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为什么会反抗父母?让自己和孩子变得更成熟的三个阶段。
更好的认识孩子和自己,如何变得更成熟。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原则,是能够分清什么是自己的事,什么是别人的事。可是分清之后呢?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我们怎么才能,让我们养育的孩子,真正变得成熟起来呢?
每个人的人际关系成长,大都需要经历三个阶段。即自我阶段、他人阶段和独立阶段。只有进入独立阶段,孩子才算真正的成熟,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由。
第一个阶段,是自我中心的阶段。也就是婴儿期,是指心理上的婴儿期。在这个阶段,我们会自然地觉得世界和他人是围绕我们的需要来运转的,把自己的需要和愿望当作别人的需要和愿望。在这个阶段,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站在舞台的中央,别人只是观众。别人照顾我们、对我们好,是理所当然的。这些感觉多在3岁之前。所以也被我称为“婴儿期”,可是当孩子慢慢长大,能感觉到世界不是这样的。别人并不总是关心我们,多部分时候他们只关心自己。那么,孩子会进入第二阶段—他人阶段。
第二阶段也是大部分人的终点阶段,也是我们人际关系,纠结、焦虑、彷徨的阶段。生活中很多的人一生也没走出第二阶段。在这个阶段,有两个典型的标志。
第一个标志,让他人决定我们的行为。把自己放到被动的位置。
这一标志还有两个表现方式,一种是顺从,即为了别人委屈自己。我们的孩子在这个阶段会生活在别人的目光和期待中,觉得别人的评价、赞许、关心、愤怒都是最重要的事情。会因为没有满足别人的愿望而深深地内疚和自责,却忽视了自己的需要和价值。我们孩子的学习,为了老师而学的、为了父母而学的,有几个孩子是为了自己而学的?
这背后潜藏着一种隐秘的交易期待:如果我特别听话,如果我顺从你,你就应该给我我需要的东西—安全感和爱。平时我们也是一直给孩子这样的暗示的。
当我们的孩子进入青春期,还有一种反抗。我们要孩子好好学习,孩子偏不学;我们要孩子听话,孩子偏不听话。孩子的这些反抗是把自己当作工具,通过自己来表达愤怒,就好像在抗议其他人违背了隐秘的契约。
但是这种反抗也是另一种形式的顺从。因为他没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只能通过反抗别人来彰显自己与众不同。向他人证明自己有思维方式的独立性。但恰恰是这样的行为,暴露自己处在第二阶段。
我们很多的成年人,也是在这个阶段。停留下来的最多。向父母证明自己、向朋友证明自己、向社会证明自己,唯独没有问问自己的内心,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样的自己。无论顺从还是反抗,都是把我们自己放到一个被动的位置,并让他人来决定自我的行为。
他人阶段的第二个标志是,我们很难容忍和别人的差异。
向别人证明自己属于事物的一面,而另一面。就是改变别人,不能容忍和我们不一样的人和事物。越亲近的人我们越难容忍他们跟我们不同。夫妻对孩子教育态度的不同、子女择偶标准的不同。都会爆发我们的焦虑。处于他人阶段的人,很难容忍自我和他人的差异。有时候我们会被别人影响,有时候我们很想去影响别人、改造别人,让他们跟我们一样。
我们要知道在观念上可以有差异,我们要更能理解关系中的矛盾和差异。
第三个真正成熟的阶段,独立阶段。
我们有了自我负责的能力和容忍差异的能力以后,就不会在人际关系中轻易掉入顺从或反抗的陷阱,而是会进入人际关系的第三阶段—独立阶段。
在这个阶段,我们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分清什么是别人的课题,把自己和他人分开,还能够理解他人,同时尊重自己。
让我们自己和孩子,尽快的进入到独立阶段。对于自己和孩子的人生幸福都是强大的助推器。罗曼·罗兰说过:“真正的英雄是认清现实后还能热爱现实。”我的爱是出于我的爱,不带任何条件的爱。当我们内心的信念,而不是他人的态度变成我们行为的主导时,我们就获得了一种主动的、对自己负责的姿态。这时候,我们就开始成熟起来了。
致良知,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尽快的让孩子成熟起来吧。
独立和勇敢是孩子成长的结果,它不能直解当目标去培养,而是要靠养而自然成。
孩子不独立不勇敢,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
1.孩子身体疲劳,没有更多能量去主动做事。或者受到的压力已经很大,家长又对孩子批评,必然不会有好的效果。这种情况一定要首先排除掉。
2.性格不太积极主动的孩子,往往是身体不够旺盛的体质,要看看孩子有没有体育锻炼的培养内容。体育带给人的东西不只是体质好,更是性格上的改变。性格的东西,只能,必须靠体质去改进。
3.孩子缺乏[独立]的心。看看是不是家长属于焦虑型家长。觉得孩子做的不好,就自己亲自代办,以做榜样为自我安慰。其实这种情况固然会受到孩子的崇拜,但是剥夺了孩子自己去体会错误的机会。只是膨胀了家长的自我而已。家长应该想想自己的学习,不都是从错误开始的嘛
4.孩子缺乏[勇敢]的心,要看看家长给孩子引入了怎样的人生观。真正的勇敢,不会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赞美,不会是为了和人争名夺利。而是来自利益他人后得到的自爱感。而要利益他人,自身必须要有能力,这又会激发孩子自强的心是非常好的一种生活态度。
可能有人觉得自己都不够多,就谈不上利益他人。或者本来就仇恨抱怨他人,干嘛要去利益他人。这是另外一个话题这里不展开。这里单谈勇敢,必来自利他。
独立就意味着孩子要有足够的自主权,要给孩子他所能及的原则选,比如两岁左右的孩子,可以选择衣服的颜色,所穿的鞋子,甚至玩具的玩法,但也不是放手,家长要有督导作用,关键时给些建议,甚至掌控一下方向,要有规则内的自由,没了法度就成了放纵。我觉得勇敢的基础是安全感,安全感足的孩子有足够的动力去探索世界,而父母则是孩子安全感的基石,给与孩子足够的爱,高质量的亲子关系,学会共情是其重要保障,父母永远是孩子的加油站,鼓励与放手能让勇敢的孩子走的更远!
