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闭症孩子走出阴影?

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发育障碍,不能轻视。应该去专业的康复机构去进行治疗,此外家人也应该准备做长期的康复训练,不是短期的简单的事情。




自闭症儿童目前最有效果的方法就是干预教学,提高认知能力为主,通过干预让孩子达到自立自理。

自闭症

Autism

疾病简介

目前,国际上将儿童孤独症、Asperger综合征和非典型孤独症统称为孤独谱系障碍的趋向,其诊疗和康复原则基本相同。

自闭症多发生于婴幼儿期,且以男孩最为多见,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涉及语言、认知、社会交往能力等多种基本心理发育障碍,临床上多以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为主要表现。虽然大多数患者会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障碍,但是还有部分患儿会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在某发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根据发病原因,可将该病分为病因不明的原发性自闭症和有明确生物学病因的继发性自闭症。

基本知识

遗传情况

据研究发现,发病呈现有家族倾向,所以通常认为是与遗传有关,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治疗常识

就诊科室

精神科-临床心理科

预后影响

该病是一个经规范治疗却仍预后不良,需要长期医疗或教育关照的终身性疾病,但是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也可以帮助患儿明显缓解症状,充分发挥潜能,更能改善预后,最大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病因

目前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不过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遗传:有研究发现,该病呈现家族遗传倾向,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社会心理因素:患儿所表现的自闭症状还可能与父母或抚育者对其的淡漠、不关心等有关。然而父母或抚育者的这些表现又可源于孩子的不正常表现。

3.其他:还可能是围产期并发症或者生理发育异常等。

预防

由于发病原因尚不清楚,所以针对病因的根本上的有效预防措施是没有的。不过还是可以通过相关因素做好基础准备,进行早期检测,若发现异常,也好早期积极干预,以改善预后。

提倡优生优育,进行婚检、产检,定期对孩子进行身心健康检查和评估等。

还有1%的自闭症是由于感染风疹病毒导致,所以接种风疹疫苗可以有效预防这种类型的自闭症。

并发症

该病常常容易并发精神发育迟滞、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或抽动秽语综合征,甚至强迫障碍、睡眠障碍、癫痫等。

诊断

临床表现

总体症状

该病三大核心症状:社会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

1.社会交往障碍:缺乏社会交往的兴趣、技巧和方法,以及根据社交情景和各种线索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在言语或非言语交流时,也普遍有障碍,如理解能力受损,言语发育迟缓,说话形式和内容异常,不会用学的言语表达自己的愿望,讲话平淡,没有感情色彩,常以哭闹表示他们的不适或需要,缺少相应的面部表情。

2.兴趣狭窄:对一般儿童喜欢的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且其他兴趣狭窄,然而却对纸盒、小瓶、塑料袋等奇奇怪怪的物品特别感兴趣,甚至都成为一种怪癖了。

3.行为方式刻板:他们希望生活环境一成不变,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身边的事物,一旦发生变化,就会表现出焦虑不安。

4.其他:约有3/4的患儿会伴随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但是还有部分患儿会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在某发面具有较好的能力。或者表现情绪不稳,常烦躁哭闹,或出现失眠、多动、自伤、强迫性行为等。

检查筛查

常用检验检查

根据患儿病史及定期体检对儿童进行自闭症筛查,有助于发现病情。同时还建议进行发育和智力测试,以评估患儿的发育情况。必要时还可行相关检查,以辅助鉴别诊断。

治疗

治疗方案

目前暂无有效根治方法,所有的治疗手段也只是在努力提高患儿的整体生活能力。

自闭症患者症状不一,严重程度也有所不同,即使同一患者,所处的阶段不同,症状也有所变化,所以治疗方案需要个体化。

1.教育训练:在治疗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个体Lovaas训练法,应用行为分析法、结构化教学、图片交换沟通系统、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等训练模式,来促进患儿各方面能力发展,加强社会适应能力,改善生活质量,减少家庭和社会负担。需要注意教育训练应做到坚持和长期性。

2.行为治疗:在了解患儿情绪行为异常产生的原因后,就可以针对原因采用行为治疗加以矫正,常用的方法有正性强化法、负性强化法、隔离法、消退法、系统脱敏法等。行为治疗对于改善患儿的发脾气、自伤、刻板攻击行为等效果较好。

3.药物治疗:目前尚无确切药物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社会交往障碍和言语交流障碍,不过有部分药物对于患儿的刻板行为和伴随的异常情绪行为有一定疗效。常用药物有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情绪稳定剂等。

4.物理治疗:感觉综合训练、听力综合训练、言语治疗等。




不论看一些文章还是电影,给人的感觉就是不爱说话,行为怪异,有些还会有偏激,或者很聪明的。

现在国内关注的越来越多,药物还是心理的都有提及,效果有好有坏。

正常人(自我认为)假期7天哪也不去,就在家看书睡觉,打电话少、微信聊天少,不看可以引起情绪波动的电影等,很平淡的过7天,再次上班的时候也会觉得自己说话都有点不利索,如果是自闭的孩子呢?

