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呵呵就行了,何必当真[泪奔]
民主集中制,民主基础上的集中,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票数很少的固然不能得优秀,票数很多的也不一定优秀,一要防止不做事的老好人,二要防止有些工作本来就是得罪人的,老实人吃亏。这就需要领导最后把关。祝大家牛年事事如意[玫瑰][送心]
年度考核这个本来就是领导制定用来激励员工干劲的东西,本来就是领导定的东西,测评结束后,领导觉得不合心意,那必然会改啊,这是领导水平的问题,和公不公平没有关系。
风水轮流转,大家轮流来呗,就那么几个人,还能一家独大吗?如果近几年,大家都评过优秀,有人还不止一次,那是不是排除下有没有自身的原因呢?
公平是相对的,不公平是决定的。领导最后的决定如果代表了大多数人的认可,这个评优还是有意义的。领导定谁优秀的时候,就定了谁不是优秀。这是标准问题,不是决策问题。决策和公平有时候是联系在一体的二个标准体系,不要混在一起谈。
主要是各分管领导各部门要平衡,优秀不超15%,而且领导中层基层也按比例摊。肯定综合轮着来,只是选出来人肯定是没问题。不过,特定时点优秀一般给晋级失败的人。
顺其自然
公平在桌子上下
年度考核,是指一个单位在年末时对所属人员当年的考核。考核的目标是一定完成本岗位的德勤能效等方面。从科学角度出发,年度考核的设置无可厚非,但不同单位的年度考核效果相差甚远。
考核
第一、规范单位的考核可能好一些
规范单位
私企可能比国有单位要好一些。因为,私企的发展目标清晰明确。一个员工只要完成岗位任务,与企业发展一致,考核成绩量化科学,最后的结果被绝大多数职工认可。
第二、体制内单位的非工作考核因素居多
人为影响
非工作因素是指在年度考核中,并不是单单指工作好就好。工作不太好也可能成为考核最好的人,尤其是与领导关系甚密的人。这种上下属关系也并非工作关系。
第三、考核奇葩花絮
手段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许多单位考核中花絮多多,在此列举几个,供大家欣赏。
之一、有些单位考核中,形式看起来装模作样,实则是领导整人的手段。考核完毕,领导召集喽啰若干,对投票结果分析,进一步分析出异己分子,以便在下一年度打击的重点。不出几年,打击并消灭异己,达到队伍纯洁化、嫡系化。
之二、考核最好的人往往是老好人。工作单位,就是以工作为己任的单位。考核的终极目标就是工作。然而,没有指标量化,统统单纯投票定先进。每一个人的先进目标就是朋友。而不是大局为重的工作目标。使得老好人就是先进的考核结果。
之三、贿选。拉帮结拜、团团伙伙,是某些单位久久盛行的气候。在考核中,打招呼、拉选票,都是常见的现象。取决于单位的性质,没有办法。
有没有想过,不由领导定给优秀的后果是什么?
首先,领导权威受损,不利于管理工作开展。
然后,民主测评就是看人缘,后面一看就靠人缘了,让平常认真干工作没有精力处关系的老实人没机会,这样就都琢磨人,没人琢磨事儿了。
最后,会引发更大的不公平,可能会出现圈子文化,甚至可能有举报的,最后告到上面,上面感觉你们单位领导班子不行,就会重组整改。
所以,虽然由领导定优秀也不一定非常完美,但是比起不这么干的后果,还是可以的。
国有企业不存在能力问题,只要你会拍,马屁拍到电子上,你不行也行,行也不行,所以不存在什么公平一说,所以没必要看得太重,工作就是为了生活家庭,这才是重点,至于其他对的起良心便可以,所谓的能力都是老实人追求的,不是领导看重的…
这和一把手有关。
我上班十年经历了两位一把手,以前那位,不是说她有多民主,是她根本就不把优秀这些事放心上,嫌麻烦,民主测评后,按排名先后顺序来,如果有并列排名的,她提出她的意见,上会讨论通过。
现在这位,权利欲和控制欲极强,民主测评?在她那就是个形式,不管你排名如何靠前,她不想让你进优秀,就总有不让你进的理由。
公平?只有相对公平,无绝对公平。
你说领导完全看测评结果不管其他,我才觉得恰恰不太公平。
老好人,这不得罪那不得罪,谁都喜欢他。
能干事的人大多锋芒毕露,得罪人那是常事。
何况这一个小小的优秀,就算提拔干部,所有的民主测评、个别谈话都是形式大于内容,提拔谁不提拔谁,谁按分数来的?谁按谈话优缺点来的?
