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制内人员去党校培训,是要晋升的前兆吗?

跟晋升没有很大关系,每年会有一些科级干部去党校培训,时长不同。体制内培训是正常的干部学习。


绝大多数去党校学习之后会晋升,还有一部分是为了平稳交接而派去学习,还有极少数的情况安排学习是为了淡化这人的影响,然后双规


干部教育培训是提升干部履职能力和素质修养的重要途径,体制内人员去参加党校的培训,只是干部教育培训的常态化操作,不是晋升的前兆。

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干部工作的一方面,现在面向各级各类干部的培训班非常多,时间从两三天到半年不等;一般的培训班时间在一周左右,时间长达半年的培训班一般是全国性的高层次培训班,参加培训的领导干部级别相对较高,至少都是正处级以上干部参加,例如每年都组织的中青班;可以说国家花这么多钱举办培训班,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真正为人民群众服务好。

体制内人员参加党校学习培训与提拔晋升没有必然联系。

干部接受培训并不等于组织上要提拔他。现在的干部培训工作强调的是全员培训,也就是说所有干部都要接受不同层次的培训,那不可能人人都要提拔;另外在省级层面,负责教育培训工作的是培训部门,而提拔干部的是干部业务处室,两个部门属于不同处室。

在干部提拔任用的资格条件里,其中一条就要求干部在提任之前的培训时长达到多少课时,不多这是一般性规定,不是硬性要求,如果不达到培训时长要求的,也可以提任,可以在提拔以后再补训;由此也可以看出干部接受党校的培训,也只是晋升的一个前提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

现在的干部培训教育条件非常好,各类培训班非常多。

现在很多培训都是脱产的,有的脱产一两个月,有的甚至要脱产外出半年,很多干部因为家庭等个人原因,都不愿去参加培训班,个别单位甚至选派工作上相对清闲一点的干部参加。

因为有很多参加党校培训的干部是优秀干部,他们本身就已经是被组织认可,也是拟提拔的,所以就给人们留下印象是参加了党校培训,回来后就要晋升,其实两者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只是一种巧合而已。

体制内人员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

结束语:我们常说,学习是永恒的主题,作为体制内的干部,要克服个人家庭等实际困难,积极主动地接受教育培训,如果有党校学习的机会,一定要积极参加,虽然不是参加党校学习就能获得提拔,但是可以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克服本领恐慌,可以开阔视野,拓宽思维,受益的还是我们自己,大家记住了:读书学习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以上个人观点,欢迎留言交流。


也许可能是的,本人1994年参加4个月的培训,80%以上同学都升副科或者正科,我是难得的千年科员


醒醒吧,别做梦了。青年干部培训班简称青干班,一般由组织部门发起组织,党校承办的一种学习培训形式。每一年从中央到省市区县都会组织各种级别的青干班培训,这只是一项常规培训工作,与提拔与否没有任何关系。有些年轻党员干部较少单位的人员甚至年年参加青干班培训。

但是参加青干班好处还是不少的。首先这是一次学习的机会,每期青干班一般最少一周,最长3个月了,能让你学到很多书本上和工作上都学不到的东西。其次参加中青班的人员几乎都是年轻党员干部,能让你结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尤其是对未婚青年来说),增强与各个部门人员之间的联系,提升自身人脉资源。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脉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虽然不说能给你帮很大的忙,但至少能让你少跑很多路。


你好,党校的班次种类很多,大部分跟晋升没有直接联系。但是,参加了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中青班)的人员有较大的希望晋升。

目前,党校的班次主要有进修班、培训班、理论研修班、专题研讨班和师资培训班等等。

第一、师资培训班。

这个的授课对象是党校自己内部的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党校为了提升自己的工作质量而开设的,和其它部门没有关系。

