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多疑是因为缺少母爱,并因此在赤壁之战中落败:
曹操赤壁一战失利,八十万大军溃不成军,烧死的烧死,淹死的淹死,陷在泥泞中的被踩死,死伤大半。
当曹操败走华容道,满身烧烤味,浑身是泥,火光中,惨叫声中,仓皇逃串,心情不得而知。
而30分钟之前,曹操还满心欢喜,踌躇满志,志在必得,眼望南岸,翘首以待,等待黄盖归降,天下一统。
那时八十万大军锁连战船,从长江北岸杀气腾腾的驶向南岸,可是这个时候,曹操最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突然,老天刮起了东南风。
要命的就是这东南风,来降的黄盖趁机点燃了战船,火船冲入曹军,烧光船阵不说,还顺便烧了岸上的营寨。
有人说,曹操用兵入神,说曹操,曹操就到,但这次曹操还没到,火先到了,纯属意外。曹操输在了不懂江南的天气上。
但我觉得,曹操并不是输在天气上,而是输在了起跑线上。曹操的原生家庭和成长经历已经决定了这次的战争的结果。
首先,我查遍了海量的资料(百度),没有找到任何曹操和母亲的相处的记录,也就是说曹操跟母亲也许没有什么亲密互动。
刘备就不一样,史书记载,刘备年幼丧父,一直和妈妈卖草鞋草席,相依为命,所以刘备虽然没有父亲,但是成长中,和母亲确有良好的依恋关系。
和妈妈的关系,决定了一个人安全感,对于曹操来说,核心的问题是,他的安全感很低,同时因此形成控制型人格。
别小看了安全感,就是这个,在紧要关头,决定一个人的胜负。
缺乏安全感的曹操,无法有效的跟人建立亲密、有效的关系。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勿教天下负我,就知道他与人的关系如何。
而曹操竞争对,手刘备就大不一样。
那一年,河北涿州,桃花盛开的午后,刘备、关云、张飞,举酒结义,对天盟誓,有苦同受,有难同当,有福同享,共同实现自己人生的美好理想。
肝胆相照,以心相托。这样的场景曹操恐怕只有羡慕的份。也就是说,刘备具有极强的安全感,因此他有较高的德行。
此情此景,千年之后,也会感动一个人,罗贯中先生。安全感的力量,可以通天地,贯古今。
曹操,却成了罗先生笔下的“奸雄”。
曹操的身世大概是这样,曹操的爷爷是太监,收养了曹操的爸爸曹嵩。也就是说,曹嵩很可能还在吃奶的时候,就离开了自己的生身父母,入到宫里宦官的门中。
当一个孩子不能从亲生母亲那里得到充足的奶水的时候,内心就会积累匮乏感和恐惧感,曹操的爸爸很可能就是因为这点,成为一个贪官,而且缺乏爱人的能力,他连自己的儿子都不喜欢。
曹操既没有和母亲的有效互动,也不受爸爸的喜欢,从小缺爱,没有安全感也就不奇怪了。
当他三岁的时候,也许他忽然发现,他一直以为属于自己的妈妈,却只属于冷血、强大的爸爸时,也许他会感到整个世界都骗了他。
从此,他不再相信任何人,而且他要战胜所有人,也要欺骗整个世界。教我负天下人,勿教天下负我,是儿时种下的种子。
于是他开始在梦中杀人;于是他因为仆人给他盖被子,而杀了他;于是,他因为到磨刀的声音,而灭了人家满门,而人家只是为了杀猪款待他。
于是,他不顾劝阻南下出兵;并在赤壁大战前夕,中了离间计,杀了最会操练水军的将领。他同样因为缺乏安全感,无法辩解真正的危险,相信了不该相信的人——黄盖,黄盖左手拿白旗投降时,右手正拿着火把。
十数年的血战,功亏一役,其中的遗憾,像极了我11年寒窗苦读,最后败于填写高考志愿的那一天。
曹操随后发朋友圈,说是因为士兵生了病,自己烧了船退兵的,让周瑜捡了个便宜。
这也是控制型人格的特征之一,欺骗世人的同时,也欺骗了自己。
所以,输是迟早的事,缺乏安全感、控制型人格的他,迟早会意识到这一点。纵使八十万大军跟随,也仍然是一个人在战斗,欺骗了世界,欺骗了自己,但是最终欺骗不了结局。
当曹操的爷爷领养曹操的爸爸时,命运已定。
除非,曹操开始学习心理学,或者求助于心理咨询师。那么,缺乏的安全感也许有机会重建,可是忙于征战的他,哪有这样的机会?
