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想着讨好别人,这是一种什么心理?

讨好别人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可以说,讨好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明星会通过漂亮的装扮讨好我们,商家会设计漂亮的产品包装讨好我们。因为人是群居性动物。我们的祖先教会了我们如何满足和保护我们自己,从而在群体中生存。人类为了其群体而欢呼,为其群里而杀戮,为其群体而献身。所以,我们在评价自己的时候,会部分的依据自己的群体成员身份。拥有一种“我们”的感觉能增强我们的自我概念,这种感觉好极了。我们不仅在群体中为我么自己寻求尊重,还在群体中寻求自豪感。如果缺乏积极的个人统一性,人们往往会通过认同某一群体来获得自尊。而讨好别人这种行为,就是为了融入群体,获得社会同一性。

但是,如果你总是想着讨好别人,就需要注意了。因为这时的你很好能混淆了认同和自我认同的概念,因为这两者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你会误以为是别人让你心情这美好的。好像只有别人先认同你,你才会认同自己。

有一个简单的方法可以打破这种习惯。买一个计数器,尝试每天关注自己做过的一些积极的事,即没有外部奖励也能做好的事。每次只要做了自己认可的事,就按一下计数器。如:早上你对同事微笑,不管他是板着脸还是队你报以微笑,你都要按一下计算器。每晚检查计算器上的数字,然后记下自我认同的总次数。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它却能帮你实现自立和自我认同。基本上两三个星期后你就会开始学会自我认同,自我感觉也开始变得更好,然后你就不需要通过讨好别人来获得认同了。


讨好别人也意味着取悦别人,实质上是自我认知评价水平偏低(低自尊)导致的。想着讨好别人的人,潜意识中害怕别人不接受自己,不喜欢自己,不愿意和自己做朋友,所以他们就采用讨别人开心的方式让别人和自己保持着一种联系。

很多讨好别人的人并不是自己愿意这样做的,而是潜意识要求这样做的,他们意识到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刚才的行为是在讨好别人。这类人很多在过去的亲密关系中被忽视,被疏离,比如小时候,不受父母的宠爱,注意,被父母忽视,为了得到父母的注意,他们就采用讨好的方式去讨父母的欢喜,随之这样一种行为模式形成下来,影响着后面的生活。

如何改变这样一种心理?

1、自己目前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当自己发现刚才的行为是在讨好别人,不要自责,用平常心对待,一点点的改变;

2、做一些自己感兴趣能够有成就感的事情,这能帮助你建立自信心;可以尝试参加一些活动,并且积极参与组织这个活动,和活动成员一起快乐的交流,这能帮助了解他人,明白自身和他人并没什么不一样。


总想着讨好别人,是一种迷失自我,对自己不够自信的表现。甚至做什么事情都会从别人的角度来细致估量,这样的生活会让自己感觉很累。其实美好的生活不是必须有一个很好的交际圈,现在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需要有一定的基础,说金钱,地位,以及其他可以相互带来利益的关系。为什么发小的关系,同学的感情非常珍贵,那是我们当时的感情非常纯粹。总想着讨好别人,也可能是感觉自己孤独无助。朱自清说过: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都没有。其实尝试着一个人去做做,你会发现轻松很多,快乐很多。总想着讨好别人不如主动去沉淀自己,提升自己。


首先,是缺乏主见的一种表现。

那么,为什么会缺乏主见呢?是因为你对当前的人或事不了解或了解不深,或者虽然了解很深,但对此并不是坚信不疑(注意,这和是否自信是不同的)。关于这一点,举几个反例反而更容易证明,比如说,技术人员和粉丝群体。

例如,你是一个程序员,你平时个性内向,不爱说话,也和左邻右舍相处得很好,但是,如果碰到你熟悉的编程问题,你很可能会和对方争个“你死我活”。为什么?因为你非常了解,并且已经在这里栽了不少跟头,对于那些“错误的幼稚的引导人走向歧途的旁门左道”简直不可容忍、不吐不快。

再比如,你是一个某某的粉丝,对于那些贬低你偶像的言行,你经常会头脑发热,内心充满不平,哪怕给出此番言论的是一些广受好评的名家大腕。为什么呢?因为在你内心深处只装得下你的偶像一个人,并且你已经把这种对偶像的热爱不知不觉地转换成了一种真理——任何人都不可侵犯的、坚信不移的真理。

