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关爱老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什么看法?

希望不是功利心作怪,希望能够带着爱心去,能够有一个正确的公益态度。

而不仅仅是作为标题党的素材,学生秀的表演。


其实很多学生去养老院关爱老人,很多老人都觉得很烦,这就是大学生为了完成任务而去,没有多少人是真正关心老人。这个学校的学生刚去过,另一个学校的学生又来了。老人们又不得不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和学生们交流。说实话,老年人精力是没有年轻人那么旺盛的,很多人都需要休息,这样经常去打扰他们,真的很影响老人们的健康。我觉得每次学生们去的时候应该和养老院及社区的管理人员沟通好,征求好老人们的意见,自己对待老人一定要真诚,如果不是有真正的关爱之心,只是为了拿学分的话,我觉得还是不要去了。


大学生关爱老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从社会价值观的角度是应该给予肯定和提倡的。

但就像人们所担心和看到的,不要流于形式,不要好心办坏事打扰了老人们的休息、活动和疗养,如何把这种活动切实和老人们的生活结合起来是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应该考虑提前策划好的关键问题。

同时,我认为这种活动最主要的出发点和作用不是学生通过活动为老人做了什么,毕竟学生只是短暂的实践和体会,重点是学生体会到了什么。通过观察老人的现实生活,思考老人最需要的是什么,最欠缺的是什么,社会和国家应该给予老人怎样的帮助和生活质量的提升。

还有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作为已经成年的大学生,要能够换位思考和体会自己老了会是什么样子,会渴望怎样的生活,会希望儿女怎样对待自己,有这种同理心,才能让如今的年轻人理解父母的不易,珍惜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时光,善待自己的父母,同时对天下老人怀有由衷的敬意,为父母为老人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付出。


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是件好事,值得肯定和提倡,事实全国高校普遍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志愿者社会活动,也得到了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大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服务社会:帮助别人的同时,自己也得到了锻炼和成长。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在蜜罐里长大,从小父母宠爱,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惯了,却不懂得去关心和关爱别人。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形成期,组织和动员大学生参加社会活动,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传承美德、传递爱心,更能让大学生从中受到教育,有助于树立正确的三观“。

不过现在开展的许多活动,走了样、变了味,大多流于形式,有的甚至是在作秀,完全偏离了初衷。有些活动看似轰轰烈烈,实则是花架子,拍几张照、写几字,宣传搞得很大。与其说社会实践,不如说是旅游;与其说是搞调研,不如说是凑热闹,可以说目前大学生实践活动大多缺少科学规划和精心组织,学校没有给予高度重视,希望这种现象能够得到扭转。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空巢”老人和孤寡老人越来越多,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搞社会实践关爱老年人意义重大!但是搞活动也切忌只是流于形式!

关爱老人活动有很大的意义!

其一,近些年我国已形成尊老爱老的良好社会风气,但是关爱老人活动时间大多集中在在重阳节前后,届时很多社会团体都会组织人员去养老院(敬老院)对老人进行慰问。相比之下寒暑假进行关爱,对老人心理上也是一种弥补,暑假期间为一年中最炎热季节,人心浮躁,心理状态极易不稳;寒假期间恰好遇到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春节,老人们的心理上会有一个大的波动,所以寒暑假时间进行关爱活动更加有意义。

其二,参与活动的全部为大学生,作为青年代表,离开浮躁和喧嚣,放下手中的电子产品,带着崇敬之情和满满的爱心走近老人,彰显了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传统美德,同时也践行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当代青年所提出的尊老孝老要求。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未来的自己,每一个人都会变老,大学生通过关爱老人活动,更能够感悟到健康、生命、亲情的重要。

关爱活动应该如何开展?

既然是实践活动,肯定有周密的计划。在这,紫木玉对计划提几点建议:

1.建立长期机制。

大学生假期实践活动,往往是根据年份来进行制定,可能今年搞这个活动,明年就换了一个活动。对于关爱老人活动,建议学校建立长期机制,保证连年持续性开展,一是能够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二是通过学长带学弟的传帮带形式发展志愿者,让更多的学生参加到校老爱情活动中来,同时也彰显出学校正确的教育观。

2.注意人员选择。

参加关爱老人活动的志愿者大学生必须精挑细选,以德行为主能力为辅,所选人员要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要懂得团结,要吃苦耐劳。

要考虑一些特殊专业学生的挑选,比如心理学专业、艺术专业,以及能够为老人提供服务(电器修理、营养搭配、健康咨询)的专业。

3.形式可以多样。

很多团体关爱老人的活动,往往就是帮助打扫卫生,谈谈心,演演节目。其实不仅如此,作为大学生应该发挥其学历专长,用自己的专业和能力,去服务更多的老人,比如可以对老人们进行心理咨询,舒缓老人们孤独无助的内心;可以用宠物对一些心理孤寂的老人进行心理治疗;比如可以教老人们品茶养生;可以陪老人们下下棋,打打牌;可以教会他们使用智能手机,学会发微信、刷抖音。总之,志愿者大学生可以利用不同专业所学的专长,既帮助老人解决一时之需,也能够帮助他们减缓长期的孤独。

后记:每个人都会变老,老人们的今天就是自己的明天,关爱老人,不只是说,也不只是做一次或做一年。要把尊老爱老的思想完全渗透到每一个大中小学生心中,并且让他们能付诸于行动,这件事情依然任重而道远。

喜欢就请点个赞!

我是紫木玉,欢迎留言探讨!


对大学生关爱老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有什么看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以前计划生育和现在年轻人的人生观的不同,现在中国的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农村老人,儿女大多在外工作,对老年人的关爱越来越少,而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组织了以关爱老人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及时,也令人耳目一新。

对于大学生关爱老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我有下面的几点看法。

一,这个实践活动意义重大,让大学生们到下面,农村中,提高社会实践能力,在社会实践中检验自已。

二,让大学生们深入社今每一个角落,真实体验社会上各个阶层的老人生活的艰辛,体会什么叫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也在这样的社会社践中了解和认识社会上,农村中在老人问题上存在的许许多多真实的问题。

三,通过这祥的社会实践,让大学生们得到锻炼,也从而提高大学生们的办事能力。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大学生们一定会认识到这是他们人生宝贵的经历,这些经历将会成为他们终生的精神财富的。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谢谢大家。


原始地址:/yanjie/523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