谢谢邀请我们都知道曹操在三国时期已狡诈著称,尤其是他携天子已令不臣后他身边大多都是忠于汉室的大臣。如果不能妥善处理很容易翻车。所以他看谁都是带问号除了死忠于曹操的如郭嘉,许褚。
乱世之中,道德沦丧,人与人缺少信任感,曹孟德是有切身体会的。尤其是身处皇宫禁军多年,尔虞我诈,见得多了,在残酷的环境中历练多年,想保全性命,就得多长个心眼,多次涉险而能平安,足可证明。东汉末,天下大乱,黄巾爆发大起义,江南出现了千里路上无云烟,军队用人蛆当军粮的惨景,现代人怎么会理解得了。
一切来源于智商的自信。汉代以有学问举孝廉为荣;有许多先秦之前的文献,汉代学者权威注释美名扬的很多。既然在这样尚学而天下诸文未定论的当口,学而知疑,疑而破,然后议论评述以理取信服众,为有才学的象征。曹操举孝廉入仕,诗压一时风骚,才学自不在话下。学者经疑而解惑的那份自得与惬意,习惯性让曹操爱“疑”。
爱疑习惯用于处世,当然首先疑别人之思正否。曹操明智果断,驾驭众谋士贤臣,良计能准确采用而以弱制强一步步强大起来,是有学而有自信的明证。若无自信,则徒自多疑而无断,是昏聩多疑。
所以要用心理学解释操的多疑,一切来源于自信,也称智力优越感。
多疑心理原于极度的自私,曹操的信条:宁可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他是个以我为中心的人,故对谁都奸。谁逆他意他就杀之。他常担心有人复仇算计他,精神高度紧张,故疑心甚重。尽管这样,魯迅先生说“曹操至少是个有本事的人”。
史上许多政治家,当权者大都是多疑的,只不过曹操表现的更突出些,在那群雄逐鹿的战乱时代,彼此各怀心腹事,想要称霸一方,一统天下也是政治上的需要,另外也是他:谋略策略控制人的一个手段,比如他对人言梦中杀人之事,言后不久就杀了一个女奴,其实就是故意而为之。使人人生畏。
多疑是聪明人的特质,乱世之生存法则。韩信的兔死狗烹,后世谋士无不谨记,当反不反,必受其害。曹操与其手下皆知,需要的只是个时机和位置,没有谁会永远忠于谁!大智慧者必然提前谋略。
谢谢邀请。
人的性格的形成源于先天和后天,先天是和父母的遗传有关,后天则是与生存的环境有关;至于先天和后天对性格的形成所占比例,我认为每个人都不一样,可能先天的多些,也可能后天的多些,不一而足。
而曹操多疑的心理无疑与其成长的环境有莫大关系:首先是出身,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夏侯氏,过继给宦官曹腾为养子,成长期生活优渥,但身为宦官后代也并非光彩出身,容易养成多疑、敏感、矛盾的性格;其次曹操既然是曹腾的孙子,就自然接近皇都,也接近于权力中心。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皇城之中更是乱之极矣,各色人物纷沓登场,不可否认,只有最优秀的人才有资格进入权力核心,“十常侍之乱”、“张让,何进之乱”、“董卓之乱”,权力更迭、角逐之中更是充满了欺骗,血腥与无奈,今天刚刚粉墨登场,明天就祸起萧墙……所以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曹操不但耳濡目染,而且心领神会。对权力的渴望,对身边人忠诚度的疑惑,这就造成并强化了曹操多疑、善变、矛盾的性格,这对成年后的曹操性格形成影响极大且不可逆转。以后的“误杀吕伯奢一家”,“梦中杀人”,以“鸡肋”杀杨修,都与多疑的性格有关。
人的本能。说曹操多疑多半是指刺杀董卓失败逃跑途中,杀了吕伯奢一家。当然这是事实,也是挺残忍的。如果我们站在曹操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感受他当时的心里,可能会理解一些。一个被通缉的犯人,逃命的路上碰到一个他爸爸的朋友,然后就把他让到家中,晚上这家人磨刀准备杀猪款待他,曹操以为是要杀他,把人家一大家子都给杀了。此时的他应该是非常的担惊受怕,有如惊弓之鸟,为什么会这样呢,人求生的本能。也暴露出曹操的一个性格,就是不顺我意,不管是谁,都得死。陈宫看到了曹操这一性格特点,后来离他而去。反之华佗,荀彧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他的性格的转变应该是在张邈叛变之后。说到张邈很多玩三国志的人都会觉得非常不屑,但是这个人跟曹操的关系其实是很铁的。袁绍,曹操,张邈,在年轻的时候都是好友,三人都是富二代,又都好仗剑行侠,应该是很合得来的。后来袁绍曾经要曹操杀张邈,但是曹操当面就回绝了,他说孟卓是自己的亲友,他不会干这种事的。曹操起兵就是在张邈的地盘上。曹操在第一次征徐州的时候曾经嘱咐自己的家人,如果自己不能回来,就去投靠张邈。董卓西逃的时候曹操要追击,其他诸侯都袖手旁观,唯有张邈助了曹操军马。这些都说明两个人的关系有多铁。但是张邈最后却在陈宫等人的策动下背叛了曹操。我觉得,从古至今,凡是英雄,都要有英雄的气度,但英雄的气度与自己本身的性格有可能矛盾,所以很多英雄都会作出看起来矛盾的事情,说曹操多疑,但曹操用人的时候都不疑,曹操屠了好几座城,说这人残忍,但当灭了袁绍之后,发现好多手下都与袁绍有书信来往,手下说可依书信一一捕之,而他又把书烧了,这个也不是多疑呀,还大度,昔日吾尚不能自保,何况他人乎!曹操毕竟是官宦家养大的,宫廷政治斗争,不疑也不行呀,从小耳濡目染。书里有好多不明白的地方,还有刘备从小和公孙瓒是师兄弟,师从卢植,以他们家的家境,能到卢植那读书,凭的可不仅仅是仁义,加上刘备煮酒论英雄之后,跑了,从他的逃跑方式来看,这人也不是没有城府的人。矛盾的地方很多,所以英雄都不可一概而论
史书也很少记载曹操和父亲互动。当一个人成长为领导,利益核心,多疑猜忌只是集权者一种心里保护手段。孙权从幼年步履薄冰掌管江东一样是多疑。曹操善于夸奖人,什么吾之子房,古之招虎,记载的名号一大堆。
曹操善于诈术,善变型性格,过于机警,同样导致了内心的多疑催生。
最后曹操在洛阳任官,经历一次罢免,政治失意和他自卑的宦官家族出身,让他饱受白眼,这种经历加深了他自卑的动力,与怀疑他人。另外他在政治上,也是善变求生,早先和袁绍属于同盟政党关系,一直受袁绍资助,之后壮大与袁绍的决裂,都可以看出,曹操机敏、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