其次,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为什么要讨好别人?归根结底,是希望获得对方青眯,希望对方对你也有好感,从而在内心上获得一种安全感——“看,现在,我向他发出了友好信号,他很可能会和我成为朋友,或者是同盟(尽管对方愿不愿意成为你的朋友和同盟还不知道)”。因此,一般说来,那些总想着讨好别人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是落单者,缺少朋友,也缺乏支持者。根据因果理论,他们势必会比那些有很多朋友和支持者的人更有动力去讨好别人。

最后,是一种日后有所求的表现。

这一点很好理解。今天,我向你发出了友好信号,等到哪天我需要你时,你也应该对我发出友好的表示。何况,相比老外,中国人常常有一种有备无患的心理。俗话说得好,出门在外,多一个朋友总是好的。多一个朋友,就多了一个潜在的助手——讲真,现在虽然没啥用,但保不准哪天需要派上场呢?


如果是过度友善的话,这并不是一个值得赞美的善良性格,而是一种病理状态,名为“看管人性格紊乱”或“取悦病”。在美国心理学家巴巴内尔著作《揭开友善的面具》中写道:“极端无私是一种用来掩盖一系列心理和情感问题的性格特征。”

这类人友善无私的背后通常是痛苦、孤立、空虚、罪恶感、羞耻感、愤怒和焦虑。“问题是要成为圣徒可能会致命。当给予成为活着的理由,那人就不再是人”。

大多数习惯取悦于他人者,对拒绝和敌意有着根深蒂固的畏惧和焦虑,从小就学习如何尽力避免拒绝他人引起敌意,被迫戴上友善的面具,然而只考虑他人而忽略自己,他们希望感到被人需要。这种过分取悦他人的老好人可能需要付出非常高昂的代价,譬如活在对拒绝和失败的恐惧中、充满自卑、失去自我、时常自我责备、对人际关系缺乏安全感、无力抉择、疲于追求完美、感觉被孤立等。

如果某人太顺从,不能为自己挺身而出,没有自己的声音,那就容易受人欺负。要改变这种长期以来的行为习惯需要付出大量的努力,需要更多了解自己的恐惧和担忧。

想改变这一点,“好人”可以努力学习为自己说话,尝试说“我想”、“我要”。

最后需要记住,要回应别人的需求,但前提是不能为此违背自身意愿。换句话说,要像爱自己一样爱朋友,但首先,要爱自己。

讨好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委屈自己以求得某一个人的肯定或者是赞许。讨好的意思是自身的利益一定是受损的。

那么,为什么有的人宁愿自己的利益受损,也要这么做呢?

原因很简单。这个看似利益受损的过程,精神得到了满足。

归根到底,是因为对自己的价值的不确信,要靠别人来维持。

相信你们可以找到让自己强大的方式,强大了,就可以不这么做了。

不要刻意去讨好别人,要学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使命去讨好别人,也要学会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和使命去和别人翻脸,拉黑别人,跟别人拍桌子动手。你太柔弱好说话烂好人一个,别人会怀疑你能力不行。你为人处事太腹黑别人会对你处处提防,做起事来也难。

即精明又大度,性格上能屈能伸,格局上拿得起放得下,别人才愿意和你合作,重用你,觉得你靠谱。这个得练,过程挺痛苦的。

为了获得关爱、他人的喜欢,我们去减肥、去遵守规则、去努力勤奋、去讨好他人。可是,有些规则是让我们难受的,减肥是让我们痛苦的,努力勤奋也是需要意志力的。我们真实的内部体验只是想要关爱,想让自己过得舒服。

讨好型的人就这样产生了。他们的自我需求和机体感受被深深压抑了,全部的行动都由价值条件支配。因为没有了自我评价的自我价值,他们的价值全然在于他人的肯定、他人的关注、他人的表扬。只有讨好了他人,我才是好的。


拿我自己来说,在高中有一段时间我过得小心翼翼一看到别人脸色不好我就觉得是不是我哪里惹到他了,然后就会刻意地去迎合他甚至委屈自己。不过后来我想通了,我又不是人民币怎么可能人人都喜欢我呢?但是总想着讨好别人是一种怎样的心理呢?

