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进来只是来看看学习一下是不是有让爸爸参与进入教育的方法的,因为我们家就是所谓的周末夫妻,而且爸爸真的只有周末才回来,所以他们相处的时间极少极少,只有在爸爸跳槽辞职的一段时间里,曾经带姐姐玩过轮滑,因为爸爸轮滑非常好。
其余的时间爸爸真的只是负责赚钱,在孩子教育这方面完全,没有参与的,只有万一孩子摔痛了,他就开始指责我,怎么会让孩子摔着了,孩子出了什么差错都是我的责任。
我也不知道如何让他去参与进来
现今社会中对于孩子的教育,很多爸爸由于工作繁忙无暇顾及家庭,所以爸爸的角色是缺位的。
首先应该先和爸爸沟通表达我们的需要,让爸爸在工作之余留出时间来陪伴孩子。哪怕每天放下手机暂时抛开工作中的杂事,用心和孩子交流30分钟,孩子都会感受到来自爸爸的支持。
其次,周末让爸爸留出一点时间,带着一家人去郊外踏青,在大自然中孩子们会有很多奇妙的问题,爸爸可以引导孩子思考找到答案。
还有利用好假期,爸爸安排时间带着家人到各处看风景,自然、地理、历史、天文、物理、化学--------多学科知识在玩的过程中便学习了。
当然方法还有很多,爸爸带给孩子的力量、坚韧、智慧、积极乐观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也需要爸爸不断学习成长。
其实在整个亚洲,养孩子是女人的事情是一个普遍的偏见。而这导致了在观念上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都潜移默化的认为,这个事情是男人不擅长的。而男人的职责更多是获得生存物质。
我一直有种感觉,一切婆媳矛盾、亲子冲突,本质都是夫妻关系。谁不想轻轻松松、安安逸逸,等着别人把一切摆平,自己乐得清闲。但为什么不呢?因为爱啊,舍不得自己爱的人太辛苦,才会尽力分担。所以如何调动爸爸参与育儿,那答案也只能是爱。因为有爱,才会想办法,才会挤时间,才会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每一家的平衡模式各不一样,但一个好的亲子关系,一定是轻松的、自信的、充满爱的,就像好的夫妻关系一样。
方法是激发爸爸社交的需求。
妈妈们经常会有大大小小的朋友圈去分享育儿经验。其实为的就是满足自己带娃这件事情上的社交方面的需求。这个话题我们说不尽道不完,就会更有的动力思考这件事情。
爸爸们也需要这种社交上的需求彼此影响,寻找归属感和认同感。所以我们要建立爸爸们之间在育儿方面的沟通渠道和朋友圈。让爸爸不光能跟妈妈分享,还能有机会跟周围的志同道合的其他爸爸们一起分享育儿心得和感受。
但这种事情爸爸一般不会主动去做的。因为一方面社会有偏见,男性一般不流行聚在一起交流育儿,反倒是聚在一起交流足球或者游戏更为常见。另一方面,男性其实并不擅长彼此交流情感和感受,更愿意交流工作上的经验和玩游戏的技术。所以妈妈们或者朋友圈的其他爸爸们可以一同建立这样的朋友圈。
我个人微信有一个三个家庭组成的小微信群,大家孩子年龄相仿,我们经常在群里分享育儿经验和与孩子的点滴。有一次,我们几家一个共同的朋友来找我,说老公借口自己开公司忙,天天不陪孩子,回家就玩手机。现在自己儿子有点柔弱,有点担心。正好他们夫妻俩都是我们的好朋友,就建议他们两人也加入我们这个微信群。一开始这个爸爸比较安静,不常在群里说话。但他都有在看我们的聊天。逐渐的他也受到了感染,会跟我们讨论孩子上学问题和教育的感想。
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吧!现在不付出以后你也享受不了。
熊孩子——熊爸爸(一)
1、熊孩子身上流淌着爸爸妈妈的血液。爸爸的血液决定着孩子的质量和方向。只有改善爸爸的行为举止和教育沟通方式。熊孩子的转变才有可能。
