爸让做的事情对与错,就是要和爸爸唱反调。这属于正常的心里反应,其实更应该解决的是爸爸的心理状态。
3、育儿态度有问题。为什么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而大人要求的东西都对么?这种就是典型的一言堂,孩子没有任何自由,尊重可言,都要听家长的,爸爸的,不管是对是错。
育儿过程中一定要多注意观察,每个孩子都有逆反心理的阶段,家长要多注意观察,及时帮孩子排解,这样才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首先,爸爸自己要更正一下这个思想,不是孩子不听自己的话就是别人去教的。其实,爸爸需要反思一下自己,与孩子的相处时间是不是足够?为什么在孩子面对树立不了威信?通常孩子会更愿意相信亲密的人、听亲密的人的话。如果爸爸与孩子有良好的互动,建立起亲密的感情的话,我相信孩子是不会与爸爸对着干的。面对这种情况,妈妈也要发挥一定的作用,在教育上更多地引导孩子与爸爸建立正确的关系。
孩子不听爸爸的,肯定平时爸爸在家对孩子没有威严。爸爸对孩子来说可有可无,完全没有负起爸爸应有的责任。平时呢也大多数是妈妈在教育孩子,既然爸爸说你教的,那你问他你怎么不教孩子呢?你对孩子只付出了财力,其他的负责过什么?
还有一个原因可能是对于爸爸的不信任,往往答应孩子的要求而没有兑现,这样让孩子认为你不是一个可以相信的人,所以孩子对于爸爸说的话,也总是爱答不理的,这应该让爸爸好好反思一下为什么孩子不听你的?
平时对孩子关心的可能也太少了,以至于不能了解孩子的情况。对孩子一些事情的做法也不能赞同,这样就很影响他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只要真正的走进孩子内心,好好和孩子交流,跟孩子讲道理,相信他会听你的。
孩子不听爸爸话,不知道具体情况是怎样的?我家孩子两岁多,也不听孩子话,有时也不会很认真的听我的话。可是这就是两岁多孩子的现状呀,所以我也不纠结。
有些时候,孩子不听大人的话,反而说明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应该高兴才是。
不说孩子了,大人也很多时候有逆反心理。所以先弄明白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对症解决。我家孩子因为还小,直接告诉他道理是很难接受的,所以我和孩子爸爸会采用给孩子读绘本或讲故事的方式来引导孩子该怎么做,而不是直接要求他。
另外要想让孩子听自己的话,首先要让孩子产生信任。所以爸爸多陪伴孩子是王道。
我老公基本在家不带孩子,再加上孩子从小和爷爷奶奶睡,感觉我老公就和我儿子不亲。高兴的时候就逗逗他,不高兴了就会大声的指责他,平时也很少沟通,就只知道给他买玩具买吃的也不说陪他玩耍,所以我儿子不怎么听我们的话。
孩子不听爸爸的话,我觉得还是要从爸爸自身找原因,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喜欢一个人,也不会无缘无故讨厌一个人。
1、爸爸是不是平日在家里对孩子不管不顾,从来不跟孩子互动,只懂发号施令呢?
2、爸爸对妈妈的态度是不是很不好呢?爸爸说孩子不听他的话是妈妈教的,显然在对妻子的态度上有些欠佳。
3、爸爸是不是太严厉,对孩子只批评不表扬?
4、爸爸是不是没做到一个好榜样,让孩子打心底就对爸爸没有崇拜感呢?
很多家庭里,孩子都喜欢妈妈多一点,因为妈妈对一个家的付出他们看在眼里,他们认可妈妈的付出,所以在感情上也是一边倒。
当然,如果爸爸能多花点时间在家庭上,多陪陪孩子,帮忙做做家务,我想孩子的态度一定不会是这样。
只要能说出“孩子不听话都是你教的”这种话的爸爸,本身教养方式就好不到哪里去。
他不敢承认是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对,或者是陪孩子时间不够多,跟孩子不够亲密,而是习惯性的把责任推卸给别人,认为“我之所以失败,都是你害的”。
你看,他连这点小小的责任都担负不起,或者不敢担负。
只要这位爸爸思想上一直保持这种风格,想让孩子听从他的教导,那就只能是两个字:做梦。
孩子即使嘴上不说,心里也会想:就凭你,还好意思教育我?我才懒得听你瞎比比呢。
我们家以前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孩子根本不听爸爸话,然后爸爸就会抵赖说是我教会他的,把我气得半死。
其实孩子不听爸爸话,通常是因为以下几种原因:
1、孩子与爸爸之间的互动不够。以前爸爸因为很少带孩子,与孩子的互动很少,对于孩子的日常习惯、喜好一概不知,所以孩子有什么要求他总是听不懂,总是以自己的喜好和要求去要求孩子,孩子自然就不干了。
而且和孩子相处时间比较少,孩子自然也不太依恋爸爸,有时候孩子听话就是很简单,谁和他亲他就听谁的,所以爸爸这方面自然也没有优势了。
2、爸爸不懂怎么与孩子沟通。观察我周围认真学习育儿知识,学习与孩子沟通技巧的几乎都是妈妈,爸爸基本就是随机状态,喜欢怎么说就怎么说。和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沟通都有自己的技巧,这些都是需要学习的,而爸爸缺乏这方面的学习,自然与孩子就总是对不上嘴型了。
那么这种情况有办法解决吗?有!答案就是多陪陪孩子。让孩子和你合作,其实诀窍就是一个,那就是用心陪伴。只要多花时间陪伴(拿着手机发着呆坐在一边陪着不算),和孩子建立了关系,摸清孩子的规律,让孩子合作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我家爸爸以前也是很少陪伴孩子,后来由于有了二胎不得不亲自上阵,一开始也是嗷嗷叫说孩子不听他的,现在他也总算是摸出了一套窍门,抱怨也少了很多了。
孩子不听爸爸的话,肯定是有原因的,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找到原因。
首先最大的可能就是爸爸和孩子的互动不够。有的爸爸认为带孩子就是妈妈的事,不管有没有空都不陪孩子玩,即使是在家里不是玩手机就是看电视打游戏,偶尔不得已要带孩子也是带着孩子玩游戏,全程和孩子几乎没有交流。长此爸爸不了解孩子,孩子也不了解爸爸,所以爸爸想让孩子做什么孩子自然不会听的。孩子就是特别单纯的,谁对他好,对他用心他就和谁亲,就听谁的。
其次,爸爸要注意和孩子说话的方式,不要总是以大人命令孩子的口吻的方式要求孩子服从自己。即使再小的宝宝都有逆反心理,要想让孩子听话,首先需要爸爸自己先行动。可以多让爸爸和孩子玩游戏,在游戏中教导孩子。
这个首先爸爸要自我检讨一下,为什么孩子要跟你对着干,你陪孩子的时间有多少。如果你陪孩子的时间比妈妈还多,亲子互动融洽,那么孩子会跟你对着干吗?别说妈妈没有教孩子跟爸爸对着干,即使教了,如果你跟孩子关系良好,那么孩子会只听妈妈的话不听爸爸的话吗?
我想孩子跟爸爸对着干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希望得到爸爸的关注。平时孩子可能希望跟你亲近时,你忙于工作或者其他没有照顾到孩子。当孩子跟你对着干的时候你才会跟孩子有互动,尽管这不是良好的互动,但未尝不是一种方式,孩子可以得到你关注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