交流有很多方式,个人觉得先选一个他可以接受的一种,如果有他愿意接触的人或物做辅助,慢慢增加沟通,但是要有足够的耐心,并且不能在他面前有任何的负面情绪,哪怕不是对他的也不要有,创造和谐温暖放松的环境很重要,这个过程应该很长,或许要配合其他的治疗,只要他愿意再接触其他人或物,愿意说,可以笑,就是转机。

个人觉得自闭的人很脆弱,爱偏激,需要足够或者没有尽头的耐心。




很多人,对于自闭症和自闭症的患者多少都有些误解,不同程度的社交障碍的确是自闭症谱系障碍(ASD)的典型症状,提升他们的社交意愿和能力也的确是自闭症康复训练的核心目标,但是阴影这个词我觉得有些不恰当。

ASD并不是一种心理疾病,当然,也有研究表明ASD是多基因病变,后天的成长环境也可能影响他们的病情,随着年龄的增长,ASD的孩子也可能产生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不过从本质上说,对社交和周围人缺乏兴趣,是天生使然。我们不是ASD,所以我们无法准确地感知他们的世界,于是我们就一厢情愿地用我们的标准和规则去衡量孩子,我们的世界如果缺乏社交,会觉得孤独,悲伤,无助,会觉得生活在阴影之中,于是我们也这样去认为ASD的孩子。其实呢,并不见得,对ASD的孩子而言,也许社交本来就不是那么重要的事情,他们可能更愿意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之上,这虽然与我们常见的生活不一样,但这个世界本就是多元多样的,与其把这种对社交的低欲望定义为疾病,我更愿意称之为不同,ASD的孩子在很多方面,很多时候,只是不同罢了,对于他们而言,多数时候一个人独来独往,也许并不是阴影。作为所谓正常人的我们,其实对于ASD,应该给予更广泛的包容,接受并认可他们的不同,社交少就少一些吧,我们帮忙ASD孩子的目的并不是把他们改造成社交高手,而是帮助他们去理解和遵从一些必须的规则而已,让他们学会“包容”我们的不同。

提升ASD孩子的社交,多和普通孩子在一起当然是必要的,但并不是说把他们放在一起就自然而然地可以提升社交能力,你会看到最后的结果一定是各玩各的,所以,我们要介入进来,为他们之间的沟通创造机会和条件,人为设计一些互动的环节,并帮助他们沟通和交流。但一定不要强迫,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也不能要求时时刻刻都在互动,有就好。此外,最好从一个ASD的孩子和一个普通孩子的互动开始,因为普通孩子多了,他们自然会丢下社交能力偏弱的ASD孩子。此外,可以找一些比ASD孩子小一点的孩子,因为单从社交能力,ASD的孩子往往远落后于同龄的孩子,能力差距过大,也会让双方难以产生互动的意愿。




我最讨厌别人开的玩笑莫过于“这几天心情低落,我觉得我有自闭症呢”。或许只是无知,但一句无心的话的确能让所有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心碎。

三年前,在我的第一天医院实习时,我遇见了阳阳的妈妈。那时候阳阳已经六岁了,准备上小学;但在三岁前,他被诊断为低功能自闭症,被所有的普通小学拒绝接收。于是阳阳妈妈把他带来医院重新开诊断证明,给特殊学校提供入学证明。

当时,她一手拿着病历本,一手拽着阳阳,背上还背着个大背包面无表情地走进了;而阳阳一直回头,似乎在盯着什么东西,要妈妈用力拉着他才愿意走一步。

医生很快地便看过阳阳过去的病历,问阳阳妈妈诊断后的这几年都做过什么干预和用药情况。阳阳妈妈原来的那张麻木的脸突然红了,而她的眼眶也瞬间红了,嘴角颤抖地说:“之前去的医院所建议过的干预手段我们试过了,而一些民间的办法,什么针灸、按摩我也都试过了,效果都不明显,而且阳阳的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

