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曹操,在《后汉书》、《三国志》等史书中都有他的传记。他是个聪明机智,很有才干,一生做了许多大事的人。但由于小说《三国演义》在民间的广泛流传,人们把小说中的曹操当成了历史上的曹操,一提起曹操就认为他是个奸诈、狡猾、阴险的人物。这是很不应该的。我认为研究三国的历史也好,小说《三国演义》也好,首先应该把历史上的曹操和小说、戏剧舞台上的曹操区分开来,还历史上曹操的本来面目。
历史上的曹操其人
历史上的曹操是位有成就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由于家庭出身和所处的时代,决定他成就了一番事业。
曹操的祖父曹腾汉桓帝时是位太监,官至“中常侍大长秋,封费亭侯”。其父嵩为腾养子,官至太尉。曹操自幼出生在这样一个官宦之家,必然会受到很好的教育,又加之“少机警,有权数(1)”,虽任性放荡,不注意道德修养和学业,也表现出非凡的才智和处事能力。因此,梁国人桥玄评价他时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2)”曹操二十岁被推荐为孝廉,做了郎官。后又被任命为洛阳县北部尉,升顿丘县令,被征入朝授职议郎。由此看来,曹操青少年时代是春风得意,直步青云的,从地方官很顺利地便进入了朝廷,使他有机遇能获取更大的国家权力。
曹操生逢乱世,又给他提供了创造一番事业的机会。首先是汉灵帝元和末年的黄巾起义。东汉末年封建王朝的统治,本来己是危难之秋。黄巾起义的革命洪流更使得刘家王朝无法阻档。因此,只得调遣各地诸侯镇压农民运动,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讨伐颖川的农民起义军。后又升为济南相。从此,各路诸侯势力霸占一方,自立为王。董卓入京,废少帝,立汉献帝,京城洛阳大乱。曹操、袁绍联合各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虽被除掉,北方的袁绍、袁术、公孙瓒、吕布已形成具有一定势力并霸占一方的诸侯。曹操此间变卖家产,招摹义兵,逐渐扩充了自己的势力。后又在围剿黄巾军的过程中得降兵三十余万,收编其精锐,号称“青州军”。加之其弟兄曹仁、曹洪、夏侯渊、夏侯(忄享)等扶持;荀彧,程昱、贾诩等出谋划策,消灭了残余的黄巾军;打败了吕布、陶谦、张邈、张绣等割据势力,逐渐拥有了一支较强的武装力量,成为三国时期称霸于北方的重要政治集团,曹操在群雄割据的武装斗争中能取得胜利,是建立在开明的政治斗争的基础之上的。首先是曹操在进行武装斗争的同时,他认识到了封建皇帝在政治斗争中的重要作用。在荀彧、程昱的鼓动下,曹操派曹洪率军向西迎接献帝。曹操进驻洛阳后又亲自朝见献帝,被升为镇东将军,封费亭侯,并录尚书事,总领朝政。曹操随之迁都许昌。自此他便有了发号施令的口实,在众诸侯中有了震慑威力。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是曹操在群雄割据中能占上风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是曹操作为一个政治家,他理解、关心(起码是想到了)人民的疾苦。连年的战乱,使生产遭到了严重破坏、再加上自然灾害“百姓大俄,布粮食亦尽”,甚至供战争之需的军粮都无处筹集。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等人的建议,实行屯田。贷给农民耕牛和田地,用官牛的收成按官六客四分成,用私牛的对半分成。屯田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军粮之需,同时也使一些无牛和田地的农民生计得到解决。屯田的租税直接交官,也避免了地主的盘剥,军粮也不会都是农民负担。军队的粮食有了保证,不仅是有利于作战,也减少了军队随意掠夺百性,无论怎么说都是对百姓有益的。同时,曹操对黎民百姓的苦处还能予以照顾。打败袁绍后他曾下令:“河北罹袁氏之难,其令无出今年租赋!”因战乱免去了百姓一年的租税,曹操还具体规定:“自项以来,军数征行,或遇疫气,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而仁者岂乐哉?不得已也。其令死者家无基业不能自存者,县官无绝廪,长吏存恤抚循,以称吾意(3)”对于战争中的阵亡官兵家属没有基业无法生存的,官府供给他们粮食,长吏要经常去看望他们。而对待百姓,曹操也下令,“女的年七十以上没有丈夫儿子,年纪在十二岁以下,没有父母兄弟,以及眼睛看不见,失去劳动力,又没有妻儿父兄和产业的,由国家供养他们终身。”“命令各郡县都要提倡和重视文献典籍的研究和学校建设。满五百户的县要设置学官,挑选本地优秀子弟给予教育。(4)”我们暂且不管当时的条件如何,施行得怎么样,曹操的这些关于发展生产,照顾人民生活疾苦和发展教育的政策,在封建统治阶级当中是十分开明和进步的,也肯定是能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欢迎的。
曹操还是位军事家,他很善于用兵。三国时期是个战乱的年代,几乎到处都有战争,天天都在打仗。许多诸侯都是在战争中使自己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的。曹操能在众多诸候中脱颖而出是与他的军事才能分不开的。从史书的记载来看,他很善于指挥打仗。谋士郭嘉在分析“十胜之议”时评价他能“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像建安三年春三月征张绣。曹操在穰县包围了张绣,五月刘表派兵救援,截断曹军后路。曹操想退兵,张绣军队追来,曹军很难前进,就摆开连营阵势逐渐推进,曹操在给荀彧的信中说:“敌军来追赶我,虽然我每天只行进数里,但我估计,走到安众县,必能打败张绣。”到了安众县张绣和刘表的军队合在一处据守险要,曹军前后受敌。曹操连夜在险要地方开凿地下通道,全部运走辎重,埋伏奇兵。天亮敌军以为曹兵己撤退,就全军追赶,曹军出动埋伏的步兵、骑兵,把张绣打得大败。可见曹操用兵如神的本事。
再有像有名的官渡之战,曹操是在处于劣势的形势下而取得胜利的。袁绍占据了北方的冀、并、青、幽四州,有军队几十万人,兵精粮足,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建安五年二月,袁绍命大将颜良等人进兵白马,向曹操发动了进攻。
曹操的力量远不如袁绍,仅占据大河以南的部分地区,不仅地盘狭小,而且多为破烂不堪的战场,生产没有恢复,物资供不应求。兵力仅万人,有的史书上说“兵不满万,伤者十二三(5)”。但曹操亲自率兵北上白马迎敌。他先进兵延津,做出要渡河袭击袁军的样子。吸引袁绍分兵向西,然后突然转向兼程去救白马。当曹操率军突击到来,袁绍己措手不及,斩大将颜良,袁军大败。遂解白马之围。当曹操挥师西撤,袁绍又引兵赶来,曹操见追兵渐近命令军士解鞍放马,并置辎重于道上。衰军争抢辎重,阵势混乱,曹操率骑兵突然袭来,大败追兵,斩另一大将文丑。
曹操初战获胜,主动后撤,继续据守官渡。八月袁绍进逼官渡,曹操分兵坚守营垒,伺机而动。袁军向曹操大肆进攻,曹军还击,两军相持不下,曹军供给困难。十月袁绍为大战从河北运来万余车粮草,派大将淳于琼带万余人护守,屯于离袁绍大营十余里的乌巢。曹操得来投的谋士许攸消息,亲率精锐骑兵五千人乘夜从小路偷袭鸟巢,四面放火,淳于琼据守。袁绍边派兵增援边去袭击曹营,结果曹营未破,乌巢袁军大败,袁绍只得逃回黄河以北,曹操大获全胜(6)。曹操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能正确分析形势,听取谋士意见,并亲临前线指挥,赢得了最终胜利。官渡之战的胜利,决定了统一北方的大势已是非曹操莫属。
