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美德有哪些?

“仁”的划时代价值探讨

回过头来想,先秦时代的思想文化,是不逊于古希腊雅典的,先秦哲学家孔子、道子、墨子等人的思想也是十分的深邃的。只不过自秦汉以后,唉!不提也罢,先秦以后的思想,简直是不堪入目,不值入耳的。

如果能复兴先秦的优秀文化,并加以一定程度的发展,必将比欧洲文艺复兴运动还要影响大!自1840年算起,中国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些不自信了!每种文化都会有自己的弯路,我们是走过2000多年的弯路,幻想有一天跟着皇帝能够……,我们养了一大群的皇帝,给他们好吃的,好喝的,好玩的,还有好大的后宫。结果,皇帝并不能。

那是不是中国文化出问题的?不是,是秦汉统治者故意这么做的,导致优秀的文化传统发生了重大的变异。但是金子总会发光,先秦达人的重要思想不会被埋没,等待我们进一步挖掘,中间的2000多年的历史就当没有过吧!,没有什么大不了,这样我们的国家可以甩掉一大包袱,比美国还要年轻,而且有生命力!

作为一个文化人,我愿以文化名义呼吁,恳请各位文化人不要再去宣传秦汉以后的封建王朝了,不要再去幻想什么阴谋诡计,宫廷政变了。作为一个文化人,我们要在先秦达人的基础上,继续做有意义的思考。

比方说孔子的“仁”,很有可能就是指天下人人平等,也可能是每个人都独一无二,他还曾经说过“苛政猛如虎”,那就说明孔子的仁和政治格格不入的,真的佩服汉朝那些伪儒家,怎么强行把儒学混入了政治。孔子有很多博大精深的思想,经过仔细的辨析,有些思想永远不会过时。

至于秦汉以后的儒家,就直接可以丢进垃圾桶吧!,看的欲望都没有。这也就是为什么,社会上会出现“为富不仁”“为官不仁的现象”,如果按照先秦的思想原则来,不会有这种现象啊,如果继承发展秦汉以后的伪儒学,那这种现象就会铺天盖地的发生。

按照仁学的世界观,人人生而平等,且心中有仁。按照仁学人生观,人人仿佛一棵小草,个人的价值和意义只看付出了多少,不在于获得了多少,不在于有多少钱,不在于多大的官。按照仁学的价值观,有仁的每一天每一秒都是幸福快乐的,不会受到压迫,会跟随自己的梦想。所以看书,或思考,还是要围绕是先秦


首先明确什么是中华民族?

然后再谈传统和美德。

这其实是三个问题。

由于题目没有给出定义,姑且认为中华民族既官方定义的五十六个族群的共同体,这是一种由中国国籍维系的身份认同。

如果从族群角度角度出发,题主的问题就是伪问题。

因为「中华民族」作为多族群共同体,彼此之间最大的共同点就是一样的国籍,一样的国家,一样的政府。

除此之外各有传统,因此也就各有各的美德。切不可一概而论,那就容易犯文化沙文主义的错误了。

另一方面,这种错误其实往往又是现实,很多人心中的「中华民族」与汉族基本是等同的。故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认识领域,几乎可以等价于「汉族」的传统美德这一问题。

然而作为人口十数亿的大族群,汉族各个民系之间的语言风俗文化也都不尽相同,各有各的传统,亦难等而视之。因此所谓传统美德终究是不能做客观溯源的。

因此可见从"民族"或族群角度考证传统往往是谎谬的。最终往往得出虚无主义的结论。

但这不意味着传统的不存在,而是它不存在于"民族"这等抽象的概念之中,而是寄托在每一个人的信仰与家族规训之中的。

信仰是超越族群的存在,它亦是道德的标尺与教材。以传统知识分子而论,传统美德多寓于儒教之中,对穆民而论,传统美德寓于古兰经和圣训之中,以基督徒而论,传统美德寓于新约之中,对于党员而言,传统美德寓于主义的号召之中,对于乡村居住者而言,传统美德寓于习俗与原始信仰当中。诸如此类,才是考证的路径和入口。

