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学书是口教手授,老师会告诉横怎么横,怎么入笔怎么收笔,多少种横等等,然后老师书写做示范。从魏晋一直到唐代,都属于直系。宋代以后到现在就更多自我摸索了,所以临帖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也是观察古人的字帖去揣摩他们的用笔方法。
先列一个名单:
王羲之、王献之、王荟、王徽之、王珣、王僧虔、智永;
欧阳询、欧阳通;
颜滕之、颜协、颜之推、颜勤礼、颜昭甫、颜惟贞、颜真卿;
米芾、米友仁;
赵孟頫、管道升、赵雍、赵奕、赵凤、赵麟;
文徵明、文彭。
如果你对书法史、艺术史有点了解的话,就会发现上面这份名单的秘密:与大书法家同一家族的那些儿孙辈们写字都不赖,而且似乎更容易成为书法家。
中国书法在早期几乎都是以家族为单位传承的。魏晋时期,儒学大族多是书法世家,如颍川钟氏、荀氏,京兆杜陵杜氏和韦氏。王羲之的老师卫夫人所属的卫氏家族,在东汉书坛上的影响力就很大了,到了魏晋更是声名显赫。
可见找个好老师有多重要。
重要在哪里?中国书法在发展过程中,不同朝代呈现出明显的风格化倾向,比如后人概括的“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明人尚趣、清人尚朴”等等。这种现象的产生,固然有后人对前人加以改造的原因,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技法的失传。
比如,还有一份名单比文章一开头的那个还要玄乎,这个不是我整理的,而是收录在唐人张彦远的《书法要录》里,叫《传授笔法人名》,里面这么说,笔法啊是从蔡邕那里开创的,一直传授到王羲之手上。王羲之传给儿子王献之,王献之传给外甥羊欣,羊欣传给王羲之五世孙王僧虔,王僧虔传萧子云,萧子云传给王羲之七世孙智永,智永传给外甥虞世南,虞世南传给两个徒弟欧阳询和褚遂良,当然李世民也是虞世南的徒弟。欧阳询又将笔法传给虞世南的外甥陆柬之,陆柬之传儿子陆彦远,陆彦远传外甥张旭,张旭有仨徒弟,李白、颜真卿、徐浩,然后颜真卿传给柳公权、怀素、邬彤。
特点很鲜明:不是传给亲儿子、亲外甥,就是传给亲徒弟。
名单到这里就结束了,结束的时间就在唐朝,笔法的传授至此中断。所以我们看宋代人面对唐朝书法就很不自信,欧阳修说“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苏轼说的更彻底:“自颜、柳氏后,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文采风流扫地尽矣。”
意思是,笔法的传授在唐代就终结了。
技法的失传,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完全消失,比如一个技巧高超的书法家直接死亡,没有传人。另外一种情况是消散,在流传过程中逐渐走样最终失传。
我们今天看古人书法作品,感觉平平常常,也就那样。但其实背后却隐藏了许多我们看不见的复杂技巧和用笔习惯,指腕的配合、书写姿势等等。这些技巧,如果不是学习者亲自在场观看,恐怕很难习得。
比如颜真卿的《自书告身帖》,有人认为是颜真卿的晚辈写的,但几乎可以乱真。因为颜体中隐藏的复杂技术,不亲眼观看其书写,很难模仿,所以这个帖子很可能是跟随颜真卿学习的晚辈的作品。后世修炼颜体者,几乎难有神形兼备的,只有一个钱沣算是成就较高的。
《自书告身帖》
再举个关于古人追求笔法的例子。
钟繇是魏晋时期的书法名家,被称为“正书之祖”,他是王羲之最佩服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个是张芝)。钟繇对书法痴迷地要死,据说当时另一位书法名家韦诞,他手上有东汉大书法家蔡邕的《笔势》,因此书法水平很高。钟繇非常想借这本书看看,但韦诞不肯,三番五次拒绝,气得钟繇捶胸吐血,幸亏曹操用五灵丹救他一命。韦诞去世后,将《笔势》也随葬进墓里。钟繇竟然雇了一批盗墓贼,挖开韦诞的墓得到这本书。此后发奋研习,终成一代宗师。
钟繇《贺捷表》
虽然这只是个故事,但却说明了很多问题。书法的传承其实很脆弱,香火单薄,稍不注意,一个天才书法家,终其一生修炼出来的笔法技巧,就可能失传了。