曹操非凡的军事才能是有史可查的。他征徐州、征乌桓都取得了胜利。就是赤壁之战曹操虽以失败告终,但在战争的前一阶段,曹操的努力不仅是仍占上风,而且是锐不可当的。曹操的最后失败,完全是应了“骄兵必败”之说、曹操平定北方之后,建安十三年七月南征刘表。刘表病逝,其子刘琮举荆州之众投降。这时,官渡之后投奔刘表的刘备驻军于樊城。听说刘琮投降便率军向江陵撤退。江陵为荆州重镇,曹操怕江陵落刘备之手,遂亲率五千军从襄阳疾驰二百里,在当阳长坂坡将刘备赶上,击败刘备,随后占领江陵。曹操南下的大军始终是节节胜利的。但由于小说、戏曲“尊刘贬曹”的正统现念的宣传,人们只知道长坂坡赵云的英勇顽强,当阳桥(小说中是长坂桥)张飞的英雄,曹操己成为英雄人物的陪衬。实际上,我们如果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曹操在军事上所取得的成就。他应该是我国历史上为教不多的具有非凡才能的军事家。
“曹操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7)”他与其子曹丕、曹植在中国文学史上并称为“三曹”。“曹操‘外定武功,内兴文学’,又是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拓者。他一方面凭借政治上的领导地位,广泛地搜罗文士,造成了‘彬彬之盛’的建安文学之局面;另一方面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作品开创文学上的新风气。(8)”曹操的文学创作以诗歌最为著名,内容多为描写亲身经历的战争生活。其中有不少感时之作,反映了汉末社会的动乱和人民生活的困苦,这类五言诗,其有“诗史”的性质。其著名诗篇有《短歌行》、《苦寒行》、《篙里行》、《观沦海》、《龟虽寿》等。像其中的《短歌行》,写出了作为建安时代的政治人物曹操的复杂心情和深沉感概。全诗笔调低迴沉郁,“体现了建安文学‘志深笔长,梗概多气’的特色。同时,全诗声音铿锵,换韵自由,袭用《诗经》原句,不着痕迹(9)”、另一首《观沧海》,通过作者亲临东海观潮的感受,表现了其暮年的壮阔胸怀。词中描写了山海间万物的繁茂和萧瑟秋风中呈现出的大海洪波,那天水相连,波澜壮阔的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吞含日月,孕育星辰的伟大气势;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伟大场面,真是壮观极了。日月星辰都在他的怀抱之中,如此恢宏、壮丽的意境实在是令人赞叹。《龟虽寿》直接抒发了诗人的胸怀,节奏急促,顿挫分明。词中从正反两方面咏叹了自然界不可抗据的客观规律,发出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誓言。
曹操虽为封建政治集团的统治者,但他必竟亲历了时代的战乱,感受了征战之苦,目赌了战争所造成的土地荒芜,人民流离失所。这种感情在他的诗中亦有反映,像《苦寒行》、《嵩里行》都描写了征战之苦。《嵩里行》中写道:“铠甲生饥虱,万姓以死亡。白甘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真实地反映了战乱所造成的苦难,被誉为“汉末实录,真诗史也(10)”。曹操的文章虽不及诗之名气大,但亦有华章。汉代散文多受辞赋影响,趋向骈偶化,各种题材的文章也多形成了一定的格式。曹操的文章不落俗套,不受束搏,只重视表现自己的思想,语言简洁朴素,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像《让县自明本志令》、《祭故太尉桥玄文》等都是用简朴的文笔把自己要说的话写出来,无做作雕饰之辞,其有政治家的雄伟气势和斗争锋芒。
小说、戏曲舞台上的曹操
小说《三国演义》和戏曲舞台上的曹操,虽仍以曹操贯名,有历史上曹操的影子,但他已成为表现作品主题的材料。作家对曹操这个人物已是按照自己表现思想的需要进行了若干的增补、删削,使其符合作家表现作品主题的要求。即使是历史小说、历史剧也不能例外。文艺作品不是写历史,某些人物或情节是允许虚构的,那么删改人物的某些行为就不足为怪了。郭沫若在抗战时期写的著名历史剧《屈原》中,根据剧情的需要,不仅虚构了禅娟这个人物,而且还将屈原的学生,著名诗人宋玉写成了一个背叛屈原,被批判的人物。历史上的宋玉有许多处已无史料证明其身世,也根本无他背叛屈原的记载,连他是否真是屈原的学生都很难搞得清楚,仅从时间上看,他所生活的时代晚于屈原,有人说他是屈原的学生。而从他的作品《九辩》看他政治上是不得志的,流落出抑郁不满情绪(11)。如果他背叛了屈原,必然是得到楚怀王、南后的赏识,他应该春风得意才是。这些都是历史上说不清楚的,但郭沫若在剧中却把他写成了背叛老师屈原,追求禅娟,讨好楚怀王和南后的败类。作家之所以这样写,主要是为了表现两派斗争形式的严峻,并以宋玉映衬屈原、禅娟的高尚情操。
在作家的笔下,这样的例证是很多的。因此,小说《三国演义》中对曹操做了某些加工改造也是可以理解的。《三国演义》在长期的成书过程中,受到当时社会上正统思想的影响,具有“尊刘贬曹”的观念已是一个明显特征,作家要尊正统思想的代表刘备,就必然要贬斥曹操、孙权。不仅是要对他们本人的行为进行褒贬,而且连他们周围人物的政治态度都随之改变。像徐庶这个人物,在蜀能为刘备谋划,进了曹营,不管曹操如何厚待,都是一言不发。作家为表现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政治态度,总是不惜采取所能采取的任何手段,对自己作品中的人物、情节进行加工改造。对于曹操这个人物,罗贯中肯定是进行过修改增删的。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对曹操的描写,基于作家“尊刘贬曹”的思想,他已变成了一个奸诈、狡猾、阴险的恶势力的代表。对于历史上曹操身上的某些优秀之处,像曹操在北方实行的屯田制,规定民间的斌税政策,都轻描淡写地代过。却运笔细腻地描述征张绣时,他下今不许马踏青苗,反而自己的马惊踏坏了大片麦田。曹操假意欲拔剑自刎,被众将救住,割发以代。这个故事不仅不是赞美曹操,而是描写了他虚情假意的狡猾。可见作家的选材是有其鲜明立场的。
作家为了表现曹操的奸诈、凶狠性格,竟不惜编造某些情节,为塑造人物服务。像写曹操的杀人,有的是既无任何理由,也无历史根据。书中写得十分热闹,已为看过《三国演义》的人无所不知的杀其父结义兄弟吕伯奢一家;杀主粮官王(上后下土)的故事。前者仅是出于疑心而将其家人杀了十数口,而离去时路遇沽酒而归的吕伯奢,明知错却仍杀之。连同行的陈宫都不能容忍地说:“知而故杀,大不义也!”以致于陈宫最后离曹操而去。杀王(上后下土)只是军中粮食不足,借头欺编众军士,以稳定军心。但这两个故事在史书上均无记载,其情节都是作家编造的。张国光等校订整理的《文史时照插图本〈三国演义〉》“故事梗概”(该书对史料与小说故事进行过详细核对)中,在谈到“操军乏粮之事”时说:“则传有之,灭杀王(上后下土)以借头之举,则不载。”有曹军缺粮之事,而无借头之举。关于曹操过中牟,为县令所获及杀故人吕伯奢之事,《三国志》中的记载仅是:“出关,过中牟,为亭长所疑,执诣县邑。或有识之,为请得解。”《魏书》则与此大同小异。(13)可见这些故事都是作家为了表现人物,刻画曹操的性格而加工创造的。
