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确定《史记》内事件的真实性?

司马迁在《自序》中写道:凡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史记》存稿两套,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但对照检视,缺少十篇,有录无书。

据《汉书》注中张晏说散逸的十篇为:《孝景本纪》《孝武本纪》《礼书》《乐书》《兵书》《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录》《日者列传》《龟策列传》《傅靳蒯成列传》。但后人亦增补一些。

《史记》每一篇中都不免有点假,但每一篇也都有一部分真。它像陈年的古董一样,修补和锈蚀是不免的,但原物的神态却也始终古意盎然,流动在每一部分里。

司马迁是严谨的史学家,不乱编故事,荦荦大端者比较可信。那是怎么获得相对真实的素材呢?一是使用确实史料。如编撰《秦始皇本纪》,主要使用秦国政府的纪录、奏事章和石刻等材料。二是实地采风和考证。司马迁从二十岁起开始壮游,先到江淮(江苏和安徽北部),又到江西庐山,再到楚国故地、齐鲁地区,最后到河南,采风和实地考察。在朝廷做郎中后,又随汉武帝踏遍陕西、甘肃、巴蜀、西垂和西南,为写《史记》增添了详实素材。即使《史记》中好像文学故事的事件,也有其真实的基础。比如,司马迁写项羽乌江自刎,描写细腻,生动形象,但不是凭空想象。为何这样说呢?杨敞官至丞相,是司马迁的女婿,杨恽是是杨敞的中子,曾封平通侯。司马迁把《史记》副本留在杨敞家中,可见交往密切,相互信任。而杨家父子会把先辈参与垓下之战的情况讲给司马迁。项羽战败于垓下,冲出重围,一支汉军骑兵紧追不舍,无颜见江东父老的项羽拔剑自刎。当时有五位骑兵在场,各得其遗体一部分,刘邦按照事先的承诺,均被封为列侯。这五位骑兵,有一个叫杨喜的,他的第五代孙子就是杨敞。家族的荣耀和不平凡历程,是杨家人不能忘记的,其事迹代代相传。


《史记》的真实性还用判断吗?有人真是唯恐天下不乱啊!

《史记》是一部记传体通史,它的伟大是世界公认的,不能说它记述的事件100%是真实的,但完全可以说它是一部最真实最伟大的史书,它已经成了世界历史上的一座丰碑,它延续《左传》风格,留下了评判历史人物事件的大概标准。中华文明几千年,太史公的人格还没有多少人去或者敢怀疑过,几千年风雨历史留下的坐标,又岂是个别无耻小人奈何得了的。

我等是无知小民,但历史上多少次考证,有名的乾嘉考据也没有过去太久吧,顾炎武黄宗羲等啥没有怀疑过,他们的《日知录》《明夷待访录》等也没有谁敢说太史公的不是,如今连五经四书孔子孟子都不知被打倒了多少次,剩下的,《老子》是讲空虚无为不分好坏的,《离骚》是浪漫主义鬼怪多不真实的,但还是有人怀疑屈原到底没有这个人了,《史记》的真实性如何判断?不把中华文明的好东西打烂玩你是不甘心吧,现在不是到处都是改历史书的吗?连文天祥的《正气歌》你们也不想要了,爱怎样就怎样吧,凡是跳梁小丑,历史都会记住你们的。

这里还是要多亏太史公啊!

凡是灯塔,有人却想打烂,如孔子、孟子、屈原、司马迁...其用心之险恶,是想毁掉中华文化,毁掉老百姓心中的好坏标准,他们能是好东西吗?

四大文明古国,我们还是仅存的吗?不仅是因为有过四大发明,更重要的是我们有过灿烂的文化,有着像太阳星星一样的伟人,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而且至今这种精神还没有彻底失传,《史记》是为数不多仅存儒家精神为天地立心为圣人立命为万世开太平的故事书,还需要怀疑它的真实性吗?

世界上75个诺贝尔奖获得者一起讨论,二十一世纪地球人最应该抗起的大旗是什么,是孔子的思想,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中道。

小子无知,多说何益!你可以砸烂孔家店,也可以说没有屈原这个人,还可以怀疑《史记》的真实性,你可以扫灭一起碍你事的东西,全无敌。但是,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历史会记住的。

我们还是要感谢司马迁啊!


