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应该都经历过,跟孩子讲道理她不听的时候,这个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需要长期跟孩子沟通才有作用的。好比给孩子立个规矩,那也需要长期的过程,老人看孩子不听自己就先妥协,那肯定孩子不会听啊……
首先就是我们自己要狠的下心,一次不听,说两次,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噢,原来这个事情是我不能做的,是错的。
孩子用哭闹的方法,我们不能轻易妥协,让她知道,你用这招是没用的。一次两次不急跟孩子一起就是个漫长持久战。
首先道理不是每个人都能听得进去的。老人讲道理固然没有错,生活累积的经验给予了很多经验教训,老人想把这些传授给他家的孩子。我们父母何尝不是如此?但他的对象是孩子,当然没什么效果的。
其次,道理需要变通。我们要把道理融入到故事中,故事孩子能够听得懂。
最后,不要认为老人都对的,孩子都是错的,不听话怎么的,每天得得得得的说道理谁都接受不了的
1、首先分析清楚你讲的道理是否适合现代社会,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和时代特点。时代不同,道理不相同。
2、其次反思讲道理的方法是否简单。空口说教效果极差,现代孩子接受的是多彩的音、影、画、戏感染,只是简单说教,枯燥无味。
3、再次总结你讲的道理孩子是否理解。现代小孩接受信息的渠道太多,可能你讲的道理他早已知道(不一定理解)。
所以,要真正给孩子讲道理,就要分析孩子的心理、特点,制订计划,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方法,特别是注重体验。
1.道理再有道理,没有坚持下去,没有原则也是没用,理论谁都会,但是长期的坚持就很难做到。2.对于老人念这些,小孩只当耳边风听听而已,并不觉得有要做的理由和动力。3.观念的冲突,小朋友本身就比较具有随意性和不定性,道理不是讲这次就可以的,而是要在现实生活中不断重复。4.情景教育再现的方法去教育会比较实际,从小的做起,而不是当你忍无可忍的时候再教育,从细节做起。
家教要言之二:
家教要言
为人父母,教育子女,不可不察,不可不慎。
先天:父母未婚前,有良好心性,有至善德行则后代的优秀基因就有了基础。静气养神,身心安稳。
胎教:母体怀孕后,夫妇要分床,最好分居,或回娘家。此时行住坐卧以静为主,可适当读圣贤书,静心安神。还可“闭目养神,不听不看少说养心性。”平日保持“眉心舒展面带微笑,把远处的声音收入耳底。”常常默念:“祛病健身长功”,念念相继不间断。这些良性意识,是心静妙法。适当的体力活动或散步还是很必要。怀孕期间不看电视或读看手机。如此胎儿的根性提高了!
哺乳期:分娩后婴儿哺乳期,夫妇还要分床休息,保证母体心静、气定神闲,产生洁净营养乳汁给婴儿。否则伤害子女还不知!同样哺乳期不看电视或读手机。
启蒙教育:
①教育子女管理好自己的作息时间,该读书的读书,该玩的就玩,该劳动的要劳动。养成习惯,关键还在引导。子女自己能做的事,让子女独立处理,或协助完成,家长不能包办。渐渐的有自律意识、自觉意识、安全意识。幼儿童年时代玩耍是正道,不能剥夺!
在幼儿时期,每天给孩子一个拥抱,每天与孩子有交流,每天都让孩子参与家务,每天抽一点时间陪同孩子学习。
②引导子女独立思考,当遇到问题时,启发子女自己想办法解决,但不是放下完全不管。引导子女有独立意识,又擅于与人和谐相处。对于个别不良现象,经过耐心说服,不听劝的,该惩戒的就得用戒尺说话。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要有逆境承受能力的过程。
③以“童蒙养正”为基础,先入为主,扎好善根。多从子女的角度看问题,发现问题,需要什么,正确引导。子女良好心性养成主要在父母的长期引导和熏陶!社会的各种辅导班、兴趣班,样样学就会样样不能,祸害无穷。要根据子女自身天赋兴趣,择一而学或不学。
④一个重心:稳静下来
试图从写字中静下来,每天有一定的时间练字,或硬笔或毛笔书法。一个静不下来的小孩根本写不了好字。智慧从静中来!然后再谈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读书增长知识,配合学堂教育,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这很重要。课外阅读要读懂一本,再读下一本,专一保证效率。更重要的,在接受知识技能的成长过程中,不要忘记心性智慧的成长历程。心性智慧的高低决定知识技能的水平。注重教育过程,不苛求达什么目标!学堂教育要减负,同时更为重要的在于提升抗压和承受逆境的能力。子女明白人生道理,才能接受可能出现的不理解事情,避免不良事故发生。人生没有一帆风顺,要历经磨难,方得健康人生。家教一定要重视。
⑤心性要磨炼,必须经历读书、劳动锻炼、独立生活之苦,以及偶尔饿一饿的健康体验和无助的人生经历等。面对困难,家长要正确引导,磨炼其耐心、耐力和意志。正如“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如此心性智慧才可能健全,才可能脱胎换骨。只有心智健全,才有可能应对将来的是非进退,奋发自强。温室长不出大树,应风雨兼程。骄奢淫逸不进取,人生需历练。福兮祸所伏,未雨绸缪。值得注意:家教要明白子女的实际情况,比如兴趣、天赋、承受能力,讲求分寸,循序渐进,否则揠苗助长,适得其反!
