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怎么写法?从孔子作春秋,形成一种被推崇的写法,就是微言大义,惩恶扬善。对于某些事的记载是有选择的。孔子当然掌握鲁国的史料,但有选择,有隐晦,但是也不是瞎编。
明白以上,对读中国的历史十分重要。就我个人看法,史记是写的最好的,含金量最高的,因为可信度最高。但是,不真实的事情也是存在的,一方面,是司马迁当时的条件限制,汉朝就写了当时的历史,其它二十三史都是后朝修史。他写的有相当部分被有原因的删改了。这回海昏侯墓出土的竹简有史记,也许会看到更本来的原貌。
再者,史记有的写法更象左传,具有故事性,可读性,有文彩,而其间的语言动作也不一定就是历史真实记录。鸿门宴项羽的率直,刘邦的精明,樊哙的生猛历历在目,就象电影镜头一样。项羽给樊哙一个生猪腿,放在盾上切着就啃,这很多细节都不好推论真假。后代史家也很少有这文彩,这写法!我情愿相信情景的真实。无韵之离骚真不是虚的。
《史记》是良史,相比较而言,它是二十五史里可信度比较高的。但是也不是全部真实。原因:
一、外人造成的。邓瑞金在《中国伪书综考》这一本书中,也提到了:“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里说,此书有一百三十篇,共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可是,如今人们看到的《史记》,却有五十五万五千六百字,比原著增加了三万字,显而易见,今本的《史记》已非原貌,此书无疑已经被后人补窜。”
二、司马迁造成的。他把一些民间传闻当做正史来写。比如,《史记·高祖本纪》中有“刘媪甞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巳而有身,遂产高祖”的记载。意思是:汉高祖刘邦,是在闪电雷鸣中,母亲感应到龙卵而怀孕出生的。
三、条件限制,司马迁缺少适当的史料。尤其秦始皇还焚书烧毁了很多史书。
欢迎关注我,让我们共同读史明智。
历史都是写史人的主观臆断,史记中对于汉朝几位皇帝的记录就有失偏颇。因为司马迁受到过汉武帝的宫刑
关于三皇五帝,夏朝,商朝早期的记载,并不一定真实存在。因为那段历史比司马迁早几千年,相信太史公当时有一定史料,但肯定也不会太多,毕竟当时用竹简,备份文章是很难的,而单份材料是很容易遗失的。更何况夏朝的文字有无尚在考证之中,因此那段上古史是未必可信的。需要现代大量的考古证据才能证实或证否。
从周朝开始,尽管个别细节难免会有问题,但其史料总体上是可靠的。
想多了吧,《史记》中的故事有的比神话还神话,比小说还巧合,自相矛盾之处比比皆是。比如说秦始皇的父亲,《史记》中就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子楚,一说是吕不韦。《史记》中的故事,不可尽信。
我以为司马迁是一个出色的历史小说家,他以史为本,杂之创作,故成《史记》,只为言志。《史记》是司马迁的世界观,人生观,处世观,是其个人情感、寄托的淋漓宣泄。只可观其结果,莫以细节为信。
我觉得只有20%的真实性,哪怕太史公没有受外力的干涉,也不可能写出完全真实的史料,而且任何人都不可能,包括现代的我们。但是,我们却可以依据史记,推测出真实的历史。
由于久远,很多事无法求证,或只有不同史书相互印证,是否全部真实没法铁定;但有几件出土文物可印证史记的真实;《史记.殷本记》记载;第十三代商王叫祖乙,在出土甲骨文中,找到了祖乙的名字。《史记·年表第七·惠景间侯者》记载;长沙相利仓,于汉惠帝二年封轪侯。在湖南马王堆2号墓考古重,找到了“长沙丞相”、“轪侯之印”和“利仓”3颗印章,准确无误。可推定;《史记》严谨、真实!