当年对自闭症并没太多了解的我心头一紧,对这对母子倍感心疼;但同时,那时候的我一直坚信着适当的干预,让阳阳愿意跟别的小朋友有交流,总有一天阳阳便会没有了自闭症,跟其他小朋友一样,能正常健康地生活。

经过这几年的学习,从各种各样的实验室、项目、医院到康复中心,从EEG、fMRI、动物基因模型到个体干预,我越来越害怕谈及自闭症,因为不断地学习过程中,我发现三年前那个认为阳阳只要愿意主动跟别人交流就会好起来的我是多么的无知,同时又充满着无力感。慢慢地,我便避谈自闭症,因为我发现每当有家长向我询问为什么他们的孩子会这样的时候,我都哑口无言。

但是,在前几天的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发了一条“这几天心情低落,我觉得我有自闭症呢”,我才发现原来目前我国对于自闭症的普及还是远远不够。




谢邀先,年基本过完了,来回答一下吧。

关于自闭症,我已经答过很多了,很多问题在我看来也实在是太缺乏对自闭症的了解,不过我在有精力的时候仍十分愿意来说说,总好过默不作声吧。

自闭症谱系障碍,他们从生存能力各方面来说千差万别,具体表现各不相同,他们最需要的是环境的包容与引导,这对他们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国内的自闭症圈现在可以说迷雾重重一片乱象,从“诊断”到“干预”到“融合”,每一个环节都被阴云笼罩,而身处其中的家长们可以用盲目来形容,找不到方向的大有人在,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焦虑焦灼感”,无时不刻地充斥在自闭症家庭周围,更可怕的是这基本是从专家医学界到每个普通人从上到下的人为因素,贩卖焦虑无处不在,所以说其实不只是自闭症孩子身处阴影,身处阴影的是整个自闭症谱系群体,尤其是家长。

如何走出?盲目从众是断然不行,因为现在的主流就是绝对被念歪了经的“早发现早干预”还有“黄金期”等貌似挺权威的认识。所以首要的就是我们要对“自闭症”有个靠谱的认知,然后去勇敢面对。

自闭症是伴随人终生的发育障碍,是障碍而不是“病”,这其实就意味着没有可能有药物物理治疗方法,但他们又是状况各异的人,与我们普通人有或多或少的差异,但自闭症再和大众认为那样的自我封闭也不是石头,他们是“人”,是有着自己选择和个性的人,所以环境影响对他们尤其重要。

无论何种干预方法,都应该建立在尊重其人格与发育发展的基础之上,“强加式”干预不但对其改变的作用杯水车薪,而且还会扼杀他们的天性,唯有保证其自我发展基础之上引导。

所以现在的“早发现早干预”特别是现在的中国教育观念下的“干预”,如果只注重课堂桌面,很大程度上会扭曲自闭症的本来面目,甚至在现在这鱼龙混杂的干预乱象中会与孩子本身的发展背道而驰。在过年期间我就曾和一位失去孩子的母亲沟通过,得知她的孩子在某机构加课上感统过程中强制由老师家长辅助做仰卧起坐时造成无法挽回的伤害,最终死亡,而该机构连起码的停业整顿都没有,而把主要责任都推卸给这位妈妈,这位妈妈在极度自责中生不如死,而她的孩子死亡时只不过慕名到这个机构不到一个月。我得知这一切内心无法平静但也改变不了这无法挽回的状况,只希望这世界能再公道一些,给自闭症群体多些希望。

所以这其实不仅仅是自闭症孩子的阴影,更是自闭症群体的阴影,甚至是整个社会的阴暗。自闭症是贯穿人一生的,从确诊来说就需要慎重再慎重,“误诊”对孩子对家庭来说并不是可以轻描淡写的事情,而且并不是过了所谓“黄金期”这些孩子就会止步不前成为家庭社会的累赘,而自闭症的成年更需要被重视,他们不应该被社会遗弃被大众遗忘!

最后写几句话给诸位谱系家长,请尽力消除心中的阴暗和焦虑,每个自闭症背后都是一个个天真的孩子,他们不该活在阴影当中,尽管这世界还有很多强加的黑暗,但我们才是他们的光明!加油诸位!

【一位孤独症儿童的父亲,孤独地看世界,也许是最独特的视角,坚持用文字感染大家,请关注我,请喜欢我的文章的人们评论转发扩散,请做我们能做的,请尊重自闭症谱系的生活,我已成立育儿群,谱系与普通孩子家长都可加入,请私信我,谢谢】

【特别声明:此文独家发布于完全本人码字原创,搬运抄袭必究!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谢谢!】




原始地址:/wenti/61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