应该切入具体的人和群体来考证,社会从来都是多元化多层次的,仅仅用一个巨大群体来概括千差万别的生态,无疑是粗糙和鲁莽的,无益于对具体问题的研究。

不过假若你非要从这个角度出发,那解释也很简单,那既"发明的传统"。

在民族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政治家为国籍拥有者设计了新的价值体系,以期望凝结这一共同体,利用人们的"传统"的崇拜,而推崇了一系列的共同规约,从而铸就了这个民族的道德标准。

"上帝死后,人们嘶声竭力地赞美没有了去处,民族成为了它新的归宿"

宗教衰微的现代,民族取代了上帝的角色,扮演了人类群体共同的认知符号。对共同体道德标准的推崇,也是人自圣的过程。因此道德成为了美德,因为人只有拥有了美德才不至于粗鄙低贱,人,终究因德而圣。

从虚无中找到了价值,超越了孤独与死亡。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的精神食粮,哺育我们一代又一代人成长。现在,我们身上还散发着这些宝贵的品质。

尊老爱幼,礼记上有一句名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意思是,如同尊重自己的亲人一样,去尊重别的老人,如同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去疼爱别家的孩子。

黄香温席,王祥卧冰求鲤的故事,总觉得有点造作,不真诚。把自己的小身子骨冻坏了,不就得不偿失了吗?张良捡鞋的故事,倒觉得颇有趣。张良无事在野外晃悠,看到一位老者,须发皆白,身子佝偻着,坐在桥上,一只鞋掉到了桥下。老者见了张良说,小伙子,下去把我的鞋子拣上来。张良一看,年级这么大了,挺不容易的,就替老人捡了回来。张良心想好事做到底吧,就跪下恭恭敬敬的帮老人穿上鞋。老人看,孺子可教,就把《太公兵法》传授给他。毛泽东也非常尊重老同志,他曾为徐特立祝寿,并说,你二十年前是我的老师,现在仍是我的老师,二十年后必定还是我的老师。并号召大家学习徐老的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高贵品质。

《论语》也特别讲究孝道,提出孝为立身之本,做到孝,首先不要让父母为自己担忧,所以为人子女,要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曾子曾说,战战兢兢,如临深渊,与履薄冰,意思是小心谨慎,珍重生命,不让父母担心。其次,孝敬父母,态度要恭敬,要和颜悦色。如果仅仅是管管吃喝,那和喂养小猫,小狗有什么区别。

济世情怀,儒家强调,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理学家张横渠的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事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就是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事名的济世情怀。

范仲淹,从小就立下志向,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他寄住在寺院,每天吃残羹冷饭,仍刻苦读书。后来,做邓州知州时,在邓州应朋友之约,写下了千古名文《岳阳楼记》,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毛泽东少年时代也胸怀大志,他常看华盛顿,林肯等人的传记,寻求富国强兵之道。他经常用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鼓舞大家。


美德这东西我不认为能传承,更没有传统的美德,这和老子卖葱儿卖蒜,老子英雄儿好汉差不多,是等级思维,每个人的德行都来自于自身素质的修养,并不是传承来的,也不是遗传来的,这也是自然轮回转换的规律,放在人身上也是适用的。古今中外对于美德的标准都差不多,好的东西都能欣赏,坏的东西也都能辨别,没有谁比谁先进多少,更没有谁比谁高贵多少,作为人的个体才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


海了去了,没法说了!但最核心的是读书!离开了这个,一切传承都是空中楼阁!


优良传统,忠孝仁义信礼义廉耻态。一代一代的口耳相传。记住教育的强大。也可以很好的传承。


再优良的传统,只要有砖夹什么都会完蛋,


中国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尊师敬长、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貌、诚实守信、严己宽人、人贵有耻、见义勇为、整洁健身、求索攻坚、勤劳节俭、见利思义、敬业尽责、清正廉洁、爱国爱民、天下为公等。


中华传统美德,首选是孝道,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其次是责任、担当,一个负责任的人才能把一切搭理好。

再次执着、勇敢,执着、勇敢是战胜困难的法宝。


一、仁爱孝悌

它形成了一种浓烈的家庭亲情,对家庭的关爱。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

二、谦和好礼

它也是人的恭敬之心,辞让之心,也是道德准则,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操。

三、诚信知报

它的基本要求是言行相符,“言必行,行必果”,是道德的重要表现。

四、精忠报国

它作为一种精神千万年来对祖国的巩固由此也形成一种捍卫民族尊严,也是推动民族发展的巨大力量。

五、克己奉公

要求个体服从并服务于整体。因而奉公就必须克己,服从整体。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

