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啊,不要因为人家说南通死读书什么的就对他印象不好,其实这都是偏见。我感觉整个江苏除了南京苏州学习相对轻松之外,其他的这几年也没没比南通好到哪里去,甚至更累。而且南通个人认为也不是很苦啊,而且他也挺注重素质教育的。
原来江苏各地教育一片红。当年苏南公办学校也好,民办学校也罢,时兴用教师高工资高待遇高福利等优厚条件吸引全省有经验有证书有成绩的中青年骨干老师纷纷跳槽涌往其怀抱,弄得县一级中小学校缺师少教现象十分严重,只能从农村中小学教师中经考试通过后充实县级中小学教师队伍,同样方法市级再从县级抽用的奇特现象。
因此演变成如今的好学校与差学校,也造究了江苏几所名牌中的名牌中小学校。而且江苏教育逐渐形成苏南普遍好于苏北,大城市好于小城市的既定模式。
江苏的南京城市教育最好,其次苏锡常……
(衷心感谢友友的邀请)
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如东。如东是教育大县常出高考状元,每年都有不少高考学子被北大,清华,南大录取。连续好多年文理科在南通地区都是第一,这不是吹牛都是有证可查的。如东走出去的孩子有后来成为将军的,顶尖医学专家的,科学家的,真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不是我吹牛,南通的教育,还是很牛逼的,以前不是有个说法叫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教育看启东,尤其是启东中学,这是一所在当地你根本不用去填志愿的一所高中,自动录取,每年还会搞提前招生,把每个中学的优秀的学生全部归纳于这所学校,这所学校的教育方式也是很严厉的,如果你有哪门特长,就会特别培训你这门,然后然后成为全国尖子,然后去比赛,得名次!压力也是无限大的,自杀率也很高!不过这几年,好像南通市区的还有海安,如皋的教育都很不错!总之南通教育确实很牛掰!
当然是省会南京!自古以来就是天下文枢,现在更有南大、东南、南航、南理、南农、河海、南京工业大学、南邮等做为代表的重点一本大学和以南外、金陵等全国著名高中。院士、师资为量也独占鳌头。
说素质教育,大城市肯定有优势,南京、苏州等肯定名列前茅。就说文化教育,整体大环境而言,相信很多三十来岁的朋友都选南通。
02年那会,南通下属县级市海门的高中,几乎都是省重点高中,还有两所国家级高中。启东、如东可能更胜一筹。
比录取率,比均分,比分数段人数。近几年谁把整个南通比下去了过!虽然南通市区的教育在整个六县一市排末尾。中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这是指基础教育。南通培养的人才外流很严重,回通的不多。北三县往南跑,南三县往上海跑。
首先这个问题问得比较笼统,到底是指幼教还是基础教育,还是高等教育,还是指的是综合教育水平,所以要回答得分开讨论,幼教和小学教育主要看经济,那肯定是苏南等一线城市,中学教育应该是南通,高等教育好,那肯定是南京啊
作为一个2003年毕业的南通如皋籍高中生,读的是如皋市下面一个镇,白蒲镇,白蒲中学,国家级示范高中。,01,02,03,04,05年,我们比不过如皋中学,但全班50个人,考49个本科还是稳稳的。白蒲中学算南通地区不错的中学,但排不上前,因为我们一个班只有前30名能读本一,后面都是二本,而且一本的大学不是很好只能在全国排20---100名的一本,但启东中学,海安中学,南通中学,如皋中学,通州中学,这些老牌的中学,基本整体实力非常强。当年的老师之后大量被苏南中学挖走,但现在南通还是可以的。
江苏乃全国那个学校不是补了又学.节假日都不放过.九年义务教育只是个晃子.变向收费.孩子累的苦不堪言.这样念出来学生都成了书呆子.家长只能忍气吐声还不敢得罪学校.学校强行补课学生成了他们挣钱工具.老百姓有苦说不出.这国家教育部该醒了
全国的教育看江苏,江苏的教育看启东,启东的教育前二十年在全国是名列前茅的,现在为什么呢?就是前茅了必须响应教育部的规定了,什么早6点到晚十点那已经过时了,为了孩子不在那功名了!
