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恬一句:虽系狱,其势足以背叛。何等威风!足以震慑天下,足以威传千年!
一个人到了完全已丧失自由权势时,仍然自信地来了这一句,可见其人平常威望比大山还要高!属下有多少愿意为其舍命以博的忠心猛士!
谁人读此不拱手敬服?千年之下,魏武读此,深有感慨!
有可以任何情境下也能背叛的实力,却因为忠义而不去选择背叛,是我们民族最高尚的灵魂,只因为他深知,内争一起,多少生灵涂炭!
因为曹操上一辈子就是蒙恬,穿越了,我和他一块穿越的,个家伙两辈子看起来都很英武,其实有一颗少女心,多愁善感的,特别容易哭鼻子,唉,木办法,有时候真想揍他一顿。
我一直以为曹操是忠心的
曹贼真不知道东西
都是君君,臣臣害的
考古学家已经证实了,扶苏的头盖骨上有箭伤留下来的孔,扶苏并不是自杀,而是在接圣旨的时候被偷袭射杀
因为曹操最信任的一位顶级战略谋士,心中向汉,他虽然和这个谋士关系很好,但是曹操若称帝,这个谋士是反对的。所以曹操觉得时机不成熟,还有大批不在曹营中的优秀人才,肯定也是反对的,或者中立的。假如曹操称帝时,汉献帝的旗帜就不能打了,也吸收不到向汉的仁人志士了,当时还有刘备,孙权政权存在,汉献帝不是可有可无的,聪明的曹操享有忠臣的美名,又享受皇帝的待遇,干嘛要得骂名而不务实呢,呵呵曹操可是实在人哦,非常实在的人
这充分说明扶苏和蒙恬政治上的幼稚,赐死太子和拥兵大帅绝对是一件天大的事,必须要流程走够,死的有尊严,这种情况下最起码必须当着皇帝面死才靠谱。后世的人都学精了,动不动就会反扣你一顶矫诏罪名,然后起兵“清君侧”,不垂死挣扎一番不会罢手,这些人才是真豪杰!
蒙恬该死。秦始皇托孤,托的是谁?扶苏啊。留下三十万大军让蒙恬保护好扶苏,不但没保住扶苏,自己还听命胡亥认罪了,这么个糊涂蛋不死谁死?
按照常理来说,曹操读蒙恬遗言读一次哭一次实在是太过于“标题党”了。但是呢,人家曹操还真的这么说过——他在著名的《让县自明本志令》(也称《述志令》)中就引用了蒙恬被秦二世所杀之前说的话,随后曹操写道:
“孤每读此二人书(另一个人说的是孔子说过“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侍殷,周之德可谓至德矣”),未尝不怆然流涕也”,也就是说,曹操真的说过他每读一次蒙恬的临终遗言,就会痛哭流涕一次……
我们先看看蒙恬
他的家族世代为秦将,根据《史记》记载:
“蒙恬者,其先齐人也。恬大父蒙骜,自齐事秦昭王,官至上卿。”
从蒙恬的祖父起,蒙家便为秦国征战。蒙骜征讨韩、赵,蒙恬之父蒙武随名将王翦灭楚,都立下了赫赫战功。
蒙恬自小便展现出绝佳的军事天赋,他从小就立志为秦国效忠,立下不世之功。“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始皇二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21年,秦朝正是在这一年统一六国,建立了王朝,而蒙恬在攻灭最后一国齐国时立下了功劳。
后来,“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河南。”蒙恬不但负责击退匈奴、收回失地,还要管理长城的营建、人民的迁徙安置、土地的开垦耕作和塞外地图的绘制等工作,他在匈奴人心目中的地位非同一般,这给秦朝赢得了相对安定和谐的。
蒙恬手握重兵驻守在外,其弟蒙毅又被秦始皇所亲近,他不但被封为上卿,还能够和秦始皇“出则参乘,入则御前。”出行时,二人同乘一辆车,而在朝中,蒙毅则能够侍奉在始皇帝跟前。于是一时间
“恬任外事而毅常为内谋,名为忠信,故虽诸将相莫敢与之争焉。”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始皇帝死于东游会稽的途中,赵高立刻勾结皇子胡亥、丞相李斯扣下诏书,并假传遗诏,赐驻扎北方的公子扶苏、大将蒙恬死。扶苏读完诏书,悲痛地自尽了,蒙恬却认为事有蹊跷,不愿遵从诏书。
结果蒙恬便被收押,关在位于今天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的阳周。胡亥见扶苏已死,便想要释放蒙恬,继续发挥他的军事能力,但赵高等人害怕蒙恬出狱后迟早会明白他们的把戏。为了不留后患,赵高执意要杀蒙恬、蒙毅兄弟。
首先,他们在胡亥面前进言说,蒙毅被始皇帝宠信的时候,曾经说胡亥的坏话,胡亥勃然大怒,当即赐蒙毅死,随后,他更是派人去阳周杀害蒙恬。使者来到阳周,对蒙恬说:
“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
蒙恬悲痛万分地回答道:
“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
从蒙恬的祖父开始,蒙家三代都被秦国君主所重用和信任,现在蒙恬虽然拥兵三十万,想要叛乱不算一件难事,但知道自己一定会死,却还坚守道义不去谋反,是不愿意辜负祖辈们的教诲和不忘记始皇帝的恩情。
蒙恬的这番话掷地有声、字字珠玑,把一个不二臣子的侠骨义胆和舍生取义表现得淋漓尽致。
为何曹操每读一次就哭一次?