在史学界,一直以来对于《史记》所记载的历史真实性产生的怀疑,到底《史记》所以记载的历史是否真实呢?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司马迁作《史记》的动机,司马迁生于一个史官世家,他的父亲临终前司马谈告诉他:”我们的祖先是周朝的太史。远在上古虞舜夏禹时就取得过显赫的功名,主管天文工作。后来衰落了,难道要断送在我这裹吗?所以要完成我的遗愿,将历史编撰完成。”也就是说司马迁作《史记》有很大的一部分是出于完成父亲的遗愿。

了解了动机,再说说司马迁自己对《史记》是怎么评价的。《报任安书》中司马迁这样评价到:仆窃不逊,近自托于无能之辞,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略考其行事,综其终始,稽其成败兴坏之纪,上计轩辕,下至于兹,为十表,本纪十二,书八章,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说自己只是一个收集整理者,把这些史料加工并且以自己的方式讲述。不难看出,司马迁最多只是进行删减,但是绝对没做出篡改的行为,司马迁大多数做的是整理加工的工作。

司马迁的整理加工的证据,我在《秦本纪》中找到了,《秦本纪》中间完全把贾谊的《过秦论》给搬了上来。

最关键的一点,司马迁早在《史记》的开篇就告诉我们了。《五帝本纪赞》中看到:学者多称五帝,尚矣。然《尚书》独载尧以来,而百家言黄帝,其文不雅驯,荐绅先生难言之。孔子所传《宰予问五帝德》及《帝系姓》,儒者或不传。余尝西至空桐,北过涿鹿,东渐於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总之,不离古文者近是。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系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书缺有间矣,其轶乃时时见於他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司马迁不仅查找了各种史料,还亲自去当地考察过,另外自己也进行了对比思考,最后把自己觉得可靠的写在《史记》当中。

司马迁可以说是非常严谨的态度进行写《史记》的,即使这么严谨去写,司马迁还要说:非好学深思,心知其意,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在当时存疑的历史就有很多,司马迁只能将经过收集对比实地探查后认为相对可靠的的写下来,司马迁本身就没有说自己写的百分百是对的,后世人直接给否决这绝对是不对的。

《史记》可信度我认为是非常高的,里面记载的的很多东西都通过考古证实了。


谢邀,《史记》所记事件真实性的问题,可从四个方面加以考察。

一,古代史官的职业操守。中国古代的史官不仅是专业的,而且是世袭的。这种设置有利于史官历史资料的收集和积累,而要获得这一职位,″秉笔直书是基本的职业操守。《左传》记载了春秋时一家史官守责的故事。齐庄公的大臣崔杼,因老婆与庄公私通,杀了庄公,另立其异母弟杵臼为齐景公,自封为相国,朝纲独断。齐国史官如实记载此事,崔杼大怒,杀了太史伯,分别要其弟太史仲和太史叔篡改史实,均遭拒,而相继被杀。崔杼又威胁太史第三个弟弟太史季,太史季说:“秉笔直书,是史官职责,失职求生,不如去死。”崔杼终被这气势震摄,只好作罢。太史季出来,遇见另一位世袭史官南史氏,南史氏准备他家杀绝后,前赴后继记录史实的。这个故事说明三点,一是史官是可以直接了解事件原由的,任何人不得阻挡。二是如实记录是史官的使命和存在的理由,比生命重要。三是史官并非一家,既可相互补充,也可相互监督。司马迁出生史官世家,其祖上可追朔到黄帝之时至西周建国,都担任史官之职,其拥有的资料之丰富和代代相传的职业精神是毋庸置疑的。

二,古代史料的相互佐证。这一点从汉代开始就有学者展开研究,从《史记集注》中就可一窥究竟。

三,考古发掘的补充。现代考古学的大量发现,可以作为古史研究的补充。

四,现代人类社会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运用。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史记》是本通史,上下四千年,在上古史的材料甄别选择取舍上体现了作者的立场和观点,就象汉代另一位史学大家班固所写《汉书》,立场观点与司马迁是有差异的,所选材料不竟相同,这不是真实性问题,是视角问题。


以司马迁的受宫刑而作,以他的治学严谨,掌握丰富的史料。面对司马迁受宫刑而作,我们没有理由怀疑他心怀有诈;凡起一此念,自觉有罪。我只有虔诚的读他的书,以他的书为判断正误的标准。面对他的治学及管理史料,我没有理由怀疑他有疏与误;凡作此想便视同对他的玷污。当然我还是“悄悄”看一些其他资料来佐证。要悄悄的,不要惊动他安睡的灵魂。