年度考核优秀名额有限,我们这儿的行政名额一直掌握在15%。尤其是现在对考核优秀者,不但有800元的物质奖励,并且每有一个年度优秀还可以缩短半年的晋升条件,因此竞争的很激烈。
据我了解的情况看,有的部门是领导班子直接开会研究确定到人头;也有的单位搞一下平衡,今年把指标给A科室,明年可能给B科室,具体人选由相关科室确定;还有的是领导和同志们一起进行民主打票,根据工作人员得票多少来定。
我们卫健委一直采取第三种方法,当场亮票,得票多者为优秀。只有出现票数相同情况时,再由领导班子开会研究确定。你说的这种情况,我觉得既然领导也参加了测评,如果不当场亮票,然后由领导确定是不妥当的。一方面,有既做哪个,还想立牌坊之嫌,职工更为不满;另一方面得票情况必然会传出去,会打击票多优秀员工的积极性,还不如干脆不打票,直接由领导确定。
总之,年底评优这件事很难做到公平,得领导欢心者得是普遍现象,你生气也没有啥用处,还是保持一个佛系心态吧。
朋友,您有更公平的法吗?欢迎一起参与讨论?
【我是职场论语,在体制内工作三十多年,愿与各位交流经验与感悟,欢迎大家关注!】
社会法则就是这样,如果你处于最底层,永远没有公平可言。像你说的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至于说民主测评,只是年度考核中的一项必备流程。作为单位一把手,还要考虑单位内部平衡,下属工作的积极性,所以民主测评只是一项参考,不能认为民主测评的结果就是最终结果,在一切未敲定的时候,任何改变都有可能发生。
对于年度考核的“优秀”,每个人都想要,但是比例决定着优秀只有那么几个,不妨回过头看看获得优秀的人,必定有一项工作或者一种本领远超于你。想要管理好一个单位,单位一把手首要考虑的就是“平衡”。比如我所在的单位,获得优秀的肯定不会是每天勤勤恳恳工作的老实人,他们要么是出过一定的成绩,受过上级部门表彰的,要么是和领导关系特别好的,再有就是面临晋升,需要在晋升的时候有个年度考核“优秀”垫脚石的。所以作为单位一把手,是不会随随便便把优秀给任何一个人的,而是经过深思熟虑或者与其他班子成员商议后决定的。
对于题主所说的公平二字,我想说的是:职场没有你想的那么单纯,公平二字只是留给有一定话语权人的,想要得到公平,你就需要不断努力,成为那个掌握话语权的人。
公平或者不公平,并不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事情,因为年终考核,很多时候,就是那样,不必太在乎。
按照工作流程,肯定是先开个会说一下这事,然后组织谈话征求提名意见,然后开会宣布提名条件,之后民主测评,再个别谈话,流程差不多就是这样,其实给谁优秀,基本早已注定。
民主测评得分占的比例,并不是很高,最主要的是领导的意见。在体制内,就不要太在意公平不公平了。
很多时候,所谓的投票选优,得票最高的不一定能当选。如果领导,特别是大领导另有人选,那就基本不考虑票数了。如果名额较多,领导的人选已经能够选上了,还剩有多余的名额,那就有可能按照票数最多的当选。当然,这也是一个博弈的过程,毕竟领导可能有好几个,各个都有自己的人选。
如果你都不在各个领导的人选中,说明你平时和所有的领导关系都不是很好,这种情况,是很难当选的。
和一大帮同事混的好,不如和一个领导混的特别好。这就是体制内的生存模式。
对测评太在意,也是不够成熟的表现。
年度考核中,民主测评后由领导最终确定,这是最正常不过的程序了。别忘了我们的制度是民主集中制,民主的后面还跟着集中。
就拿我们单位来说,每年年终考核评优选先,首先按照分配的名额,由大家无记名投票。投票结果汇总出来后,再由单位几个大小领导共同商议,结合打票结果、统筹考虑各种因素,最后统一意见、确定人选。很多时候,最终确定的人选不一定就是得票最多的人。
这种民主集中的评定方式我认为是相对公平的。一是不唯投票定输赢就限制了民主投票的片面性。人缘好的,即使业绩不行,可能得票也会多一点;老实巴交只会埋头苦干的,或许还没人选他。只要是眼里有水的领导都不会让老实人吃亏。二是集体研究就限制了个别领导的“一言堂”。几个领导分别发表意见,主要领导末尾发言,少数服从多数,最终的结果不是一个人说了算。
当然,一切还得是在领导为人公平正直的前提下。[呲牙]
我在我们县一个局当局长的时候,每年的年度考核,如果没有特殊的情况下,谁是优秀,我并不能做主,也不能一言堂,说给谁就给谁。这,不民主。
也许各地的情况不一样,我在我们县直一个局当局长的时候,除了有一次特殊的情况之外,年度考核优秀的指标都是通过不记名投票产生的。票数多的当选年度考核优秀。如果第一轮,有票数相同的情况出现,还会进行第二轮投票,直到产生结果为止。
特殊情况那一次,一位来年就退休的老领导,他是其他局当局长退居二线后到我们局的。在前面的两年中,他连续得了2次年度考核优秀,按照组织有关规定,连续3年获得年度考核优秀的,记一次三等功,一次性奖励1500块钱。
