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让他学会独处。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我们要学会适当的放手,不要总是过多的干涉孩子,为他们安排好一切,从小要教育他们亲力亲为。我们大人也要做到言传身教。
其次,要一步步的教导孩子,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尽可能的为他们多提供空间和环境,当他们有任何疑问时,要学会自己思考,不要直接告诉他们答案,尽可能独立解决,大人可以稍加引导。
第三点,很多孩子目前抗打击能力都比较弱,遇到困难常常会选择放弃。在日常活动中,让孩子去克服困难。增加抗压能力。
重中之中!一定要从小培养哦!
在培养孩子独立的过程中,需要家长逐渐放手,不要看到孩子笨手笨脚,就又去帮他,这样孩子永远独立不起来。在孩子做事时,我们需要鼓励孩子不要着急,慢慢来,妈妈相信你一定会做好这件事,而且会越来越好。只有在家长的陪伴与鼓励下,孩子才会慢慢养成独立的习惯。
关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格,我的答案是:
我们中国人很喜欢自己的孩子,特别是计划生育后,孩子越来越少,一个家庭一个孩子,最起码都是六个大人的爱。
重重爱的压力之下,孩子对爱的认知,就从最根本的善待和感恩,变成了“寄生虫”似的,不停地在家长身上吸取营养,久而久之,他们已经忘却了,靠自己是那么的不划算。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了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是父母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了。”
更多时候,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们要懂得“爱在心就行了”。唯有健康的有目的性的爱,才能让孩子快速成长,才能面对自己的人生。
父母的溺爱,更多地说明了家庭教育的失败。那么,在孩子还不是巨婴的时候,我们应该从下面两方面入手,教育孩子。
一、培养孩子独立意识,训练孩子的独立能力作家龙应台说: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
所以万能的父母们,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路上,一定要学会如何在正确的时间,告诉孩子,这些事,你应该自己做。
父母应该培养的是孩子的独立能力,比如6岁之前会自己吃饭,6岁以后书包自己整理,红领巾自己叠,自己洗。
只有这样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学到更多的技能,这样长大的孩子,才是完整的一个人。只有这样的孩子,才能面对自己今后更加不可预知的人生。
二、父母要学会放手,学会离开很多父母喜欢包办孩子所有的事,只是为了享受孩子的依赖。然而,依赖却是阻止人成长的罪魁祸首。
聪明的父母,应该懂得在孩子的生活中,渐渐地放手,甚至最后离开。因为孩子的未来,更需要的是他自己去面对。
作为父母也应该有自己的人生,孩子不是你的所有物,不需要每时每刻都看得紧紧的。
就算孩子在成长路上磕磕碰碰,我们就在他旁边,加油鼓励:孩子,你慢慢来。
这就是:育儿先育己,你做到了吗?
不少家长面临这样烦恼:
一边担忧管得太多、太紧。让孩子喘不过气,压抑孩子天真烂漫的个性。
一边又怕管得太少、太松。过度的自由让孩子无法无天,把孩子养“歪了”。
不如换个方式,给孩子一个自由选择的领域,自己做出决定。结果也许会出乎你的意料~
壹
让孩子做生活中力所能及的小事
首先要培养孩子衣食住行,吃喝拉撒等方面的自理能力,逐渐减少父母的照顾。
可以让孩子参加日常生活中劳动,学点简单的劳动技能,会开关门窗、扫地、抹桌椅……
有时孩子们可能做不好。比如刚开始学用勺吃饭时,会把饭弄洒在桌子上。不要责备,对孩子,多些鼓励和细心的教导。
贰
让孩子自己决策独立思考
孩子的事应该由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去决定。这是一个教育原则。
玩具放在什么地方?游戏应该怎样布置?和谁玩?玩什么?要让孩子自己去动脑筋,想办法,作出决策。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分析,引导孩子判断。但不要干涉,更不要包办、代替。
叁
讲究独立选择的界限
孩子一出生,就具备了探索周围世界的潜能,对所有细小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
每个孩子都会试探并扩张界限,比如出门时磨蹭,不肯把碗里的饭全部吃完……
家长要用规矩教导他们,让其了解越界带来的后果。让孩子知道自己的空间和界限在哪里,告诉他们哪些领域绝对不属于他们。
互动时间各位宝妈
你是如何引导宝贝#独立选择#
欢迎在下方留下你的妙招~
从小培养其自护自理自强的意识与习惯……
在孩子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很优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许最后结果还不理想。归根到底,是我们要掌握一个核心原则:即要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性格,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
对于孩子来说,很多时候不是学不会独立,而是什么事情都有父母家人包办,是很难培养出独立习惯的。我是一个还算勤快的妈妈,但在孩子的个人事务上,不太勤快。比如:孩子早起穿衣,自己找;上学,时间来得及的话自己坐公交,放学,家长来不及接的话自己坐车回家。孩子从害怕到适应是一个过程。就这样,当我渐渐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处理各项事务时,孩子反而成长的很快,独立性特强,可以自己独自骑车,可以独自去健身房游泳,可以独自坐十几站公交车去二姨家。同时也培养了他的决策力,很多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和判断。知道该怎么去做出正确的选择。不是我狠心,而是我知道孩子不是我个人的,他最终要成为一个社会人。我不能陪伴他一辈子,所以让他及早独立起来,让他以后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是我的职责。
第一教会孩子灵机一动
在回家的路上,孩子委屈地向你诉说他被别的孩子欺负的经历。为了让他高兴起来,你允许他晚上多看一会儿电视,或是做了很多他喜欢的好吃的来“讨好”他,顺便帮他想对付那个“坏孩子”的方式。
不如换个方式来帮助孩子,不要让他习惯于你为他代劳。下次遇到麻烦,你应该问他:“告诉我,怎么啦?”接下来,告诉他你相信他能度过难关,对他说:“我知道你会没事的。”然后鼓励他开动脑筋想办法:“想想看,上次隔壁的小宇遇到类似的问题,他是怎么做的?”
