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从真实的大人里,学会对「对与错」的选择,学会如何面对自己的错误,因为那是沟通的过程。
换句话说,要培养一个家的沟通能力,要从成人「有错就反省、道歉」的身教开始。这么做,不但不会让孩子从此不尊重成人,反而让他们相信,每个人都会犯错,沟通是必要的,而与父母的沟通是可能的。尤其是幼儿,在他们的重要人生课题里,正要开始建立:自己是谁?有什么能力?在他们的心理建构里,他们正在挣扎于:我有自治的能力(,却惹别人生气,所以好内疚?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关键人物,让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又不会陷入罪恶感循环的,就是父母的接纳、引领和身教。
幼儿从与成人的互动里,看见自己是被爱的、是重要的、是有能力爱人的。他也从成人的身教里领会,自己和爸妈一样,是个知错能改、能负责任的孩子……让孩子安心当自己的重要条件,就是看见成人也会犯错,了解如何善后(怎么说和怎么做),而他能做得到!让幼儿看见成人的不完美,会让孩子学会「犯错」只是下一个学习的开始,学会原谅和体恤自己、他人。沟通,是一个永不止息的进行式。
有时,大人偶尔的意气用事,不会造成大的负面影响。但大人要有反省力,反省自己的处理方式合不合适。或坦白的说,大人要了解,语言是有杀伤力的!在孩子犯错或造成自己不方便时,切忌对孩子口不择书的责骂,或觉得幼儿的担心是无稽之谈。因为长期下来,那会降低孩子的自尊和自信,让他妄自菲薄,甚至觉得自己是坏孩子。
大人口不择言的骂小孩,也是一种攻击。很抱歉,我不得不用「攻击」这两个字。因为,它直接指向幼儿的自尊,让孩子觉得渺小和一无是处。而它也普遍存在你我的周围,尤其是对话还说不清楚、个子又小、又没力量反抗的幼儿,不少大人会以:「怎么这么慢啦?生到你真是倒霉?真是笨得要死!」类似这些话来骂幼儿,或更准确的说,发泄自己的情绪。
我相信,许多我们拿来骂小孩的话,绝不会把它用在其它大人身上。说穿了,是不敢这么做!因为那很伤人,会让人愤怒,会惹祸上身。但用在幼儿身上,嘿,他们能怎样呢?直接的书语责骂,会直接伤害幼儿的自尊:那间接无心的呢?班上的亚当,只有三岁,有着天使般的脸庞,但动不动就会用小拳头扁人。
从了解出发
因为幼儿太小,能力有限,无可奈何,所以只能忍受那些言语攻击所带来的不舒服,甚至伤害。请看下面的例子:
妈妈:「我喂你啦,你看你吃得到处都是,脏死了!」小孩还坚持自己吃……
妈妈:「拿给我啦,连拿把汤匙都拿不好。」
就在妈妈硬把汤匙「抢」过来后,孩子哇的一声大哭起来。你假如有机会仔细观察幼儿拿汤匙挖食物的动作,就会知道,要能控制那一连串的动作有多难?幼儿不会一夜突然长十公分,也不可能剎那间变成懂事成熟的小大人。口不择言的责骂,只达到了成人的泄愤之用。伤害的,却是孩子的自尊和自信!
那我们该如何做呢?以「了解」为出发点,就事论事、不以言语攻击幼儿人格的态度来沟通。比如说,接受也了解幼儿本来汤匙就拿不好,所以当他吃得到处都是时,你可以:
●说明你看到饭菜到处都是,请幼儿和你一起收拾。
●在气头上时,让自己到另一个房间里冷静一下。
●不小心失控后,记得跟幼儿说对不起。
记得一本儿童绘本里面说的是,被人欺负,要勇敢说不!引导孩子正视自己的优缺点,从而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平时不要总是一票否决孩子的意见和想法,要征询甚至扮弱寻求孩子的帮助和照顾,被人需要和赞赏能激励孩子做的更好,同时受挫教育教导的及时,隐忍不屈的品性让孩子走的路更远更稳,接受挑战,迎接不可能!