⑥读书学以致用,知行合一出效率。学业要专,技能要精,业精于勤。经历,选择自己的职业。圣贤家教、因果教育是家庭和谐、社会安稳的良方。
教育子女是家长的根本,为第一责任人。教其如何与人沟通,为人处世之道,教其谋生技能。重要的,让其明白人生真谛,社会现实;明白自己所处位置,以及与社会、家庭的关系,还有责任。后代有了生存智慧,当心什么?祖父辈可造福后代,给子孙留下生存空间,但不建议把财富直接给子孙。财德配位,富贵与德行相应,否则将是祸害无益。享福消福,福尽灾临;行善积德,吃苦化灾!宠溺子孙必有殃。
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个人修养提倡公与私平衡,自利利他,有力者多奉献。自私自利,虽能获得一时权益,但终究不能久远。易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广积阴德,才好自强不息,荫及子孙后代!
以上都不明白的,直接带着子女参与劳动,特别是家务劳动。劳动最能改良人性。生命不息,劳动不止,劳动养生,劳逸结合,劳动成就自己。敬告天下父母,教育子女主要在父母。在心性智慧的健康成长历程中父母的作用是谁也取代不了的,特别母亲!
返朴人生
(欢迎转发分享亲朋好友!)
家教要言之一:
童蒙养正
言宜慢心宜善,少言语多做事,待人宽厚知人不评,
读书做事要专心!
注:慢在言勿急,应答和言悦语,少言能言三思而言。善在孝亲尊师,修桥铺路,救人性命,随缘放生。多做正事种福田,言多必失损福荫。遇事换位思考,善念真诚微笑待人。
兄弟互助,邻里和睦,礼尚往来,谦虚感恩,勿专横傲慢。读圣贤书,讲伦常,仁义忠信智勇。知礼仪入乡随俗。敬长怀幼,怜恤孤寡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爱国守法,遵规保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业术有专攻,经历即资本,身体力行,勤俭持家。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即昏便息关锁门户。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物欲丧志,奢侈败业;敬业奉献,勤勉不息。修忍辱,控情绪,礼让和气。合理饮食,早起身心健。闲暇擅于独处,静处闭目养神,不闻勿望止语养心性。
与时偕行持中道,适者生存。君子不辱,能屈能伸。作事循天理,德技兼顾,天自佑之。谨言慎行,德全润身仁者安!童蒙养正,习惯成自然。
宽容,胸怀即天地;独立,闯荡凭此步;挫折,坚强能成长;殊荣,戒得意忘形。
(童年记熟且在长辈言传身教下,习惯成自然,身心健康成长)
返朴人生
略说:
“言宜慢心宜善,少言语多做事,待人宽厚知人不评,读书做事要专心!”长辈应把善良交给童年。童蒙养正,习惯工程,身心健康蓝图。一生做到必是厚德之人,也是智慧的体现。
说话要慢,应答时能和言悦语,能少说的少说,会说,说话之前要三思。传统教育历来注重语言艺术的熏陶。
孝亲尊师,修桥铺路,救人性命,随缘放生。自古民间就有这四个方面的修养。孝是善根的开始,尊师是学问的起步。古代修桥铺路是件大事,当今做公益事业或助人善举,如施舍财物济困扶贫,何况治病救人。修桥铺路,还有助他人之路。放生功德更大。做善事要有智慧,要符合环境情理,有些善事是不能做的。鹿狼共存,为了鹿消灭狼,鹿失去天敌,自身因活动少,而滋生疾病等原因而消亡。鹿失去天敌,泛滥繁殖,对生态植被也可能造成严重破坏。这样的善举不能为。佛家有定业众生不可救,做了有违因果,在社会就是犯法,所以应做正确的事。做善事要讲分寸,求中道。比如,①对坏人的善举。②对懒人的帮扶成了他的依赖;放养动物,导致生态失衡等等。③无力的善举要拒之。自己不会游泳,下河救人,应避免,要善巧方便。
仁义忠信智勇均要修养。守信重义不能遗忘。处事谦虚,受人之恩当涌泉相报。谦虚感恩,是为人的基本要求。遇事换位思考,孔子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不义之财君莫取,施舍财物获财富,放空思想得智慧。财富要擅于积蓄,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因素。同时也应知道拿出部分施舍出去,给予需要帮助的人群,相当于在社会储蓄你的财富。财富从劳动中来,从服务于社会所得。传授知识、技能、学问,大脑放空获得更多的智慧。
家有家教,乡有乡约,行有行规,公司有公司的秘密,遵规保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知礼守礼,入乡随俗。爱国守法,控情绪,修忍辱提高自己的心灵境界!