曹操在他的《短歌行》中也写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其间以周公自比,可见他心向汉室,并无取代之心。他死后,希望在墓牌上刻上“汉故丞相曹操之墓”,可以为证。
由此可见,曹操与蒙恬两人皆因功劳过大,而被猜忌,谓之为反贼。只是两人选择了不同的路:蒙恬用死表明志向,曹操则忍天下骂名只为实现抱负。普天下之人都认为曹操是汉之窃国贼,想要征讨。可他其实一直未曾废汉帝自立,反而维系着北方的和平。
曹操以蒙恬为知己,都有如周公般使国家兴盛之心,奈何均被人指责反叛。曹操心中的苦有谁能知晓,所以只有他读《史记蒙恬列传》时,能真心领会到蒙恬将死时心中的痛,自然每次读来都会掩卷流泪了。
总结:他只有心中默默的流泪,就像他在短歌行中所写的那样,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只有喝酒的时候,才能够安慰自己那颗脆弱的心。喝酒的时候都没有真正了解自己的人,曹操感到非常的孤独。其实这也是曹操自作自受,而真正想要了解他的人,比如杨修都会死去,成为一方霸主,必须要孤独终老。
汉末三国几位,世事天翻地覆,除了孙权,其余诸位回首往事,恐怕都百般滋味。身处乱局之中,又岂能简单一个忠奸可辩。
诸朝末时皆弱,独汉以强亡。袁绍,曹操年青时作为官几代,走马章台,呼嚣市上,很是享受了一番高干子弟的生活。只可惜皇帝立储问题上出了问题,延伸到朝政,局面最终一发而不可收。
党争引发的无程序,无流程朝政遗毒无穷。当一切只为反对而反对,一切只为团体利益考量时,朝臣心中可有一丝一毫的对大汉的敬畏?他们只以为大汉可以在自己的努力下永远存在下去。董卓进京,说起来也是这其中之一。文臣如此,武将当然亦如此。当矛盾一日激化,大厦须臾倾覆
人生来就具有从事伟大事业的激情。当这帮子人一开始征讨不臣时,相信公心还是大于私心的。但当一个团体形成时,它就有了生命,有着自己的诉求和利益。董卓灭亡后,随着理念,思路的不同,随着中兴大汉有望及由此带来的家世利益,各个团体迅速走向对峙,乃至大打出手。
战争,尤其是夹杂私心的战争带来的决不是希望。相反,初心或者说希望不断被消磨着,隐藏着。只有利益才是唯一,与此同时,除去各势力头领之间矛盾外,头领和其追随者(次一等门阀)之间矛盾也逐渐显现。当曹操消除了外部矛盾后,内部矛盾逐渐成为主要矛盾。即曹家(夏候家)与其他世家的矛盾。对抗与安抚并下,无他,唯保基业尔。
有感于此,当曹操念及蒙恬临终之语。心中感慨不已。作为建安七子之一,他本身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只是当最初的初心和残酷的现实交织在一起,谁又能分辩真有多少,戏有多少?
生不逢时,子期死,伯牙绝弦,每个人都是人才,但有没有识珠之人,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些言词,道出了人间沧桑,所以每个人作好自我,不自暴自弃,平安一生,不亦乐乎!
