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节课内的罚站和罚扫地不算惩戒算体罚,惩戒就是一句空话。
1,学校上下要统一思想,一开始就让全体学生感受并形成有错就认罚的观念。2,高中生一入学就军训,初小学生一开学就大搞劳动卫生,在全校氛围上培养学生能吃苦,不脆弱。3,形成有错就认罚的观念后,学生普遍接受罚打扫卫生的方式。4,任何惩戒方式,都要尊重犯错学生的面子。将有错认罚称赞为可贵的品质,从小不当有错不认的“老赖”,在惩罚时不会运用语言做通思想的老师不合格。5,除语言外,注意惩戒的方式和场所,让学生感受到不是教师个人的发泄,而是他有错误确实要受到适当的处罚并改正。6,学生犯错难免要罚站,在本班教室内都能接受(感到自己仍是班级的一员),犯错严重的偶尔在本班走廊或禁闭室。不能在校园大庭广众下罚站,让学生失去尊严,因为惩戒的目的是为了改正,自尊都没了还指望改正?
差异对待,安全第一,智慧生成
区别对待,从家访开始
同样是熊孩子,但是,能不能好得教育的效果,得看家庭,如果其后面有着一个熊家长,那这样的教育就不能用普通的方法来对待了。那就得采用“导演”的模式来让家长体验,让家长感悟,让家长改变。
例如亲子活动。不是小范围的亲子活动,是大范围的亲子活动,尤其是多了一些平时很少参加活动的家长,并且活动前,一味地强调家长的言传身教,强调家庭形象的维护,强调团队的合作,当然也可以通过一些考评制度来促成规范。
如果家里没有熊家长,相对而言,统一一下家长认知,合力对待孩子,去帮助孩子改变形象,那还是相对容易的。
例如,有一位孩子在教室里把尿放在塑料瓶里,然后拿着它在教室里玩。老师家访之后,发现家长都是高素质的人,爷爷奶奶也是高素养的。那么,老师就可以把情况对家长作一些分析,然后了解一些孩子的家庭情况,也就可以找到答案了。
后来发现,这个家庭,父母因为忙于自己的工作,加班,加班,在家里陪孩子吃饭的时间都没有,哪怕是双休日,父母都把时间交给了工作。孩子感觉到很孤独,想找一个借口,想找一个理由,让父母多关心自己都会让孩子伤透脑子。什么肚子痛之类的问题,都实现不了,后来,发现自己在学校犯错误,尤其是严重的错误,父母才会陪伴他。这个情况揭晓之后,改变这样的熊孩子,自然也就容易了。
智慧对待,反其道而行
熊孩子的智商比其他孩子要优秀,这是大多数老师的一个共识,因此,见到家长的评价也就是“这孩子,是真聪明,可是就是学习上不努力!”就这样一句话,一直让家长得意着,可是问题却没有去解决,行动方案却没有去落实,总感觉到自己孩子聪明,那么将来一定行。可是不知道,有些熊孩子现在因为聪明,将来会因此影响到家族的声誉。
小李,一位很聪明的孩子,只要愿意背书,一篇课文没有读几遍,就会背了,简直是对那些努力的孩子的侮辱与讽刺。可是,这孩子不读书,上课不听讲,还会爬到桌子底下,影响周边同学,把他的座位换到独立的地方,也不会消停,对他人的影响都很大。老师的批评教育一点作用都没有,好谈不行,用制度惩罚也不会,请家长配合教育不行,让其他同学共同约定不要因为他的动作与声音而作出反应,也不行!