第二、专题研讨班。

这个主要是组织相关人员对党委、政府的某些重点工作进行研究、讨论,跟晋升没有直接关系。

专题研讨班的学员规格是比较高的、是比较特定的,一般是各个地区、各个单位的主要领导,因此开班的时间不会太长,大部分是一个星期左右。

第三、理论研修班。

这个主要是组织从事理论研究工作的体制内人员进行学习,研究党的各方面理论,是务虚性质的,一般跟晋升也没有直接关系。

第四、培训班的种类非常多。

1、有新录用公务员初任培训班,一般在市委(县委)党校进行培训,这个纯粹是岗前培训,所有的新进公务员都要参加,与晋升没有一分钱关系。

2、有党员干部集中轮训,这是为了加强党员干部教育而设立的培训班,也跟晋升没有直接关系。

3、有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中青班),这种培训班就有特定的含义了。

首先,中央党校主要培训厅级和部分正处职中青年干部,时间是比较长的,一般不会少于4个月。

省委党校主要培训处级和部分正科职中青年干部,时间也比较长,一般不会少于3个月。

市委党校主要培训科级中青年干部,时间一般不会少于2个月。

县委党校主要培训后备干部,时间不算长,但一般也不少于1个月。

能够参加中青班的人选是由组织部挑选的,这就意味着进入了组织部的视线,是组织认可的有潜力的中青年干部。

因此,能够参加中青班的都会当成后备干部进行培养,有很大的希望得到晋升,晋升比例、晋升人数都不低。

第五,进修班的种类也不少。

进修班主要是给在职的领导干部进行轮训,有县委书记进修班、乡镇书记进修班等班次,例如中央党校一个秋天就轮训好几批领导干部。

1、中央党校主要培训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和县委书记。

2、省委党校主要培训厅级、处级领导干部和乡镇街道书记。

3、市委党校主要培训处级、科级领导干部。

4、县委党校主要培训科级领导干部和村居书记等基层党组织成员。

轮训班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的,从1个月到3个月不等,但这属于在特定岗位的专门培训,与晋升的关系也不太大。

欢迎关注@瑛杰小猪,一起聊聊体制内的小知识。


党校培训有5类,其中只有一种类型的班才有晋升的可能,其他班次和晋升没有关系。

根据《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规定,党校的培训班次有4类:

进修班。这是党校最常见的班次,也叫轮训班。它是指你已经是领导干部了,但是由于工作的需要、理论的创新发展等,需要你继续掌握新的理论,这时你就要到党校去参加进修班学习了。

培训班。就是培养、训练你的意思,让你具有某种履职的能力。所以,如果你参加了培训班次的学习,你就最有可能得到提拔和晋升了。

理论研修班。党校是理论研修的地方,所以,各地、各部门都需要派人到这里来对新开创的理论进行研修。所谓的研修,就是研究、修炼的意思。研究是基础,修炼是目的。

专题研讨班。工作中遇到某种难题了,需要集中研讨,群策群力,集中力量攻关,那就到党校进行集中研讨,拿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这就是专题研讨班。比如,五中全会来了,制定出了未来5年发展规划,提出了新的发展理念,各地如何执行?到党校研讨一下,拿出对策来。

师资培训班。师资培训班是上级党校为了提高下级党校教师讲课水平和科研水平而举办的培训班,所以,曾经这种班次的,一般都是党校系统的老师参加,培训完了,还是当老师,没有任何提拔的机会。

现在我们再来讨论:体制内人员去党校培训,是要晋升的前兆吗?结论是:不一定。

只有你参加的是培训班,比如青年干部培训班、少数民族干部培训班等,通过这些培训班,使你具备了履行某级领导的能力后,才有晋升的机会。

晋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考察的是一个人的综合实力。而培训,仅仅是提升能力的一种方式。

我们以前也曾经和有关组织人事部门反映过,大量的学员到党校培训后没有得到提拔,倒是从来没有到党校培训的人提拔了,这就降低了党校的培训权威性。建议要提拔的人,必须经过党校培训。

组织人事部门给我们的答复是:人事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关键是养用结合。先养后用,这是组织用人的基本原则。但是,培养人有多种途径:

看书学习;

通过网络自行学习;

在实践一线锻炼学习;

到党校培训学习。

不能因为一个人到党校学习几天就认为他有能力了,也不能因为一个人没有到党校培训就认为他没有能力。所以,提拔人,不一定非得看党校学习经历!