蒙恬不死,楚不亡秦,今天汉族就叫“秦族”了。纵观华夏史,存之长久,因儒教矣。
因为《三国演义》扬刘抑曹的小说家言,世人对曹操的印象极坏,京剧里都是白脸,是阴险、狡诈的代表。正因为如此,能反映曹操正面形象的许多史料都少为人知,比如《让县自明本志令》。在这篇文章中,曹操自称读到蒙恬临死前留下的两句话,“未尝不怆然流涕也”,每次都会痛哭而泪流满面。
蒙恬临死前留下两句话,为何曹操每读一次就哭一次?
现在,马上就要轮到他蒙恬了,只见,使者大摇大摆的走了进来,在蒙恬的面前宣告了一下手中的圣旨,他说:“你的弟弟蒙毅因为犯下了大罪,所以被殿下赐死了,所谓法及内史,殿下又赐了你一杯毒酒,赶紧喝了吧。”
看到面前使者的这个嚣张模样,蒙恬并没有为此感到震怒,也没有为此感到激动,他反而是出乎意料的平静了下来,只见,他用一种十分平缓的语调对这个使者讲起故事来,他说:“就在八百多年前,周武王去世了,他在临死之前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自己的弟弟周公旦。周公旦看了一下现在的局势,他发现有不少人想要趁现在局势不稳,准备造反。于是他便将还在吃奶的周成王用筐背在自己身后,来替他代理朝政,就这样,经过了数年的努力,他终于消灭了那些想要造反的势力,从此把周室皇族给稳定了下来。有一次,小成王由于病得太厉害,马上就要死了。周公旦就剪下了自己的指甲扔进黄河,对着上天祈祷说,现在国家是由我在管,与小成王无关,有什么处罚都冲着我来,求求上天不要对一个小孩子过不去。也许是周公旦的一片至诚感动了上天吧,最终,小成王的病情逐渐好转了过来。”
就在这时,这名大摇大摆的使者实在有点听不下去了,于是便不耐烦的说道:“你死就死了,临死前怎么还给我讲起来故事了?”
蒙恬听后,摆了摆手说道:“大夫莫急,且听我把这故事讲完。”
后来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周成王长大了,开始正式的听政,履天子之席。结果这时候却有奸臣进馋,说周公旦想要造反,周成王听后愤怒极了,当即下令要杀了周公旦,无奈之下,周公旦只好逃到了楚国。
周成王还是没有放弃追捕,直到好几年过去了之后,周成王无意之间发现了当初周公旦当初向天神陈情时的祷告书,成王读完,顿时感动得不行,哭的稀里哗啦的。然后便派人去杀了那个奸臣,开始亲自去请周公旦回朝。因为周公旦回来了,所以在他的帮忙治理下,大周由此繁盛了八百年……
使者听完,忽然也安静了下来,他似乎明白了蒙恬讲这个故事的用意,蒙恬也停止了说话,两只炯炯有神的眼睛,只是怔怔的看着窗外。这时,忽然有一轮秦时明月从窗外照进了房内,恬淡如水,一如蒙恬的心。
许久之后,蒙恬哭了,两行清泪从这个顶天立地的汉子脸颊上落了下来,他继续说道“我的家族为秦国立功,已经整整三世了,现在我拥有兵力三十余万,要是我想造反的话,没有人可以阻拦的住,可我并不会这么做,因为我蒙氏世代尽忠。”
说完以后,那个之前还在大摇大摆的使者也愣住了,因为蒙恬这两句话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他现在明明有这个能力却不去造反,就是因为他不想辜负蒙氏先祖的谆谆教诲,也不想辜负秦始皇对他的那种信任。
至于蒙恬之前所讲的这个故事,目的就是想要告诉胡亥,只要他能够想周成王那样知错就改,就可以保秦国永远昌盛下去,毕竟天子也会犯错,只要改掉了就行。
蒙恬死后420年,有一次曹操在他的经典政论文当中动情的说道:“我每次读到这个人的时候,都会怆然流涕也,因为这份信义实在是太令人感动了。”曹操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欣赏人才的人,从他善待关羽的时候就可以看出。现在,他见识到了一个这么有才有德又有信义的人,自然是会非常感动了。
当然也有人说,曹操的这种行为是对自己的一种掩饰。众所周知,曹操的家族跟蒙恬一样,都是三代在朝为臣,而且到他这一代权势也是非常的大,这跟蒙恬何其相似,可惜曹操却比不过蒙恬,因为他干的是占地为王的事情,被人们称之为汉贼,意思就是专门窃取汉室的财富,丝毫不念旧情。
总结:而相比之下,蒙恬就显得太过于忠诚了,可能是曹操也发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会为了掩人耳目,假装自己非常感动,用来维护自己的颜面。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记得关注哦
