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记音的如广韵
古代用反切法注音。
古代有私塾可以学,老师领读学生呗
谁说古代没有拼音了,只不过不是这种字母而已。
在中国古代,由于没有拼音字母,所以古人要认识汉字、读出汉字,只好用汉字来注音。这样便先后产生了一些不同的注音方式。
首先是直音法。直音法盛于汉代。这一点在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中表现的尤为突出。《说文解字》中对汉字的读音常常说“读若某”或者“某声”,就是这种情况。例如《说文》中的“材,才声”,意思是说“材”这个字的读音应该读成“才”。后代的经学家把这种方法说成“音某”,也是同一个意思。比如唐代陆德明编写的《经典释文》有“拾,音十”。直音法虽然简单易懂,但是它有很大的局限性。有时候会出现某个汉字没有同音字的情况,比如“丢”字,我们找不到同音字来注直音;有时候这个字虽然有直音,但是那些注直音的汉字比被注音的字更难懂、难读,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生僻字注常用字,这是违反学习原则的。
另一种注音法和直音法很相似,那就是用同音不同调的字来注音。例如“刀”字,《康熙字典》注“到平声”。“刀”是平声字,“到”是去声字,单用“到”来对“刀”字注音是不准确的,因此必须法“到”字的声调改变了,才能得到“刀”字的读音。同样的,这种注音法虽然比直音法有所进步,但是由于需要改变声调,然后才能读出字音,所以不是很方便。
还有一种注音法,就是我们熟知的反切法,又称反音、切。反切法自东汉到清末长达一千六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对汉字标音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是的!
疫情期间,学校可布置适合"网络教育"的预习教材或内容![玫瑰]适合"网络办公"的可以暂时在家处理事情[耶]组织、流程什么的可以说明一下由谁负责哪个方面即可![祈祷]
古代讲言传身教,言传即“口口传授”,因此古代读音有很大部分是先生口口传授的。
此外,在辞典、字典等典籍中,古代有直音、读若、反切等注音方法。
直音,就是用同音字来注音,比如:根,音跟。
读若,是拟其音注音,比如:哙,读若快。虽然与直音相似,但不同,直音是直接使用同音字,读若是“拟其音”。
反切,是在直音、读若之后创造的注音方法,基本规则是用两个汉字相拼给一个字注音,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
用作反切的两个字,前一个字叫反切上字,简称切上字或上字,后一个字叫反切下字,简称切下字或下字。被注音字叫被反切字,简称被切字。反切的基本原则是上字与被切字的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的韵母(包括介音)和声调相同,上下拼合就是被切字的读音。例如,《广韵》“冬,都宗切”,就是用都的声母、宗的韵母和声调为冬注音。反切的产生,是为了补救读若、直音注音方法的不足,是汉字注音方法的一个巨大的进步,标志着汉语语音学的开始。
象形文字是比较容易理解的,应该会有主动传播者,俗称老师的人来普及
1,文,原始声音,有形象的就是该形象的声音。举例,马,画一匹马,用马最响的叫声中的第一个声音,作为该文的发音,ma,mo都是,北方语言用的是ma,吴语用的是mo。英语,他们和马的距离近,用的是马的喘气声,horse。隹,画一麻雀,发音,zhui,麻雀叫声。造个集字,就是一群麻雀的叫声,叽叽喳喳,ji。
2,字,借用文的原始声音,意思还相近,或者包涵文的意思。或者有原始声音。
3,实在没有声音,那就喊出来,对应已有的声音,比如,德得同音,道到同音,大家认可。有德就会有得,有道就能到。大家的共识。
4,语调,现在是四声,平声为一般状态,第二声为开始状态,第三声为过程,第四声为结果。
汉语,以原始声音为基础,相互借用声音发展,内心的感受为归属,是人的语言。
如果没有汉语拼音,该怎样知道一个汉字的“读法”,我猜很多成年人可能回答不上来这个问题。或许还会有人“鄙视”我,汉字不是天生就和“拼音”绑一起的吗?怎么会问这么“不靠谱”的问题?
实际上,古代人是没有汉语拼音的,要想知道一个汉字的读音,比我们现在要困难的多,口口相传肯定是最实用的办法。
请一个私塾先生,来家里面教宝贝儿子读书,遇到那个不认识的字,直接请教先生就可以了,但是请一个私塾先生是很贵的,对于一般家庭来说根本负担不起。
所以古代“圣贤”,为了普及汉字读音,也发明了很多方法,下面一起去看看,老祖先到底用了什么“绝招”?
