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斗解读《疑心帝王术》
关于曹操多疑的故事,大家都听过,那么我们今天来分析下,多疑和帝王术的关系。
《世说新语》假谲篇记载了几则曹操猜忌多疑的故事。
故事一:曹操常说自己有第六感,如果有人想杀他,心就会猛跳。可是这话说多了,就没人信。于是曹操开始自导自演,密召亲信侍卫来配合自己。
曹操对亲信说:“你怀里揣刀靠近我,不用掏刀,那时我就说自己心跳厉害,肯定是有人要行刺。我在叫人捉你,假装斩你,以儆他人,你可不要说破此事。”
亲信答应并依计行事,可是原本以为的做戏,确成真。这事后,人们都对曹操信以为真,以为他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那些想暗杀曹操的人变得畏首畏尾,不敢轻易动手。
权术分析;第一部放风,借自己口述让人形成印象,第二部,麻痹,时间久啦别人因为名不副实,就会松懈。这个时候,是最容易看出异心的时候,第三部,震慑,用雷霆手段,表现自己的真实状态那就是有特异功能。并且假借亲信之手增加可信度。第四,收尾,达到神话自己的目的。可谓环环相扣。从消息散布出去到收网,让不知道多少人露出马脚。还显示自己的绝对权威。(假作真时真亦假,真作假时假亦真,虚实之术)
以下在看个同样权术故事的曹操经典案例!
曹操经常向自己身边的人说:“我睡觉时非常危险,大家都不要在我睡着的时候靠近我。如果我睡着时,有人走近我旁边,我会不自觉无意识地拿刀砍人,醒后,连我自己都不记得发生了什么事。”有一天,曹操假装午睡不盖被子。有人看见,看上前为他盖好了被子。结果,曹操提刀便砍,当场将那人杀死。自那之后,曹操睡觉,再也没人敢靠近他了。
第二个故事,除啦说明曹操为什么疑神疑鬼,那就是,总害怕别人刺杀暗害。于是就使用小小的手段神话自己。以达到震慑众人的目的,保护自己的安全。
权术无处不在,就看如何用,下次如果有机会,就讲下借头一用平兵变的故事,还有望梅止渴哦。
史书中评价曹操“生性多疑”,说明历史上人们对曹操的多疑的形成也没有定论,所以只能说“生性多疑”,因为“生性”就是天生的性格,秉性的意思。
其实:一是秉性使然。
二是政治需要。曹操其实一军阀,却挟天子令诸侯,很明显其权力获取不正当,既然如此,则不得不对他人或异己势力多加防范,这是政治上的需要,后来司马氏更甚,因为毕竟靠阴谋诡计欺负孤儿寡母获得的政权其正统性合法性会受到质疑,故其对舆论和异己的控制和怀疑也就更甚。
三是实际需要,曹操常年征战。有道是兵者诡道,没有怀疑精神也肯定掌握不好兵法的精髓。小心谨慎自然也是环境使然。
我认为说曹操“生性多疑”,有点欠妥。应该用“机智警敏”来形容。《三国演义》一直采用的是尊刘贬曹的写法,不要信这个小说对曹操的评价和描述。
首先,曹操要是生性多疑,就不会在打败袁绍以后,将大臣私通袁绍的信都烧掉。这个魄力,可不是一个“生性多疑”的人能有的。
其次,曹操对于武将从来是“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而且,这些武将基本都忠于曹操。例如,曹操喜欢招纳降将,这些降将比较有名的有:张辽,庞德,孟达,张郃,于禁等人。这些人都是投降曹操的,而且深受曹操重用。而且,曹操对于关羽这个刘备的结义兄弟,都是待以厚礼。
再者,看曹操对待两次投降他的诸侯张绣态度,就能看出曹操这个人不算“生性多疑”。张绣第一次投降以后,因为曹操调戏他婶子,于是反叛曹操,夜袭曹营。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被杀,猛将典韦战死。就这样,在官渡之战前夕,张绣再次投降曹操。曹操“执其手,与欢宴,为子均取绣女,拜扬武将军”。
最后,看《三国志》作者陈寿对于曹操的评价:“各因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意思就是说,曹操善用贤人采纳计策,不会计较旧时的嫌隙。
这样的曹操,能说师“生性多疑”吗?
(文|勇战王聊历史)
曹操所处的那个年代,年轻时多疑更多是为了活命!
后来也不是特别多疑!
在官渡之战之后,发现很多自己官员与袁绍的书信来往,他却说战前自己都没有把握打赢,更何况下属呢,找后路也是人之常情,所以坟书,以安众心;
再到后来放走二爷,如果特别多疑,是不会放虎归山的,二人的感情还是特别深的;
还有张绣,杀死了曹操长子和大将典韦,到后来官渡之战投靠曹操,再到后来的封侯,他可是曹操手下封邑最多的一个。足以说明他并不是特别多疑!
