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生的自卑,都是父母逼的,是不是?

由于我的特殊成长环境,加上工作后帮人相亲介绍对象,接触了各种家庭的同龄人,基本上可以下定义:

除非是天生性格自卑,所谓的父母培养出来的孩子自卑性格大多都是“伪自卑”性格,环境导致的自卑也会因为环境而改变。但是外强中干型的父母制造出来的“铁幕”非常容易让孩子的伪自卑一辈子不能转变。

一种家庭、父母控制欲望强没关系,各种pua孩子也没关系,只要父母能力强,家境殷实,物质基础极大丰富,孩子撑到高中毕业,留学去、上大学去,离开父母身边,就可以见到更大的世界,成长过后,把自己的“伪自卑”取消掉。

小Y是我的最好的几个发小之一,我们俩又是隔着一栋房子的邻居,我记得小时候他经常赖在我家不走,他家里90年代的时候家底就很厚了,他家涉及产业很多,有很多家饭店、歌舞厅等,他爸爸干什么的我就不说了。反正他爸性格不敢恭维,把小y这个腼腆、害羞性格批的一无是处,而且经常骂他“废物”。小Y的童年我感觉他眼神里经常有恐惧,很内向的一个男孩。

但是大学他去了土澳,几年后再叫他眼神都是自信了,再没有过去那些自卑了,谈吐言行举止就是一个标准的富二代,家里优越的条件让他找到太多不再自卑的理由。

我也接触太多寒门子弟的孩子,也是开始一开始自卑,但是当他努力有了一番事业后,因为明显超过了父辈,所以他父母给他带来的阴影就可以一扫而空,因为他们真正自信明白自己已经超越了父辈,他们也在各自工作的领域高歌猛进。

但是重点说的就是外强中干类型的这种父母:这种父母在一个城市的阶层里,属于不上不下,在农村亲戚面前自我感觉良好,在富裕权贵家庭面前既羡慕又嫉妒,他们有文化但是不高,他们读过一些书但是不多,却自以为是。说实话,他们很爱自己的孩子,自己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爱孩子,在志大才疏的育儿方法面前,很容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带节奏,割韭菜,因为为了孩子他们把自己的并不宽裕的家底用掉了一大半,特别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一丁点做的不顺心不听话,他们就容易歇斯底里。

他们给孩子创造了力所能及最好的条件,若确实孩子有天赋还好,能凭借他们有限的物质条件成才还好,但是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天赋平庸,而这种家庭的“钞能力”又打不穿阶层壁垒,也铺不完孩子的康庄大道,这样孩子就非常悲催了。

学业和就业是人生的大事,如何就业的对于一个人人生的影响其实是很容易被低估的。

我帮男孩介绍对象的时候,都会问:“你的工作是怎么来的?”若男孩说凭借自己能力取得的,那还好,如果说是靠父母的,而他父母恰恰又不是什么权贵阶层,那我心里就犯嘀咕了。

因为非常容易出妈宝男、妈宝女,婚姻就不顺利。因为他们没有超越父辈,毕竟连工作也是他们父辈安排的,男孩有什么勇气和底气处理婆媳关系?必然是两边都镇不住。

纵使这些家庭的孩子也算优秀小有成就,但是高房价下买房还得需要父母的支持,依然无法破心中的“魔”。未来需要取得很大成就,在自己的工作圈成为翘楚,而且这种父母你必须要全方位超越他们,他们才服气,孩子才会不再自卑,短时间内何其艰难呢?等完成了,知道自己可以走出父母的阴影了,年轻的孩子也已进入中年了。回首这一生,自卑了半辈子,岂不悲哉?