1、看相貌法
这是啥意思?难道看那个汉字长的好看,就读那个汉字吗?
这个到不是,“看相貌”主要是看外形,大家知道,我们的汉字有很多“形声字”。
何为形声字?
简单说,就是咱们的汉字,能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代表汉字的类别,另一部分表示汉字的发音。
比如:茱、珠、株、殊、洙、诛、邾等等吧,这些人基本上除了“偏旁”不一样,剩下的都有“朱”这个字,偏旁基本代表这些字的用处意义,而“朱”就是他们的发音,这就是形声字。
换句话说,你主要知道“朱”这个字的读音,剩下的这几个字,观察一下它们的“相貌”,就知道该怎么读了。
你还别说,这种方法,在今天依然是很实用的,相信有很多小伙伴,经常会因为“看相貌”,而读错了汉字的发音,因为汉字这么多,总有一些“个性”的汉字,明明就是“形声字”,却偏偏不发这个音。
所以说这种方法,还是有缺陷的,但是无论对古人还是现代人,基本上都是一种很实用的方法。
2、小学生法
为什么叫“小学生”法?因为我记得当年自己学英语的时候,就是用的这种方法,如今,很多小学生学英语,依然用这种方法。
当然这是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在古代这种方法被称为“直音法”和“读若法”。
何为“直音法”?
简单来说,就是你在读书的时候,遇到一个新汉字,它的读音和自己已知的某个汉字同音,就用这个汉字在它下面进行标注。
比如你遇到了一个“箱”字,知道他和你认识的“香”字读音一样,就在这个字下面标注上“香”这个字,来辅助自己读音。
这就好像小学生在单词“happy”后面标注“汉皮”是一个意思,毕竟小学生还没有学习英语音标的读法,只能靠这种方法来记住单词的读音。
这就是“直音法”,貌似现在还能用。
何为“读若法”?
字面上的意思,就是“读音相似”,“若”在古代有“好像”的意思。
简单来说,就是“甲”字的读音和“乙”字很相似,所以就用“乙”字在“甲”字的后面标注。如《说文解字》:鼾,卧息也,干声,读若汗。意思就是“鼾”和“汗”的读音相似。
也许有人会问,这和“直音法”没啥区别啊?
的确区别不大,“读若法”其实就是“直音法”的plus升级版,唯一区别是“直音法”是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读音来标注,而“读若法”就是放大了一点范围,不用严格相同,只要相似就可以了。
毕竟严格相同太难了,但是我也因此怀疑,这种相似的读法,会不会就是现代方言的形成基础,毕竟刚开始的时候,还是“相似”,结果一传十,十传百,“每天改变一小点”之后,就形成了各地独特的方言。
不过古代人也是“苦”啊,毕竟没有汉语拼音,只能想出这种“小学生”法。
3、反切法
这种方法就有点高级了,可以说是现代汉语拼音的一个雏形。
简单来说,就是是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一个汉字注音。写作“甲,乙丙切”。
反切法的基本规则是切上字取声母,切下字取韵母和声调。也就是说取前一个字的声母和后一个字的韵母拼出一个新的读音来。
《康熙字典》中的字主要采用此法注音,如“武,文甫切”。
就是取“文”字的声母“w”,取“甫”字的韵母“u”和声调“3声”,这样合起来就是“wu”和声调“3声”,基本上“武”这个字的读音就确定了。
这个学过汉语拼音的一看就明白,这不就是“汉语拼音”嘛,但是你要知道,在当时是没有拼音的,所以发切法的出现,是一个极大的进步。
但是发切法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你要提前认识一些基本的汉字读音和声调,要不然人家给你“切”出来,你也是一脸的懵逼,可见,如果没有汉语拼音,普及汉字是非常困难的,这也是古代为啥文盲这么多的一个原因吧,因为认识汉字的成本太高了。
4、汉语拼音的近代演化史
上面说的基本上就是古代人认识汉字读音的一个方法,不管哪种方法,总体来说都是治标不治本,基本上还是“用认识的汉字”来学习“不认识的汉字”。
所以说这些个方法,还是很笨重的。
到了1913年的时候,当时的中华民国教育部将章太炎研制的一套注音符号修订为“注音字母”,用于帮助人们识字。
相信上面的这些“文字”,大家并不陌生,因为就算是今天,咱们的字典里面,依然有这些“注音字母”,很多人都以为这是“日本汉字”,其实不是的,是当年发明的“汉语字母”,你还别说,和日语里面“平假名”和“片假名”挺相似的。