历史毕竟离我们现在很远,有的都是已经1000多年或者2000多年之前的故事了。所以说想确认《史记》中记录的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是非常不容易的。不过我们还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确认真实的历史:

历朝历代每一个史官的职业操守

历朝历代都是有史官记载历史事实,有很多史官都是整个家族都是从事史官这一职业。所以说要确认司马迁《史记》的真实性,不仅寄托于他的职业操守了,也要寄托他所参考的历代史料记录者的操守。

《左传》中曾经记载过,有一个史官因为如实记录史实,被杀了,然后他弟弟继续如实记录,然后又被杀,后来又一个弟弟,仍然如实记录,这次才没被杀,事实得以被记载。所以历代史官和史料编辑者的职业操守决定了《史记》内事件的真实性。都像左传中记载的史官一样,那可信的百分之百了。

不过,是人就会有立场,史官也难免。尽管司马迁特别注意尊重历史事实,努力追求“微言大义”,但是不能保证每一个史官都会这样,所以对于有一些人物的记录,也会有史官自己的一些感情色彩在内,完全不偏不倚,也是很难做到的。

不同时期的史书(正史和野史)对比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对不同的史书去进行对比。比如说看汉朝的部分的时候,可以看看班固《汉书》里面的内容去对比,看春秋的部分,可以同时看看《左传》里面的内容,战国部分,也可对比《战国策》里面的内容,历朝历代的史书对于所处时代了解的最清晰,这部分对比来看还是可以反映出《史记》记录的真实性的。

另外除了正史以外,还可以对比一下野史,因为正史都是历朝历代胜利者书写,难免会有一些春秋笔法,润色一下的情况,看看野史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史记》中的历史事件。

现代考古发现的文物侧面反映史实

还有一点就是我们现在考古时候的所发现的文物,墓葬等等。比如说我们现在会挖到一些,秦始皇兵马俑,汉墓,皇陵等等。里面会有很多文物,这些考古发现,都可以从侧面反映《史记》记载的内容真实性。

比如说,我们从秦始皇兵马俑中发现的秦弩,通过复原发现当时的秦弩射程会超过AK47。而且很多时候我们也是通过考古的过程和结果,发现我们现存史书中的一些错误内容,所以说考古发现是一个很重要的,确认历史的方法。

科技飞速发展,超越光速,见证历史

我们现在都知道我们看到天上的星星都是很多年以前的影像了。所以如果有一天当我们人类的速度能够超过光速的时候,我们就能看到我们过去曾经发生了什么。等到某一天未来科技极度发展,人类能够成百上千或者上万倍的超过光速,那时候我们就能确定司马迁《史记》当中的事件的真假了,也许有一天时光机器发明出来,我们甚至可以亲眼目睹每一个历史事件了。

如上面分析的,想确认《史记》的真实性还是有很多办法的,不过我觉得最好的就是某一天人类的科学技术高度发达,让我们亲眼见证历史(突然觉得自己脑洞很大)。

月古史话,欢迎大家一起多角度畅谈历史文化,欢迎【评论】、【点赞】、【关注】。


现在很多人怀疑《史记》,认为《史记》记载的,有可能是假的历史。

之所以认为《史记》是假的历史。一是因为《史记》所记载的内容是从三皇五帝开始的。那是两三千年前的事情了,司马迁又是如何知道那时候的事情呢?二是秦始皇曾进行过“焚书坑儒”。当时李斯曾给秦始皇建议说:“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也就是说把除秦朝以外的历史书都烧掉了。既然都烧掉了,自然就没有了。三是项羽进入咸阳的时候,曾火烧阿旁宫。有可能烧掉了不到史书。

既然如此,司马迁又是从什么地方获得真实的史料来进行记载的呢?

就连鲁迅称颂《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也有人认为这是《史记》违背历史事实,更接近于文学作品的一种评价。

那么,《史记》所记载的历史,是不是历史事实,有没有胡编乱造的成分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搞清楚,司马迁看的史书多不多?他能不能看到真实的史料?