我把这些年阅人的经验给大家分享,其实就是告诉一些知友,绝大多数人的自卑都是环境造成的“伪自卑”,并不是真正的性格自卑,有朝一日,环境变了伪自卑是可以改变的,千万千万千万不要妄自菲薄,觉得自己很差。等到明白自己不差的时候,已经老了,那么人生那么多年有心理压力多遗憾啊。

别听一些鸡汤、传销文打鸡血,现在的时代,不是改革开放初期,下海创业、投机倒爷、造原子弹不如卖茶叶蛋的时代了。稳定、成熟的秩序,一夜暴富很难了,很多的时候都是踏实走好每一步,好好工作,遵纪守法,用自己的方式积极向上、坦然、从容的过好自己一生就很了不起了。




一半一半吧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占了决定性的作用。孩子的自卑也和父母有着很大的关系。还有和家里的经济条件,孩子所接触的人,朋友,等

有了这种问题不能全怪父母,应该客观的对待和解决




有理。父母把自己的情绪传承给了孩子。其实是父母没有认知觉醒,不知为何而活,父母的戾气影响了孩子,有一定缘由也不全对,各占一半吧!!!




印象很深的一件事,2018年那会儿,我为了一个女生从南方回到了老家,可结果还是无疾而终。2019年初,村里人给我介绍了一个对象,在父母的勉强下跟她见了一面,女生是干编程工作的,性格偏内向,有颗文艺心,身材胖胖的,肤色偏黑,脸上还有疙瘩。说实话,一见面我就知道不可能,因为心里根本就没有想继续了解对方的欲望,可碍于面子还是聊了一会儿。离开前女生主动要我的联系方式。

第二天女生托媒人来说如果可以的话就不要彩礼了,当听到不要彩礼时,我妈的眼睛都亮了,然后就想跟媒人定日期,我当时什么话都没说回房间了,因为媒人还在,因为怕跟我妈吵起来。

隔了一天,我很心平气和的告诉我妈,我对那个女生没感觉,就算现在勉强结婚了结局也是离婚。可我妈并没有放弃,又找来我大伯,在他们的攻势下我勉强答应跟那个女生相处一个月试试。结果自然还是不欢而散。

家长有的时候逼婚真的是会给人留下一辈子的阴影,即使我现在已经结婚并且有了孩子,可我依然忘不了我妈打着关心我的旗号对我逼婚时的样子,依然忘不了当对方说不要彩礼时她的眼神她的表情。每每想起这些我的心里依然波涛翻滚。

我想说孩子不是家长的附属品,他们应该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人生,我们生孩子的目的可不是为了让他们来传宗接代的,他们不是工具!家长的某些行为真的会对孩子造成很大的影响,不要总是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安慰自己,然后心安理得的做着伤害他们的事!




并不完全是,但家长的养育方式对于孩子的身心成长是有着巨大影响的。

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他就一直坚持主张人的行为是和环境高度相关,遗传因素不占主导地位。

比如孩子从小在暴力家庭中长大,如果中途没有干扰治疗,纠正孩子对家长的模仿行为,那么孩子长大后很大概率也会有暴力倾向。因为从小就形成固定思维:出现问题=暴力解决问题。但孩子如果从小就能认识到暴力行为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改变自己认知,那么暴力家庭也不是百分百就产生暴力孩子。

孩子是否会自卑一辈子,要从自卑产生的原因来分析。

一、没有获得认同感。孩子从小没有获得过长辈、老师等类似权威人士的认同感,自我认同感就可能降低,导致不自信的情况。因此很多教育家都会积极宣传孤立教育法,就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就认可自我,建立自信心。

二、极度敏感,且不自信。敏感的孩子能更快捕捉到周围人情绪的变化,为了更好的融合进集体,他们会牺牲自己的性格和诉求,和团体追求一致目标。自我需求的淡化,会让孩子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如果从小自信心不强,还会容易讨好他人,越来越失去自我。孩子从小就要学会表达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从而明确内心的需求。

父母对孩子成长的影响巨大,是因为朝夕相处,儿童对家长有着天然模仿和趋向的行为,为了满足父母,孩子从小就可能产生身不由己的行为。当孩子的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上学后,学校生活对孩子的性格形成也会产生一定影响。