曹操的好杀人,历史上确有多处记载。当然多是为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诛灭异己。我认为这也是政治斗争中可以理解的。比如曹操杀董承、杀董贵妃、杀伏皇后等,如果这些人在斗争中获胜不也是要杀曹操一伙吗?但史书上也有多处记载他性忌杀人,像杀华佗、杀孔融、杀杨修、杀许攸、杀娄圭、杀崔琰、杀边让等,有的是因为斗气,有的是因为面子上过不去,有的是忌贤妒能。杀杨修就是因为他太聪明、太有才华了,曹操的什么事都瞒不过他;杀华佗是他不听曹操的,跑回家去不回来,不愿给他治病;杀孔融是他好卖弄才华;杀许攸是他当面开玩笑叫他小名。问题是作家对曹操杀人一类的坏事都写进了小说,有的还不惜编造某些情节,这个态度是非常鲜明的。如果我们将曹操的作为与刘备在小说中的描写加以比较就会看得很清楚了,作家笔下的刘备,则是个仁人君子。小说中几乎没有写过刘备杀人,而且是尽做好事。有多处写他为被俘的敌将松绑,使得对方感激涕零,当场表示愿为刘备效力。最生动的例子是“吴国太佛寺看新郎”中,写孙权听吕范计“令贾华率领三百刀斧手,伏于两廊;若国太不喜时,一声号举,两边齐出”结果刘备。可是当刘备跪于国太席前,泣告此事,国太大怒,责骂孙权,喝令斩杀贾华时,玄德又反为贾华求情。刘备真是好事做尽,好人全让他当了。
但最能表现刘备是个好人的,还是人们常提到的“三让徐州”、“携民渡江”这些生动故事。在这两个情节中,作家浓墨重彩的描写了刘备的高尚品德。陶谦被曹操围攻,玄德带兵往救。“陶谦见玄德仪表轩昂,语言豁达,心中大喜,使命糜竺取徐州牌印,让与玄德。玄德愕然曰‘公何意也?谦曰:‘今天下扰乱,王纲不振,公乃汉室皇亲,正当力扶社稷。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玄德离席再拜曰:‘刘备虽汉朝苗裔,功微德薄,为平原相恐不称职……”刘备坚决不受。退曹兵后,“谦延玄德于上座,拱手对众曰:‘老夫年迈,二子不才,不堪国家重任。刘公乃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徐州,老夫情愿乞闲养病。’玄德曰:‘孔文举令备来救徐州,为义也。今无端据为己有之,天下将以备为不义人矣。’”糜竺、陈登虽在旁相劝,陶谦推让再三,刘备只是不受。直至陶谦病危相托,徐州百桂拥府前哭拜挽留,玄德乃许权领徐州事。(15)作家在小说中极力渲染了刘备的仁德、谦让。再有“刘玄德携民渡江”中描写刘备撤离樊城时,“玄德同行军民十余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负者不计其数。”“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玄德于船上望见,大恸曰:‘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16)”小说中这些描写虽史书中亦有记载,但也不乏添枝加叶之处。从作家的写作态度来看,是在极力赞美刘备的仁德。与描写曹操的态度比较,便可鲜明地感受到小说中“尊刘贬曹”的政治立场。
那么,小说中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尊刘贬曹”的思想呢?这一思想主要是来自封建帝王的宣传和提倡。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思想总是时代的统治思想。由于封建帝王为巩固目己的统治地位,多是把自家说成是正宗,是天子,而把反对他们的、起来革命造反的人民群众说成是叛逆,这一思想便是正统观念。刘备由于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也”(17)。刘备代表着执政的封建统治者,当然就是应该歌颂的对象。
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一下三国戏中正统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观念在统治者的亲自监督下,表现得越来越鲜明,越来越强烈。
从明罗贯中成书《三国演义》时,“尊刘贬曹”的态度己很明确。而到了戏曲剧目中,这一观念又得到了更进一步强化。清王朝对民间流传的小说,戏曲的监管是很严格的,有许多禁毁的律条,其中不仅规定了具体的禁毁内容,而且还规定了刑罚标准。《水浒传》、《金瓶梅》都被贯以“海盗”、“诲淫”的罪名,不准在民间流传。而对于《三国演义》“虽然有人在奏章中援引《三国演义》受到了处罚,但这部小说并未遭禁。究其原因,大概如章学诚所说:“演义之属,已无当于著述之伦,然流俗耳目渐染,实有益于劝惩。”(18)清王朝在禁毁一些有反抗封建统治思想意识的小说、戏曲剧目的同时,又对《三国演义》类小说的人物、情节进行改造,渗透有利于他们统治的政治观点。而在清朝统治者安排编写的三国戏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清王朝的宫廷里,经常演出京剧(至今北京故宫、颐和园里仍保留有演出的戏台),命大臣们编写剧本,《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都曾被改编成戏曲剧目上演过、《西游记》的改编本名为《(上曰下升)平宝筏》;《三国演义》名为《鼎峙春秋》,都是有一百二十出的连台本戏。而在根据《三国演义》改编的戏曲剧目中,“尊刘贬曹”的正统理念就更为强烈、“《三国演义》中丑化曹操的情节大多都写进了戏中。特别是许田打猎、衣带诏事发大行杀戮、拷害吉平、杀国舅、贵纪,在《三国演义》里也只用二、三个回目描写的事件,《鼎峙春秋》中从第二本到第三本用了十几出戏的篇幅大加演染。”(19)而对于“《三国演义》里一些赞扬曹操的情节多做了删改。”刺杀董卓改为“王允指派曹操行刺”;第五回曹操招幕义兵,原为“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改为“争王图霸”。在《鼎峙春秋》中曹操不仅一无是处,而且已是十恶不赦了。剧中写曾操死后和董卓一起被打入地狱,“十股阎君说他‘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流东海之波流恶无尽’。轮转鬼王宣判曹操来世变鳖,以示对他生前罪恶的惩罚。”(20)统治阶级的这种“贬曹”的观念,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影响,以后一直延续下来,至今京剧三国戏里被丑化了的曹操形象已无法改变(当然作为艺术作品也没必要改变)。像在《水淹下邳》一折戏里写攻下下邳,生擒吕布、陈宫等,曹操对刘备说:“传下令去,今日所抢之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是在小说《三国演义》而外加的,为的是极力表现他的骄横、凶残。此外,还有许多骂曹操的戏,借剧中人物之口揭示曹操的罪恶:像《击鼓骂曹》(一名《群臣客》)、《徐母骂曹)(一名《击曹砚》,又名《女骂曹》)等,《徐母写曹》中徐母骂道“种种奸谋,彰明昭著。世之三尺童子,未有不想杀尔之头,食尔之肉,割尔之心,碎尔之骨!”这较小说中对这段故事的描写更为鲜明、具体。真可谓把曹操骂得痛快淋漓。
而在戏曲舞台上,曹操的形象已定型,并有许多专工演员扮演(像有“活曹操”之誉的黄润甫、侯喜瑞、郝寿臣),各流派特点不一,但其基本扮相均为勾白脸,三角眼,深皱纹,挂黑满,与奸臣赵高、严嵩的扮相一类。表演上奸诈多疑,工于心计,多思多虑。但又常常中人计谋,上当受骗。曾操己成为文艺作品和戏曲舞台上反面人物的典型。
如何评价曹操的是是非非
历史上的曹操与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确实是不一样的。但因为小说流传广泛,易于为人们所接受,“容易招人误会,因为中间所叙的事情,有七分是实的,三分是虚的。帷其实多虚少,所以人们或不免信虚者为真。”(21)比如王渔洋引“落凤坡”入诗的事,已成为笑柄。学者尚且如此,更何况一般百挂。因此,一些学者便主张应为曹操翻案。
