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考试难还是现代高考难?

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古代科举难度较大。

古代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

第一级是院试,考试者统称为童生,考试范围是州县,考试合格的人称为秀才。这个考试成绩分为六等,只有在这个考试中,考到高等的才能得到秀才的称号,而考到一、二等的才有资格去参加更高一级的考试,叫“录科”。

秀才的身份就已经摆脱了平民的身份,算是个知识分子,可以免除一人的徭役,可以不拜见县官,但本身不是官。

第二级叫乡试,这是省一级的考试,乡试三年一次,一般在八月,由省出题,名额有限。在乡试中考试过关的人就叫举人,举人是有资格做官的,如果官位出现空缺,举人就有做官的机会。这也是范进通知中举后发疯的原因。

乡试考试中获得第一名的人叫作解元,这只是三元里的第一元。

第三级是会试,时间明年二月,这个考试只有获得举人资格的才能参加,也就是说,对手将是其他省的精英们,朝廷将在你们中间挑选三百人(会有变动),这三百人并不是我们在电视里经常看到的进士,他们只是“贡生”。

会试考试的第一名叫会元,这是三元里的第二元。

通过会试的精英们还要面对最后一道考试就是殿试。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方式是皇帝提问,考生回答,内容主要是策问。

皇帝及大臣根据考生的表现,会划分档次,共有三甲。

一甲只有三个人,叫进士及第,分别是状元、榜眼、探花。

二甲若干人,叫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人,叫赐同进士出身。

状元就是三元中的第三元。

古代的科举考试就类似于今天的中考+高考+国家公务员考试。


这种比较不太好比较。古代文盲率高,能读书识字的本就不多,因此能参加考试的就不多。而现在九年教育阶段,全民都要接受教育,在此基础上,能参加高考的人就会增多。

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世界上最后一届科举考试结束于1919年的越南阮朝),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按照录取率来说,现在的录取率比古代要高。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随便考个分数都能上个所谓的大学,只是这个大学的好坏而已,而古代,最低除了秀才之外,其它人啥都不是,只能继续读再考。

按照考试次数来说,古代要难。每个朝代的考试次数不一样,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也就是说需要参加4次考试,过了院试才能参加乡试,过了乡试才能参加会试,过了会试才能进行殿试,层层选拔,层层淘汰。按照这样,比如今的高考要难。高考只需要你报名参加考试即可,前期不会进行淘汰筛选,淘汰掉的人连参加下一轮的资格都没有。

按照考试时间来说,古代要难。古代科举考试不是每年都有的,基本都是每3年才一次,而现在每年都有一次高考,一次错失后第二年再来也没什么关系。

按照考试内容来说,现在要难。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内容比较死。如果你能掌握其中的技巧,并加以练习,是能够达到一定的高度的。而现在语数外,理化生或者政史地任选3科,语数外的比重就很多,同时另外的3科学习任务也很重。现在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主要是为了能够熟练灵活地运用,而是不只是死记硬背。在语数外中,数学的难度不小,也是最具有区分度的一个学科,而如果你学理化生的理科,知识点的理解与解题技巧的掌握任务量很大,这些与古代比起来,要难上许多。

不管是以前的科举考试,还是现在高考,都是选拔人才的一种形式。但是两者又有区别,科举考试单单只是为了官场和朝廷提供人才,而高考是为整个国家社会输送人才,这就注定了高考比科举的受众面要广,可覆盖人群也多得多,同时也是整个社会发展的结果。


不好比较。当然,就录取的比例来看,古代较难。就考试的内容来看,古代的也比较难。不过,他们不用考数理化啊,简直幸福。关于古代科举,且分享以下几点:

科举考试始于隋朝,由隋炀帝杨广创立,终于清末,最后一名状元叫刘春霖。隋朝时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开设明经、进士两个科目招徕天下英才。根据历史记载,彼时还设有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但是以明经、进士为最主要的方式。

唐朝完善了前朝的科举制度,并设博学鸿词科取士。进士科主要考察:诗及赋,另外增加了考时策等。当时对诗赋的考题和音韵都有明确的规定,称为“试诗帖”。

唐朝对进士科的录取率很低,康震教授在百家讲坛讲《唐宋八大家》时称,宋代对进士的录取人数是唐朝的十倍。

唐人有“雁塔题诗”、“曲江会”等乐事。是指放榜后,第一名的状头即状元会与同榜学子同游长安城,并在慈恩寺雁塔题名,称为“题名会”(即雁塔题诗),又宴饮于曲江亭子,称为曲江会。

北宋端拱元年(988年)贡举确立了贡院制度。以后省试都基本遵行。制度规定:省试前,由御史台派一名官员监门,在都堂帘外设立桌案,唱名给每个应试士子印试纸。阅卷合格,录进士试卷供皇帝审阅,诸科则只录姓名。皇帝御定以后,先各书姓名分散报捷,次日再放榜唱名。向皇帝谢恩以后赴国子监谒见孔子像,接着在琼林苑举行两天闻喜宴,首日宴进士,次日宴诸科,都算是皇帝赐宴。宴罢及第者题名刻石于贡院,再由状元牵头,召集同科举人择日聚会,称为期集,列叙姓名、乡贯、三代,叙同年关系。然后登科之人赴吏部试判三道,称为关试,作为吏部选官时的参考。据《细说宋朝》

北宋淳化三年(992年)一是对主考官实行锁院制度,二是殿试时首次实行糊名考校法。

北宋真宗朝还实行试卷誊录,只把试卷的抄件交考官评阅,使其无法辨认考生字迹。

北宋神宗时,王安石废明经等科,只保留进士科。

科举考试分为三个等级,即乡试、会试、殿试。其中乡试第一名称为解元。会试第一名称为会元。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

关于八股文。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今人一般认为,八股文限制了古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和思维,视为封建社会的一大弊端。

此外,一般出题的考官和中举的学子以师生相称。如北宋年间,欧阳修担任主考时,录取的有苏东坡、苏辙、曾巩,他们视自己为欧阳修的学生,而同榜进士则以同年相称。

适逢阅读阎崇年《清十二帝疑案之总说》一书,看到关于清代科举的描述,一并引用如下:“清朝的科举考试,一共进行了112科,大体上三年一次,有时候也加科,就是加一次考试。参加考试的人数很多,你像光绪九年,参加会试考试是16000人,取中者,考中的308人,比我们今天高考难多了。清朝112科进士,总共多少人呢?总共是26846人,平均大体上一年100人。道光以后,中国人口四万万,每年平均取一百个进士,可见考试之难。乾隆的时候有一个特别规定,就是台湾到北京来参加会试的,它有一个规定就是每十人取一人,是比较优惠的一个条件。”


当然是古代考试难。

其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寒门学子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科举考试上。千军万马行独木桥,不像现在,榜上无名脚下有路。360行,行行出状元。

其二,古代要的人少。经过层层选拔的科举考试,到最后能选上的寥寥无几。

其三,古人虽然要的少,但考上就能做官,学而优则仕,因此市场很大。


古代考试的赶考路上,以及考试的三至五天难,但是平时轻松,全靠个人安排,但学的都是经世致用,树人立德的好东西!今天的考试,难在每天,学的都是不一定能用的东西,学了也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但是考试这几天相当简单,因为平时天天在考!


原始地址:/redian/4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