最后,老师在所有场合,不管是批评的,还是表扬的,好像眼里没有这个学生,就连名字都不提一下,其他同学反映他问题,老师好像没有听到似的。持续了两周左右,发生改变了,因为他的熊行为没有得到预期效果。反而,他自己开始主动寻找老师了,想当干部,想做事了。
当然,这样的方法,并不适用所有的同学。另外一位熊孩子是把所有本子都画上画,考试也不考,就是一个劲地画,面对这样的情况,依照我们的想法肯定是制止,其实也可以顺着来,那就是让他画,让他多画,让他带着主题,向他请教画,然后把他创作出来的作品拍成照片,好好表扬,表扬之前有约定,要让他注意自己的良好形象,与他形成约定,守纪的约定。
安全对待,懂自我保护
一切教育都是以安全为重,以生命为先,尤其是熊孩子,不是一下子形成的,背后有一个家庭的文化,背后有着一些故事,因此,我们老师在教育的时候,一定得懂得保护自己为先,不要因为一个熊孩子而影响自己的专业成长,自己的专业生涯很长,与一两位熊孩子的相处时间很短。
摆好心态是关键,我记得以前的一位老师说过,他说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接的班级中总是有一两位智障的孩子,一开始总是报怨“怎么会遇上这样的孩子”,后来,发现越是报怨,这样的问题一直相伴着,没有得到改变。可是,有一次遇到的这位孩子却改变了他的看法与做法。因为这位孩子很喜欢到办公室来找他,也喜欢来帮助老师做事,对学习而言,那真的就是零分。但是,被这位孩子的行为感动了,他想要好好地对待这些孩子,因此,就专门为这些孩子建立了班规,允许这些孩子在教室里吃糖,因为特殊的对待,其他孩子也不会纠缠着这些孩子身上的问题,班级的矛盾少多了,班风反而好了。
不知不觉,这样的孩子悄悄地消失了,并不是他们都去了智障学校,而是他的爱心得到了考验,他的心态得到了考验。
因此,摆好心态之后,熊孩子自然不会对我们造成太大的伤害,那我们就会生成更多的教育智慧。
总之,教育的一路上,我们老师会遇上各种各样的孩子,那就是让他来锻炼我们的专业素养的,如果我们经受住了,我们自然也就成长了,与个案的相处,顶多就是三年五年,可是我们自己的专业路是要走上三十年,甚至更长远的,孰轻孰重!
我的意见有几点,大家参考参考一下哈
1、熊孩子,打不得,骂不得,说不得,但是也不能这么默默忍受,就算再讨厌熊孩子,如果他们来时你在家里,一定要陪他们玩!写作玩耍,读作监视,千万不要在熊孩子与你共处一室时将视线离开他!一定要借着一起玩耍的名义盯紧他!在熊孩子的邪恶触手伸向你的宝物之前,迅速用糖果零食分散他的注意力!。
2、熊孩子其实你了解他的心情的话,他也一样会听话,关键是你用的方法对不对了,熊孩子很少独自登门,一定会有熊父母带领,让熊孩子就站在客厅中间,不停地说“幼儿园老师教你什么了?给我们表演一个好不好呀?”“期末考试多少分呀?会不会唱英语歌?给我们唱一首吧!”“真厉害,再来一个!”,总之就是别让熊孩子闲着,一定要让他表演节目
3、在一些熊孩子的眼里,你的手办、你朋友的纪念品,价值跟外面5块钱一把的水枪没啥区别,作用都是吸引他们眼球而已。他们嚎啕着想要你的宝贝,心情就跟在大街上想要一根雪糕差不多。
4、可能有些熊孩子无理取闹,熊孩子很有可能会大哭大闹,这之后你只要比他哭得还厉害,他就不哭了,这样就能完美地战胜熊孩子
5、不要试图跟熊孩子的爹妈理论,有天生聪明的有天生笨的,但还真没有天生没教养的,熊孩子如果有教育的话早就不熊了,正是他们的爹妈把他们宠成了面目可憎的模样。
但对待熊孩子还是要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哈!
今天去看了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电影中的主人公,小哪吒,被重新赋予了一些角色设定,坏小子、混世小魔王、魔童、妖怪……这些标签对我来说,特别熟悉了。不禁想到了在学校里遇到的那些捣蛋大王,也是被贴上了“坏小子”的标签,简直是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刺头儿,哪个老师的班上要是有个“小魔童”、“熊孩子”,那真是头疼死了,不说如何教化“小魔童”、“熊孩子”,光是处理家校关系,就已经很麻烦了。
那些和全班为敌的小学生,最后都会平安地小学毕业吗?如果遇到这样的“小魔童”、“熊孩子”,老师一般都会怎么对待呢?其实在我的教学实践中,也遇到过难以搞定的坏小子,得经过好长时间,当你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以后,才能了解孩子的想法,以及一直作恶的原因。有时候作为老师,也非常感慨,他们的顽劣不堪,并不是自己造成的,而是有太多的外力。作为老师,如果遇到这样的“小魔童”、“熊孩子”该如何是好?怎样收复他们呢?