南京的孩子不比南通的舒服,在学校是舒服,出了校园是各种培训,然而并没某什么卵用。南京是家长抓,南通是学校抓。南京幼儿园就布置各种稀奇古怪的任务给小孩,孩子哪会做,全部是家长在做,到了小学都是家长批改作业,老师的功能就是上课教书,教的还不深,就是要你下课补课,赚外快。
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南通的学校学习氛围很浓,老师业务能力很强,学生品德素质很高。我接触南通各区中学走向社会的学生基本都能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这是南通教育的成果。
教育,南京、南通都不错啊!
睢宁!(我戴避雷针了)
我儿子今年14岁,初一学生,每天早上五点半起床,六点一刻到校!下午五点半放学,作业写到晚上九点半左右!和他同学的甚至有到十一二点的!我们家是传统的贫下中农,维一能改变孩子命运的就是学有所成!可是我真的看着也累了,我跟儿子说:你的将来只要做个正直、真正!不一定要出人头地但言出必行!不愧对自己良心的人就行了!南通海安人留字!
现在的高考制度不存在教育好不好,说苏北教育好的是看的高考成绩。为什么江苏学生成绩远远好与北京、上海籍学生,但世界500强却更愿意收北京、上海籍成绩一般的学生。
也就是说在读大学教育认可的是高考成绩,大学以后认可的个人综合素质教育。越是大城市文化教育水平越高对文化教育家庭投入就越大,学生眼见就高素质也高,即使和高考不沾边的乐器棋类等也会投入。
所以教育绝对是越大的城市越好,就好比作为艺术家一定要去北京,最杰出的艺术家都在那只有在那交流学习才有发展。教育江苏最好应该是南京(虽然经济不行毕竟是省会政治中心)
毋庸置疑是南通啊,提起南通教育,有一个著名的现象,那就是多年来,南通的高考成绩一直位居全省前列。这一傲人成绩是如何取得的?南通教育经验报告会在徐州音乐厅举行。报告会上,南通市教育局局长郭毅浩、海安县教育局局长汪宁、南通中学校长姚天勇、海安高级中学校长吕建分别为徐州千余名教育工作者“传经送宝”。在6个小时的报告会中,每一位聆听者都认真感受“南通教育”传递出来的强大力量。
基础教育现代化建设的南通之路。南通市教育局局长郭毅浩有深厚的教育背景和非常丰富的教育管理经验,先后在南通一中、南通二中、南通高师等学校担任校长近20年。他主政南通教育以来,提出“为学生的终身幸福铸魂”的理念,在提高教育质量、实施素质教育、开展教育改革创新等方面都有开创性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报告会上,郭局长把南通教育分为外部路径和内部路径两部分。其中:外部路径包括“优先发展”的政策保障、“学有优教”的发展定位、“包容会通”的文化熏染、“濒江临海”的区位优势、“教育之乡”的底蕴滋养和“望子成龙”的重教氛围。而内部路径有“聚焦改课”的课改红利、“全面育人”的正确导向、“浪浪相激”的优良生态、“敬业善教”的优质师资、“四精四必”的到位管理和“四两千斤”的有效教研。
郭局长表示,近年来,南通市海安、如皋、海门、启东等地大力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通过教师流动、集团管理、结对帮扶等方式,在优化义务教育资源配置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明显成效,基础教育质量得到了持续提升。其次,在南通,家长陪读普遍、校外培训机构(南通有1000余所)火爆的现象虽然不赞赏更不提倡,但却说明当地百姓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
郭毅浩认为,南通教育也秉持着“包容会通”的南通城市精神。《“教育之乡”首问与元释》一书中对“南通教育”内涵特质分析认为,南通教育有一个特点是“特在不一”。意思是说:“通派教育”的思维特质是虚怀而不固己见,博观而择良求取,既不强人就我,亦不贬己就人;其言行表现为善于学习,转益多师,又守正独立,恪守追求。之所以能做到这些,关键在“通派教育”的价值取向是多元的。
在内部路径上,郭局长表示,自2001年,全国第八轮基础教育课改革以来,南通市一直坚持课改,在课改实践中认识到,课改必须从改课开始。对课堂提出三点基本要求: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并提出了六个课改机制:模式构建,形成老师少讲多导的机制;学案筛选,形成老师且研且教的机制;作业面批,形成老师了解学情的机制;前置补弱,形成学生整体优化的机制;阵地展示,形成学生合作竞争的机制;独立解题,形成学生思维深刻的机制。
另外南通市还以县(市、区)为单位构建区域性教学模式:如:如皋市:“活动单导学”、海门市:“学程导航”、启东市:“15/20/10”、“三段四模块”、通州区:“学的课堂”、如东县:“真学课堂”、海安县:“导学案”、崇川区:“情境课堂”。同时注重全市学科基地的建设,实现高中、初中、小学各学科基地的全覆盖。聘请专家担任学科基地学校学术指导教师,通过课程基地建设,为基层学校课改示范。