1959年5月15日,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指出:“应该替曹操恢复名誉”。他谈到曹操不仅是三国时期第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在整个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他也是杰出的政治人物。但是由于《三国演义》的宣传,曹操却长期被当作奸贼遭到人们的漫骂。这是不公平的。他说《三国演义》的作者为宣传封建正统的历史观,就肆意歪曲历史,贬斥曹操,把三国的历史写成了滑稽剧,而后人又把他写的滑稽剧当成了三国的历史。郭沫若也接连发表文章,指出曹操应该被称为民族英雄。但《三国演义》流传于世后,“差不多连三岁的小孩子都把曹操当成坏人,当成一个粉脸的奸臣,实在是历史上的一大歪曲。”(22)郭沫若在他著名的《替曹操翻案》一文中还说:“《三国演义》是一部好书,我并不否认;但它所反映的是封建意识,我们更没有办法来否认”。但今天的时代变了,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历史和历史人物。
谈到郭沫若为曹操翻案的著作,他虽写了一些理论方面的文章,但最能表现他为曹操翻案思想的是他的五幕历史剧《蔡文姬》。郭沫若本人在《蔡文姬》的《序》中曾说,他写《蔡文姬》主要“就是替曹操翻案”,他在剧中也确实以他多年对历史的研究所掌握的材料,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曹操。剧中的曹操是个民族英雄,翻了小说和戏曲舞台上曹操的案。首先在人物扮相上,《蔡文姬》中的曹操是个英俊小生,再不是戏曲中狡猾、奸诈、凶狠的一个大白脸,表演上也充分显示出他潇洒、气魄有作为的汉丞相的形象。他统一安定了北方,派董祀、周近去匈奴,迎接因战乱而流落异国他乡十二载的蔡文姬,回中原整理其父蔡邕的著作,参加编纂国史。这一举动,一者说明在曹操的治理下中原是安定的、富庶的;二者这迎接蔡文姬回国修史的本身也是一番宏图大业。在剧的一开始,所描写的迎接蔡文姬的形式是充分说理的,对待匈奴的态度是友好的(给匈奴单于带去了许多礼物),而不是凭借汉朝的强权政治和军事武功,让人感到曹丞相是个政治开明的伟大人物。在蔡文姬一时难以割舍与左贤王和两个孩子的感情,周近做她的说服工作,向她宣传中原地区在曹操治理下的盛世,赞美曹操时说:“他(指曹操)的那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你如果立在他的面前,就好像自己的心肝五脏都被他看透了一样呵。”他有“以天下之忧而忧,以天下之乐而乐”的宽阔胸怀,能关心人民的疾苦,实行开明政治。董祀亦说:“他(指曹操)锄豪强,抑兼并,济贫弱,兴屯田,使流离失所的农民重新安定下来,使纷纷扰攘的天下重新呈现出太平的景象。”《蔡文姬》中还描写了曹操处事的大度,能容忍,赏罚分明。他遇事能“当机立断,执法如山,只要你一有错处,他是丝毫也不容恕的。就是自己的儿女,他也要加以处分。(23)”剧中当他偏听了一面之辞,说董祀在迎蔡文姬归来的途中有“行为不轨”之事,他便要判董祀死别。但当后来听蔡文姬讲董祀是在作她的思想工作时,他能知错就改,不仅收回了成命,还将董祀晋升为典农中郎将,并从中作伐让董祀与蔡文姬结成婚姻。同时还描写了曹操能任人为贤,广罗人才为国家所用。周近说他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他们都是一些了不起的人,他们对于曹丞相都是心悦诚服的”,“曹丞相能够用人,就是他的一项大本领。什么人在他的手下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才智。”
在郭沫若的笔下,曹操还是个多才多艺的人,能写诗,会下棋,亦能骑马围猎。他还有平民的风度,平易近人、生活检朴,一条被子盖了几十年。剧中还专门安排了一个他与妻子一道补被子的场面,并感慨地说:“天下人好多人都没有被子盖!”这里对曹操的评价该是多么崇高啊!
综上我们可以看出郭沫若对曹操这个人物的认识和评价。
但随着讨论问题的深入,也涉及到许多具体问题。由于这些都是学术问题,各家各持己见,也无法统一。(一)如果郭沫若等人替曹操翻案的观点成立,是不是因此就要否定小说《三国演义》和戏剧舞台上的曹操呢?有的人认为不能将文艺作品中的人物与历史上的曹操等同起来。小说和戏曲舞台上的曹操是作家表现作品主题的材料,史书上记载的曹操才是真正的曹操。《三国演义》中所写的曹操是个“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狡猾、奸诈、暴虐,甚至无端杀人的反面典型;而戏曲舞台上的白脸曹操是个有专门扮相、专门服装道具,有专门剧目、有专门演员扮演,在中国戏曲舞台上演了几百年的戏曲人物。我们想,小说《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和戏曲舞台上的曹操都是不可改变的,也是任何人改变不了的。我认为搞学术研究的就是要做这样一项工作,让人民群众逐渐把这两个曹操区别开来。有人要改变文艺作品中的曹操形象也是没有必要的。况且文艺作品中的曹操高度概括了封建统治阶级的阶级本性,如果从艺术典型的角度来看,《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和戏曲舞台上的许多演员所创造的曹操都是相当成功的,为什么非要消毁或改变这个艺术典型呢?(二)有的人认为历史上的曹操也有两面性。曹操在统一中国,结束战乱,抵御外族入侵,抑制豪强兼并,对于民族的发展,疆土的巩固,他都是做出了一定贡献的。但他又毕竟是统治阶级中的人物,在他身上又始终具有统治阶级的那种自私、利己、狡诈、凶残的性格特征。历史上的曹操是个性格复杂而又丰富的人物,只强调他的功绩方面,或只强调他的罪恶方面,都不是全面的评价曹操。我想,我们应该有个全面看问题的观点。郭沫若写的《蔡文姬》虽然在当时已公开演出,但有的学者却认为那仅是一家之言。比如曹操在舞台上补被子,很多人看过后便不能接受。做为汉丞相的曹操,一个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怎么能盖补过的被子呢?
至于近年来又有人创造新的曹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文化思想十分活跃,各种风格流派、各种政治观点的作品大量涌现。衣连友、金志隆曾创造了曹操三部曲,名为《乱世袅雄》。第一部描写的是从曹操初登仕途到汉献帝迁都许昌,是一反历来文艺作品中“贬曹”的观点,创造了一个叱咤风云,扭转乾坤的英雄人物的曹操。
我想这是作者的个人自由,任何人都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却无权干涉作家的创作观点。我们每个人同意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应该把它看作是百花园中的一花。这个曹操再不是奸贼,而是匡扶汉朝的忠臣。书中第三十八回写荀彧劝说泰山太守应劭迎曹操入主州事,共破黄巾时有一段话说:“曹操虽为宦竖后裔,然棒杀蹇恽、屑小敛迹;荡平济南,朝廷嘉许;献刀刺卓,忠义可钦;首倡义军讨卓,天下莫不响应;血战荥阳中箭,讨逆之心未泯……这桩桩件件,并皆为国为民,匡扶汉室之举!试问朝廷大臣,成千上万,牧守县令数以万计,谁个不食汉禄?谁个不被皇恩?谁又能似曹公如此忠肝义胆?”此处陈述的桩桩件件都是曹操的功绩,都是曹操匡扶汉室之举。后来献帝遇急难,袁绍和众诸侯不肯发兵救驾,只有曹操不顾自己的安危,率军星夜兼程,前往救驾。他先派铁骑兵抄近路火速护驾,接着又分两拨步兵随后接应。将献帝接入洛阳后,又调兵卒整修殿宇,安置百官,从军中拨粮,供应朝廷之需;后又在许昌修建都城,楼台画阁,锦衣玉食,不使献帝缺乏,使朝廷亦有新气象。感动得献帝称赞说:“曹将军真社稷之臣也!”