也许有人会说,古代有很多书法家临摹的作品也很像。比如米芾就曾经号称,他临摹的王字可以乱真。但人家是天才,而且看的是真迹。想要通过看作品甚至复制品,揣摩书法家原来的笔法,是非常之难的,没有超常的悟性和基础,可以说这条路很难走通。
所以中国的书法史,往往是后人对前人改造的历史,大师的笔法失传,后来者在揣测、复原前人技法的基础上,又演绎出新的风格。比如赵孟頫,一辈子都在用自己的方法追随王羲之,反而形成另一种风格。明人学赵孟頫,又是一种风格,清人再学前人,又学成另一种样子。
所以,要想得到真传,还是亲眼观看书写过程才好。
古人练书法比现在人刻苦认真,一般以拓片作为模本,或以家学老师的手本作为临摹版本。如王献之学王羲之。还有利用一切时间和不同载体练习书法,如狂草怀素就经常在芭蕉叶上练习书法,米芾就经常在袖笼里练习,过去人都穿长袖衣,以至于长期手指默练,把袖口都磨出了洞。听说王羲之经常晚上睡觉时用手指在他夫人身体上练字。夫人烦说:老在人家身体上摹画,自己没有体呀。一句话提醒了王羲之,是呀,我应该有自己体呀。后来王羲之就开创了自己的书体,被称为书.圣。总之,古人学书也是多种多样,多种形式。
今人练习书法,大多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故练习十年,二十年,也不见多少长进。还美其名“吾学书二十年、三十年有余”,在专业人士眼里,只是徒增笑料罢了。
明末清初大书家王铎主张学古,曾言“书不宗晋,终入野道”,认为只有入古,才能出新。他自定书课,一日临帖,一日创作,以此相间,终生不易。王铎为后继者树立了正确学书的榜样。
下面用几个小故事来讲讲古人是怎样勤奋练习书法的。
张芝(?—约192年),字伯英,汉族,敦煌郡源泉县(今属甘肃酒泉市瓜州县)人,东汉著名书法家,被誉为“草圣”、其书法被誉为“一笔书”。
张芝练习书法特别刻苦,“临池”这个词就来自于张芝学书的故事。传说为了便于练字,张芝在自己的家门前掘了一个方圆数丈的洗砚池。一天的书法练习完成了,他就上池塘边将砚台和毛笔上的余墨洗涤干净,以延长使用寿命。他每天坚持练习,长年累月,终于有一天,整个池塘里的清水竟然被染黑了。后来,人们把刻苦练字称做“临池”。
王羲之(303年-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后迁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晚年隐居剡县金庭,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代表作有《兰亭序》。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馍馍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墨池。现在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为墨池的名胜。
怀素,俗姓钱,字藏真,永州零陵人。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与张旭合称“颠张醉素”。李白诗云: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山中兔……
怀素对于书法的热爱程度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因为买不起纸张,怀素就找来一块木板和圆盘,涂上白漆书写。后来,怀素觉得漆板光滑,不易着墨,书写不易,就又在寺院附近的一块荒地,种植了一万多株的芭蕉树。芭蕉长大后,他摘下芭叶,铺在桌上,临帖挥毫。由于怀素没日没夜的练字,老芭蕉叶剥光了,小叶又舍不得摘,于是想了个办法,乾脆带了笔墨站在芭蕉树前,对着鲜叶书写。他写完一处,再写另一处,从未间断……日复一复,年复一年,竟秃笔成冢,洗墨成池,怀素也终成一代“草圣”。
学习书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古人尚且如此努力,才能成功,何况我们呢?选择了书法,就是选择了与寂寞为伍,与青灯为伴……书法学习没有捷径可走,不管是古人还是今人,要想成功,唯有多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