也有些孩子从小独立意识萌芽早,自主学习能力强,比同龄人更早开始独立思考,能够意识到自己的自卑情绪并且寻找调节方法。说孩子的自卑都是父母逼迫造成的,不完全是正确,父母影响占比很大,却不是完全。




以我为例,我觉得我的自卑是父母逼的。

小时候,我其实还是挺自信的。

拿了第一名,就跑回家跟家人分享。

结果,父亲却说,“你根本不可能考出来这个成绩?你比姑姑家的孩子差多了!”

可是,我明明已经把成绩单拿到他们的面前了,他们却不屑一顾。执意认为我比人家的孩子差。

他们不止在这件事情上面打压我的自信,在各种事情上面都要打压我一番。

他们觉得,我差劲极了!

慢慢地,我就变得自卑了。

所以,我觉得我的自卑是他们造成的。

不要觉得,我现在现在长大了,就可以摆脱自卑了。

因为,他们仍然在打压我的信心。

你也许觉得,我可以不用听他们的话?不要在意就好了?

可是,你想想,我被他们打压了多少年,那不是一句“不在意”就可以忘却的。

从他们的教育中,我知道我不能一味地否认他人。要学会鼓励他人,不要打压他人。




打小我就是个自卑的人。

因为小时候家里穷,虽说没达到吃不饱穿不暖的地步,却也只是吃了上顿没到下顿就饿了的地步。

上小学时,课间一个人呆呆地望天,或扒桌子上睡觉,不想和人聚堆聊天,没朋友,只有一个上学一起走的同伴。

看到同学们三一帮俩一伙地跳啊,唱啊,玩啊,我是一点不想去参与,而是一个人默默地在角落里待着。

后来学校组织舞蹈队,腰鼓队,我有幸被老师选去参加了腰鼓队。腰鼓队是先成立的,后来又成立了舞剑队,舞剑队就从腰鼓队里拨出去了一些人,后来腰鼓队就又补充了一些人。

天天早上五点半就起来练习打腰鼓,教打腰鼓的老师很漂亮,大高个,大眼睛,梳两条齐腰的大长辫子,现在闭上眼睛都有清晰记得老师的模样。

我喜欢打腰鼓,不如说我更喜欢这位老师,她很耐心地教授我们每一个动作,许是悟性强吧,我总能很快很好地完成每一个动作,老师就会把我叫前面做试范,那一瞬间,我的心里是美美的。

那一刻,自卑感被偶尔的一次展示消除殆尽。

小时值曰时,我们是按坐位排值日生,就是第一坐顺着往后一排的一周轮一次值日。

那时候男女同桌,我和女生一座,轮到我那一排值日时,我就像个被人指使得雇工似的扫地擦桌子擦黑板,因我那一排全是男生,就我一个女生,男生的认知里好象没有值日这档子事,我又是个凡事都想做好怕被说的主,又不好和同学说让他们干活,所以象个受气包似的默默地做着每周一次的值日,心里真堵又不敢说,直到又一学期开学,重新分座,才解除了我独自一人做值日的恶梦。

后来小学同学聚会,我和老师说起当年的这做值日的事,老师说那你当时咋不说呢,我笑了,说没敢说。

这是真的因为心里自卑没敢说。

升初中后我的自卑感依然存在,但比小学时略强了。

因为我的学习成绩好,老师上课都爱提问我,我也没让老师失望过,每科课业总被老师表扬。

常常上讲台给学生们讲作业题,这拾起了我内心的点滴自信。

那时班级的淘小子居多,但我们班长很有方法。

自习课,每次我上黑板前面讲作业题,总有淘气的打搅乱,班长就来一招,哪个学生淘不守纪律,他就让这个淘小子拎桶水在班级的讲台旁边站着,淘小子都怕班长,乖乖地站着,人的不怒自威的气场真的很强大,望而生畏这话不假,淘小子面对班长都是怕怕的小眼神。