上面的这套“注音字母”,在繁体字时代是很流行的,1918年民国教育部颁布的注音字母,现在台湾还在使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老拼音”。1918年之后,反切法基本上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1918年之后,继续对这些“注音字母”进行的删减和改良,基本上和咱们现代拼音很接近了,下面通过图片,来感受一下当年改良后的“声母”和“韵母”表。
现在中国大陆使用的汉语拼音是1955年到1957年研制的,1956年2月正式发布汉语拼音方案,1957年又进行了一次修订,形成了现在的大陆拼音注音法。1958年颁布的汉语拼音,如今已经成为联合国规定的用拉丁字母转写汉语的国际标准。
总结—汉语拼音的伟大意义
通过上面的阅读,咱们一路走过来,发现给咱们的汉语“注音”,其实是一个很艰辛很漫长的过程。
而汉语拼音的发明,也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首先,方面咱们打字输入,要是你没感觉有多方便,看看邻国日本和韩国他们的输入法,就知道用拼音是多么的便捷。
其次,便于扫盲,古代之所以文盲那么多,大家也看见了,是因为古代识字的门槛要求很高,制定的规则不统一,基本上是“将就”着用,但是汉语拼音推广之后,很多人都可以通过字典来学习汉字,进而学习文化,门槛低了很多。
再次,便于交流,大家知道,“拉丁字母”几乎是这个世界上的通用文字,而我们现在的汉语拼音,很好的把拉丁字母融合进来,既方便咱们学习别人的文字,也方便其他国家的人们学习咱们的汉字。
而且现在的信息化,做过程序员的都知道,代码是用“拉丁字母”书写的,所以咱们的汉语拼音结合“拉丁字母”之后,也便于信息化管理。
总之,咱们都要感谢伟大的“汉语拼音”,如果没有它,咱们的生活或许没有这么方便,文明也或许没有发展的这么快。
在我们的拼音字母之前是有拼音的。只是比我们的拼音字母要难一些。我的母亲和父亲上学都学过这种拼音,我母亲曾经教过我,但是我没有学会。但是我记着我上学的时候,新华字典上都还有这种拼音的。就是因为那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的拼音后面还有一个符号。我母亲告诉我,这是他们学的拼音。但是那种拼音也是一种汉字,不如我们现在的拼音好学易懂,所以文化永远是向前进步的。
再用当前的汉语拼音注音前,有注音的办法!
拼音到目前为止,还不到百年的历史,那么我们不禁要问了,古代人是如何一代一代的教授后代汉字发音的呢?
比较古老的是譬况法,即用近似的事物来比照说明。
杨慎所著《丹铅杂录·古人多譬况》:
“秦汉以前,书籍之文,言多譬况,当求於意外。”
但这样问题来了,这种还是从意思上去类比事务,根本达不到学发音的目的。
所以远古时代的十里不同音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后来,为了让交流更加的便利,聪明的古人发明了另一种发音教授法:读若法。
读若,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简字来标注一个比较难的字的读音。
比如“儡,读若雷”。
可是问题来了,用于读若简单字需要先天口口相传不说,因字数有限,只能标注近似读音。
比如古书有这样的读若记载:“蜡,读若狙司之狙”,“珣,读若宣”。
知道有人管福建人说胡建人,湖南叫弗兰的原因了吧?
当然,随着读若法的进步,以及华夏文明的进一步交融,一个更加精准的注音法诞生了:
直音法,与读若法这种含糊的注音不同,直音法要求,必须找到一个相同读音的简字,方能称为直音法。
不知道大家看过《山海经》没有,里面大量的怪物的名字都是生僻字,但古人都会在旁用直音法标注,让大家读起来不会有障碍。
当然,直音法也有局限,于是汉语言音韵的始祖,可以说是拼音的雏形:反切法诞生了。
反切法,就是用两个字来注音一个字的方法,基本形式是这样的,例如:
冬,都宗切。即使用了第一个字“都”的“d”,然后使用了“宗”的“ong”,就可以很好的知道冬的发音是什么了。
古代有汉字却没“拼音”,古人如何识字?老祖宗的方法绝了
汉字博大精深已有上千年的历史,也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工具之一,与汉字一样重要的还有汉语拼音,也就是发音的方式,但是汉字和汉语拼音的关系却不是那么亲密,因为汉字的历史时间远远超于其拼音,而拼音却是从清朝才有了雏形,到了民国时期才真正出了方案。那么没有拼音的时候古人在读书识字的时候是怎么学习汉字发音的呢?