有真实,也有传说。
读历史的目的不在于它是否真实的发生过。重要的是通过这些人和事,来警示后人。从中得到有益的知识。从而趋利避害。
史记是用中文写的,关于中文的本来意思(甲骨文,金文的本意不明,)汉字的意思(汉简中的字意也不明;)说其它的已经无意义。最明显的是马王堆汉墓发掘前后对汉朝的认识改天换地。
谢邀。简单说,史记的史料来源,除了司马迁和他爹整理汉朝官方档案中留存的内容,很大一部分是靠司马迁自己到各地走访故老,听取民间传说,记录整理而来。那么这里面到底有多少可信,就存疑了。更何况司马迁本人也是个颇为浪漫的人,他对矛盾材料的取舍,也需要带上个人好恶,还受到秦汉文人思维局限性的影响。
因此,史记里面记录的,不可能都真实存在。
举个例子说,不少密谋的事情写的非常详尽,好像司马迁本人在现场一样,这个就有点可疑。而对于战争的兵力,更是混乱。比方说,司马迁说牧野之战,纣王一方出动了七十万大军,诸侯联军也有至少三十余万人(四千辆战车),这就肯定是夸张的。
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现在很多人都觉得《史记》里面有很多杜撰的东西,就连某些著名的专家学者都说,比如项羽在乌江自刎前,与虞姬诀别,当时就两个人一起,旁边又没有别的人,司马迁是怎么知道的呢?显然司马迁用了小说家的笔法在描写这段历史,其实这大大误解了司马迁。
我们要知道,司马迁家族世世代代都是写历史的人,写历史的原则就是要记录真实的事件,不论是好事坏事都要秉笔直书。司马迁也是这样的人。
但是那个时候,信息不发达,留下来的文字也少,在加上秦王朝焚烧了六国的档案,这给司马迁写历史留下了极大的困难。怎么办?
司马迁就决定走过名山大川,去探寻古代的遗迹。而且当时坊间流传了很多故事,司马迁这个人耳朵比较长,喜欢四处听这些故事,并把它们写到了自己的书里面。
此外,很多事情也不是司马迁杜撰。比如项羽与虞姬之间的事,他为什么知道呢?当时刘邦军队灭掉了项羽军队,但并不是全部都杀死,而是有活的俘虏。那么就要对这些人进行审问,并写下了详细的审问记录。这段故事很可能就是项羽身边很亲近的人跟刘邦军队里面的人交待的,亲眼看到了这段情节才写进去的。
还有韩信和陈希,俩人曾在韩信家里密谋想要谋反,俩人偷偷说了很多话。其实,这也是韩信身边的人看到的,后来韩信事情败露,审问韩信身边的人,那些人或许是真看到了听到了,或许是为了活命,就说了这么一段事。司马迁也无从确定这是不是真的,但他相信当事人的论述,就把这些都记录了下来。
我们现在人不能老用现代眼光看这些,要站在古人的角度,不要觉得自己很高明。我们之所以质疑《史记》,是因为我们把自己想的太聪明了,这是不应该的。
我只读过两遍,理解不多。个人感觉是,史记对于汉代以前的历史,记录得是比较客观的。毕竟是作者收录、寻访、整理而得出的结果。而作者由于受到了汉武帝的不公正待遇,自然而然的会心生怨恨。从而写一些不甚公允的东西。毕竟作者作为一个汉代人,竟然把开国皇帝写成了一个流氓。即便他记录的都是事实,这个做法对于一个史官来说是很不正常的。而全书中最有偏见的部分就是武帝本纪了,作者在记录文帝时,把文帝描写成一个极度谦虚,善于纳谏的明君,而且很注意节俭。接下来在描写武帝时,则是完全的反着来,从头至尾的记录武帝是如何的痴迷于长生不老,为了满足道士的骗局,大肆挥霍。封术士为官,扰乱朝堂。从而把武帝与秦始皇的暴行相呼应。怕读者不信,还专门说明自己作为随从,跟随武帝参加了很多的荒诞的祭典,种种事情都是亲眼所见。把汉武帝从继位到去世的所有作为,都归结为奢靡和昏庸。即便作者记载的事情都是真实的,也不能不说,作者是饱含着深重的怨气写出来的。
在谈史书之时,是不是可靠与是不是真实是两回事。
是不是可靠,是指作者在撰写史书的态度是否严谨,有没有大篇幅采取假语村言;是不是是真实,是指作者写下的史料是否为历史的真实。