2、有一个案例。父母在孩子一岁半的时候劳燕分飞。孩子虽然判给了妈妈,但是从幼儿园到小学爸爸一直隔三差五的关怀、照料。孩子在相对“温馨”的监护下,孩子茁壮成长,表现优秀。然而进入初中时,妈妈带着孩子换了一座城市,离开了爸爸。本想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但却事与愿违,孩子的叛逆期没有处理好,主要是父爱的缺失,母亲疏于监管,导致孩子厌学、叛逆、早恋等等。
3、上述案例中,爸爸放弃了监护义务和责任。对孩子来讲是致命的。本身孩子心理上有离婚的阴影,再加上父爱的缺位,母爱又鞭长莫及(因为母爱的监护水平严重低效)。导致孩子在苍白的孤独中完成了青春纠结成长。
4、从家庭结构看母亲的强势来自于上辈人的传承与影响。母亲择偶时注定了丈夫的内向、懦弱。其实最大的问题是,当前孩子正在以恶性循环的宿命方式重复着往日的故事。
5、家庭脊梁,就如同房屋的主梁一样。主梁出了问题,其他的雕梁画栋、铜墙铁壁都是徒劳,谁是脊梁了,当然是父亲的顶天立地、杀伐果断、勤勉持守、默默奉献。往往我们的社会扼杀了成长中的“伟岸父亲”的雏形。
6、男儿当自强,谁都靠不住,自救者天助。父亲首先要面对孩子家庭和社会的几座大山,必须学会接受和包容。然后再想方设法的改变被动的局面。
7、父亲往往会因为性格内向或者经济地位低下而三缄其口,其实不然,如果父亲在“齐家”的本能问题上无法履行好自己的职责,那么我要说父亲在事业上也注定不会有大的收获。自尊一定是自己争取的,孩子业一定是自己带出来的。
8、父亲的个人修养提升是必不可少的。不怕孩子出问题,就怕孩子出了问题后,大人们的茫然失措。父亲自身的学识、沟通、实践示范是熊孩子走出困境的唯一希望和寄托。
9、操作层面上,父亲要调动一切有利孩子成长的资源。如孩子的亲戚、挚友,孩子曾经的老师等等。让孩子回归到曾经的“阳光形象”。逃离这一片“雨季”,父亲也要耐心地帮助孩子淡化并忘掉这一段苦涩的记忆。
10、不能说熊孩子背后一定有位熊爸爸,但是父亲的角色定位、职责作为是人伦关系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任何家庭特别是离异家庭对孩子教育问题上一定要让父亲归位。当然父亲如果失去监护能力,那也必须寻找“替代人”。总之一定要让孩子在太阳和月亮的共同交映下孩子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幸福的人。
其实主要问题是,让孩子和爸爸一起玩,共同完成某些工作,某些事情。
而不是一味的要求爸爸换尿布,洗衣做饭,这是不一样的。
孩子和父亲共同做事的过程中,会学习到新的技能,会有更好的发展。
丧偶式教育在中国非常普遍。但是不见得都是爸爸不爱管孩子,有时候是爸爸也想参与到育儿中,只是有时候有些客观原因,有时候只是爸爸不知道如何跟孩子互动。
我建议,妈妈多放手,尤其是对于有一定自己能力的宝宝,让爸爸独自带娃去做些只有爸爸才能爱带孩子玩的游戏,比如淘气堡等地方,爸爸陪玩和妈妈陪玩的感觉非常不一样,还有一些运动,比如踢足球,小一点的宝宝可以让爸爸带宝宝做些倒立,前滚翻等等的活动,当然,如果爸爸没做过需要些早教老师之类的指导,或者让爸爸陪宝宝去上早教课等等。首先从爸爸独自带娃玩游戏开始,这就避免了妈妈总忍不住指手画脚。时间长了,爸爸喜欢了,妈妈放心了,就可以全家一起去郊游什么的。
我觉得爸爸带娃时间倒不用太多,只要带娃的时候全心全意,就可以了,对娃来说,都是很幸福的时刻。
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明确一个观点,并不是所有的爸爸都有时间管孩子的。更重要的是爸爸要自愿,自愿才有动力。
我将将分成两种情况回答。
一:做父亲的回家的时间比较少。如桥梁、道路工程师,他们往往回家是半年或者一年才回家一次,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有怎么教育孩子呢?