六、修己慎独

现以律己为特征的道德修养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的基本精神上。

七、见利思义

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是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也是中华民族十分重要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崇高道德人格的光辉写照。

八、勤俭廉政

廉既是对为政者的要求,也是一般人应有的品德,勤俭廉政既是们民族共同的取向,也是中国人共有的美德表现。

九、笃实宽厚

中华民族一向以宽厚为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将心比心,以心换心。在现实生活中,以宽厚的道德人格来打动别人。在日常生活中的宽容大度,宽宏大量,忠厚等,都是我们民族宽厚品德的表现。

十、勇毅力行

人格的完善,社会的进步,重心不在知遇言,而在于行。正是这种勇毅力行的美德,使得中华民族在各种险恶的环境中能够化险为夷,自强不息,不断前进。也是我们民族传统美德的表现。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遇民的优良传统


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

是指中国五千年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并得到不断创新发展,有益于下代的优秀道德遗产。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它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形”与“魂”。它也是我国人民两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中华民族自古崇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杀身以成仁”的民族节气。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更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历史上,中国屡遭外敌入侵,国破则家亡,使人们的爱国之情强烈地表现出来,并升华成为国献身的情操和精神,因此出现了岳飞的“精忠报国”、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孙中山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爱国主义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巨大力量。

传统道德一般都是在社会稳定时发挥作用,而社会剧烈变动时则缺少用武之地,正所谓“治平尚德行,有事赏功能”。古人说:“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历史证明,儒家伦理往往在太平盛世发挥它稳定社会、缓和矛盾、调节人际关系的社会功效。当代中国已进入相对稳定的和平发展时期,社会稳定、政治稳定是中国的大局。为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需要社会方方面面的团结合作、共同努力。其中,道德建设无疑是重要的精神基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一个社会能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建设水平的如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社会主义道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植根于民族文化的沃土,是传统美德的延续和升华。承接中华传统美德,就是要以中华传统道德的背景为基础,把传统道德中的这些符合时代要求,有助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内容承接下来,推广到全体人民中去。梁启超在《新民说》一书中曾说:“中国要想建设一个新国家,必须先要有新民。新民是不同于旧时的中国人,必须要具备几个条件,最必须的条件就是公德。”在新的经济、政治、文化变革推动下,当今社会的道德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出现了一些新领域、新趋势。进行道德建设既要大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的优秀传统,也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优秀成果,还要激发人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新道德、新观念。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发扬党在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中国传统美德规范、引导着人们的行为和精神追求,同时又在新时代人们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必须使之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

格言

勤俭

1.君子以俭德辟难。——《周易否》

2.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大禹谟》

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4.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宣公十二年》

5.俭节则昌,淫佚则亡。——《墨子辞过》

6.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李绅《悯农》

7.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8.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9.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10.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四

11.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范纯仁列传》

12.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柏庐《治家格言:)

爱国

13.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管子·牧民》

14.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

15.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19.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7.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8.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19.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20.位卑未敢忘忧国。——陆游《病起书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22.精忠报国。——《宋史·岳飞列传》

2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日知录·正始》

诚信

24.修辞立其诚。——《周易乾文言》言语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

25.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25.失信不立。——《左传襄公二十二年》

27.轻诺必寡信。——《老子》第63章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28.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29.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30.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可:可以立身处世。

31.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

32.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果:果断

33.一诺千金。——《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34.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只有仁者才知道怎么爱人,怎么恨人。

厚仁

35.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语八佾(yì)》

36.仁者寿。——《论语雍也》

37.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38.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39.宽则得众。——《论语阳货》

4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41.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君子最高得德行就是同别人一道行善。

42.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43.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以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44.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恶。——《战国策魏策》