《史记》的蒙恬列传的部分是这么说的:
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昔周成王初立,未离襁緥周公旦负王以朝,卒定天下。及成王有病甚殆,公旦自揃其爪以沈於河,曰:‘王未有识,是旦执事。有罪殃,旦受其不祥。’乃书而藏之记府,可谓信矣。及王能治国,有贼臣言:‘周公旦欲为乱久矣,王若不备,必有大事。’王乃大怒,周公旦走而奔於楚。成王观於记府,得周公旦沈书,乃流涕曰:‘孰谓周公旦欲为乱乎!’杀言之者而反周公旦。故周书曰‘必参而伍之’。今恬之宗,世无二心,而事卒如此,是必孽臣逆乱,内陵之道也。夫成王失而复振则卒昌;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而不悔,身死则国亡。臣故曰过可振而谏可觉也。察於参伍,上圣之法也。凡臣之言,非以求免於咎也,将以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於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於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於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
因为蒙恬哪怕临死前依然表达了自己对君主的衷心,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字字铿锵,把自己的侠肝义胆淋漓精致的表现了出来,而且蒙恬从他的祖父开始,他们蒙家三代都是被秦国的君主所重用的,对于他们蒙家都十分的信任。而曹操正是佩服蒙恬的忠义,还羡慕他们能够得到君主的重用和认可。
其实曹操之所以会看到蒙恬临死前留下的两句话,读一次就哭一次,主要还是因为他感慨蒙恬家三代都能够得到秦王的重用还有认可,而对于自己对汉朝的忠诚,自己也希望有一天能够被君主所认可,曹操之哭既算是感慨自己,也算是英雄惜英雄吧!
蒙恬这个人对于军事方面的天赋确实十分的高,从小便展露出他这方面的绝佳天赋,而且他从小的时候就立志要效忠秦国,要为秦国立下大功,而确实在后来秦朝统一六国建立王朝的时候,蒙恬他也立下了大功劳,灭掉了,秦朝统一六国的最后障碍齐国。
而秦朝君主统治者每一任都十分信任蒙田的家族,不仅让他们家族手握30余万重兵,更是从未对他们起过疑心,蒙恬手握重兵,而他在弟弟蒙毅也深得王心,可谓是兄弟二人一人在朝当谋臣,一人带兵驻守在外当大将军,从这一点就足以看出秦始皇有多信任,看重他们二人。
而蒙恬他的衷义和军事谋略,以及他做出的一系列贡献一直被广为流传,是一代忠臣。 欢迎各位小伙伴评论转发关注➕谢谢
都别抢,我来答。
①
蒙氏一家深受秦国历代君主的信任和器重,从秦昭王时代开始,蒙氏家族成为著名的武将世家。公子扶苏过于仁义,倘若能够听从蒙恬的建议发兵咸阳,那么我国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但扶苏最终选择自杀,蒙恬为此也失去了信心,他本来可以起兵反抗赵高一伙人,但是不想留下犯上作乱的恶名,他临死前留下遗言说:
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帝也。”乃吞药自杀——《资治通鉴》我们暂且不谈论蒙恬究竟是不是愚忠,他毕竟是秦朝臣子,纵有天大的理由也不能起兵造反。三代秦王待蒙氏不薄,蒙恬不敢背负“不仁不义”的骂名,所以选择了自杀。
文天祥被元朝俘虏囚禁三年后,主动请求忽必烈赐死自己,临死前说: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蒙恬当然不相信儒家学说,秦朝时儒家并不怎么受待见。但是两者展现出来的气质都是一致的,无非是因为“杀身成仁”,无非是因为不愿背叛秦朝和宋朝,这是两人的道德底线。
所以蒙恬自己说,尽管我拥兵三十万,想要造反很容易,但是我不愿意背叛秦朝,不愿辜负历代君主和蒙氏祖先的恩宠与教诲。
孔子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是一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但有时候人又要“明知可为而不为”,这是一种境界,也是对人生中某些价值和意义的承诺和誓言。
②
那么曹操为什么每次读到蒙恬的这番遗言就会哭呢?