此外尚有写曹操心忧万民之处。他为济南相,见连天阴雨,城中积水成灾,疫病流行。他访察民情,设法清除水中障碍,排除城中积水,使百姓解除水患之苦。曹操为救济灾民,还矫诏放粮,众百姓跪地,口中称道:“曹老爷恩重如山,小民给你老人家叩头,愿你老人家福寿无边!(25)”《乱世袅雄》中的曹操形象又有别于郭沫若《蔡文姬》中的曹操,可能亦有一定的历史根据。但我认为只能把他作为一个艺术形象去认识,也完全不必追究其历史真实与否。实际上,几百年来,人们对曹操的评价始终是意见不一、明代就有王济的杂剧《连环记》,写曹操借献宝剑行刺董卓,表现他见义勇为,为国除奸的气概。还有明代陈与郊的《文姬入塞》,清人南山逸史的《中郎女》和曹寅的《续琵琶记》,都写曹操用重金派专史往匈奴赎回流落北国多年的蔡文姬,让她继承父志续写国史。这无疑也是赞扬曹操的爱惜人才,重视修史著书。因此,今天人们写小说,评价曹操已并不新奇。关于曹操的是是非非,恐怕是再过上几十年,几百年意见也是不会统一的。
汉族的罪人,历史的名人,军事方面有点能力但是冶国无能,被司马氏钻了空子,造成汉人几乎被灭族,如果刘氏第二次中兴成功了,我强汉至少还有400年江山,可以还有机会建立类似日本的天皇制,造成后期频繁改朝换代,百姓受难,此人负有主要责任。
曹操是历史上被黑的人物典型,他是白脸奸臣的形象代表人物,为什么历朝历代都黑曹操,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封建帝王都不愿自己身边有位能相,把持朝纲。事实上曹操的政权是自己打下来的,跟汉献帝没有多大关系,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反方刘备的政治扇动。曹操是汉朝忠臣,为了自己的名节,才始终供养汉帝,而好人难当,他还是被黑。曹操在军事,用人方面可圈可点,不用多说。他用兵囤田生产,爱惜庄稼有名有实。对关羽,刘备,汉献帝等许多能人都不薄。对老婆孩子也很好。文学成就也很高,这都是刘备,孙权没法比的。黑他的人只能从不靠谱的所谓生活细节入手,比如他好色,娶有夫之妇,他挖坟掘基,他睡觉杀人,他杀孔融,华佗等等。人非圣贤,谁能无过。尤其是政治人物,不可能不杀一些人巩固政权,不然必被人所杀。纵观曹操一生,功大于过,他统一北方,使无数百姓过上安定生活。他有统一中国的理想愿望,没有实现,是他唯一的遗憾。成者君主败者寇。他没能建立王朝,只能背乱臣贼子的黑锅了。
对于他的能力要正面评价,有能力,有文化的人,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这是谁也抹杀不了的;个人性格上,有黑点;总体而言,不影响他的能力评价。但因为他黑点存在就说这个人真性情,还是算了吧,不然世界都乱了。
“自古以来就是,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忠义和奸恶,都不是从表面能够看出来的。也许你昨天看错了曹操,可是今天你又看错了。但是,我,仍然是我,我从来都不怕别人看错我。”——电视剧《三国》·陈建斌版曹操
曹操是东汉末年的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作为历史人物,最好的评价莫过于看他对历史的贡献,对于曹操,同时代人赞誉很多。当曹操和袁绍角逐的时候,曹操的仇人张绣毅然加入曹操的方针,无疑为曹操的政治影响的得分。历史上那些叱咤风云的大人物无不对曹操做出正确的评价。
史书评论曹操:“明略最优”,“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资治通鉴》引谋士荀彧、郭嘉对曹操的评价,说曹有十胜,即“道、义、治、度、谋、德、仁、明、文、武”。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作于建安十五年(210年),光明磊落,字字真挚。曹操感性地说:“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同时也揭示他年少志愿:在天下太平后隐居故里,过这夏天打猎、冬天读书的愿望,但身居高位,夙愿难遂。
孙权评价曹操:“其惟杀伐小为过差,离间人骨肉以为酷耳,御将自古少有。”肯定了他在军事方面的领导才能,诸葛亮也说: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后来也说:“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佛孙,吴。”可见对于曹操,也是格外的佩服。
唐太宗作为一代雄主,说曹操:“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唐玄宗常自比“阿瞒”。基于此,当时对于曹操大多是正面的,被称为燕许大手笔的张说就曾写道: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毗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墟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邺旁高家多贵臣,蛾眉曼目录共灰尘。试上铜台歌舞处,惟有秋风愁杀人。
北宋的王安石也称赞曹操,他在《将次相州》里写道: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蝼蚁往还空垄亩,骐驎埋没几春秋。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何必地中余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唐朝时大诗人杜甫有一首名为《丹青引赠曹将军霸》的诗。诗中说:“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清门,英雄割据虽已矣,文采风流今尚存。”杜甫明确地称曹操为英雄。曹操故乡有曹操庙,一直保存到北宋时期。有一次,宋真宗经过亳州,看见庙貌已旧,就命令重修。左丞相穆修写了一篇《亳州魏武帝帐庙记》。文章中颂称曹操“建休功,定中土,垂先显盛大之业于来世”,并说这个庙是由于“为乡里人所爱,后思怀其德,共自尊祀之,遂传于今不息”。
不过到了北宋后期,乃至南宋,对于曹操的评价负面的就多了。当金人入主中国北部以后,女真统治者自以为是“地处涵夏,人传正朔”的正统王朝,把南方的赵宋政权当作僭伪。他们把自己的位置比作曹操在魏,把南宋的地位比作刘备在蜀。金朝统治者根据历史上的传说,年年派人给曹操的七十二疑冢扫墓,他们赞成“帝位寇蜀”的正统论。与之相对的南宋统治者,为了对自己有利,则大力宣扬“尊汉抑曹”的正统论。那时的文人,出于对女真统治者恣意蹂躏的反抗,也在文学作品中有意识地扬刘抑曹。南宋初年的爱国诗人王十朋的作品只要涉及三国古迹,思想感情总是站在蜀汉这一方面。当采石抗金胜利后,身为知州的王十朋不仅修建了昭烈(指刘备)庙和武侯(诸葛亮)庙,而且在纪念刘备的文章中说:“我虽有酒,不祀曹魏。”曲折地反映了南方人民抵抗女真践踏的思想感情。南宋著名爱国主义诗人陆游在五言诗《书愤》中,则公开把金朝比作曹魏,把南宋比作蜀汉,并表示要“帮命中兴汉,天心大讨曹”。到了罗贯中生活的元末明初,汉族人民早就把北方的少数民族统治者比作曹操了。罗贯中生活在这样的时代,也不可能不受到这双重思想的影响,及南宋统治阶级正统论的历史的影响和汉族人民反对少数民族统治者思想的影响。可以说,罗贯中吸取以“尊汉抑朝“的民间平话和三国戏为素材创作的《三国演义》,就是这种双重思想影响的折射。后来到了大清皇帝乾隆那里,却看曹操不顺眼,一锤定音的指曹操为篡盗,此后的200年中,曹操便再也翻不过身了。
不过近现代,为曹操翻案的文章仍然层出不穷,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毛泽东对曹操持正面评价,他不仅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诗句,还在1954年公开赞扬曹操说:“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中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这些难道不该肯定?难道不是了不起?说曹操是白脸奸臣,书上那么写,戏里这么演,老百姓这么说,那是封建正统观念所制造的冤案,还有那些反动士族,他们是封建文化的垄断者,他们写东西就是维护封建正统。这个案要翻。”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在《品三国》中写道:“曹操的遗嘱“分香卖履,留恋妾妇”体现出曹操的大气与自负,就不谈国家大事,不说豪言壮语,就说些小事,你们把我怎么样,你们说我是小人就是小人又怎样,我曹操就是曹操,我才不在乎你们怎样评价我呢。我就是这样的人”,并把他称为可爱的奸雄。