谢谢邀请。这个分两个故事情节
第一:董卓,董卓除了十常侍之后,在宫中为所欲为,许多人刺杀他没有机会,曹操当时是董卓的幕僚,只有曹操能接近他,当时曹操还是心存汉室的,所以就想刺杀董卓,于是就在王司徒那借了七星宝刀来刺杀,结果刺杀失败,差点丢了小命,还使自己成了通缉犯。经过这事,曹操肯定心理有阴影,自己以后是不是也会有人来刺杀,后来才有曹操的梦中杀人。
第二:张邈,其实看三国演义,并没有显示这个人,但是三国志里面有讲到,这个张邈和曹操是铁哥们,曹操在创建自己根据地时就是在张邈的地盘开始,后来袁绍多次让曹操杀了张邈,但是曹操没有,但是到最后,张邈却在陈宫的诱导下背叛了曹操,偷袭了曹操的老窝兖州,这就给曹操又一次心理创伤。
曹操为何生性多疑?
一个人的性格一方面来自于幼时教育,另一方面是职业习惯。
关于曹操的性格有个小故事。曹操年轻的时候喜欢吃喝玩乐,标准的纨绔公子。他叔叔就很看到了就多次向他父亲打小报告。曹操心里很不开心,于是他就想了个主意。一天他看到他叔叔路过就假装中风流口水的样子。叔叔就问他怎么了,曹操说自己中风了。叔叔赶紧告诉他父亲,他父亲赶紧把曹操叫过来询问。曹操立马恢复正常。父亲问他叔叔不是说你中风了吗?曹操回答说不是中风只是叔叔不喜欢我,无中生有罢了。从此叔叔再给曹操告状,他父亲也不信了。曹操因为这是特别得意。这个故事说明什么眼见不一定为实,人必须要有怀疑精神,否则会被骗。
曹操第一份工作是二十岁的时候吕伯奢举他为孝廉,成为洛阳北部尉,负责治安。负责治安自然和案件打交道,怀疑是自然是他的职业习惯。
所以曹操多疑是小时候教育和工作习惯导致的!
其实作为一方霸主,或者说君王,基本没有不多疑的,只是有的表现得明显一些,比如曹操,有的藏的深一些,比如孙权。
我不清楚曹操是从什么时候起被贴上了多疑的标签,基本成了这个词的代名词,我觉得这对曹操是不公平的,生于乱世对身边的人和物时刻保持警惕没什么不对,何况曹操确实因为信任被人坑过,而且差点让他万劫不复。
这个人叫张邈,和曹操、袁绍他们都是发小,关系非常好,曹操当初只身从洛阳出来,号召诸侯勤王就是在张邈的帮助下完成的,而且曹操没有地盘,栖身的也是张邈的地方。曹操出征的时候对家人说,如果我战死了没回来,你们就去投靠张邈,这是一种怎样的信任啊?结果呢?在陈宫的游说下,张邈背弃了他们的友谊,夺了曹操的基业兖州。
确实张邈的背叛不单单是因为陈宫的游说,也是因为对曹操的不满,因为曹操杀死了边让,但是再怎么样你也不能把好朋友置于死地啊。
我想无论是谁在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后,都无法坦然的面对吧,因而性格有了转变似乎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曹操头上顶着多疑的标签对属下来说未必不是好事。
比如,你知道你的上司多疑,你做事是不是就会谨慎点,不要引起上司的猜忌。这总好过平时大大咧咧的,结果都给你记着,突然给你来个狠的,比如孙权对陆逊。
所以我认为曹操的多疑,可能和从小的生活环境有关,另一方面则是遭到了好友的背叛,性格出现了一定变化。
谢谢邀请。三国演义一代枭雄曹操集政治,军事,文学为一身,雄才大略。挟天子以令诸侯,刺杀董卓,擒吕布,官渡大败袁绍,是三国最有实力的一方霸主。但是也生性多疑。
曹操字孟德,号阿满,(现安徽亳州市)人。是魏国的开创者,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政治家说白了就是阴谋家,总是围绕在利用,离间,拉拢这些词汇中,天天在算计别人,也天天提防被人算计。戒备心强。曹操的多疑更是顶级的。
话说曹操刺杀董卓未遂,连夜逃跑。路过中中牟县,被军士拿住。县令陈宫听曹操慷慨陈词后,弃官随曹操共举大事。行至成皋地方,投奔父亲结拜兄弟吕名伯奢,吕伯奢家中无酒,去邻村买酒,曹操与陈宫在家等候,忽听有磨刀之声,有人说绑而杀之。曹操说吕伯奢非吾至亲此去可疑,先下手为强,与陈宫冲入,杀男女八人,看到有一猪绑在一处,知道错杀好人了。二人紧忙上马出庄,路遇吕伯奢买酒归来,问曹操怎么走了,曹操说戴罪之人不敢久留,又将吕伯奢斩于馿下。陈宫说明知错了还杀吕伯奢,是大不义也。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不能教天下人负我。试看曹操多么的多疑。
曹操的“生性多疑”这个认知和头衔基本来源于《三国演义》,说得最多的就是孔明军师了,每当刘备对孔明说的计划有什么疑惑时,孔明就上前一步对刘备说…“放心吧,曹操会中计的。刘备问:“为什么?”孔明答到:“因为曹操生性多疑。”刘备想了想:对。所以我得相信孔明,不然我就变成了生性多疑了,我可不能戴上这个帽子。刘备说:“军师,你说得对,他就是生性多疑。”久而久之曹操就把帽子给戴稳了。