自信心是一个人的潜能源源不断地得以释放的精神源泉,是人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自信常常产生奇迹。
有一位小朋友曾经给心理专家写过这样的一封信:
我是一个很奇怪的男孩,我的胆子特别小,在学校无论见到哪个老师都不敢问好,老师们说我太没礼貌。家里来客人时,我总是躲在房间的某个角落,不敢出来,也不敢和客人说话,更不敢叫人。请您一定要替我分析一下,如果您能告诉我该怎么做,我会一辈子谢谢您的。
我们可以看得出,这位小朋友非常害羞,胆怯,甚至显得有点自卑和封闭,楚天生活在惊慌,恐惧,烦恼和被动中。但他也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做个大大方方,勇敢,自信的孩子。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小朋友在某些方面或很多时候都会表现出这种恐惧心理。比如说在日常生活中,有的小朋友特别怕蜘蛛,老鼠,毛毛虫等小动物,在课堂提问过程中,有的小朋友明明知道答案,但又不敢举手问答,或站起来又不敢说话,或只说两三个字就紧张得结结巴巴,面红耳赤,惹得其他同学哄堂大笑:有的想在杂志上发表作文又怕自己写得不好,杂志不会录用,等等。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害羞,腼腆并不是坏事情,这说明他们已经长人了,懂得谦虚了,但过分地害羞就会让他们变得胆怯,自卑甚至封闭,这就束缚了小朋友们思维和行为的发展,也给自己的心理造成很多压力和痛苦,同时也会让周围的人瞧不起自己,觉得自己没能力,没出息。
对于孩子不自信,父母可以这样开导他;
(1)给孩子制造一些轻松和谐的家庭气氛。如讲讲各自学习,牛活,工作;中的趣闻及困难,让全家人共同分享各自的苦与乐,并与孩子——起多参加一些游戏活动。这样孩子们就会越来越开朗,活泼,学会待人接物,与人交往,让生活充满自信和勇气。
(2)增加孩子的成功体验。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条件是让孩子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而过多的失败体验,往往让孩子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对比较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缺乏人生阅历和生活经验,没有经历过人生的坎坷,没有生活的磨砺,缺少韧性,往往经受不起火的挫折。过多的失败,很容易摧毁他们对牛活所抱的美好希望,而导致他们在自己心里建立失败者的(0我形象。对那些自我形象不佳,学习困难的儿童,更要增加他们成功的体验。
(3)少一些责骂,多一些宽容。如果孩子稍有失误,或孩子的成绩不够理想时,父母不应指责她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因为如果孩子在幼时的整个成长经历中,总在父母的责骂中度过,就很难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久而久之他就总觉得自己什么也干不好,逐渐对自己的能力开始怀疑,形成一种自卑的自我评价系统。因此,允许孩子失误,这是每一个做父母的所应拥有的最起码的宽容。
(4)少一些包办,多一些引导。如果父母对任何事情部包办,代替,孩子就极少有机会显示自己的才干,也就体验不列成功带来的自豪感。放手让孩子去闯,引导孩子怎样闯,才能使孩子在培养各种能力的同时,也培养着孩子的自信心。比如:让孩子自己做功课,父母不要陪读:让孩子从事一些有趣的活动,教他种花,养小动物,洗衣服,等等,使孩子在栽培、喂养,做家务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同时多带孩子到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家串门,让孩子在与他人的接触中,在与同伴的玩耍、游戏,交往中,尝试到合作、友谊,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自信心,消除自卑感。
(5)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自卑是后天形成的一种情绪。如果父母遇事总说“我不行”,孩子不但会模仿父母的这种处事态度,还会认为;“父母部不行,我就更不行了”,因此,父母在困难面前毫不畏惧,努力克服,才能培养出自信,自尊的下一代。
父母在教育硅子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说:“你瞧,人家小明多聪明,总是考全班第一名,你怎么就这么笨……”如果常常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狡子的短处比,只能使自己的孩子越比越自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只要孩子有自己的特点,他能不断地努力,就是个位得自豪的孩子。而当被子遇到挫折或失败时,父母更应该像知心朋友一样关心他,鼓励破子或和孩子共同战胜困难,当被子说“我不行”时,你可以这样说:“我不相信你不行。”
一般来说,不敢做自己的孩子都是怯于表现的孩子。不敢在别人面前展示自己,也不敢向别人提出要求。什么事都藏在自己心里,以此下去孩子会越来越自卑。所以想要孩子勇敢做自己,首先鼓励孩子表现自己。
虽然面对众多目光只是觉得不安,但孩子并非讨厌赞美和掌声,您只要看看他们投向同伴的目光就知道了。因此,家长应有意识地扩大孩子的接触面,让孩子经常面对陌生的人与环境,逐渐减轻不安心理。闲暇时,带孩子和邻居聊上几句,帮孩子与同龄朋友一起玩耍,建立友谊;购物时甚至可以让孩子帮忙付钱;经常到同事、亲戚家串门;节假日,一家三口背上行囊去旅游,让孩子置身于川流不息的游客潮中……随着见识的增长,孩子面对别人的目光时,便会多几分坦然。在这期间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当孩子与自己做斗争时,家长的鼓励就像一只温暖的大手,推动他们不断地取得进步。当孩子通过自我表现获得赞美,体会到被肯定的喜悦时,自信心便会随之增强;而自信心的增强,反过来又会促使孩子勇于表现自己。学会追求自己想要的,勇敢做自己。也许孩子一时并不能像那些天性外向、开朗的孩子那样乐于表现,但只要他能学会勇敢地展示自己,就是在把握机会,积极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