这个问题也许我能给一些切身体会。
我家有两个孩子,相差十岁。大的是儿子在他奶奶身边长大,各种娇惯。四岁时还要人喂饭,跌倒了自己不起来,碰到事情就发脾气。而二宝是我自己带的,两岁自己吃饭,打破东西自己收拾,懂得谦让。所以两个孩子两个极端,我想了想两个孩子的差异在哪呢?
1不要把孩子照顾的太周到,什么事情都包办了孩子就会什么都依赖大人,要给孩子留白。
2学龄前就让宝宝养成好习惯,正常作息,吃饭自己吃,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打破东西大人帮助孩子一起收拾。
3培养孩子好的性格,不给孩子压力,培养他乐观开朗的性格。
4让孩子喜欢上一项运动,从而培养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勇敢,勇于冒险的精神。
孩子是一个个体,我们不能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我们尊重他,再以正确的引导,我相信孩子们都会向好的方向发展的。
怎样培养孩子独立勇敢,这需要一个规划,首先让孩子明理,知道怎样做,怎样说才是对的。其次是要和孩子一起分析问题,让孩子晓得怎样的方法考虑问题。第三,要让孩子单独完成一些家务活。知道与自己有关的是什么,怎样做,做到什么程度,心中有底才能独立思考做事。勇敢对孩子来说,可从独自唱歌,小舞蹈,朗诵这些开始,走出怕被笑的坎,多鼓励鼓励,就勇敢了。
我觉得我们大人们不应该过渡的宠着孩子,不要什么事都从着孩子,应该从小让他们做些力所能及的事,这样的话,他们不会过渡的依赖我们,对他们以后的路有很大的好处。
多干家务,多舍他就多得
最好的办法放到农村老家去
如何培养孩子才能让孩子更独立,更勇敢?
作为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独立、勇敢。可是事与愿违,孩子并没有往我们想象的方向发展。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才能够让孩子更加独立,更加的勇敢呢?不妨看看以下几点:
第一,不要替代孩子
孩子是我们父母手心里的宝。作为父母的,特别是祖父母,总是担心孩子会磕着碰着。所以很多事情都不会让孩子自己去动手,而是代替孩子去做。殊不知这样是害了孩子。这样会让孩子的自理能力越来越差。
我们不妨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孩子在两岁多的时候,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去试着穿鞋子、穿衣服,自己给吃饭。而不是满大街的在后面追着喂饭,你越是这样做,孩子越是不会独立。
第二,让孩子参与其中
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模仿能力是非常强的。我们在家里做家务的时候,不妨让孩子参与其中。比如:我们在做饭的时候,可以选择让孩子帮忙淘米。我们在扫地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帮忙拿垃圾铲等等。这样既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也给他的独立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三,让孩子做决定
在很多时候我们父母都会安排好孩子做这做哪?我们不妨让孩子去做决定,让他去做他想做的。比如:你是跟爸爸妈妈去超市呢,还是跟奶奶呆在家里面呢?让孩子自己做决定,有利培养他勇敢的行为。
第四,给予孩子一定的鼓励
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是需要得到我们父母的肯定的。只有这样孩子才会越发的努力去做。比如:孩子在帮忙扫地的时候,我们可以夸奖一下孩子,扫得真干净。这样孩子会特别开心,也更加乐意的去帮忙。
第五,父母适当的假装软弱
在适当的时候,父母适当的假装一下软弱,可以让孩子变得更勇敢哦!比如:在家里看到蟑螂的时候,作为妈妈的可以假装很害怕的样子,这时候可以让孩子勇敢的去打蟑螂。
在超市买了很多东西之后,作为妈妈可以假装软弱无力:“宝贝,妈妈累了,可以帮妈妈拿一下东西吗?”
对于如何培养孩子更加独立勇敢,我暂且说以上几点,大家如果有什么好点子,不妨跟大家分享哦!(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