其实,司马迁看的史书是非常多的,他也看过不少真实的史料。有几个证据可以证明。

一、秦始皇并未烧光所有书。

“焚书坑儒”只是李斯的一个建议,究竟这个建议是不是被秦始皇采纳了,我们现在其实并不完全肯定。而且,就算把其它国家的史书给烧了,秦国的史书是保存下来了的。而秦国当年在史书记载上是下了不少功夫的,从吕不韦把很多读书人找来,编写《吕氏春秋》就可以看出来。同时,李斯只是建议烧掉诸侯国的史书,在诸侯国之前的,记载西周、商朝、夏朝,以及三皇五帝时期的史书,并没有烧。而且,很有可能只是烧掉了民间的史书,朝廷中的史书并没有烧掉。

二、萧何抢救了秦宫中的典籍。

史料上只是说项羽烧了阿旁宫,并没有说他烧咸阳的其它宫殿。再说了,在刘邦打进咸阳的时候,萧何已经把这些史料都抢救下来了。所以,就算项羽焚烧的不只是阿旁宫,还包括咸阳的其它宫殿,也没有烧书。

三、司马迁能读到皇家所有典籍。

按照司马迁的记载,其出生了史官世家。虽然是不是出生于史官世家,还有不少争论。不过,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确确实实是汉朝的太史令。他的工作,就是为国家修史。当司马迁出生的时候,他父亲就已经是太史令了,这样的条件,让司马迁能够读到皇室的所有典籍。所以,司马迁所掌握的史料,肯定是那时候最多的。

四、司马迁曾游历全国收集史料。

司马谈不但让司马迁读了皇宫中可能读到的所有书,而且还让他去全国游历。

司马迁去全国游历,他至少有三方面的收获。

一是他了解到了历史上所发生事件的地理面貌。古代和现在不同,现在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我们很难感受了在这块土地上历史事件的原貌。但是古代的地理地貌几乎没有什么改变。因此,司马迁能够体会那些历史事件的所有场景和面貌。这让他在写的时候,具有足够的真实性。

二是司马迁在这次游历中,获得了许多流传于民间的各种史料。当年秦始皇焚书坑儒,但是,实际上他并没有把民间所有的书都烧光,有非常多的人把那些书偷藏了起来。有不少人知识分子跑去当隐士,同时藏起了那些史料典籍。教张良兵法的那个黄石公,就是这样的一个隐士。而司马迁在游历全国中,有不少这样的收获。

三是司马迁收集了不少民间传说。这些民间传说,也许并不是以文字的方式记载下来的,但是并不表明它就没有史料价值。实际上,民间往往更能够听到真实的声音。司马迁通过这些真实的声音,印证史料,他得到的结果更有说服力。

五、司马迁曾拜一流的学者为师。

司马迁曾拜过董仲舒、孔安国这样的一流学者为师。他不但从这些学者那里获得了不少有用的史料,更重要的是,他树立起了一种正确的史学价值观。这种史学价值观,让他在进行史学创作的时候,能够努力追求“微言大义”,表达对国家兴亡更替最正能量的理解。这种理解,也为后世所有的史官所接受和推崇。

所以,尽管司马迁生活在三千年后,尽管他能获得的信息,并不是很完善。但是,他肯定是那个时代,获得有价值的信息最多的一个。他所写出的《史记》,也是最接近于历史真实的。


二个方面。一个是司马迁是秉笔直书的人,要相信他人格保证。他因为不听皇帝才被膑刑(宫刑?),这是最有力的证明!他不清楚不能写得宁愿不写进《史记》,也不眜着良心乱写!后人叫他太史公!二是从其他历史文献印证《史记》是准确的记载。


这是个好问题。

《史记》从炎黄五帝写起,司马迁的时代距离那个时代也已经很久远了。今天我们对不足百年前的民国史都真伪难辨,在司马迁的时代,对于千年前的历史肯定也难以考证。司马迁也只能尽自己最大努力对史料进行考察和和整理。

今天我们一般认为《史记》的可信度是比较高的,因为司马迁治史的态度非常严谨。司马迁出身于史官世家,从小读了不少的历史书籍和文献。为了写史记,还曾游历全国收集史料,对历史事件进行走访调查、反复核对,最后才写入《史记》。所有的原始史料都经过了的严格的筛选辨别,不能断定的司马迁也都记录了下来。

当然,尽管如此,由于资料的限制,《史记》中的记载也无法完全保证真实。司马迁也无法保证自己不会被错误的史料误导。

先秦历史的记载本来有限,今天我们要验证《史记》记载的真实性,最好的方法还是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

当然,瑕疵掩盖不了史记的光芒,《史记》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除了史学价值,还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中国历史上的史官做事都比较认真。不会乱写。只有清朝会描黑一些明代史实。


谢谢邀请。

如果我们能跑到多少光年远的星球,理论上从那里可以看见古代发生的一切。时光也无法倒转,如何确定《史记》所记载的事情就属实呢?