45.爱之不以道,适所以害之也。——《资治通鉴》卷九十六爱他的方式如果不正确,恰恰是害了他。

46.以爱己之心爱人,则尽仁。——张载《正蒙中正》

47.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张载《正蒙乾称》


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比如爱国、礼让、忠诚、诚信、谦逊、友爱、坚韧、进取、孝敬……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根深蒂固,遍地开花,硕果累累,传遍每个社会角落,处处流传着满满正能量,使我们国家,我们的社会能得到欣欣向荣蓬勃发展,我们的现代生活不断迈向新的里程碑。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的文化就是一个维度,像个宇宙浩瀚如烟,所以很难有个标准描述。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礼义之交,诚信相待,谦虚相让,相互交流,心得分享,彼此尊重,厚德载物,尊老爱幼,以德报恩,孝敬长辈,尊师敬老,帮残助贫,礼尚往来,饮水思源,


五德有温、良、恭、俭、让,五常有仁、义、礼、智、信。五德与五常是我们中华民族伦理道德发展的基石,也可以说是总论。

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让,是自我内在修养。

仁、义、礼、智、信,是行为准则修养。仁,为人不为己是为仁;义,刚义之气是为义;礼,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进退得当,是为礼;智,明白事非曲折、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是为智;信,信用、信誉、信从,是为信。

五德与五常是我们中华传统美德发展中最核心的价值体系。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由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凝结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深远影响,可以不断的被继承,并得到持续的创新发展。它要求我们重视自身修养,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的进取精神。它也是我国人民几千多年来处理人际关系、人与社会关系和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的结晶。

中华民族的十大传统美德是: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报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每一个传统美德都有它的来历,有它的内涵。

1.仁爱孝悌:儒家文化宣扬天下当以“仁爱”为本。“孝悌”是儒家精神的根本性观念,从中体现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的根本。这也是几千年来儒家精神保持长久生命力的原因所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最具特色的思想精华——“仁爱孝悌”。解剖来看其实就是尊重长者、孝敬父母。我们都知道这历来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为人生于世,长于世,源于父母。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经地义的美德,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和对每一个大学生最基本的道德要求。

2.谦和好礼:“谦”即为谦虚,“和”即为和睦家族、邻里,“好礼”即为有礼,注重礼义。中国人自古就懂得“满遭损,谦受益”的道理。中国历史上也有许多故事,如“将相和”、刘备三顾茅庐等都是以谦德为主题。中国历史上凡是有大成就,被人称颂的人大都是“谦和好礼”的。

3.诚信知报:“诚”就是真实无欺,诚于自己的本性,待人诚恳。“信”就是言行相符,言必果,说到做到,遵守诺言,守信用、讲信誉。《狼来了》的故事被大家熟知,如果那个放羊的孩子不是因为一时贪玩,不诚实,欺骗了一次又一次,怎么会有那样的结果呢?可见,诚实是很重要的。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诚实守信,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道德素质。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面对社会上的造假和腐败等一些不良风气,被视为一方净土的大学校园也出现了诚信缺失的问题。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越来越突出,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知报”就是知恩必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涌泉相报”,“衔环结草,以恩报德”,“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些古训传承千年、历久弥新,说的就是人要感恩、要知恩图报的道理。我们的祖先在推崇感恩的同时,也十分谴责忘恩负义之徒,比如他们说,“人而负恩,不如禽鸟”,“知恩不报非君子,万古千秋作骂名”。感恩是做人的一种起码道德,也是对道德的褒扬和肯定。人区别于动物的一个方面就在于人有感情有道德,有感恩之情有正义之心。其实,即便是动物,羔羊尚跪乳、乌鸦还反哺,何况我们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呢?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恩,老师对我们有教育之恩,组织对我们有知遇之恩,社会对我们有关爱之恩,祖国对我们有成长之恩,我们怎能忘恩、怎能不感恩呢?人人都应常怀感恩之心,感激生育你的人,感激抚养你的人,感激教育你的人,感激关怀你的人,感激帮助你的人。我们大学生更要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感恩之举。