最后,还是用高希希导演的电视剧《三国》中陈建斌饰演的曹操所说的一句话来做个结尾吧:“自古以来就是,大奸似忠、大伪似真。忠义和奸恶,都不是从表面能够看出来的。也许你昨天看错了曹操,可是今天你又看错了。但是,我,仍然是我,我从来都不怕别人看错我。”
这个问题太大了,全面回答的话肯定是一篇宏篇巨著。简单点说吧,曹操虽然称不上是完人,但不失为是个伟人。
评论一个历史人物,我们只能以历史的观点,这是与我们看待小说人物的重大区别,三国时期,汉祚已尽,群雄并起。自董卓乱汉起,汉朝就已经名存实亡了。
我们评论曹操,就难免要与其同时期的刘备孙权相较,但,不可否认的是,与孙刘的简单割据相比,曹操面临的情况更为复杂,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乃至吏治,皇权,等多方面,而且,曹操制定的政策在很多方面是有革命性的,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走向。在政治上,曹操改良了中国千年一贯的贵族政权,开创了士族政权的先河,对内启用酷吏,整顿吏治,惩治腐败,对外唯才是举,广纳贤才。致曹魏能在短时间内尽集天下贤者,广纳义勇之士,虽然这些在三国演义中被归于其“胁天子以令诸候”,但略晓历史的人不难得出结论,曹操推行的政策与其自身的人格魅力才是决定性的。否则真正的胁天子以令诸候的何进与董卓怎么就没有多少人才追随呢?曹魏之所以文臣武将,能者云集,是其政策使然。而且,曹操的核心班底,是在他奉迎天子前就基本确定了的,并非迎奉天子后才八方来投。甚至正好相反,他奉迎天子后前来投奔的都是些孔融弥衡之类的文化流氓,非但没有啥用处,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有负作用。因此,曹操的人格魅力与推行的政策才是决定性的因素,与是否胁天子没有多大关系。
顺便说一句,在中国历史上,文人的破坏力是巨大的,越到国家危亡之秋,文人的破坏力也越大,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有兴趣的可以参考宋史,那个时期虽然有范仲淹王安石之类的民族脊梁,更多的却是卖国求荣,祸国殃民的败类。没有他们,宋朝何致于此,中国何致于此,每读宋史,不胜感慨。
具体政策方面,曹操大力推行屯田制(包括军屯),租调制,吸引了大批人口回流,一方面发展了经济,解决了粮食供应,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兵源,增强了魏国的实力。这些政策有力地吸引了天下人口,大批人口向北方汇集。与孙刘只知道抢人相比不啻云泥之判。当然,刘备的抢人在《三国演义》中被罗贯中描述成仁慈不舍了,孙权的抢人就干脆不说了。当然,突厥匈奴的抢人自然也不会说,否则很容易类比到英明仁义的刘备,影响其光辉形象。
总之,曹操的政治经济政策,极大地提升了经济,恢复了民生,减轻了农民负担,对促进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巨大作用,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吏治上说,曹操能识人,善用人,能御人。唯才是举,打破了贵族传统,广揽天下英才,使得曹魏能者如云,人才济济。另一方面,重用以满宠为代表的一批酷吏,抑制了文人为官所特有的贪财好色之风,惩戒了腐败,清明了官场。
继续说。先说说曹操其人吧,《三国演义》里说了不少,但大部分是为主题服务的,因这本书的主旨是扬刘抑曹,所以难免有失公正客观。
幼时很顽皮,桀骜不驯,耍了他叔叔又耍袁绍(曹操与袁绍是发小,关系不错),故事不多,多有记述,有兴趪的自已查。
曹操其实很爱读书,尤其醉心于兵法。史书记载:太祖少时“博览髃书,特好兵法,抄集诸家兵法,名曰接要,又注孙武十三篇,皆传于世”。显然,这为他将来驰骋天下打下了基础。
而且,曹操的武功不弱,曹操遇险时,“舞手戟于庭,踰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魏书曰:“兵谋叛,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余皆披靡,乃得出营”
曹操为官,公正清廉,刚正不阿。曹瞒传曰:“太祖初入尉廨,缮治四门。造五色棒,县门左右各十余枚,有犯禁,不避豪强,皆棒杀之。后数月,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即杀之。京师敛夡,莫敢犯者”。“光和末“”迁为济南相,国有十余县,长吏多阿附贵戚,赃污狼藉,于是奏免其八;禁断淫祀,奸宄逃窜,郡界肃然。”
在京为官期间,也能恪尽职守,忠义敢言。“三公倾邪,皆希世见诏用,货赂并行,强者为怨,不见举奏,弱者守道,多被陷毁。太祖疾之”。但是,身逢乱世,人微言轻,无力救国,“太祖知不可匡正,遂不复献言”
再有,曹操胸有韬略,无论是在诸候伐董卓时还是对时局的判断,都能显示出其超越凡人的能力。史载:董卓很欣赏曹操的才干,“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当时曹操看到“权臣专朝,贵戚横恣。太祖不能违道取容。数数干忤,恐为家祸,遂乞留宿韂.拜议郎,常托疾病,辄告归乡里;筑室城外,春夏习读书传,秋冬弋猎,以自娱乐。”
初,“冀州刺史王芬、南阳许攸、沛国周旌等连结豪杰,谋废灵帝,立合肥侯,以告太祖,太祖拒之。”至于拒绝的理由,史书也有记载:“魏书载太祖拒芬辞曰:“夫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祥也。古人有权成败、计轻重而行之者,伊尹、霍光是也。伊尹怀至忠之诚,据宰臣之势,处官司之上,故进退废置,计从事立。及至霍光受托国之任,藉宗臣之位,内因太后秉政之重,外有髃卿同欲之势,昌邑即位日浅,未有贵宠,朝乏谠臣,议出密近,故计行如转圜,事成如摧朽。今诸君徒见曩者之易,未鷪当今之难。诸君自度,结觽连党,何若七国?合肥之贵,孰若吴、楚?而造作非常,欲望必克,不亦危乎!“。可见曹操精通历史,并善借鉴。
”一直到“卓遂杀太后及弘农王”,曹操便认清了天下大势,“至陈留,散家财,合义兵,将以诛卓。冬十二月,始起兵于己吾”。
至于曹操的克勤节俭,历史上无出其右。作为后来的魏王,禁止家人锦衣玉裘,甚至曹植的妾就是因为一件华服而被赐死(当然,主因另在,此不深究)。王安石诗云:“青山为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蝼蚁往还空垄亩,麒麟埋没几春秋。功名盖世知谁是,气力回天到此休。何必地中馀故物,魏公诸子分衣裘。”
此外,曹操重情重义,虽然摆脱不了历史局限,但仍然是个中翘楚。他因曹昂之事休了丁夫人之后,一直盼着她能回心转意,甚至亲自去丁家接她,虽然终归徒劳,但一直念着原配,以致终生未立王后。
至于后来曹操领衔的建安文学及传颂至今的“龟虽寿”“短歌行”等传世名作,这里就不用多说了。
这就是曹操,文韬武略,胸怀天下,刚直不阿,勇敢敏锐,重情重义,志向远大,这样的一个人,没理由不获得成功。
当然,曹操也有毛病,这里就不说了,留给那些人吧,你懂的。
接下来说一说他的军事才能
先看他发动的几次战役:灭袁绍,灭袁谭,灭吕布,灭乌桓,收渤海,平韩遂,收张鲁,灭刘表。。。多数是以少胜多,战战能堪称经典。当然,也有败绩,赤壁之战部队水土不服,大面积暴发瘟疫,士卒十去其七,只能罢兵。于禁突遇洪水,全军尽没。汉中放弃鸡肋,痛失妙才。这些败绩,被罗贯中改编后流传至今,当然,人们能记住的是巧借东风,火烧赤壁,败走华容,水淹七军等等子虚乌有的东西,真像已经没人关注了,可能也不重要了。
描写曹操军事才能的书籍较多,有兴趣的自己查史料吧,这里就不多说了。
陈寿评价曹操:“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才,各固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三国志》
再说说曹操的肚量。张绣两次反叛,而且杀死了曹操长子曹昂和亡兄唯一的侄子曹安民,再加上曹操的忠诚卫士典韦。如此在常人看来十恶不赦的大恶之人,曹操竟然能不计前嫌,委以重任,而且每次因功而赏,均高于他人,以至张绣成为曹营封赏最厚者,食二千户。高出其它将领近一倍。
作为对照,可以看一下刘备。在入蜀作战中,蜀中大将张任将庞统射杀,兵败被俘后有人劝刘备招降,但以刘备的气量最终还是杀了张任。可以设想,如果严颜不是张飞抓住的,估计也活不成。
哦,多说一句,不懂为什么罗贯中要把张飞写成一个莾夫。其实张飞是蜀汉少有的儒将,家学渊源深厚,文彩斐然,与织席贩履的刘备和横行乡里的关羽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当然,罗贯中是编故事,可以理解,要不比关羽小二岁的刘备就当不了大哥,自然就编不出桃园三结义了。
太长了,先告一段落,待续。。。