人的内心是需要认同感的。而你明显缺乏自我认同。所以需要不断地从外界弥补这种心理上的缺陷,通过讨好别人来寻找认同感。

可能童年或者少年的成长环境充满了来自外界的否定和压力。导致你成为了一个自卑者。

自卑者与自信者的区别:自卑者的认同感源于外部,而且潜意识的焦点集中在自身的缺点;自信者的认同感源于内部,而且潜意识的焦点集中在自身的优点。

你对于自我的评价依赖于外界的眼光,不懂或者说不敢直视自我,潜意识里习惯了压抑与否定,认为自己很卑微。只有拼命讨好外界,以此得到认同感才能让你得到心理安慰。对你而言,别人的眼光是一面镜子,你只有从这面镜子里才能看到自己。

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你对于自我的认知方式。

这个问题需要用心理学上的认知治疗解决。也就是改变认知方式。你需要学会将认同感的来源从外部转移到内部,建立自己的审视标准。学会关注自己的优势。

首先给自己灌输这样的理念:我的好坏是一个客观值,与别人怎样看我没有直接关系。然后理性分析自己都有哪些优点和缺点。可以想象一下自己和陌生人交际的过程:你顺其自然地表现自己,然后被对方注意到了你的缺点,如果是平时的你会有这样的心理:完了完了,我把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了,他一定觉得我这个人好差,所以我真的好差。。。但是现在你要锻炼自己这样想:哈哈,不小心暴露了自己的一点缺点,不过没关系,他怎么看我并不能决定我的好坏,况且我还有很多优点呢,会把好印象挽救回来的。然后把想象中训练的心态运用到实际中,一点点训练自己将认同感转移到内部。

没错,听起来很简单,但是思维方式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你一点点练习和强化。不要企图一蹴而就。当你拥有了自我认同的能力,也就不需要讨好别人了。

但是还有另一种心理,看看你属于哪一种吧!

“总是想讨好别人”是什么心理?我觉得:因为不信任,首先不信任自己,其次不信任对方。

一个人看见的世界,完全反映

出TA自己的内心世界(投射)。TA在做讨好别人的事情时,TA并不认为那是在讨好,而是希望建立信任(建立信任的目的不是我们现在讨论的范畴),

一个人有多么地不信任,就有多么地(想)控制。这里说的这个控制,不是我们说的那个控制欲,而是“害怕失去的潜意识自保”。这其实也是自卑心理的一种表现。

“亲密”的英文就叫“没有恐惧”,我想,如果一个人可以在一个人面前肆意(纯褒义),那一半是因为性格不理想(这个不是现在要讨论的),多半却是因为“不怕失去”。

“总是想讨好别人”是优点还是缺点?事情很简单,她只是一种心理活动(尽管有人把这称之为“病”)。与,从来不取悦别人(尽管有人把这称之为“个性”),是一样的,都是一种心理活动而已。当然,鸡汤已经把这个“取悦别人”当成缺点喷得体无完肤。

象我,作为一个没有取悦别人意识的人,我却认为,能做到适度地、理性地取悦别人,已经是了不起的成绩了。我内心是羡慕的。所以,我现在已经努力在做一个温柔的人。

取悦别人是很多人都有的一种心理。号称从来不取悦别人的,你只是还没有遇到那个让你愿意取悦的人。比如我一个朋友,多少年来,就号称从来不xue取悦别人的人,创业以后,遇到一些(投资)人,妈蛋,完全变了。如果他只为他自己,反倒好了,他犯不上讨好谁,更多时候,他取悦一些人是为了跟随他的更多人。

“取悦”这种心理会让我们感到痛苦和无奈,很不愿意这样去做,但是当面对别人时,还是会不自然的去取悦别人,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理性取悦。这个世界,没有人不需要善意和爱。

取悦别人的动机很多,展开说又得一大堆,就此打住。

最后想说的是,任何事情,感情上,利益上,多为别人考虑(这不是取悦,也不是委曲求全,而是情商高的一种。),可是我们一定要为自己而活。


自卑心理

一个人自己什么都不好,什么都做不好,总想着靠别人一步登天,吃力讨好走上人生巅峰,这样的人其实就是自卑心作怪

人的内心是需要认同感的,而你明显缺乏自我认同,只能从外界寻求安慰跟认同,自卑者与自信者的区别:自卑者的认同感源于外部,而且潜意识的焦点集中在自身的缺点;自信者的认同感源于内部,而且潜意识的焦点集中在自身的优点。

还有就是一些拍马屁的人,喜欢讨好上司,获取更大的利益,他们懂得逢迎趋合上司,获得上司的欢心,等到好事情的从天而降,花费时间琢磨别人喜欢什么,自己的利益得到长久这个是那些拍马屁的人心里


不会刻意去讨好别人,实在做不出来,我这情商也太低了吧,不过我对自己非常不自信,常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一个人什么也做不好。自卑感特强烈!今年特别想考驾照,犹豫纠结了很久,昨天下午去报名了,一晚上翻来覆去总想着,我这么笨,什么时候才能拿到驾照,肯定也会挨教练骂的!又后悔去报名了,哎!