郭局长表示,几年前有一位来南通考察的校长说过类似这样的话:传言中的南通教育是“揪”、“死揪”、“往死揪”,走进南通教育后才发现,这里所谓“揪”的背后,更多的是遵循教育规律。揪,是一种科学“揪”。这主要得益于南通对教科研的重视,南通教育的“揪”兼具了实干的精神和巧干的智慧两种品质。巧干的智慧源自于这几年来推行的“普惠教研、智慧服务”理念,实现由经验型教研向科学型教研转型的转型。
郭局长说,目前南通基础教育正在破解的四个矛盾:一是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二是按教育规律办学与社会应试教育之风不减之间的矛盾;三是全面从严治教与少数教师育人意识不强之间的矛盾;四是热点难点教育问题破解与教育治理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教育要从基础做起
南通中学是江苏百年名校,校长姚天勇是在全国基础教育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名校长。多年来,他遵循“举全校之力,全力以赴抓教育教学”的中心思路,大力推进教学改革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在课堂教学、教育管理、学校文化建设等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在报告会上,姚校长首先提到了均衡的问题。在姚校长看来,教育生态的均衡,最重要是生源的均衡。“从前年开始,南通市区已经实现了区域内20%的教师流动比例,每个学校的教学质量都在提高。”姚校长说,南通市力争办好每一所学校,使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过程成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过程,让各层次学校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实现高位均衡。近几年来,市区小学、初中布局调整加快,越来越多的家庭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教育资源。从每年中招的情况看,南通的教育均衡发展之路越来越清晰,效果越来越明显。“南通中学的指标生比例已经达到70%,家长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择校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从去年开始,南通市区基本实现零择校。”
“教育重要的不在于组织学生训练了多少,而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姚校长表示,多年来,他们努力让学校成为朝气蓬勃、群星璀璨的成长空间,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并且以积极灵动的活动触发他们的真实感受和内心体验。不断丰富学校课程,使学生在设置科学、内容广泛的课程中自主选择,从而获得主动、充分的发展。在弘扬中华文化传统的同时,注意汲取国际课程的先进元素,培养学生尊重、敬畏自然与文明的态度,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和国际洞察力。在内涵如此广阔的追寻人类精神文明的活动中,学习不再是唯考试、唯分数,课堂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学生的潜能被充分调动和激发,“教学相长,互动内化”成为常态,使得每个成长的个体都能“积极地学习,独立地思考,自由地表达”。
站在教育管理者的角度,姚校长还谈到了教育的继承与发展,“既不能割断学校历史,又不能静止不前进。”姚校长说,走过百年办学的历程,如何既传承历史,又听从时代的呼唤?南通中学提出了“办精品高中,促多元发展”这一新的理念、新的实践:唯有“精品”才能不失通中本色,走向“多元”才能跟进教育的繁荣。全校师生、各方同仁齐心协力、共同奋斗,一步步走向“学校精品”和“多元繁荣”的成熟,有效地促进了通中学子的健康成长。
针对徐州教育界非常关心的“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问题,南通同行的回答很坚决:“发现一起,严惩一起。”姚校长表示,既然社会有需求,这种情况在南通也不能完全杜绝,但是作为南通中学的老师,都非常珍惜自己的声誉。“这种情况,要依靠制度来制约,更主要的是依靠教师的自身道德来制约,所以师德建设是必须的。”