4.精忠报国:“忠”即为忠于国家,忠于皇帝。报国即为报效祖国。历史上有很多大将都是精忠报国的典范。譬如抗金名将岳飞、抗倭名将戚继光,以及收复宝岛台湾的郑成功。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动力,大学生应该继承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将人生理想和对祖国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结合起来,“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做一个新时期坚定的爱国者,是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是跨国界的,商品在全世界销售,资本跨国界流动,信息得以共享,跨国公司本土化的程度不断提高,不仅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而且充分利用当地人力资源,各国公民在世界范围内流动。在世界范围内造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错综复杂的局面,一个国家的公民可以工作生活在另一个国家并对另一个国家产生感情,使人对自己的归属感产生困惑。在这种形势下,我们更要清醒的认识到,国家仍是本民族整体利益最具权威的代表者,只要国家仍然存在,爱国主义就有坚实的基础。敌对势力企图西化和分化我国的战略也一直未改变,个人的发展和人生价值的实现,与祖国的建设和发展息息相关。祖国的发展为个人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个人创造的业绩和成果需要得到祖国的评价和认可。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仁:有仁爱之心——唐太宗爱民如子

义:重情义——荆柯刺秦王

礼:懂礼数——孔融让梨

智:明智果断——空城计

信:诚信言而必果——尾生沉水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带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拾金不昧、勤劳勇敢、忍辱负重、孝行天下、自强不息、助人为乐……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主要包括:

1.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

2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

3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

4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关系

5立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

6德行修养,重视躬行慎独

五千年历史中孕育的优秀传统美德,如公正无私、嫉恶如仇、诚实笃信、不尚空谈、戒奢节俭、防微杜渐、三省吾身、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修身之道;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向;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劳勇敢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见义勇为的英雄气概;“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理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社会风尚等……


谢诚邀!中华传统美德概括起来就是: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优良的民族精神,崇高的民族气节,高尚的民族情感以及良好的民族习惯的总和。通俗点讲就是“修身″、“齐家″、“治国″三个方面。包含了个体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期待和要求。

儒家经典《大学》中写道:“身修而合家齐,家齐而后国治。″

1,修身。修身的目的是为了齐家治国。修身的标准是个人达到较高的美德素养。个人美德主要是:志向高远、诚实守信、自强不息、重德贵义、律己修身等。

“铁杵磨成针,头悬梁锥刺股″等

是历史上流传下来勤学苦练的故事。

2,齐家。齐家是指家度应具备的美德。家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和万事兴″。家庭美德允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兄友弟恭、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等。

“孔融让梨、程门立雪″的故事说的就是有关齐家的美德。

3,治国。治国指为人处世应具备的美德,为人处世之道。处世美德包括职业道德、公共美德,主要内容是:精忠报国、勤政爱民、见义勇为、助人为乐、公平交易、尊师重教、勤劳敬业等

“大禹治水,三过字门而不入,越王勾践卧葶尝胆″讲的就是治国的故事

总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她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共性,具有永恒的价值。作为华夏子孙,我们一定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传统美德,把这些美德发扬光大,昭示后人。

我是云淡风清1883506。请关注我!


传好的,不好的修选,男女平等,解放原始思想,向新时代前进,保护环境,特别是宗教信仰的,乱信神骗人的钱,迷惑不解,神是真理,是道路,法律法规管理保护。


中华传统美德:孝敬父母、尊师敬长、团结友爱、立志勤学、自强不息、谦虚礼貌、诚实守信、严己宽人、人贵有耻、见义勇为、整洁健身、求索攻坚、勤劳节俭、见利思义、敬业尽责、清正廉洁、爱国爱民、天下为公等等……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内涵:

仁:有仁爱之心——唐太宗爱民如子

义:重情义——荆轲刺秦王

礼:懂礼数——孔融让梨

智:明智果断——空城计

信:诚信言而必果——尾生沉水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要求,带动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升,在整个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国是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重德行、贵礼仪,在世界上素来享有盛誉。自古以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道德根基和思想基础,始终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从口头传承到文字记载,内容博大而精深。但归纳起来,在历史典籍里加以明确、历代历朝基本形成共识的内容主要是“仁、义、礼、智、信”五个要素。当然,在传统道德方面还有很多表述,但大部分都包含在这五大要素之中,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延伸,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丰富,或者是这五大要素的发展。

我们中华儿女有责任传承美德,弘扬传统美德,从自身做起!


尊敬老人、赡养父母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尊敬师长;

刻苦学习、孜孜以求的求学传统;

勤俭持家、艰苦创业的传统;

齐心、团结的集体主义传统;

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人生传统;

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要正确对待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坚持“批判继承、弃糟取精,综合创新、古为今用”的态度。在生活中努力实践运用这些优良传统,宣扬正能量。


原始地址:/wenhua/72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