曹操,在历史上是毁誉参半的人物;他是划时代的人物,他有自己想要坚持的东西,有理想,有信念。他是集政治,军事,文化为一体的完美封建社会士大夫。他的一生无疑是非常成功的无论是哪个方面他做的几乎是做到了极致。作为,政治家,他从成分不好(宦官之后)到挟天子以令诸侯,官至大丞相,封爵魏王,为后面三国鼎立,魏国的霸主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说到曹操就不得不说他的用人机制—唯才是举,这在当时绝对是历史性改革,正是这样的用人方略,他手下的聚集了大量的当时高精尖的人才,诸如,其帐下五大谋士:荀彧、郭嘉、程昱、荀攸、贾诩。(早期的戏志才);五子良将(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两夏侯(惇哥和渊哥),还有一大批自家兄弟和子侄(曹仁、曹洪、曹真);还有其发家的班底—青州兵。作为,军事家,曹操在当时绝对是首屈一指有名的兵家,比较有名的官渡之战。当时没有任何人有把握打得赢曹操。作为,诗人,曹家三父子引领着时代潮流《建安风骨》,还有很多传世佳作,如,短歌行、龟虽寿、让县自明本志令等等。还有曹操作为管理者,从气度,魄力,肚量等等都是常人无法比拟的。总而言之,曹操其人,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堪称人杰,他真的很伟大。
一个完美的凡人
无论是读三国演义还是三国志,都会觉得曹操这个人有可恶又可爱,他打了赤壁,也打了官渡,他会杀高顺,但是招降了张辽,他爱才,也杀才,他奉天子以令不臣,也挟天子以令诸侯,他有过梦想,最终也变得实际,他重情重义,却也奸诈好色,他会写诗,会识人,会爱家,会无理取闹,会突然犯傻。
毛主席给曹操有一句评价叫至少是个英雄,这一句至少即是肯定也是无奈,这个人叫你爱不得,恨不得有时你觉得他雄才大略,正可谓超世之英杰,也有时让人觉得龌龊猥琐,咬牙切齿。
我一直觉的曹操和刘备就像纸的两面,刘备有野心,一开始就想匡扶汉室,曹操有梦想,后来或许是自私或许是失望,变了心意。曹操是被时代推到了风口浪尖,而刘备一直在努力登上历史的舞台。刘备一开始得到了关羽张飞如虎添翼,后来得到诸葛亮如鱼得水,最后身死兵败而志不灭,曹操在官场上处处碰壁,多少幼年好友不闻不问,反目成仇,甚至背后捅刀子,一开始只有家族宗亲相应号召,到最后多少人让曹操心寒,许褚夏侯惇墓前痛哭却不懂孟德之梦,贾文和虽懂,却一声不吭,只求自保,荀彧也懂,但是一心向汉,以死明志,曹子建陈群的九品中正一下来,曹操一直以来的努力灰飞烟灭,司马懿?司马懿算得上什么,哪里又比得上这些人更让他寒心的呢?
其实如果没有三国演义,一开始就只去理解曹操,不去用奸雄,汉贼,丞相这些任何的褒义贬义的标签去先入为主的了解他,会发现曹操其实就像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对他有不同的理解,无论是喜欢还是讨厌。因为曹操这个人太多面了,说实话要论多才多艺的领袖,除了那位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汉武,略逊风骚,一代天骄只识弯弓射大雕的伟人,我只服孟德。
如果一定要一句话来要我评价曹操,我想说:要是能重来,我要做曹操。
一
曹操这个人历史上一直都有很大的争议,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三国演义》这部小说太有名了,绝大部分人还是从小说里了解到这个人的,但是专家学者大多是从史料出发评价一个人物的。
所以,对曹操的评价就存在两种观点的对立——专家学者和普通大众的对立。
大众对于曹操的印象,通常是“乱世只奸雄”,而很多历史学者则更倾向于“治世之能臣”。
二
说他是奸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他篡夺汉朝的江山,逼迫汉献帝退位,狭天子以令诸侯。
其实这种事历史上干过的人太多了,比如周武王消灭商纣,你说算不算篡权?人家纣王又不是退位,主动禅让给你对吧。所以说篡位这种事情很难讲,除了尧舜禹时代,又有哪个朝代不是通过武力方式建立政权的?
第二,曹操为人自私,疑心极重,常常觉得别人会害自己,所以常常把人家的好意当成歹心。比如他与陈宫逃亡路上,叔父一家本来准备款待他,却被他当成要杀他,于是讲人家全家灭族,明知杀错了人,也将错就错。最后还要为自己辩解,拽一句: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
其实一个被朝廷通缉的人在逃亡之中,做出这样的事很正常,自古帝王又有谁不担心别人害自己?如果读史书就会发现,比这严重的多了去了。比如李世民杀死自己两个哥哥。
第三,曹操从小就奸诈狡猾,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这点其实也站不住脚。奸诈狡猾这个形容其实很难区分,你说诸葛亮用计谋算不算奸诈?同样是使手段,怎么到了曹操这里就成了奸诈?
三
说他是治世能臣,理由也很多。比如曹操为结束三国分裂完成全国的统一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诛董卓、讨袁绍、灭刘表,这些都有利于统一的大局。
再加上曹操统治期间实行了一些列恢复生产和社会秩序的政策,推行屯田制,兴修水利工程,奖励农耕和桑植,重视手工业的发展,安置流亡的百姓。为了减轻人民负担,实行“租调制”等。
另外,曹操也是一个非常有文学天赋的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有名的“三曹”之一,建安七子之一。他的诗歌气势宏大辞藻优雅,用典恰当,表达自己宏大的志向和宽阔的胸襟、不凡的气度。
鲁迅先生就曾说,“曹操是改革文章的祖师爷”。赞扬他在改进文章表达和形式上所做的突出贡献。
公平的从历史来评价,是一个优秀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他狭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机会本来袁绍可以争取,但是袁绍放弃了,两人的高低立见,袁绍以绝对优势战败。在三国时期,和他同时起兵的袁绍等人都先后被其击败,并且也善于用人,是乱世中的英雄,在用人上不拘一格,给魏国的建立打下了不可动摇的基础。他也是一个诗人,他的诗虽然没有华丽的字句,但是慷慨悲壮,表现了一个政治家应有的气度,很有乐府诗的特点。但是他也有不光彩的一面,例如:他父亲在途中被杀,他迁怒于徐州百姓,血洗徐州城,杀得河水因为尸体太多而停止流动..总之,他和刘备等人一样,都是乱世中难得的英雄。
少有奇人
毛泽东对曹操持正面评价,他不仅有“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的诗句,还在1954年公开赞扬曹操说:“曹操是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个了不起的诗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创立魏国。那时黄河流域是中国的中心地区。他改革了东汉的许多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实行屯田制,还督促开荒,推行法治,提倡节俭,使遭受大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恢复、发展。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曹操是一代军事大家,对中国军事思想作出重大贡献;曹操谋求集权,礼刑并用,唯才是举,不信天命等主张,和行屯田以资军食、抑刑并用,唯才是举,不信天命等主张,和行屯田以资军食、抑兼并无令弱民兼赋等诸多经济主张,以及力除社会陋习、以先王之道为教和文学主张,都是对中国政治、经济、教育、文化等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陈寿:“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摉四州,强盛莫敌。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閴申、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御皇机,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王沈:太祖御军三十余年,手不舍书。书则讲武策,夜则思经传。登高必赋,及造新诗,被之管弦,皆成乐章。钟嵘:曹公古直,甚有悲凉之句。许子将: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毛泽东写词赞道: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鲁迅说: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唐玄宗常自比“阿瞒”。