人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
海安高级中学吕建校长长期从事一线教学和学校管理工作。他担任海安高级中学校长以来,将现代企业管理的理念引入学校管理之中,大力推进学校优质特色发展,海安高级中学成为全国知名的教育品牌,教育教学质量稳居南通领先地位,高考高分段人数连续十一年在全省领跑。吕校长以《循道慢性唤醒生命发展内涵》为题,让徐州教育人思考一下“遵循什么教育之道?达到怎样的育人目标?实现目标的有效途径是什么?”这三个问题,让现场的徐州教育人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海安是著名的教育之乡。近年来,海安县构建起优质完备的基础教育体系,以高水平的教育教学质量闻名全国,特别是高考水平在全省遥遥领先。2015年,有11人进入全省前100名,92人进入全省前1000名。”当海安县教育局局长汪宁提出这样骄人的成绩,在场的徐州教育人发出了羡慕的“啧啧”声。当很多人以为海安教育还在“死学”时,其实人家早已经在研究“县域教育综合改革”。汪局长表示,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人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促进县域教育优质、均衡、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教育场域中“人人发展、人人幸福”,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立足徐州教育
深入学习南通
在6个小时的报告会中,每一位聆听者都很认真,感受“南通教育”传递出来的强大力量,掌声更是无数次响起。青年路小学校长陈红艳说,南通教育是江苏教育乃至全国教育的排头兵和领头羊,在教育管理方式上,更加注重思想领导和专业引领;在培养模式上,更加注重需求导向个性化和多样化;在教师专业成长上,更加注重提升教育境界和专业能力。特别是李吉林、李庾南两位教育大家的思想,已经成为南通教育的骄傲和宝贵财富。全体青小人将在教育学南通的大背景下,深入学习研究李吉林教育思想,立足自身实际,结合“学讲计划”,积极开展课堂教学和素质教育的生动实践,在青小的土壤中培育“情境教育”的典型案例,不断深化教育教学内涵,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丰富徐州课改成果。
少华街小学校长蒋洁也表示:“要让‘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老生常谈的话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们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必须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让全社会都来真正关注教育,关爱教育,参与教育,形成尊师重教的市风、民风。通过多种形式鼓励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抓好校长和教师两支队伍建设,让教育事业成为吸纳优秀师资,培养、包容广大教师的生命成长共同体,通过行政推动,让区域教育更有活力和特色,让校际教育良性竞争,让学生潜能得到充分、持续、健康的提升,让教育人主观能动地抬起头教书育人,开创徐州教育的新局面。”
报告会结束后,徐州市教育局局长张德超明确表示,各校要在学深学透南通教育精髓基础上,立足徐州教育实际,和自身实施的教育教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学习南通抓质量、抓内涵的先进经验,广泛学习南通教师“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善合作,特别肯钻研”的职业精神,大胆改革、积极创新,促进升学水平和素质水平的“双提升”。
如果这个地级市从广义的概念上看,那么江苏省南京市的教育最发达,作为省会,有54所高等院校,在江苏省13市里排第一;南京是全国四大科研教育中心城市之一,是全国重要的高教、科研基地,拥有一批国内一流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如果从狭义的方面看,南京作为省会市或者副省级市,不予考虑;那么苏州是江苏省教育实力最发达的,徐州也不弱。
我是南通如东的学子,我们那里是苦,早五晚九,高中就基本上没上过音乐课,初中基本上也没有,体育课都能被霸占,但是,白岩松的一句话很正确,如果没有高考你怎么和富二代竞争?一切都是为了高考!我很怀念那段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