01《史记》资料来源

《史记》涵盖了从五帝到汉武帝大概2000多年的历史,司马迁也是参考大量的古籍,以及实地采风,历时多年才完成了这篇历史巨著。

春秋及以前的内容参考了先秦时期的史书,如《左传》、《国语》等,其中引用颇多。而战国部分则参考了各个国家的史书、《战国策》等。秦汉之际的内容,萧何本就从秦宫里收集了一部分,也有些列传里的内容是从同僚那里打听而来。

1)春秋及之前

从我个人角度来说,我还是比较相信春秋之前的史官,为了能秉笔直书,哪怕是搭上性命也无悔。如齐国大夫崔杼为了掩盖自己弑君的事实,连杀三位齐国史官。当然,他们有的时候为了国君的名誉,会采用避讳的手法,但不是乱写。对《春秋》里出现的一些避讳写法,《左传》基本给予了详细解释。

2)战国时期

而到了战国,那是真的礼崩乐坏的时代。很难说史官还能一如既往地坚持秉笔直书的原则,因为你会发现那时的史书有了变化,下面举例三晋。

例如,《史记·赵世家》的大部分内容引自《左传》,但是赵氏孤儿的内容却是大相径庭。那么只能说明,司马迁引用了赵国的史书。赵氏惨案的元凶在《左传》里是淫乱的赵武母,而《赵世家》里则认为是佞臣屠岸贾。显然,后者让赵世家更体面,而左丘明没有理由故意弯曲事实去损坏一个晋国大夫的名誉。其实,晋襄公以来,惨遭灭门的卿大夫很多,如先氏、狐氏、栾氏等,为何独独赵氏的版本有出入?

说到这里,又不得不提魏国的《竹书纪年》。很多人如获至宝,高呼终于可以推翻一些儒家所推崇的仁义道德。但是,我想提醒各位的是,它也不过是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编写的史书,可靠性有多高?既然赵国史书都在改变,魏国有何不可编排?毕竟三晋分家是周朝以来礼崩乐坏的标志性事件。

除了田氏代齐,其它国家,例如常被人耻笑为南蛮的楚国和西戎的秦国,都没有干出如此出格之事。而《竹书纪年》上重大的发现就是推翻了虞舜的禅让和伊尹的忠诚,先秦这么多史官都不清楚,就魏国的史官对此了如指掌?倒是让人觉得有粉饰三家分晋合乎礼制之嫌。既然舜帝、伊尹都如此,那么赵、魏、韩三分晋室有何不可?

3)秦汉时期

至于秦汉时期,几乎为司马迁亲自编写。不难看出,里面掺杂了个人的感情。其中,汉高祖、汉景帝、汉武帝三人的本纪似乎贬大于褒,而有些个人列传,却明显地放大了个人的功绩,如李广等。其中原因,不外乎司马迁因为担保李陵而受到难以忍受的腐刑。而《史记》为太史公私下所作,写到苦闷处,发泄一下也是情有可原。

02考古

《史记》的原始资料来源广泛,单凭太史公一己之力,确实难以分辨其真伪。也许现代考古学能为人们揭开更多事件的真相,因为那些古墓里出土的文物资料,可能比《史记》的参考文献更久远。

个人认为文物资料越久远,其可靠性越高。越往后,越容易受到人为的干预,因为礼崩乐坏时代的到来,使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谁能确定那些战国时代的竹简所言就为真?

结语:

如何判断《史记》内事情的真实性?考虑其涵盖的各个时代人为干预史书的可能性,个人认为可以从下述两点出发:

首先,最权威的是现代考古学,而且出土文物的年代越久远越可靠;

其次,从《史记》参考文献入手,五帝到商朝之间难以判断,西周及春秋时期的比较准确,战国时期出现人为干预的痕迹,秦汉之间对人物的评价上掺杂了太史公的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左传》、《史记》等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通知作者删除。


原始地址:/yule/18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