如今的小孩到了上学的年纪去学校第一个要学的就是识字,26个字母表必须背诵的滚瓜烂熟,因为以后想要学习陌生的汉字全是靠这些字母发音。
而古人学习的发音的方式却有好几种,直音法是书生们最常用最常见的,其优势在于简单易懂,尤其是刚上学的小孩学起来快容易上口,举个例子“递”音“弟”。但是这个方法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只适合常用字,一旦遇到生僻字就不适合运用。
所以又繁衍出一种“读若法”,也称“读为”“读曰”“读为”法。这种方式主要是为了解决一些读音比较少的字,就像如今的人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备注了相似的汉语一样,举例“癖”字就会在旁边标注“皮”,这种方式有效的扩大了直音法的应用范围,但是其缺点就是容易失去了精准度。
古人当人也不会这样就这样马虎下去,所以在注音上又要添加几个字表示这个字的音调是需要往重了读还是往轻了读。
另外还有一种譬况法,譬况的意思是用近似的事物来比照说明。这种方法的重点不在字的本身读音,而是告诉你发音的方法和发音的重点何在,这一读法主要是在先秦时期多见,也有人说譬况法是汉字注音之始,“冀横口合唇言之,踧口开唇推气言之”详细描述了唇齿的发音和语气细节,这个方式主要是针对某一个汉字的读音特点。
反切法有点类似今天我们用的拼音,前一个字的声母后一个字的韵母和声调,举例子“鲁”的注音就是“郎古”,你张嘴重复读“郎古”自然就发音到鲁,必要要朗读出来才能学习到,如果只是在心里默念是无法学会的,难怪古人在读书识字的时候都能听到书生郎朗之声。
老祖宗能想出这么多注音方式不得不让人佩服其智慧,这方法真是绝了。古代人在发音上和今人有些区别,相信在语文课上老师偶尔也会不得不提及这一点,很多古诗上面就能体现,比如有一些诗句有人认为没有讲究韵律,其实是古今发音的区别所在导致的。
比如“乌衣巷口夕阳斜”最后一个字古音读作“xia”第三声,而今人读“xie”第三声。还有“见”古音为“xian”第四声,今人读“jian”第四声。《十驾斋养新录》里面明确记载一点了古代没有轻唇音只有重唇音。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古人创造了太多文化和创新发现留给后人,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些效益和价值都是老祖宗们的劳动智慧给我们带来的,我们每个人都承蒙着祖先的关爱。
反切法吧。两个字,切前一个字的声母,后一个字的韵母,比如东为德红切,共为古送切,哭为开鹿切,来为鹿开切。运用反切注音法的前提是要认识一定数量的字。
别说古代了,就是现代,在台湾地区也不是用的拼音。台湾地区依旧延用清末的注音方式来打字的。曾经在台湾旅行的时候入住一家台湾青旅,前台是一个荷兰留学生妹纸,中文讲的特别好。然后她一听我的口音就说“你不是这边的人,你是那边的吗?”。我当时心里被逗乐了,什么叫那边这边。我说:“是的,我上海过来的。”。然后她举了举键盘说,“我喜欢用你们的拼音,更方便,台湾的注音她记不住”。
话题有点扯远了,但是确实拼音更容易和国际接轨。
我们再说说台湾式的注音之前,中国古人是怎么知道字是怎么读的。
有本古书叫《说文解字》是东汉许慎编著,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书,也是世界上很早的字典之一。里面就对这些字怎么读做了标记,古人会把某个字的声母和韵母分开,然后再找到含有这两个声母和韵母的常见字放在一起,这种方法也叫做反切法
我们今天的拼音是一步步更精简更方便了,就如我们的简体字一样。我们的简体字并不是凭空造出来的,其实了解书法的话就知道我们的简体字都是从名家草书行书里提取的。
口耳相传,靠学生死记硬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