了解到这种情况后,主要是考虑老领导马上就要退休了,我和局其他两位副局长商量,是不是把一个年度考核优秀的名额直接给他算了,其他两个副职表示同意。于是,在投票的时候,我直接说,我们局里本来是有4个年度考核优秀名额的,经过局班子会议研究决定,把其中一个名额直接给到马上就要退休的老局长,大家前两年都投了他的票,今年就不用投了,当然,如果大家有什么不同的意思,主要是不同意的,我们就班子会议就无效,只要有一个不同意就无效,结果,没有一个表示不同意的。所以,最后只是票选3个优秀名额。
在我们县,县直部门年度考核的比例是总编制数的15%,采取四舍五入的办法,最少1个优秀名额起步,最多就看你单位的人数了。
我经历过的一些部门中,还见到过很多高风亮节的领导,比如一些刚到新单位的领导,会在当年的年度考核中首先明确,因为自己刚到单位不久,就不参加年度考核优秀人员的评选了,意思就是说,你们就不要投我的票了,我得个称职就行了。
还有一些单位的主要领导,特别是年龄上了50岁的局长们,他们知道自己提拔副处级领导是没有希望了的,所以也会直接跟下属说,我年龄大了,把优秀的名额让给你们年轻人,给你们增加荣誉加分项,对你们以后的发展也会有好处。这种情况下,很多上了年纪的领导和同事,也会自觉地投年轻人的票。挺好的。
总之,在我们县这里,总的来说年度考核是否能够得到优秀的荣誉,跟领导测评、跟民主测评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会做人的单位主要领导大部分都是采取不记名投票的方式产生。当然,也听说有极少数的局长,每年按照轮流给优秀名额的情况,一年得几个人,几年轮回一次。
这样的考核考评,是员工考核考评领导政绩可以说纯属走过场,没有实际意义。如果上级组织下来调查,听员工对领导的好坏反应也没有多大意义,现在员工都是打工仔,只要钱多就好,不会去管考核考评的事。
年度考核通常指的是综合考核,包括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测评时也是从这五个方面进行打分,测评的分只占综合考核总分的10%,具体职工表现如何?给谁优秀?是要通过考核小组会议确定,在确定时,是通过每名职工的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考核打分,评比时分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
单位每年都有优秀名额,具体给谁?就要看平时的表现,平时的表现不仅要工作表现好,对待领导和同事之间的关系也要表现好。领导在平时如果对某同志有好感,在特定的环境中会表现出来,比如经常利用会议进行表扬,利用通报机会给表现好的同志进行加分奖励。对表现不好的同志经常进行批评教育,适当的时候进行通报批评和扣分处理。一个是加分,一个是扣分,到年终考核时,平时加分的同志的总分肯定高,平时扣分的同志总分肯定低。得分多的肯定是优秀的。
领导给谁优秀,还与后备人才挂钩,还与定职定级挂钩。对于后备人才,领导平时都会培养他们,促进他们进步。同时,在平常的考核中肯定要优先考虑。一名职工要提拔,必须是优秀,一名职工要升级,也必须是优秀。以前,有的单位有过不成文的规定,如果一名职工在今年是优秀,那么以后三年必须是优秀,这是根据有关提拔和升级规定而定的。
所以,我们对于这类事,眼光要放远,范围要扩大。年度考核如何考核,领导有领导的考虑,我们要适应这类事,并不断完善自我,争取进入领导的眼光中。#职场人生#
机关事业单位的年度考核,千万不要太在意,在意了你就输了。
按照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年度考核有关规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年度考核优秀等次比例原则上要掌握在15%以内,最多不能超过20%。假设一个单位有50个人,那么年度考核优秀一般不能超过7个人,最多不能超过10个人。年度考核也有固定的程序,比如要求述职、民主测评、分管领导提出意见、单位党组会研究讨论、公示,最后将考核结果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考核人签署意见确认等,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少,看起来公开透明有程序,其实最关键的一环熟悉体制的人都知道在领导,领导说给谁优秀,只要本人没有大问题,年度考核肯定是优秀,反之表现再好可能也得不了优秀。
至于不合格或不称职,一般也不可能出现。因此对于年度考核,体制内的人除了会关注过问一下谁是优秀、有几个优秀名额外,基本上不会再多聊几句这个事情,因为大家都知道这就是走个过场,无所谓公不公平、合不合理,再说了不公平、不合理又能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