合理饮食对健康有益,懂点中医常识对保养身体有帮助。早起身心健,清晨5点后起床活动佳,冬春可相应推迟。起床后活动一下,让气血生起,再洒扫庭除,坚持则康健。
闲暇静气闭目养神,养生重在养心,养心就是静养心性。现代人好动不易静,属于身心亚健康状态。更多人平日里以牌局麻将消遣时光,虽说不上过错,但绝非上品之家的嗜好。应擅长独处,简单,朴素,放下,静养心性,愉悦自在。
“与时偕行持中道”,无论何时何处,都应调整心态,适合环境,保持以中为度,适合不同环境者生存。
“君子不辱能屈能伸”,在顺境中当服务社会,逆境则低调或退隐江湖。
作事循天理,不论处在何时何地何层次何地位,违背天理天规,必自食其果。“德技兼顾天自佑之”,养德与谋生技能兼顾,自能顺应生存环境。
读史明志,以史为鉴。成人进入社会,宽容当第一要务,理智理性竞争。江湖行走,主要靠自己,独立自主,奋发上进,才有条件与人和谐组合。生活之路少不了挫折,只能自己面对,坚强克服,努力向前。只有自强,才能生生不息!遇到特殊荣誉或功绩,应立马清醒,低调谦虚。不要把功劳都集于自己,要顾及周围及下属,历史的经验。
“言宜慢心宜善,少言语多做事,待人宽厚知人不评,读书做事要专心!”习惯成自然,生活经历广结善缘,厚德才能自强不息!
(家长应知,子女要懂,践行则生生不息!欢迎转发分享亲朋好友。)
我家宝贝,从小我一个人带,现在四岁多了,出现的问题是,妈妈说的才是对的,其他人的不听。我觉得只要听一个人的道理就好了啊。如果一个人的道理都不听,那么就是小时候带孩子的人太多了。孩子就带皮了。还有要和老人达成共识,教育孩子的问题父母来,老人别参与。我家就是这样!我只要教育孩子,我爸妈绝对不会在旁边说话,一定走开。
这是逆反心理!孩子听不进家人的提醒,而更多的在自己的世界里
一是好奇心,例如,一些不健康的文艺作品,越是受批评,人们越是想看,想方设法要弄到手,一睹为快。这些都是由于好奇心的缘故。
二是对立情绪,任凭你“苦口婆心”,千言万语,他却无动于衷,认为你是虚情假意,吹毛求疵。
三是心理上的需要,孩子对于越是得不到的东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触的东西,越想接触;越是不让知道的事情,越想知道。这是人们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由于孩子理智程度较差,这种欲求也更强烈。
所以家长要更多的引导!!!!
不听就别讲了呗,孩子不懂事老人也不懂事?
不要急着和孩子讲道理
经常有人问:
“给孩子讲道理,他不听怎么办?”
这一问,有不少宝爸宝妈们纷纷表示认同:
孩子一上街,就要买玩具,而且买的都是家里有的。
跟他一遍遍讲道理,不但不听,还在地上撒泼打滚。
跟孩子说了不要把水撒地上,地板滑会摔跤,他就是把你的话当耳边风。
要孩子穿外套,不然天冷会生病,怎么说都不听。
......
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一遍遍地告诉孩子道理,刚开始他可能还听一听,但后来,他要么不听,要么当做没听见。
是孩子耳朵出现问题了吗?