搞得我们哑口无言。

综上所述,体制内的人到党校参加培训,是晋升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我是犁子,职场精英培训师。所谓的在某培训机构工作,指的就是在党校培训社会精英!

大家对此有会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


我先后在组织系统和党校工作,你的问题可以尝试回答一下。党校培训分为主体班和短期班,以省委党校为例,主体班常规的是一个月(理论班、县处班、年轻干部班、省管干部班、乡镇书记班、乡镇镇长班、民族班等),中青班是三个半月,常规的一年举办四期,中青班一年两期,主体班学员由组织部选派,一般能来的都是入组织部眼的,其本身已是实职实权领导,相对提拔较快。短期班(也叫社会班)一般由相关职能部门举办,党校承办,如纪委、党委办公厅会考虑在党校举办业务培训班,这类班一般培训2-5天,学员一般是业务骨干或是新入职人员,提拔色彩较淡。


一句话,反正不是降。

除了少部分常规,多数是重点培养了。


社会上确实有这样的说法:一个单位的领导一旦到党校学习,那么有很大几率会晋升和提拔。

这个说法到底准确不准确呢?先要从党校的定位和培训班次讲起:

党校、培训班次

党校是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负责培养领导干部和中青年干部。党校又是一个大系统,从上到下分别是中央党校、省级党校、市级党校和县级党校,但上下之间不是领导关系,而是业务指导关系。全国共有3000多家党校,其中县级党校的数量最多,有2000多家,市级党校、省级党校、中央党校的数量依次递减。

再就是培训班次和学制:班次分为进修班、培训班、理论研修班、专题研讨班、师资培训班,这些班次都与所谓的“晋升”没有太大的关系,因为按照相关规定,党政干部在任职期5年之内都应该到党校、行政学院或其他干部培训机构进行学习,这是组织上的要求、是强制规定,所以根本就与“晋升”扯不到一块去。再比如,一些加入体制的新人、新党员也有可能到党校参加相关培训,或者进行理论研修、或者进行专题研讨,这种培训是“全员”性质的,并非是为晋升做准备。

与晋升有关的培训:中青班

区别于前文讲到的普通班次,“中青班”确实与晋升有一定关系,或者说参加中青班培训后,提拔重用的概率更大一些。

“中青班”即“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中央党校、省级党校、市级党校、县级党校都有设立,而且有严格的学制要求:中央党校中青班学制不少于4个月,省级、市级、县级分别不少于2个月、1个月、5天。

“中青班”有承担培养后备干部的职能,拿中央党校中青班为例,自1980年-2019年已经举办了47期,基本上一年开一期,每位学员都是优中选优,都是在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优秀干部,学员中的很多人后来都得到了提拔和重用,绝大部分升任省部级。

与中央党校中青班类似,省级、市级、县级中青班的设立也是同样的作用,即培养后备干部。

综上来说,普通的进修班、理论研修班、专题研讨班等都与所谓的“晋升”没有多大的关系,只有中青班是特例。

理性认识“中青班”与晋升之间的关系

虽然中青班培养后备干部,从中青班走出来的有很大晋升的概率,但是不要“本末倒置”:

中青班首要目的是“学习”、是“充电”,是更好地为日常工作所服务,是为了本质上是为了锻炼能力、锤炼思想,而绝非是为了晋升。

只不过按照相关的规定,凡是要提拔一个领导干部到更重要的岗位上,都要经过党校、行政学院或是其他培训,否则是不能被提拔的。

也就是说中青班是一个必要条件,但不是一个充分条件,绝不能简单把培训与晋升相挂钩,接受中青培训后也不要沾沾自喜,提拔干部的过程一定是严谨的,一定是经过全方位综合评估和考量的。

写在最后:

综上来说,鉴于党校的培训班次多种多样,所以去党校培训并不意味着是晋升的前兆,事实上大部分的培训都是日常培训或全员培训,与晋升没有任何关系。只有中青班培训有一定的特殊含义,但也不是晋升的充分条件,只能算是条件之一。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原始地址:/xinwen/129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