在美国心理学家巴巴内尔著作《揭开友善的面具》中写道:“极端无私是一种用来掩盖一系列心理和情感问题的性格特征。”,如果是过度友善的话,很可能不是值得赞美的善良性格,而是一种病理状态,名为“看管人性格紊乱”或“取悦病”。

这类人友善无私的背后通常是悲伤、痛苦、孤独、空虚、羞耻感、罪恶感、焦虑和愤怒。

大多数习惯取悦于他人者,对拒绝和敌意有着根深蒂固的畏惧和焦虑,他们从小就学习如何尽力避免拒绝他人而引起敌意,因此戴上友善的面具,变得只考虑他人,而忽略自己,“他们希望感到被人需要”。这种过分取悦他人的滥好人,可能需要付出高昂代价,比如活在对拒绝和失败的恐惧中、失去自我、充满自卑、时常自我责备、对人际关系缺乏安全感、追求完美、感觉被孤立等。如果某人太顺从,不能为自己挺身而出,没有自己的声音,那就非常容易受人欺负。要改变这种长期以来的行为习惯需要“痛苦的努力”,需要更多了解自己的恐惧和担忧。

想要改变这一点,“好人”可以努力学习为自己说话,尝试说“我想”、“我要”。

“问题是要成为圣徒,可能会致命。当给予成为活着的理由,那人就不再是人”。要记住,要回应别人的需求,但前提是不能为此违背自身意愿。换句话说,要像爱自己一样爱朋友,但首先,要爱自己。


害怕没有朋友被孤立但是我们是独立的个体也不要太依赖别人我们要学会独立这样即使一个人也不会很难受父母把你养这莫大不是为了让你讨好别人的


我觉得吧这是一种自卑心理,因为你在交往过程中把自己放在一个弱势的地位中,当然也有可能你是过分的善良了,都是为了对方考虑,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样会是吃力不讨好的,因为人善会被人欺嘛,不卑不亢这会让你在人际交往中处于一个舒服的位置!


讨好别人跟奉承别人是相似,又可以说人在极度情绪低落时,想得到别人安慰下,想得到好的语言激励下,缓解下低落情绪,这样亦可以说用好说话去讨好别人。

我认为讨好别人分两种心态

第一种是有目的刻意去讨好别人,亦可以叫“拍马屁”见高就拜,见低就踩,见到上司领导或社会上有地位人,就去进行奉承讨好,还不分青红皂白去讨好博上位,作为一名领导和社会有地位的人会很乐意听到这些好话。

第二种是没目的顺其自然去讨好别人,见到朋友情绪低落,就用好的说话去鼓励和安慰下,讨其缓解低落情绪,在心理上帮其走出困局,作为情绪低落者亦会乐意听到这些好话!


总想着讨好别人,实际上是没有自我的人,他们的身上有一个假的自我,这个自我以他人的满意度,评价来作为衡量自己的标准,他们通过讨好别人来找在自己的存在感,价值感,本质上来说,因为自我的价值感太低,不足以撑起一个完整强大的自我,所以他们形成了虚假的自我,用以在生活中处理各种事情。

而这个假自我的产生通常与过去的成长经历有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父母的教养方式,这样的孩子通常都是人们口中常说的乖孩子,乖对于父母来说很省事,因为这样的孩子让他们省心,但对孩子来说,过于乖让他们从骨子里就学会了通过讨好来获得父母的爱和关注,进而形成一种根深蒂固的行为模式,即便进入社会,他们依然会通过讨好,在他人面前表现的乖来获得他人的青睐和满意!

想要改变自己的这种行为模式,首先思想上要形成新的观念,那就是人在这世界上首先讨好的应该是自己,然后才是别人,也就是说要将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甚至偶尔自私一点也可以,因为一味的牺牲自己来讨好别人,最终牺牲了自己的利益,自己会过得越来越差,自己过不好又如何来帮助他人,所以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如果讨好自己的呢,具体来说就是尊重自己的想念和想法,很多时候面对事情我们自己内心有自己的想法,但迫于头脑中讨好他人的想法,我们才不敢坚定自己的想法,才会放弃自己的念头屈服他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坚定自己的想法,听从自己的内心,勇敢的说不,才能真正的做自己。


可能只是想赢得别人的好感,和别人产生一个良好的关系。其实也不用强迫自己去讨好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想法,不是你讨好他,他就会对你好的。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王宏梅:

总想讨好别人,是想要得到别人的爱。

总想要讨好别人的人,内心深处觉得自己不够好、不配得到别人的爱,而想要得到别人的爱,唯有讨好别人。这其实是来源于一种深入到骨子里的不自信。

自信的人,他内在觉得自己是好的、有价值的、值得被别人爱的,他不用讨好别人,别人也会来爱他。

追根溯源,还是得回到养育者身上。最理想的父母之爱应该是无条件的爱,只要你是我的孩子,我就无条件地爱你,不管你长得美还是丑、聪明还是愚笨,我都无条件地爱你;而有条件的爱,是你表现得足够好,我才爱你;你考试得了一百分,我才爱你;你乖你听话你懂事,我才爱你。在有条件的爱里,孩子必须做到父母的要求,才能得到爱,否则就得不到爱。对于婴儿来说,如果得不到父母的关注和爱,他会感到极度的不安全,失去父母的爱对孩子来说最糟糕的境况即意味着死亡!所以在极度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早早地成熟,会察颜观色,会看人脸色行事,会处处讨好别人,来得到别人的爱。

讨好别人来得到爱,是一种不健康的爱,而健康的爱,是充分自爱,然后爱他人,也能得到他人的爱。

想要改变讨好别人来获得爱,首先要自己先爱自己,无条件地爱自己。爱自己的独一无二,爱自己的与众不同。爱自己、接纳自己,然后才能爱别人、接纳别人。

做到爱自己不容易,从小事做起,在不伤害他人与社会的前提下,每天发自内心地做一件事情而不用在意别人,比如,买一件自己喜欢的小礼物给自己、在不需要时大大方方地拒绝别人、对自己积极关注,每天给自己写一封信,来表扬一下自己做的好的地方,等等。久而久之,你会发现自己是如此值得被爱,你有能力也更值得被爱!这个时候,你就完全忘记讨好别人了。


你会卑微的去讨好任何人

冗长梦境,看过太多的离合悲欢,伤愁别绪,只如反反复复变化无常的气息

一路走来,一路被辜负,一路点燃希望,一心寻找答案

是否过去的期许有多快乐,现世的遗憾就有多悠长

成长途中,匆匆而又忙忙,跌跌而又撞撞,奔波而又小心,劳累而又费心

一生里,留下些许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一直在嘴上逞强,心却没那么坚强。因为心中有善,所以选择原谅

因为心中有念,所以选择包容


讨好其他人从行为层面来说,通常表现为顺从,不敢提出意见,对他人存在依恋感,从而是自己的安全感获得某种程度的满足。

对爱或情感的极度渴求

总想讨好其他人的人通常都非常渴望得到他人的爱或者认可,所以为了避免失去别人的情感和认可他们很少批评或者评价其他人,即使内心有种想要反驳对方的冲动,但由于一旦是去别人的情感就会给他们自己带来极其强烈的焦虑感和不安感,因此,这种忧虑不安就会将反驳对方的冲动压制住,所以他们很多时候无法意识到自己呗压抑的敌对冲动,认为顺从就是自己的本意,敌对的思想一旦进入意识层面,也会积极被压抑。

对安全感的渴求

安全感极度缺乏的人会或者极度依赖其他人,或者隔绝自己与其他人的联系,从外界人际关系中抽离出来,以此避免受到伤害,或者说他无法信任任何人,所以会采取这种方式。

缺乏安全感的人可能是从小就没有受到父母的关注,没有与父母建立很好的情感联系,这种模式和需求从而延续了下来。当然,成年期的行为模式并不是幼儿期行为模式的复演,他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