所以“生性多疑”基本是敌对势力的评价,曹操其实是个很大度也很正直的人,你看他对刘备的评价是: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对孙权的评价是:生子当如孙仲谋。因为曹操本人对军事和政治都有着极高的认知,当别人很多计策或是规划得不到他的认可,又或是想骗他而骗不了,自然也会去污蔑他,所以曹操的生性多疑就这样被敌我双方给坐实了。曹操生性多疑与其出身和成长环境息息相关。
曹操出身于宦官之家,他父亲曹嵩是大太监曹腾的养子。曹操的父亲虽然官至太尉,但是他这一出身依然受到士族大家的排挤。
因为受人排挤,再加上曹操天生机智,害怕受到伤害,因此更加敏感。小时候的生存环境使他产生畏惧之心,由畏惧而生疑,他的这种多疑恰是自我保护的需要。
小时候最鲜明的例子就是曹操暗算其叔父一事。曹操小时候是一个喜欢飞鹰走狗不务正业的纨绔子弟。他的叔父常常在曹嵩身边念叨,曹操因此常常遭受责罚。
一次曹操叔父过他家门,曹操忽然装作中风的样子,鼻歪眼斜,口吐白沫,吓得叔父连忙去告诉曹嵩。等曹嵩叫来曹操询问情况,曹操已经恢复正常,并借机说了叔父对自己常有偏见,从此曹嵩再也不相信他兄弟的话了。
曹操这一小小伎俩常被后人解读为“狡诈”行为;其实这一“狡诈”行为的背后是他处于不安之中的应对。他对环境的警觉、他人的戒备也就养成了他生性多疑的特征。
按理说,当曹操官至宰相,挟天子以令诸侯,有主宰自己或者说他人命运的能力与权利了,为什么还那么多疑呢?
这还与曹操早年的一段经历有关。西凉军阀董卓进京,专权擅政,卧眠龙床,淫乱后宫,深为汉臣所忌恨,于是密谋要除去董卓。
曹操从司徒王允那里借得一把七星宝刀,准备行刺董卓,虽然未有成功,以自己机智化解了危机,但是他的经历也让他对自己政治环境留下了戒备之心。
今日之曹操即是昔日之董卓,忌恨而欲除去他的人大有人在。曹操曾在一篇《让县自明本志令》中就曾明白无误地说出了自己的这种担忧。因此才有“梦中杀掉服侍自己侍卫”的戏。
一个人的性格与他生长的环境息息相关,曹操生性多疑,更多地表现了他对生存环境产生了不安全感。曹操表面上无论多么强大,权势多么炙手可热,但一样内心脆弱,像个凡夫俗子似的,这也许是我们喜欢曹操的原因之一。
“人心隔肚皮,”“不怕意外,就怕万一”,这些俗语都是警告人们,做人做事都要多留个心眼,以求自己不吃大亏,不栽大根头。曹操多疑性格的形成,既与其天性分不开,也与其生活环境戚戚相关。
首先曹操从小就很狡诈。他爱做一些令大人不放心的事,其叔父知道了就爱向他父亲曹嵩告状,自然曹操就要遭到父亲的斥责。一天在街上,曹操看到叔父要过来了,就躺在地上打滾,口喊肚疼,其叔父见了,回家就告诉了曹嵩,等曹嵩见到曹操,问他肚疼的事,曹操说他压根就好好的,啥时肚子痛了?叔父最爱无中生有,乱告状。从此曹操再做什么,其叔父再给曹嵩说,曹嵩也不相信了。这是三国史料上记载的故事,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会装假,因此他自然也会怀疑别人装假。曹操年青时很喜欢当时名士许劭给他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评语,也说明曹操性格狡诈,自己狡诈,就会推及及人,怀疑别人也如此。其次受其祖父曹腾影响。曹腾是东汉末期皇宫宦官,深宫大内长期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不允许相信任何人,早年曹操也一定接受不少曹腾的教育,幼小的心灵里已打上了不能相信任何人的印记。其三生于纷争的乱世。汉末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相互混战,各种诡诈计谋,防不胜防,立身行事,统兵打仗,远交近攻,不谨慎小心怎么行?稍有差迟,就有亡家破国丟命的危险。其四朝廷内部暗流涌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虽把持朝政,生杀大权在握,但是那些不满其独断专权的朝臣,时刻在谋划颠覆曹操政权,刺杀暗杀动乱不断,不能不让曹操日防夜防,疑窦丛生。
总之曹操的多疑有其天性,更多的还是深受他所处的环境影响,不得不让他性格多疑。多疑的性格保护了曹操的生命,确保了他一手打下的曹氏江山,但也冤死了吕伯奢一家,冤死了不少朝廷大臣及曹操手下,也冤死了好心为其治病的名医华佗。多疑的性格更突出了曹操的狡诈奸滑,也让大多数的后世人,无论如何也很难欣赏喜欢这样的奸雄人物。熟得熟失,泉下有知的曹操可有悔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