显然不是。
不少父母在育儿过程中,都会被这个问题困扰:
“孩子不听,甚至抵触我们讲道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该怎么说,孩子才肯听?
心理学上有一个法则叫“麦拉宾法则”,也叫“7/38/55定律”。
它讲的是,我们在和一个人交流时,对方感知到的信息:
55%是通过看,比如我们的手势、表情、态度、肢体语言等;
38%是通过听,比如我们说话时的语调、语气、速度、声音大小等;
只有剩下的7%,才是纯粹说的具体内容。
也就是说,我们跟孩子讲道理时,他真正能听到的只有7%。
而剩下的93%,他是在看你的肢体语言和听你的语气语调。
而如果我们的肢体语言和语调是愤怒的、吼叫的,孩子的大脑就会察觉到危机。
此刻他脑海里会出现三种反应:攻击、逃跑、呆住。
(可以参考我们跟伴侣吵架,即便你讲的是道理是事实,但伴侣要么不听,要么反击。)
小一点的孩子,在听我们讲“道理”时,他可能是呆呆地看着你(呆住)。
而懂得反抗的孩子,他可能会顶嘴(反击),或者装作听不见(逃跑)。
孩子的大脑,接收到了你93%的身体语言,却恰恰没有收到你最想表达的那7%的内容。
于是,你不得不一次次讲,一遍遍讲。
然而,研究表明:重复的频率与说服的效果是呈“倒u曲线”。
也就是说,过了恰当的次数,你说得越多,越唠叨,说服对方的效果就越差。
除了我们在“讲道理”时,身体语言占比大,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6岁前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心理学家皮亚杰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叫“三山”实验:
工作人员与孩子面对面坐在桌子两端,中间摆着几座假山。
研究者问孩子看到了什么,孩子如实说。
接着,研究者又问孩子工作人员看到了什么,孩子的回答,依然和前面的一样。
皮亚杰用这个实验告诉我们:
幼儿期的孩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只能从自己的观点看世界,难以认识到他人的观点。
也就是说,你不允许孩子把水洒地上,因为在你看来,地板脏了难清洗。
但在孩子那里,他意识不到这个观点,他只是觉得好玩而已。
而你阻止他,不让他玩,他难以理解,也就听不进你的道理。
6岁以后的孩子,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脱离“自我中心”,但此时,他却开始有自己的想法。
你的道理,是你的道理,他有他自己的道理。
比如你说:
“你要好好学习,不然长大后没出息。”
如果孩子不愿听,他就会反驳你:
“我可以当明星、当网红,只要会唱会跳会打扮就行了。”
又或者说:
“我可以当专业游戏玩家,不需要努力读书。”
你有你的道理,他有他的道理,而且,他不喜欢被你的道理打败。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你会发现,孩子的“叛逆”来得越来越早。
刚开始你的道理还管用,但慢慢的,孩子就把你的话当耳边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你可能会说:
“作为父母,难道就不跟孩子讲道理,不教他做人的准则了吗?”
我们之所以跟孩子“讲道理”,是希望他能按正确的方法行事,做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有良好的品德不走弯路。
但其实,想要孩子做出好的行为,有很多种方法。
而讲道理,却是下下策。
我们可以试着做这两件事:
1.遵循准则
不管在亲子关系还是亲密关系中,我们想要维持好这段关系,都可以遵循一条准则:
我希望你做出改变,是因为我希望你爱我,而不是因为你是错的。
比如孩子把水洒了一地,你用道理教育他,其实就是告诉他:你这么做是错的。
谁都不爱被指责和受打击,包括孩子。
但如果你说:
“你把水洒地上,等下我会滑倒的。而且我要拖地,我会很累,胳膊好疼。”
孩子愿意改变,是因为他爱你,而不是因为他错了。
只有试图让孩子心中有父母,孩子心中才能装下父母;
只有感受到父母是在爱中管教自己,所有的管教行为都是因为爱,是为了自己未来的成长,管教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2.夸奖孩子
人人都不爱被指责、挑错,但人人都爱被赞扬和鼓励。
尤其是孩子,他希望被父母认可,被父母接纳,被父母赞扬。
当然,我们所说的“夸”,不是无根据地夸,瞎夸乱夸(比如“你真好”“你真棒”这类建议少用),那会让孩子过分依赖表扬。
我们夸孩子,得有技巧。
有一个夸赞模型是:FFC模型——fact事实、feeling感觉、compare比较。
比如孩子不爱做家务,自己的东西也不收拾,你说了无数遍都不改。
那么,你不妨放弃唠叨,收起脾气,仔细观察。
观察什么?