昔乐毅走赵,赵王欲与之图燕。乐毅伏而垂泣,对曰:‘臣事昭王,犹事大王;臣若获戾,放在他国,没世然后已,不忍谋赵之徒隶,况燕后嗣乎!’胡亥之杀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读此二人书,未尝不怆然流涕也。乐毅原本是燕国将领,带领燕国军队连下齐国七十二城,最后还留有两座。乐毅围而不打,因此被诬陷,乐毅害怕被杀,只好逃到赵国。
而赵王希望乐毅能够去攻打燕国,但乐毅选择了拒绝,这是因为燕昭王时代对待乐毅十分恩宠,所以乐毅不愿背叛燕国。
所以不难看出曹操是在哭乐毅和蒙恬之“忠”,之“仁”,之“义”;
但曹操的哭实际上也充满对自己前途的无奈,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位极人臣,还打破汉室的规定加封自己为“魏王”。
曹操就像蒙恬一样,想要造反,想要取代汉献帝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但曹操在内心终究认为自己是汉臣,他有顾虑,不愿自己背负篡位权臣的骂名。
不管是顾虑还是害怕,这些都说明曹操的内心保持得有一丝“忠义”,尽管说他并不是一个完成忠诚于汉室的臣子,从他专权擅政,杀皇后贵人的表现来看。
他心中的“忠义”和蒙恬的“忠义”是不同的,换言之我们不能把曹操当成一个“蒙恬式”的忠臣去看待,实际上曹操根本就不是一个忠臣。
倘若他是一个忠臣的话,那么就该一心一意扶持汉献帝,中兴汉室。但曹操并不是这么想的,曹操其实很想把汉献帝取而代之。
但他终究不愿迈出这一步。
③
这可能是因为在曹操的心中对于“忠义”还是存有一丝敬畏的,他的内心还是有底线的。所以他无法迈出这一步,他哭乐毅,哭蒙恬是复杂的。
这种哭既蕴含了对乐毅、蒙恬的同情,也是对自己前途的无奈。因为他比乐毅和蒙恬都有实力,而且轻而易举的就能取代汉献帝。但是曹操感到自己不能这么做,当然如果天下归心于曹操身上,那么他可能会顺水推舟。
但现实并不是这样,大家一直都在骂他是汉贼,是奸臣,天下的舆论也在阻止他篡位,就连他的谋臣荀彧也公开表示反对。曹操自己也犹豫了,迟疑了,最终无奈的接受了这个现实。
所以他的哭是很复杂的,既有对蒙恬的同情,又有对自己身不由己的无奈,是想要“有所为却不能为”的遗憾。
夏侯惇曾经劝曹操说:
天下咸知汉祚已尽,异代方起。自古已来,能除民害为百姓所归者,即民主也。今殿下即戎三十余年,功德着于黎庶,为天下所依归,应天顺民,复何疑哉!但天下究竟有没有归心,曹操并非不知道。夏侯惇只是作为自己人站在自己的立场上说这话,但曹操知道这不是现实。
江山还未一统,刘备和孙吴等军阀天天都在和他唱反调,他知道如果自己强行取代汉献帝,那么只会把自己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他不称帝,后世对他的评价还有一丝余地,如果他称帝了,那就一丝余地也没有了。
因此他只能有有一丝落寞的回答说:
施于有政,是亦为政。若天命在吾,吾为周文王矣。周文王同样也有实力取代商朝,但是周文王一直没有这么做,生前并没有称王。直到他的儿子姬发推翻了商朝,姬昌才被追封为周文王。
所以孔子评价周文王说:
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论语·泰伯》结果曹操果如周文王故事,世子曹丕受汉献帝禅位后,曹操就被追封成为魏武帝。
关注【围炉谈史】,每天阅读深度历史内容喲~
晚间十点,为你解答。
蒙恬是秦始皇手下的一员大将,为秦国立下了汗马功劳。就是这么一位手握重兵,能力出众的将领,最后蒙恬却含冤而死。而在蒙恬死前留下的两句话,却让后来的曹操深有感触,曹操每读一次就哭一次,那么这是何故呢?