一旦他掌握了这个技巧,你还可以考考他,让他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答案。这个有趣的方法能调动起他的积极性,让他投入地去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而不是“坐以待毙”。
第二教孩子有事相互商量孩子们又争吵起来。两人因为看电视看不到一块儿打了起来。像往常一样,他们希望你来协调纠纷。
一个好办法是:教孩子有事相互商量,这样他们能自己避免太过火爆的情况出现。你可以说:“如果你不高兴,可以出去干点别的。大家都走开去,好好冷静冷静,这样就都能平静下来。”然后,你需要解释一下:“你们必须学会有事相互商量。如果你提议出去玩,他又愿意,那不是两个人都很高兴吗?”
接下来,教他们一些相互协商的方法,比如“石头、剪子、布”,抛硬币,或者这样:“下次两人闹别扭,谁先走到一边去,谁就算胜了。”规定时限也是减少争吵的好办法。可以告诉孩:“我规定:你们要是吵架,最多只能吵5分钟。如果5分钟后还在吵,那你们都别看,轮到我。”不要帮他,让他学会自我管理“妈妈,你怎么也得帮我找个理由呀!”女儿在恳求你:“我没时间写周记。但是,如果我不交一篇上去,老师就不允许我去参加夏令营活动。”
想要孩子独立,做家长的就该做到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啥都亲力亲为,当孩子一岁半左右能自己吃饭的时候就让他自己吃,有的家长总说孩子还小啊,自己吃饭洒得到处都是,总是追着孩子吃,我就见过这样的家长,孩子明明就要自己吃非不要,非说弄脏衣服,弄脏地,还有的家长更奇葩,不让孩子在室外走硬要抱着说地上脏,其实,很简单衣服脏了换了就行了,洒地上扫了就行了,总这样给孩子传达这些思想孩子能独立吗?所以说孩子不独立有一大半的责任在家长身上,家长应该反思
培养孩子独立的习惯应该从出生不久就开始。看过一篇说挪威父母带孩子的文章,他们在3个月孩子会抬头开始,父母会让孩子自己趴在羊毛毯或者游戏垫上玩,自己找玩具。多趴,有助于帮助孩子背部骨骼的发育,以后才会更好地爬或者走,而且,孩子会比较习惯自己玩,不缠大人。这样习惯了自己玩,以后每个阶段都会好带很多。
1、家长要有跟孩子单独相处的时间
2、不要当面或者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孩子
3、一次只兔一个要求,并坚持一段时间,训练孩子的多独立技能。
4、给孩子提供独立的空间,培养孩子自己的独立意识
5、用心观察孩子的一些动作语言、多与孩子沟通,引导而不是指责,并给孩子建议,有利于孩子独立
独立的孩子能给妈妈省心,可是很多家长却不愿意放手让孩子自己独立。尤其是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各种爱,保护把孩子包裹的很严实。其实孩子未必会领你的情,他更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的做一件事,所以很多的孩子只会一味地索取,不懂的回报。
要给孩子养成独立的习惯,就是要让家长放手,让孩子自己做,但是做什么事情都是需要一个过程,家长给孩子犯错误的机会,让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家长也不用事事围着孩子转,怕孩子闯祸,而是给孩子做好榜样。
想孩子独立,家长要学会放手,要舍得放手。为什么很多孩子独立能力那么差,好像离了父母就不能活一样,就是因为家长从小为孩子做的太多,明明该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越界也要帮孩子做了,似乎这样才是爱孩子。
在孩子小的时候,在孩子想自己做事情的时候,家长就要让孩子去尝试,并不断鼓励孩子。有些时候可以引导孩子、给孩子做示范,告诉孩子如何去做,不要怕麻烦,也不要觉得孩子做不好,要相信孩子,要放下多余的担心,让孩子勇敢的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