对实质帮助和的需求

还有一种原因在于,希望讨好的对象能为自己提供一些实际的物质帮助,实质性建议或者帮助。有时这种需求就是其实际需求,有时这种实质性需求只是对情感渴望的一种变形。

总体而言,讨好他人的人希望自己能够从对方身上获得情感支持或者物质层面的支持,这都是对于基本的安全感的需求。


不能说“不”,或是总是主动地取悦他人,以满足自身的安全感,是因为你对拒绝他人或是看到对方被拒绝之后不愉快的神情有着深深的焦虑。我有一个“双向障碍”的来访者,从小父母都比较严厉,自己是家中的小女儿,上面有3个姐姐,下面还有一个弟弟。在这样的家庭中,你可以很明显感受到重男轻女的氛围,几个女孩子的存在无非就是为了最后一个男孩子的到来做铺垫,所以在这几个女孩子中间就形成强烈的竞争关系,我怎么样做才能更取悦父母,得到自己想到的,取悦父母就是唯一的方式。对于每一个孩子而言,各方面情况都要寄希望于父母,小到衣食住行,大到读书教育,所以为了生存下去,女孩子们都要各显其能地找到各自生存的本事。不会拒绝,总是取悦讨好就是成了生存之必然技能。所以,这位来访者长大之后,她就没有办法拒绝男人,在恋爱地过程当中总是会被男生占便宜,因为她会出现一种“移情’现象,移情就是将自己过去对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会太多投射到分析者身上的过程。因为在小孩子他需要父亲的爱,在恋爱中她又需要男朋友的家,所以她总是成为受害者。她就像《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的松子一样,不停地恋爱又不停地辜负。

所以,我们往往会发现,那么总是讨好别人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在原生家庭当中得不到爱的孩子,讨好别人成了他们必须要生存下去的手段。而那些从小娇生惯养的孩子,总是可以拥有任性的拒绝他人的能力,因为他们从小总是等着父母来讨好他们。所以,或许你并不太喜欢那些总是讨好别人的人,但是可恨之人真的往往有可怜之处,他们的不安全感,对于拒绝他人的焦虑其实无时无刻在伴随着他们。


我们谁没有讨好别人的心理呢?每个人从小就在讨好父母,讨好同伴,讨好老师,讨好权威人物等关系中体验着讨好的好处:被表扬、被重视、被奖励、不被指责、不被怪罪、不被惩罚等等。这是人在成长时的无奈,也是人成为社会人所需的啊。

讨好别人有双重含义:一是功利性的,即通过主动讨好别人而达到自己某种目的;二是防御性的,通过讨好别人而达成情感联盟,避免树立攻击对象,为自己取得宽松的生成环境。所以,讨好别人有着它的积极作用。不过,过分“讨好”又会给人带来无穷烦恼,在不得不“讨好”的背后掩藏着一种内心冲突,存在着人际交往的不安全感。

讨好别人的人,人际关系看起来很好,他总是热心助人,口碑好,别人喜欢找他“麻烦”,可内心苦水只有自己吞。这是典型的“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社交焦虑。不会拒绝也不能自如地提出要求,又怕被别人拒绝的心理状态,在心理学上称为“被拒敏感”。

这种人是活在别人的印象中,其自我概念是建立在他人评价上的,其个性决定了他在人际交往时,会高度关注他人的行为反应,包括他人的需求。如果他在意了别人和满足了别人,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好的态度和好的评价,自己就会感觉被重视,觉得自己做得很对,很有成就感!

由于“讨好”是以压抑自我为代价,他必然会逐渐感觉是在为别人而活,会逐渐产生拒绝别人的愿望,但他欲拒不能。因为他内心的弱小与不安全感,使他无力承受“万一被拒绝”的后怕,他潜意识的“讨好”欲望,使他还不愿丧失他人的好评和好感,惟有“讨好”能感觉自己是好人,也惟有实现“讨好”才能免除他社交中的焦虑。当然他的心理现实是,要么顾了自尊(面子)委屈了内心自由,要么顾了内心自由而伤了面子(自尊)的矛盾冲突。但一般情况下,他宁愿忍辱内心而不愿丢失面子。看看那些吃酒席的人就知道“面子”何等厉害:本来不胜酒力,但为了在朋友中撑面子他可以“宁伤身体不伤感情”,可以豪情壮举到烂醉如泥,甚至肝硬化、肝坏死。中国的酒文化就足以说明人际社会中人“拒绝”人难啊。

不会拒绝的人,虽然很想拒绝人,但潜意识仇视拒绝。因为拒绝和被拒绝对他而言都是一种伤痛,他不自觉地会选择远离拒绝。“讨好”便是远离被拒伤痛的最好补偿。

要不受被拒敏感的困扰,能够自如地拒绝和提出要求,最根本的还要从改善和培养个性做起。被拒敏感,是一个人缺乏自主性、自我概念弱、自卑等个性因素的存在,才使人在人际交往中需要反击性回应时,显得没底气没自信的紧张反应。因此,练就开放性个性,才意味着解放自己、获得人际自由。


我可从来不喜欢“讨好”别人,那叫失去“尊严”。朋友之间的交往“礼尚往来”,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别说朋友,要是夫妻之间不能相互尊重,也会让人觉得“寒心”。人活着要有“骨气”,别“低三下四”的讨好别人,会让人轻视你。


原始地址:/wenhua/356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