1、小魔童的内心和哪吒一样,都是很孤独的
和哪吒一出生,就被村民们贴上了妖怪,会伤害人的怪物,要被除掉。为了安抚村民,哪吒只能被禁足,关起来。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的不公平,然而哪吒是渴望被大家认同的,因为没有朋友,他想加入同龄人的世界的方式都是不同的。孤独的哪吒,直到遇到了敖丙,他才第一次有了朋友这间一份信任的感动。
和哪吒一样,班级里的小魔童们,通常也是被孤立的。被同学和老师孤立,这很可怕,尤其是老师作为权威,要求孤立小魔童的时候,那他们就真的没有朋友了。可是孤立能解决小魔童们身上的顽劣吗?完全不能解决,相反,就像小哪吒的内心世界一样,他们说我是妖怪,我就当妖怪给他们看。所以,想要收复像哪吒一样的魔童,就要去体会他们的孤独,帮助孩子们消除孤独感。
2、每个人的顽劣,背后都有一个悲伤的故事
对于顽劣的小学生,背后都有一个悲伤的故事。就像哪吒的世界一样,孩子他自己是不能控制的,造成小学生不断用顽劣的方式来和老师同学对抗的,基本都来自于不成功的家庭教育。父母离异、城市的留守儿童、过于严格的家教、甚至是隔代人的溺爱。从没有被家长认可,或者老师认可的学生,身上的倔强劲更足。哪吒不也是这样才与小伙伴和村民为敌吗?
想要收复顽劣的小学生,一定要先去倾听他们的故事,有些故事孩子自己不会讲,作为老师,要去深入了解。去拼凑他们的成长历程,当你了解了这些孩子身上的故事,你就会发现,他们并不是我们想的那么坏,而且他们的需求也不多,有的仅仅是老师一句肯定的话,或者同学一句对不起。
3、信任是收复小魔童们的唯一方式
在看这部动画电影的时候,我脑中总是浮现,在教学生涯中遇到的那些倔强的孩子。有男生,也有女生,而最终和他们成为朋友,让他们变得更优秀的方式,就是给予这些小魔童们信任。就像哪吒一样,来自父母的理解和信任,是支撑他最后成长的信念。如果一开始,村民们能够信任哪吒是打败海妖救回小妹妹的英雄,可能就不会有后来那些悲伤的故事了。
有时候看到那些顽劣的孩子,不止一次犯同样的错误,作为老师真的会很生气,但是,只有通过长时间和他们相处,用爱和坚定的信念,去信任孩子。被理解和尊重之后,小魔童们的变化,才会给你惊喜,只有那一刻,你才能感受到作为老师,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关于如何收复小魔童,各位老师都有什么经验分享?欢迎留言评论。
感谢邀请!
基层老师应当如何对待熊孩子的问题,其实仍然是班级管理问题。
第一,制定切实可行的班级规章制度。有些班主任对此认为可有可无,掉以轻心,因为有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不必要再多此一举。其实这是极其错误的,没有处理好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因此,班主任根据自己班级特点制定的规章制度,是班级日常管理的根据,它应该简洁、有效、实用。
第二,对犯错误的学生要约法三章。对于初犯错误的学生,一般不处理或较轻处理,但要约法三章,学生、班主任和家长签字在班级张贴,以便全班同学监督。
第三,与班级刺头的谈心要常规进行。切莫放任自流,要以自身的正气压住他的邪气。让他不敢犯错,不能犯错到不想犯错。经常谈心也可让这些学生感到老师对他们的额外照顾,从而更加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四,处理时要做到外紧内松,留有余地。有些班主任之所以在处理犯错学生时弄僵,甚至演变成一个事件,其原因是自己没有第略和方法。在全体学生面前要紧而又紧,但在具体犯错学生面前要松,要给出路,要照顾人格和尊严。你对学生的宽容其实是给你自己留有余地。
第五,对熊孩子要扬长避短,一分为二。任何学生都有长处和短处,熊孩子也是如此。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挥学生的长处,这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条件。现实中,有些班主任恰恰相反,好学生一切都好,坏学生一切都坏,这种形而上学的观点没有不把班级搞坏的。
第六,在生活上和学习上要对熊孩子倾斜。这不是对他们有所迁就,而是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其实是弱者,弱者当然更需要照顾。把他们照顾好了,实际上是对全班同学的最大照顾。
总之,基层老师把熊孩子工作做好了,其实是把班级工作做好了。入驻以来,接触到的所有关于教育的问题,其实质都是班主任工作不到位造成的。请原谅我说了句实话。
欢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