观察孩子在这一方面的优点。
哪怕他只是把纸屑扔进了垃圾桶,你也抓住机会夸:
事实(fact):我都没提醒你就把纸扔进垃圾桶了。感觉(feeling):这让我很欣慰,而且看到地面保持干净,我真的很开心。比较(compare):你看你扔得多准,比以往都准呢(和他自己比)。
相信我,这些话语会让你的孩子慢慢改变,做出更多符合你期待的行为。
这种方法,在生活中方方面面都适用。
比如孩子做作业拖拉,那他总有没拖拉的时候吧?
或者即便拖拉,他的作业里总有做得好的部分吧?
哪怕是一个字,或者他某一刻的态度,我们都可以用赞扬的方式激励他朝好的方向前进。
《正面管教》中有一句话:
只有当孩子感觉更好的时候,他才能做得更好。
责备使人退缩,鼓励使人前进。
父母最无效的沟通,是冲孩子不停地讲道理。
而高层次的父母,懂得遵循准则和夸奖孩子。
从孩子身上发现亮点,找出优点,并及时鼓励。
你给孩子的积极暗示越多,就越能给孩子带来自尊、勇气、信心。
一般意义上来讲,小孩子都不愿意听人讲道理,觉得枯燥无味、烦闷。我们可以站在他们的角度上糅合一些故事因素讲给他们听,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像寓言故事一样,在故事中隐含教育意义,让孩子能够接受,通常孩子们会做的跟故事的主人公一样好,毕竟他们喜欢听故事。
讲道理是有技巧的,重点不在于道理“对不对”,而在于是否适合孩子所处年龄段的认知特点。
曾经有个清华爸爸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他女儿快上幼儿园的时候,坚持要带一个米老鼠玩偶去上幼儿园,说米老鼠是她弟弟。家人打电话问过幼儿园,老师的回答是不可以,于是家人就给孩子讲了各种道理,比如:
“小朋友如果都带自己的玩具,老师就没法给大家上课、没法一起做游戏啦。”
“如果只有你一个人带自己家的玩具,你就太搞特殊化啦,别人也会笑话啦。”
“如果别的小朋友也想要你的米老鼠,你就得把米老鼠给这个小朋友玩啦。”
“自己家的玩具没有经过幼儿园消毒,万一把病菌传染给别的小朋友就不好啦。”
……
可想而知,收效甚微,孩子还是哭哭啼啼没完没了。
直到爸爸回家,一看情况,哈哈一笑,拉来女儿问:“你几岁啦?”
女儿说:“三岁。”
爸爸又指着米老鼠说,“这是你弟弟呀,他几岁了?”
女儿转转眼珠:“他一岁半。”
“几岁的小朋友能上幼儿园啊?”
“三岁上幼儿园。”
“那你弟弟才一岁半,他能上幼儿园吗?”
“不能。”
“一岁半的小朋友应该干嘛呀?”
“在家,跟妈妈玩。”
“哎,对了。你去乖乖地上幼儿园,让弟弟在家妈妈玩。等你放学回来,再跟你弟弟一起玩,好不好?”
“好。”
于是问题就这样解决了。
小孩子的认知能力有局限,讲道理是不一定讲得通的。特别是三岁以内的小孩子对道理只是似是而非。有时候你说服他了,恐怕也不是因为道理说通了,而是她从你的态度上觉察到,只能这么办。这个态度就是“温柔地坚持”。
如果家长能有这个爸爸这样的情商,用小孩子的语言来对话,就更好了。这个对话中有一点点催眠的味道,因为前边几个问题非常像催眠中的Yes-Set模式,也就是设置了一系列只能有一种回答的问话,让孩子将答案引导到必然的道路上。这个蛮有技巧的,但小朋友其实是最容易被催眠的群体。
从这两点意义上来讲,老人给孩子讲道理时都不太容易做到,大多数老人更容易光是“讲理”。如果你真的希望加强老人讲道理对孩子的作用,恐怕需要你在场时多温柔地坚持“奶奶/姥姥讲话你一定要听”这件事本身,会对孩子听老人话有一定加强作用。同时,也可以建议老人,不用讲太多道理(小小孩根本加工不了,讲多了成了“啰嗦”就更没效力了),可以改成讲简单的“做什么”或“不做什么”这类的行为指导。
(文中配图来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