从这两方面说,司马迁治史的态度非常严谨,花费十余年的时间写下《史记》,比如今绝大多数的史家态度都严谨得多。所以说,《史记》还是比较可靠。
但即便司马迁如此严谨,史料的缺乏使得他不可能保证所有的记载都为史实,甚至还有不少人为错误。可以他的治史态度而言,这些错误大都不是他有意造成。
大体上,《史记》的可信度较高,但春秋以前的历史,由于他接触到的史料有限,很多与史不符。
司马迁出生于史学家族,书香门第的相信家教肯定好。从司马迁肯为投降之人李陵求情而遭腐刑,可以看得出他为人刚正不阿。而且,那个时代的史官,都是很有原则跟风骨的。所以。我相信太史公的人品。
史记记载了上古黄帝时期到汉武帝时期的故事。因为商之前都没有文字,所以很多历史都是属于口口相传的,尤其是三皇五帝的传说。口口相传的东西多少会失真,会夸张,所以太史公只能把大多数人认可的历史记载到史记里面,这些都不是他自己杜撰的,他只是一个记录者而已。始皇帝统一文字,焚烧六国书籍,后来的秦末项羽又大肆烧毁咸阳城,可以说这史料基本都缺失了。不过这难不倒人,司马迁年轻时曾遍游天下,整理记录了各种奇闻异录,很多传说都都是属于原原本本记录而已,并未添油加醋,比如说大龙跟刘邦母亲交合生下高祖皇帝。我们知道这肯定是扯淡的,十有八九是刘邦强行送给老爹的绿帽子。但至少这不是司马迁编的,而是当时口口相传的故事。
后来子承父业,继承家族使命记录史实。官职之便得以整理各种书籍,加上祖辈积累的资料,他又交游了很多文学大儒,所以可以说史记大部分都是经过严格考究整理的,可信度十分高。
不过太史公也是人,是人就会有偏颇。比如极为推崇霸王,导致后世之人多崇拜项羽鄙视刘邦。比如跟李广交好,所以拔高他,单作飞将军列传,而卫霍这二位千古名将却合作一传,李广此人,乏善可陈。可笑后世还说什么但使龙城飞将在指的是李广,其实跟李广毛线没有,龙城大捷就是卫青人生第一仗。还有,像赵高李斯合谋改诏立胡亥一事儿,并无证据,只是太史公的猜测,也是当时大多数人的猜测。
综合所述,史记里面描述的基本都是真实历史。因为我们找不出更权威的证据了。这也是当今史学界公认的。
《史记》从黄帝开始,叙次唐尧以来,到汉武帝获白麟那一年止,上下两千多年,仿《舂秋》绝笔获麟的故事,作了《史记》。《史记》是中华民族保存了纪元前千余年的历史文化巨著,他最接近史事,有很高的可信度。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如不列没有实据的三皇,以五帝作为本纪开篇,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
综上,由于《史记》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记事翔实,内容丰富,个人认为,其所载史实80%真实,20%存疑。妥否,请同道争鸣。
《史记》在中华文明史上的作用和历史功積被严重低估。1、历史本身的历史功绩,司马迁身处秦朝焚书坑儒之后,大量文献缺失,还有部分口口相传,他及时记录下来;2、严谨的治史态度深深影响后世君主及史官,即便是道听途说,也正反求证,2千多年来,他所记述的许多事一直有争议,然后被找到的文献或文物所证实,极少有被证明是假的。
【这个问题,前不久准备回答,却不知从何说起。最近读讲谈社中国史,读到第二卷平势隆郎《从城市国家到中华》,书中谈到两个与《史记》真伪相关的案例,不妨拿出来说说。】
一是“共和”这个词,其起源,我们一般会遵从《史记》的记载:周厉王暴虐无比,不得人心,有一个成语叫“道路以目”,正出自周厉王时代,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把周厉王驱逐出王宫,此后朝政由召公和周公联合执掌,史称“共和执政”,这便是共和的由来。不过,根据《竹书纪年》,共和其实一个人名,全名叫“共伯和”,周厉王被驱逐之后,他才是执政者。这两个说法,哪个更可信呢?