蒙恬死前说的这两句话是:“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其势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意思就是说从蒙恬的祖父开始,蒙家三代深受秦国君王的重用,而蒙恬手握重兵,却从没有想过去谋反,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蒙恬也能坚守道义,没有因为想要活下去而去做谋反之事,蒙恬之所以不这么做就是不想辜负祖辈们的教诲和皇帝的恩情。
蒙恬的这番话表达出了蒙恬的作为臣子的忠义以及舍生取义的精神,所以曹操对蒙恬的这两句话深有感触。因为曹操的情况与蒙恬的情况相似,到曹操这代是第四代。而且在曹操五十六岁的时候,对自己的大半生进行总结,表示自己没有代汉自立的意思,也就是说他对汉朝是忠心的。
曹操在读到蒙恬这两句话的时就“未尝不怆然流涕也。”他本人也有在《述志令》就有说出原因:“孤祖、父以至孤身,皆当亲重之任,可谓见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过于三世矣。”所以对于曹操而言,他更希望自己对汉朝的忠臣能够被认可,这在《述志令》中也有反映,其中有写道:“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然后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靠谱回答!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再来看看,蒙恬究竟说了些啥?《史记》的蒙恬列传的部分是这么说的:
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馀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倍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昔周成王初立,未离襁緥周公旦负王以朝,卒定天下。及成王有病甚殆,公旦自揃其爪以沈於河,曰:‘王未有识,是旦执事。有罪殃,旦受其不祥。’乃书而藏之记府,可谓信矣。及王能治国,有贼臣言:‘周公旦欲为乱久矣,王若不备,必有大事。’王乃大怒,周公旦走而奔於楚。成王观於记府,得周公旦沈书,乃流涕曰:‘孰谓周公旦欲为乱乎!’杀言之者而反周公旦。故周书曰‘必参而伍之’。今恬之宗,世无二心,而事卒如此,是必孽臣逆乱,内陵之道也。夫成王失而复振则卒昌;桀杀关龙逢,纣杀王子比干而不悔,身死则国亡。臣故曰过可振而谏可觉也。察於参伍,上圣之法也。凡臣之言,非以求免於咎也,将以谏而死,愿陛下为万民思从道也。”使者曰:“臣受诏行法於将军,不敢以将军言闻於上也。”蒙恬喟然太息曰:“我何罪於天,无过而死乎?”良久,徐曰:“恬罪固当死矣。起临洮属之辽东,城堑万馀里,此其中不能无绝地脉哉?此乃恬之罪也。”乃吞药自杀。这段话笔者作为一个现代人,读这段话的时候,也是心有戚戚焉,这段话里面有蒙恬对君王的忠,对祖先的孝,对孽臣的恨且无奈,对国家前途的悲,对心中所坚持的义!
曹操在东汉末年,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谓风光一时无两!但是在蒙恬说的这段话中,有一段说的是周朝时代的周公旦,周公旦在周成王在位时期,取得了很多功劳,有奸臣向周成王献谗言,说是周公旦想造反。周公旦畏惧谗言逃亡楚国,周成王去到周公旦的府邸,发现周公旦的祷告书:周成王流着眼泪说:谁说周公旦想要造反了,于是杀了那个进谗的人。
这又让我想到了一首诗,更能共情曹操的心理: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曹操和蒙恬一样,身居高位,高处不胜寒,谁都不知道以后会发生什么事情。所以曹操看到蒙恬的这段话会有强烈的共鸣!
其一,曹操非常惜才,这谁都知道。比如,在迎接许攸时,史料记载“跣足而出”,也就是光着脚就出去了,怕怠慢了。就像你异地恋的恋人突然来到你身边一样,你会高兴地不穿鞋就跑出来。英雄惜英雄。
其二,对蒙恬三代人忠于秦的认可。史料记载,曹操在任职北部都校尉期间,恪尽职守,积极维护汉朝统治。“挟天子以令诸侯”我觉得一方面是《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对于曹操的偏见,也可能是后期的曹操有点想法。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曹操直到死去,都一直维护汉朝没有称王,即使在和袁绍战争处于弱势时也带着汉帝一起逃走。
其三,对于蒙恬死法的可惜,觉得英雄不应如此。众所周知,曹操非常重情,还很感性。在曹昂和典韦死后,其结发妻子丁夫人气急回到谯县娘家,曹操曾多次亲自登门道歉挽回,但是始终没有得到一个好脸色。此后曹操也没再娶妻。每每提到长子曹昂和爱将典韦,爱妻丁夫人,都会哽咽。他可能是真的崇拜蒙恬,从而引起泪流不止。
原因有二点,供大家参考。1.蒙恬的这句话戳中了曹操的痛点;2.曹操背负的骂名才是他内心的纠结和悲伤所在。视频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