所以那时的初中三年,老师省了不少心,班长却操了不少心,以至于班长初中毕业后没再继续读书,而选择了当兵。

工作后我竟然和班长成了同企不同业的同事,我曾和班长聊起过当年那么有气魄管理班级的事,班长说现在想想,那时太傻了。

我笑笑说,其实不是傻,而是一个人骨子里激发出来的想要展示出来的能力,是旁人无法企及的能力。

工作上班长表现得很平淡,直到退休也没升职,光创自己的业去了。

而我因为学习的努力,让自己的自卑感渐渐地散了些,但骨子里依然是保守又闭封的。

升高中时我的自卑心又开始爆棚。

我上高中完全是自己坚持的。

初中毕业,母亲是不让我上高中的,她的想法是让我下来进厂干活,说每个月能挣80多元工资,我很悲悯,不想上班,就是想上学。

我考上了高中,是自然要念的。

所以我对母亲的意愿没有遵从,执意去上学,母亲拗不过我,但三元学费母亲不给,让我找老师申请免费。

噢对了,细想想,我从小到大上学都是免费的,因为那时困难家庭都可以申请免学费,每年免学费这事大大增加了我的自卑感。

三元免学费申请交上去了,老师仿佛早就已了解我了,自然是免了。

这让我心底压了块石头,总觉免费上学脸上无光。

以至于父亲公差给我买了件的确凉上衣我都不敢穿出来,怕被人说上学免费,还穿的确凉,其实那的确凉上衣不过才二元钱。

真的是贫穷和自卑限制了我的大脑思维,把自己包裹得紧紧的不愿示人。

刚升高中,我就是郁郁寡欢,或许是青春懵懂,叛逆,也或许是自卑心太盛,不明所以,就是觉得心里憋屈高兴不起来。

高中班任是个新毕业的大学老师,是个非常好的老师,他对我真的很好,让我当学委,但我表现出很不感兴趣,以致于高中第一次开班委会我能背对老师和其他班委,执拗倔强到那种程度。

现在想想我都觉得自己很不可思议,不知当时哪来的犟驴劲,就是不想当班干老师偏让我当而对老师的不满的反抗。

我不想当班委是发自内心的,但不想当的缘由连我自己都说不明白。

但李老师从没弃我也没批评过我,依然对我如其他同学一样。

而且还把我选去宣传报道组,每周给班级出板报,这又重拾了我的自信心。

但这点自信没多久就被打败了。

这是缘于物理老师,本来我初中各科成绩都很均衡,物理也不差。

到高中摊上一个不讲课只让自己看书自学的物理老师,这让我对学习物理的信心大打折扣。

更令人伤自卑的是,有次物理课上,老师提问说看看自己看书学习的效果,就提了一个问题,好像是电流方面的问题,具体详细的内容曰久忘了。

全班没一个举手答题的,老师一气之下说学委站起来答,我忐忑地站起来,说不会。

老师随口说了句,不会当什么学委?坐下。

接着把我们好顿骂,说就你们这样的不会自学还想考学,门都没有。

说完也不讲课,又说了句自己看书吧,啥时看会啥时候再说。

在我的印象中,高一一年,高二上学期,这个物理老师在黑板上板书就没超过一千个字(一千字这是往大了说的,实则绝没有)。

所以我对物理是深恶痛绝的,以至于工作后偶尔见到次那个物理老师我都不待打招呼说一句话的。

反之我高中高一班任和文科的班任却是一生难以忘怀的老师。

高二下半年分文理科班,我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文科,记得当时李老师还问我想好了吗,我说想好了。

