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囤货”是一种什么心理?

一个是必需品打折,再买晚买都得买。

一个是图省事,天天上班很忙很累,没时间去逛商场看淘宝,一次多买点。

还有就是想花钱了,花钱可以缓解压力,调节情绪,买很多东西有满足感。


“618我又囤了10袋卫生纸”,在囤积这件事上,90后都是老鼠杰瑞

最近一个朋友准备搬家,让我去帮忙。

我本以为新家应该是干净整洁的,可是一进屋我就傻眼了。

我那朋友蓬头垢面地,瘫坐在一堆杂物中间,无助地望着满屋狼藉。

不论是客厅还是卧室,囤满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口红一百来支,衣服七八个大箱子,吹风机四五个,平时不做饭的她,目测炒菜锅就有五六个。

我们俩相看无言,一想到要收拾这堆成山的东西,两人的精神几近崩溃。

这时,快递小哥打破了宁静,一个半米高的箱子被抬进来。

朋友干笑两声,熟练地拆开了箱子。“昨天不是节日大促嘛,我就从网上买了10袋卫生纸,打折很便宜的。”

我心想,答应来朋友家帮忙,也许是个错误的决定。

居家杰瑞:塑料袋也要囤起来

收拾时才发现,我有点低估了朋友的囤货能力。

厨房里堆满了各种家电产品,原汁机、蛋卷机、面包机、烤箱、打蛋器、空气炸锅……

客厅里,我收拾出来的就有30盒棉棒、50支笔、5瓶洗发水、20节5号电池、3袋奶茶吸管、一大箱塑料袋和空了的瓶瓶罐罐……

前面这些还可以理解,留这么多空瓶子和塑料袋做什么用呢?

朋友解释说:“留着吧,总会有用的。”

在外人眼里,我朋友是个白富美。29岁,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做主管,月薪3万,做事干练果断,绝不拖泥带水。

可就是这囤积东西的毛病,怎么也改不了。明明一年都用不了一两次,放在家里积灰,也不承认自己有囤货的毛病。

不只我朋友,在囤积这件事上,大家都是《猫和老鼠》里的杰瑞,喜欢囤积东西。

有人喜欢囤手提袋,有人买了一大堆衣服连吊牌都没拆,有人攒了一袋子没用完的笔芯还有成堆纸盒。

我们不仅会囤积看得见的东西,看不见的东西更会囤积。

收藏各种书单、电影目录,以后再看;

和朋友们约好时间吃饭,改天再说;

工作累积到下班前三小时,一起完成;

去年没完成的心愿,今年打包下来明年再做。

其实和所有的囤积症患者一样,我们最爱说“以后”,也爱说“又”。

“今天又买了一堆零食,今天又没去健身房……哎,以后再说吧。”到最后,事情只能以不了了之结尾。

“我们不是囤东西,而是寻找安全感”

前两天等公交车时,偶然听见两个姑娘聊天。“我现在有满屋子的衣服,可还是觉得少那么一件。”

两人还说起自己整理房间的惨痛经历,即便不穿的衣服也不舍得扔掉,默默地放回原位,生怕以后会用得着。

想起我的一个大学同学,是个典型的囤积狂。上学时,书桌底下堆满了平时积攒的方便面调料。

大学毕业去外地上班时,竟然把自己从小学开始留下的书,全都搬到租住的房子里。每逢商场打折,就会叫上三五好友去疯狂购物。

她总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尽管用不到,但囤东西会给我带来安全感。

心理学家马斯洛说,心理上的安全感,是一种从恐惧和焦虑中脱离出来的信心、安全和自由的感觉。

热爱囤积的年轻人,很多都有童年哭穷教育的阴影。

小时候穿着别人家送过来的旧衣服,被班上女孩子嘲笑;

一下子买了两本课外书,被父母大骂乱花钱;