在此我提出几点看法:1、能每个星期与孩子视频通话,鼓励自己的孩子,同时也讲讲自己在这边的故事(最好有教育意义的,这点我相信稍微组织下语言不是很难的)。要知道孩子小时候很渴望与珍惜父母的爱的,也希望多和父母说说话,因此父亲讲的话,会让孩子有深刻的印象,渐渐塑造孩子的思想,孩子的行为往往是从思想开始的。
2、回家之后,多与孩子互动,比如带孩子去游乐园,带孩子吃他喜欢的东西。互动是建立更加深厚的感情的重要方法,孩子对父亲有更深厚的感情,父亲说的话,对他来说就更具与信服感。
二:做父亲的时间比较多,工作下班都能回家,周末也有休息时间。教育孩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因为日日接触,若想参与到教育孩子中,要教育好,那么本身要良好的作息习惯,平时的行为(小习惯也很重要)如一家人出门坐公家能自觉排队等都是教育好孩子的步骤。
若有不同看法的朋友欢迎一起探讨。
若有兴趣的点击关注,谢谢。
现在,大多数男人都承担着赚钱养家的责任,即使不存在生活压力的家庭,对男人来说,对事业成功的渴望和成就感也让他们更偏向于工作和事业。
那么,在忙碌工作了一整天后,或许晚上还有加班的情况下,我们如何让爸爸更自主更有效地加入到亲子教育中来呢?
首先,谈到亲子教育,我们需要有一个认知,就是:亲子教育的前提是基于对孩子的了解,以及和孩子有良好的沟通,否则,所谓的亲子教育很难发生。此外,良好的沟通和了解又取决于父母高质量而有效的陪伴。
所以,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整理为:如何让爸爸更高质量地有效地陪伴孩子?
陪伴孩子,我们是一般以孩子的需要、感受为主,父母提供支持,使得孩子过得开心快乐。
陪伴的时间不在多,重在量。
多创造一些父子父女的黄金时光。重在双方都开心快乐。
每天可以有三四十分钟或者一个小时,周末或许更多。
我们家儿子九岁,小公主不到两岁。
爸爸下班回家后,晚饭是小公主自己吃加上爸爸喂,洗澡爸爸陪玩,刷牙爸爸辅助;对于哥哥,爸爸会辅导一下英语,二三十分钟,睡前有时父子俩会疯狂地玩会游戏,……
总之,每天再忙,你总能找到可以和孩子们共度的美好时光。
在父亲陪伴的时间内,我的晚餐已备好,餐具厨房已收拾妥当,琐碎而美好的一天已过去。
每一个妈妈都希望爸爸能参与到孩子成长过程中,而且爸爸能给孩子的是足够的安全感,同时爸爸是有底线的包容孩子,在许可的范围内自由活动,而且爸爸比较容易让孩子建立规则感,爸爸能带给孩子的好处太多了,其实每一个妈妈都知道,可为什么爸爸就很难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当中呢?
我觉得妈妈们需要反省一下,在这里举手反对的不在少数,请耐心的听我说完,各家的爸爸们在家里是否是以下情况之一呢?
1.爸爸在家里是否有存在感
许多的妈妈不仅做了孩子的妈妈,也做了老公的妈妈,大大小小的事都需要自己亲力亲为,妈妈带着大孩子和小孩子,一天天的累成狗,妈妈总抱怨老公帮不上自己,我想说的是,再这样的家里,爸爸完全没有存在感,让他如何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当中。
2.爸爸照顾孩子没一件事是对的
女性天生就比男性会照顾人,所以在照顾宝宝方面,妈妈总是比爸爸会照顾孩子,所以很多妈妈会觉得爸爸笨手笨脚,当爸爸想要照顾宝宝的时候,总会得到妈妈的嘲讽和不满,几次之后,爸爸也就不愿意再参与进来。
3.总觉得爸爸和宝宝的游戏是危险的
网上常有句话是说“爸爸带孩子活着就好”,爸爸带孩子比较随意,只要大方向没错,孩子磕磕碰碰的没关系,可是妈妈就看不过去,心疼孩子,有的妈妈怕孩子受伤就不让爸爸带孩子了。
4.和爸爸的育儿理念完全不同
妈妈说要带孩子去各种补习班,爸爸却说,孩子童年就应该好好玩。妈妈说孩子必须9:00睡觉,爸爸说,他想玩一会就玩一会吧……每每这个时候妈妈们,都想用红太狼的平底锅,把爸爸打到外星球去吧!