唐太宗说曹操是:临危制变,料敌设奇,一将之智有余,万乘之才不足。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1]),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曹操曾担任东汉丞相,后加封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去世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渐见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曹操在汉朝的名义下所采取的一些措施具有积极作用。
曹操军事上精通兵法,重贤爱才,为此不惜一切代价将看中的潜能分子收于麾下;生活上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唐朝张怀瓘在《书断》将曹操的章草评为“妙品”。
曹操出生在官宦世家,《三国志》称其为汉相曹参之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曹腾的养子,曹腾历侍四代皇帝,有一定名望,汉桓帝时被封为费亭侯,曹嵩继承了曹腾的侯爵,在汉灵帝时官至太尉。
年轻时期曹操机智警敏,有随机权衡应变的能力,而且任性好侠、放荡不羁,不修品行,不研究学业,所以当时的人不认为他有什么特别的才能,只有梁国的乔玄等人认为他不平凡,乔玄对曹操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对他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南阳的许劭以知人著称,他也曾对曹操说过:“君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
曹操早年就表现出对武艺的爱好与才能,博览群书,尤其喜欢兵法,曾抄录古代诸家兵法韬略,还有注释《孙子兵法》的《魏武注孙子》著作传世。这些为他后来的军事生涯打下了稳健的基础。
备注一下,《三国演义》是演义,《三国志》比较正统
首先,站在我们今天的角度来看,从三国鼎立到曹丕称帝,曹操家族无疑是笑到最后的人,而这一切主要归功于曹操,其为人雄才大略,心胸宽广,能识人,有容人之量;其次,正因为曹操一生网罗了大批忠臣谋士,才得以在后来的三国争霸中南征北战而不落下风,他没有最厉害的武将,有没有最厉害的谋士,却以源源不断的后继力量熬死了蜀国,也熬死了东吴,是一个伟大的战略家;最后总结一点,除却史书对其多疑的描述,其他的无论是军事才能,还是用人之道,都堪称一代英雄
年时的曹操,热血、天真,宦官子弟出身,却像个党锢清流一样才一当官就痛陈时弊、搏击豪强,在洛阳当北部尉居然直接就杖毙了违法夜行的十常侍之一蹇硕的叔父(简直有点东汉初年强项令董宣的味道)。年少时的他最大的梦想不过是为朝廷平定凉州动乱,以图死后能在墓碑上刻下“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这几个字。这个心怀天下,吟诵着“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的人,面对迟疑不进、各怀鬼胎的关东诸侯,是何等的大义凛然——“诸君听吾计,使勃海引河内之众临孟津,酸枣诸将守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全制其险;使袁将军率南阳之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皆高垒深壁,勿与战,益为疑兵,示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关东联军讨董最终不了了之,这帮人撤兵之后,不念国家大计,而只想着争权夺利,各自割据。袁绍回河北后筹划拥立幽州刺史汉室宗亲刘虞为帝,力邀曹操同建拥立北帝之功,曹操的回答却是掷地有声,彪炳千古——“诸君北面,我自西向!”
可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失败面前,他终于明白,哪怕他一心忠于汉朝,可是和他一起长大的这些大族清流们却各个都是包藏祸心、唯恐天下不乱的蠹虫。何进要尽诛宦官,是袁绍强烈建议的,引董卓入京的馊主意,也是袁绍这帮人提议的,最后讨伐董卓,还是这帮人拖泥带水、互相纠缠以至于一事无成,最终社稷不可再复。他终于看清楚了这帮人的真面目,他们不是蠢,他们就是坏,他们又何尝不知道宦官和外戚虽然是东汉开朝以来的两大痼疾但也同样是皇权的两大保障?他们难道不知道尽诛宦官等于自断朝廷臂膀?何进入宫谁不知道凶险异常,可他们偏偏还让他去,不就是想一举而铲除掉宦官和外戚这两大皇权树立在他们面前的障碍么?外兵入京,谁都知道会天下大乱,为什么要提这么个馊主意,难道不是这帮蠹虫本身就是盼着天下大乱?袁绍那么早就在河北形胜之地建立了根据地,不就是想复制当年汉光武龙兴河北的故事么?朝廷社稷、天下万民,这帮人几曾放在过心上?
当听到何进他们要尽诛宦官的时候,我们那一向聪慧到狡黠的太祖真是气得简直要笑了:“宦者之官,古今宜有,但世主不当假之权宠,使至于此。既治其罪,当诛元恶,一狱吏足矣,何至纷纷召外兵乎!欲尽诛之,事必宣露,吾见其败也。”可是就是这样一群人,用这样一种愚蠢拙劣的手法,把光辉的四百年大汉给亡了。他终于明白这帮人和董卓就是一丘之貉——“袁绍为盟主,因权夺利,将自生乱,是复有一卓也。若抑之,则力不能制,只以遘难。且可规大河之南以待其变。”那么好吧,是你们逼我的,是你们毁了我做一个好人的机会,“治世之能臣”我已经做不了了,但是做“乱世之奸雄”,难道我会输给你们么?
只是很多年以后,端坐在黄河南岸洛阳宫殿精致王座上衰老的魏王,最后一次面对着从遥远江南送来的锦匣中那个赤面长髯的头颅,缓缓地说出“君侯别来无恙”的时候,他大概会再度想起自己当初的梦想吧!汉征西将军,汉征西将军!是你亲手杀了他。
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是在他年轻的时候在许邵那里要来的评语。总的来说曹操的一生是矛盾的,打着复兴汉室的旗号缺在最后封王称帝。以至于在孔融得挤兑下,将其灭杀。
曹操表面身心多疑,但是内里却是心思缜密,敢拼敢冲的真胆英雄。正所谓英雄惜英雄,致使张辽在逍遥津一站名震东吴,这也说明曹操是个知人善任的领袖。
典韦誓死保护曹操撤离,为孟德留得退路撤退而走,曹操痛苦流泪,损兵折将并不可怕,但是斯是爱将如命,此乃真性情也。进而被张秀出尔反尔伏击下识得张秀乃将帅之才,并且不计前嫌,忍辱负重,原谅张秀收为己用,以致张秀感激涕零,以命相搏为曹操谋取天下,以致瘟疫缠身,挺立于战马之上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这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帮助到您!祝您生活愉快。
曹操作为三国历史上的枭雄,颇受世人的议论。一则因为曹操作为一个英明的君主手下著名的武将,文臣人才济济,得到了诸多人的鼎立相助为儿子曹丕扫清了统一大业的障碍。只从历史角度来看曹操为南北统一,促进民族的融合和进步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在对抗暴臣董卓上不屈服于其淫威,一步一步走向了军事集团的顶峰。二则,曹操为人奸诈多疑,在对待女人问题上多犯错误,特别是对已婚妇女情有独钟,也为自己的声誉造成了不好的影响。三,作为一个实权者应该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此人为了财富却单单发明了摸金校尉,专挖人祖坟。干一些缺德事,最终自己也怕被人盗墓,设立了很多衣冠冢用来迷惑世人。总之天地本不全,作为曹操来讲他也有功有过,但最终功是大于过的。
东汉后期三国最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没有之一!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臣。
曹操文韬武略,有胆识,有谋略,用现在话来说公关能力很棒,也是一个很好的猎头,在大的上市企业中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有作为的执行CEO。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董卓称帝,天下诸侯群起而讨伐之,曹操崭露头角,独自刺杀董卓,失败后躲起来招兵买马,等待时机。后来响应袁绍召集,起兵讨伐董卓。曹操在一个很好的时机把自己展露出来,顺天下之势,扬名自己,可见曹操是非常聪明的,也是很有胆识的。
再后来吕布杀死董卓后,曹操从李傕,郭汜手中迎回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占领了政治高度。都能很好的显示出曹操的聪明、谋略及胆识。
曹操也会很好的识别人才,笼络人心,让更多的有才之士为他所用,但他也是心胸狭隘,疑心太重,害死了神医华佗。是人都有缺点的
借史书的一句话评价曹操:非常之人,超世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