看见别人吃的五毛一包的辣条,摸摸自己空荡荡的口袋,别提有多羡慕。

等到长大后,我们手里有了钱,就拼命补偿童年里缺失的购物欲望。

大人们教会了孩子们节俭,可从小被灌输贫穷意识的我们,一生都在囤积下负重前行。

山下英子在《断舍离》这本书中,把人比作水池中生活的小鱼。在上游入口的闸门处,物品源源不断地涌入,但下游出口的闸门,如果不是有意识地努力,根本就不会开启。

东西越堆越多,空间却是有限的,人就像鲶鱼一样,生活在满是淤泥的水池里。

囤积越多,我们越容易分不清轻重缓急,也更难以集中注意力。

穷怕了的我们,越是囤积,越缺乏安全感,从而陷入一个死循环当中。

更可怕的是,我们一直活在对未来的焦虑当中,不断地错过当下。

有舍才有得,学会做减法

曾国藩有句名言:既往不恋,未来不迎,当下不杂。

过去的往事不再留恋,将来的事情再美好,我也不会刻意逢迎。我就活在当下,而且我不会胡思乱想。

想起电视剧《我的家里空无一物》里的女主麻衣,最开始是个什么都不愿意扔的学生妹。家里堆满了繁琐的旧物。

每次家里来客人,全家人都要手忙脚乱地收拾。

后来家里发生地震,家人们发现只用很少的必需品也能安稳生活。麻衣下定决心扔掉那些对自己不是必需品的东西。

家里堆积的东西越来越少,房间里越来越干净整洁。麻衣非但没有过得不好,内心反而越来越充实。

通过“断舍离”,她才终于正视自己内心的欲望,了解自己真正想要的东西是什么。

在物质贫乏的时代,人类需要囤积食物和用品来获取安全感。而现在,不管是物品还是情绪,囤积只会让你的生活积重难返。

想要买一件东西,随时下单或者去楼下超市就能得到;想要去旅行,就给自己订票,带着朋友或亲人,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最好的生活就是给自己做减法,保持有品位的精致和极简。

不因对未来的恐惧而消耗现在的生命,去为虚假的未来做囤积。

放下对过去的留恋、未来的焦虑,轻装上阵,拥抱新的生活。


刚才有一位的网友给小明留言,说有的人就是因为小时候家里穷,造成长大囤货。

现在小明来给大家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这就叫做幸存者偏差。

穷和富都会导致长大之后囤货。

我们人之所以囤货的原因,并不是简单的说缺乏安全感。

因为这个世界上每一个人本质上都是缺乏安全感的。

没有谁在安全感上是富裕的。

因为这和人类的宿命有关。这个世界上为什么人和人之间会产生同情,因为每个人最终的宿命一致。

互联网加深了人和人之间的孤独感。孤独感同样可以导致人们的物欲。包括物品依赖,药物依赖,酒精依赖,毒瘾依赖。

由于人类本质上没有谁的心灵是真正富足的。所以每个人都会借助一个东西去填满自己的空虚。有的人借助艺术,有的人借助商品。有的人借助亲情,有的人借助朋友。

而为什么会有很多人会借助商品呢?

因为我们这个时代本质上是商品主义的时代,也就是物质主义的时代。

人们通过拥有商品的数量来获得存在感。

就像过去时代的地主通过拥有土地和粮食来获得存在感一样。

所以小时候家里穷并不注定会导致囤货。因为心理学不是有一个原因简单推测出一个结果。小时候家里穷可以导致多种结果。而囤货这个结果同样可以由多种原因构成。

比如说为了满足存在感同样可以导致囤货。

为了解决孤独感同样可能导致囤货。

为了获得在人际交往中的心理优势同样可以导致囤货囤奢侈品。

现在明白了吧?

心理学永远都是多因多果的对应关系,从来没有单一因素引起单一结果的心理学。

欢迎你把那些网上传播的伪心理观点发过来,小明会给你做辨析,帮助大家了解靠谱的心理学。


囤货就是把家里需要的东西一次性以优惠价买齐,而这些物品可能要在很长时间内才能用完。囤货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是

1.同样一件东西,我们要用的时候可以随时拿取,时间上更为便捷迅速。

还记得小时候,老妈经常在炒菜的时候,叫我们去小超市买瓶酱油,还每次都很着急。我们不得不放下游戏,跑去买袋酱油。当中还要以最快的速度,老妈还在家等着急用。回到家把酱油交给老妈后,游戏往往就输了。

2.以最优的价格买到,心情上愉悦

每年双十一,肯定很多人都是晚上不睡,等待最后结账的那一刻。网上的优惠总是吸引着无数人蜂拥而至,这个时候,数学好的同学就占了优势,满多少减多少,算的完完全全,不浪费一分资源。第二天上班还不停地炫耀自己买了什么很合算,然后又跟同事拼着买了一些,把优惠最大化。

3.看着满满几箱子的日用品,一层又一层囤货,有一种安全感

俗话说“家中有粮,心中不愁”看着家里丰收的物品,满满堆积的满足感。毕竟这些东西能用很久,这就意味着,你可以很长时间内不用去购买这些生活必需品,可以把多余的钱用在丰富精神生活中,让身心更放松,不要老想着这个月要买什么,什么东西马上要用完了。

如果你的房子足够大,或者有足够的储藏空间,那么适当的囤点无可厚非,你只要合理运用,定期清理与检查,相信囤货也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本身的空间就较小,杂物又多,物品东倒西歪,甚至不知道家里有什么,每次找物品都靠运气,那么囤货对于你就是危险的。还是要用时再买吧。


人心不足…………


原始地址:/qinggan/322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