就这样开启了我人生的文科求学旅程。

李老师还送了我一个小小的笔记本,是对我选修文科的鼓励。

就这样到了文科班,班任也姓李,是老三届的毕业生,教语文教的很好,尤其是古文和文学语法,研究的很透彻。

李老师很严格,那时学校抓风纪抓得很严格,男生不准留长发,女生不准烫头穿高跟鞋,不准穿奇装异服。

这些于我都没什么用,因我不会犯那样的错误的。

文科班一年半时间,除了学习,我陷入了更加自卑的境地。

原因是我数学成绩开始下滑,而且还提不起学它的兴趣。

所以导致我整体成绩平均分下降。

没办法只能顺其自然了。顺其自然就的结果就是与大学失之交臂,只能上个中专。

中专二年毕业,回家乡被分到企业的下属单位工作。

那时候的我也是自卑的,不想见人,不爱见人,非常不喜欢场面应筹,一到月末报账报表就打怵去办公单位,但也得硬着头皮去做。

有时我就在想,要光工作不见人多好,事实是哪有光工作不见人的事呢?

硬着头皮见吧,活着得穿衣吃饭哪。就这样硬着头皮工作慢慢地熟落了就渐渐地好了。

尤其是工作踏实认真勤勉,被领导赏识,晋职加薪,自卑感才慢慢的散尽,随之而来的是自信了。

前三十年活在自卑里,后二十多年活在自己给自己创造的自信里,从此不再自卑。

题主问:孩子一生的自卑,都是父母逼的,是不是?

其实并不绝对。

但父母确实影响孩子,甚至一生。

父母阳光灿烂,心态平和,充满正能量,那孩子在这样父母的引导下保证也是积极阳光向上的。

反之父母天天怨声载道,唉声叹气,负能量满满,孩子生存在这种氛围中,想让孩子不自卑都难。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孩子的效仿能力。

好的父母能教育出龙凤。

好父母并不是说物质财富丰盈的父母,而是精神富有的父母。

人要有积极进取的精神才行,父母本身没有良好的心态和进取的精神,当然也不会让孩子滋生积极阳光向上的精神,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自卑的心里了。

人,自卑与否,虽受父母家庭影响居多,终归在成年后还需自我调整才行。

通过自主学习,自我思考,自我反思,自我渐进,慢慢地就会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从自卑的阴影里走出来。




天下父母没有不爱自己的儿女的,只是大多数父母真的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使这份爱偏离了原有的轨道,忽视孩子健康人格的塑造,也不能全怪父母,因为父母的父辈也是这样教育他们的,这也是受到了教育程度、家庭条件及社会环境等诸多方面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些影响也会越来越少。




那不是,未成年人的心理状态跟父母的家庭教育有关,成年了还一味抱怨父母,那就是没出息,更遑论一生。除了未成年阶段父母对子女负有养育教育责任,一旦成年那责任就是你自己的,你不能再把责任推给父母。

目前网络上广泛宣扬的什么有的人一辈子在弥补不快乐的童年之类的唯心主义说法是不可信的。影响人成长发展的因素很多,童年虽然很重要,但远远没有重要到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地步。

那为什么会产生这种说法,而且还是心理学专家所主张的,那是因为心理学家接触到的都是病人,病人因为不正确的认知,当然会把原因归结给他人,心理学家因为找不到合适有效的治疗方法,自然也会跟病人妥协,这就是产生这种理论的内在原因。

那些心理学家,你们敢用你们所倡导的心理理论分析一下你们治疗过程中自身的心理状态吗?




是的

你做啥啥不对,父母还不教你,让你不知道为什么不对,什么是对,这样你会怀疑自己每次做的是不是对的,为了少犯错,只好能不做就不做,做了就疑惑是不是又不对!!!




自卑不是逼出来的,这一点必须明白,自卑实际上是自己缺乏一些东西导致的,比如说小孩子的自卑,多数来源于学习成绩的问题,成年人的自卑,多数来源于自身,没有实力要解决自卑,就要从引体自卑的原上下手,当然,自卑的原因多种多样,一定要找准原因,才有可能准确的解决问题




原始地址:/yanjie/67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