其实爸爸爱孩子的心和妈妈是一样的,妈妈们真的不用把爸爸们推离孩子,爸爸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才能感受生命的神奇,才能感受带孩子的不易,也才会懂得如何心疼孩子心疼老婆。
所以妈妈们就放手让爸爸去和孩子相处,自己放心的去做自己的事,无论父子之间相处成什么样,妈妈都不要过多的干预,常常留给孩子和爸爸的独处时光~“爸爸时间”,可以从半小时开始,慢慢延长。
多在孩子面前赞美爸爸,让孩子感觉爸爸是值得尊敬和崇拜的。
关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多和爸爸沟通,最好和爸爸的达成一致,让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不仅能找妈妈也能找爸爸。
如果从小爸爸都没有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那让爸爸参与孩子的教育中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当中,妈妈要舍弃掉无谓的担心,放手让爸爸多和孩子相处。
首先,要明确夫妻关系永远优于亲子关系。在亲子关系之前,要经营好夫妻关系。有了孩子之后要互相尊重,配合着一起养育孩子。
教育孩子原本就是夫妻双方的事情,作为妻子不能因为孩子的出生,而冷落了丈夫,将孩子放在了首要位置,忽略丈夫的感受,让丈夫在家庭中失去原有的地位,久而久之丈夫在家庭中就会自动边缘化。
作为妻子升级当妈之后,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相信丈夫会主动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当中的。
1.给予充分的尊重
在孩子小的时候,要尊重孩子的父亲,哪怕是他提的建议不正确,也要认真听取,让父亲有时间就抱抱小婴儿,让他从心底萌生出父爱。
2.给予足够的信任
好多新手妈妈,在养育孩子上面,除了自己谁都不相信,包括孩子的爸爸,凡事都要亲力亲为,把自己搞得很累不说,无形中也剥夺了爸爸与孩子亲近的机会。时间久了爸爸就会自动离孩子越亮越远。应该教会爸爸如何对待新生儿,鼓励他多与孩子亲近。
3.明确分工,固定每天陪伴的时间
平时可以明确分工,让爸爸在工作之余参与到育儿当中,比如每天至少陪伴孩子20分钟,不管陪孩子做什么,前提是必须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4.周末的亲子特殊时光
将每个周末定成一家人的特殊亲子时光,让爸爸放下所有,全情的投入到家庭当中来。
5.制定出游计划
不定期的外出旅游,更加促进夫妻及亲子关系。
总之,一定要让爸爸参与其中,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他永远是孩子的榜样和力量的源泉。
其实很多家庭的爸爸对于孩子的教育是不够的,主要归结的原因我想无外乎以下几个!
1、在中国的家庭结构里,好像大多数都是男主外女主内。这个容易导致孩子在很多问题上出现什么需求只会找母亲,比如要衣服,要玩具,要文具、、、总之都是要什么先找母亲要,就导致啦!爸爸傻都不管,没有参与,自然就产生了生疏和距离。
PS:(建议妈妈可以适当的放权和引导,孩子要买什么或者需要什么,自己不要答应引导孩子找爸爸去商量,让爸爸去做主。这样爸爸就参与进来啦!而且没有推卸的理由和接口)
2、男人的生理和性格属性决定了不像妈妈那种唠唠叨叨的天性。孩子和爸爸的沟通自然相对会少很多,没有沟通自然就不了解和亲近!
PS:(建议妈妈们多把孩子的状况给爸爸去讲和沟通,明明自己能处理的事情或者能做的沟通工作,故意去求助爸爸,让爸爸自己去和孩子沟通。一旦习惯养成,可能孩子就直接去问爸爸啦!沟通多啦!孩子就会对爸爸产生一定的依赖,爸爸也就了解孩子的状况)
3、大多数爸爸工作都比较多,或者应酬比较多!
PS、(忙自然是应该理解的,但是老忙,一直忙就不对啦!妈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引导,比如,定期参加亲子活动,在爸爸有时间的情况下多陪孩子玩玩)
总之,妈妈们不能太能干了,什么都自己完成,让爸爸没有时间或者机会参与!祝家庭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