这就得依赖“地下之新材料”,即考古成果。平势隆郎提到西周时代的青铜器铭文,其中出现了共伯和的名字,金文写作“子龢父”。我要补充的是,2011年,中国的历史学者从战国中期的竹简当中整理出一部叫《系书》的史书,此书记载的共和执政与《竹书纪年》完全一致,就是“共伯和代行天子之政”的意思。所以说,司马迁的《史记》错了,中国人则随之错了两千多年。
二是烽火戏诸侯。西周亡于周幽王时代,关于周幽王,我们都该听过烽火戏诸侯的故事。这和一个叫褒姒的美女有关。褒姒是个冰美人,不爱笑,周幽王为了逗她笑,别出心裁,点燃烽火,诸侯以为敌寇来袭,纷纷率兵赶来,到达镐京之后,发现并无敌人,他们惊慌失措的样子,被褒姒看到,果然哈哈大笑。周幽王非常高兴,后来屡屡点火,用于取乐,这就像那个“狼来了”的童话,一而再,再而三,导致诸侯渐渐不再信任周幽王和烽火令。公元前771年,申国联合缯国、西夷犬戎攻打西周,周幽王点燃烽火,请求救援,却无诸侯理会,最终在骊山之下,横死于犬戎之手,褒姒被俘,西周灭亡。
这个故事,我们大都信以为真。平势隆郎却表示质疑,他认为,如果将男女关系与亡国联系在一起,则需一个前提:君主的权力发展到了足够强大的阶段。问题在于,君主权的壮大,不在西周,得等到战国时代。所以他推测,烽火戏诸侯与褒姒的传说,应出自战国之后的人的虚构。
其实八十年前,钱穆写《国史大纲》的时候,已经对“烽火戏诸侯”提出疑义:“此委巷小人之谈。诸侯并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一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无需举烽。”他没有依赖什么文献和考古成果,仅仅凭借历史常识与逻辑,便有如此洞见。2012年,清华大学整理战国竹简(清华简),发现周幽王之死,纯属自找,他主动进攻申国,申国反击,联络犬戎等,将其击败。司马迁又错了。
这么说,并非否定《史记》的价值。在我看来,第一,无论《史记》有多少错谬,都无法动摇它的历史地位;二,有时错误恰恰也是一种价值,为什么错的背后,正隐藏了时代的真相。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明白历史是什么?用马未都的一句话来说,历史没有真相,只残存一个道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时间维度的束缚,使得人们不可能返回到历史的节点去验证。
再如,每一个记述历史的人都有不同的立场。所以历史与事实还是有一些区别。
比如司马迁本人在记载历史的时候,也同样遇到了这样一个问题,所以他只能通过一些古典的史料和口口相传的传说作为凭证。
但是我们知道,传说和史料因为缺乏验证性,他不一定是事实,但是它一定是历史。
举个例子,根据司马迁的《史记》里,记载纵横家的传记里一个千古的谜团。
我们知道司马迁,在史记里面记载了苏秦列传和张仪列传。根据司马迁的考证,他认为,苏秦比张仪的年代早,他是张仪的师兄。
甚至在史记苏秦列传里把二人的关系描写得非常清楚。那么这段历史是事实吗?
在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有一部书叫做战国纵横家书。
史学家们根据对比分析发现,史记对于苏秦和张仪的记载,可能不是史实。
因为根据帛书的记载,张仪的年代要比苏秦的年代久远。也就是说大师兄是张仪,而不是苏秦。
那么如果这个史料证据成立的话,那么苏秦和张仪在战国时代所做的那些事情,就完全会被颠覆。
所以,史记是记载历史,但是他未必就是真实的历史。
希望能帮助题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