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与成人之间沟通障碍有哪些?

您好,您的问题回答如下,我以一个视频的方式回答




成人与孩子的沟通障碍有哪些?

我认为成人与孩子的最大沟通障碍在于成人总是用成人的思维换位思考孩子。

什么意思呢?

就是成人认为孩子就是缩小化的成人,他们的大脑只是在在知识经验上有所不足,其余的跟成人是一样的。但是这种认知是完全错误的,孩子的大脑思维方式跟成人是截然不同的。

说到这里,我推荐父母们去读一下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他把人的认知发展分为了4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独特特点,详细的论述了儿童的思维方式跟成人有哪些不同。

限于篇幅,我这里就不多说了,我只简单的举个例子。

前运算阶段前(大概6岁左右)的孩子是缺乏守恒概念的,为此皮亚杰还设计过一个守恒实验。

他把两个大小一样的量杯都装满水,然后把其中的一杯倒入另一个又细又长的量杯中,然后问孩子:现在这两个量杯中哪个水多?或者说一样多?

前运算阶段的孩子普遍无法正确的回答这个问题。

这种认知思维方式的差别带来了巨大的沟通障碍

这种认知思维方式的差别,决定理解能力的不同。就好比我们跟老外交流,我们说汉语,老外说英语,相互的语言不能理解,当然就产生了巨大的沟通障碍了。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

父母在辅导孩子作业时,很多时候他觉得自己已经说的很清楚很明白了,但是孩子还是不懂,于是父母就忍不住的生气发火,以至于孩子对作业产生了抗拒情绪。

孩子是真的听不懂父母用成人语言给他做出的解释,假如父母可以把自己调整到孩子角度,用儿童的思维方式来解释,那么孩子就可以听懂了,




孩子和成人的沟通障碍都有哪些呢?

其实呢还真有挺多的,说起沟通交流这些都是需要技巧的,有时孩子和成人之间的沟通是既缺乏技巧,又存在观念和思维的不同。

为什么这么说呢?

1.生长的环境不同,观念也不同。

2.孩子的脑发育还都完善,很多事情在成人这里是平常小事,一转念就过的事,在孩子那里就是拐不过弯来。

3.家长喜欢干涉孩子,这容易让孩子封闭内心,不愿意和家长说。

4.家长喜欢控制孩子,凡事喜欢为孩子做主,这容易让孩子以沉默对待和家长的沟通,得不到好的沟通。

5.家长喜欢利用权威,一沟通不顺畅就情绪上头,以“我是你妈(爸)”来批评孩子,什么都是孩子的错的态度,这会让孩子逃避沟通。

6.把孩子当成缩小版的成人,凡事都要求孩子理解家长,不允许孩子有不同的看法和意见。这容易让孩子畏惧沟通,从而逃避现实。

每年都有很多因为沟通不畅,而造成的闹剧或者极端,让人不得不重视这个沟通的问题。特别是亲子关系,夫妻关系这些的亲密关系间的沟通。

那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面对亲密的亲子关系,我们可以改变我们的态度和增强沟通技巧。一、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大人的依附,也不是缩小版成人,只是这个孩子自己。

接受孩子,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看待,并接受他的不成熟思想,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思维能力,用适合那个年龄阶段的方式和孩子交流。

一岁的孩子不可能听得懂道理,两岁的孩子不硬碰硬,三岁的孩子不要求他理解成人,四岁的孩子可以少量的道理来指导等等。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不同,也有他的生长特点,这时家长要掌握好,就能跟孩子相处得很好。

二、改变我们和孩子说话的语气和态度,以平和的姿态来面对孩子。

没有谁喜欢命令的口语,包括成人自己。微风细雨似的语气,孩子会很乐一、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大人的依附,也不是缩小版成人,只是这个孩子自己。

接受孩子,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看待,并接受他的不成熟思想,了解孩子每个阶段的思维能力,用适合那个年龄阶段的方式和孩子交流。一岁的孩子不可能听得懂道理,两岁的孩子不硬碰硬,三岁的孩子不要求他理解成人,四岁的孩子可以少量的道理来指导等等。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不同,也有他的生长特点,这时家长要掌握好,就能跟孩子相处得很好。

意和你聊天说话,并且把心事说出来。

三、放下我们的权威,尊重孩子。

“我是你妈(爸),你做得不对就骂你打你,为你好。”这样的语句少用,你的权威会吓到孩子,孩子为了避免被骂,会逃避和你的交流,甚至不让你走进他的生活。

和孩子沟通时放下身段,向和平辈人一样,孩子更愿意什么都和你说,遇事也会和你商量,找你帮忙。

四、让孩子表达自己,不先入为主。

遇事我们喜欢先入为主,如孩子说今天和同学打架了,那么我们马上就会批评孩子打架是不对的,为什么这样做。都没等孩子说完就下结论,这是很多人的毛病。其实有可能是孩子校被欺负,然后反击呢。不先入为主,让孩子说完,表达完自己,我们在发表意见,并分析情况。这样孩子更能接受,你的理解和体谅让孩子更信任你。

五、多理解信任孩子,并鼓励他们。相信自己的孩子,相信孩子的能力,相信孩子能处理好一些生活上的小事,在孩子和你商量时,尽量给孩子的是意见或者建议,二而不是结论,给孩子自己解决一些事情,这也能锻炼他们的能力。

六、多看些沟通类的书籍,掌握更多的沟通技巧。书中自有黄金屋,有什么不了解的或者是疑问,最好去书中找答案,那里有很多前人和名人们的总结,很值得学习。

如沟通类的书《非暴力沟通》,《沟通的技巧》,《与青春期和解》这些书都还不错,还有很多好书你可以上网查查。

亲子沟通的话题一直是值得议论的话题,这个亲子的关系也是靠自己慢慢摸索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很多的技巧也是因人而异,不可全套搬运。




孩子与成人之间沟通的障碍还是有非常多的,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的这些:

1、妈妈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你好

家长:我打你骂你还不是为你好,总之都是对的!

孩子:谢谢妈妈,我不乖(过段时间后),又来这一套!听得耳朵都起茧子了。

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总喜欢说,打你骂你都是因为爱你,实际上真的是因为爱你才打你骂你吗?不一定。

打骂孩子不一定是爱他的表现,但却一定是情绪化的表现。

打骂中我们常常在怒火攻心之下,做出用力过猛、唾沫过多、脑红耳赤等等过度的表现。等情绪过后,才带有内疚和一些歉意跟孩子说,妈妈想控制好自己,但你也别老犯同样毛病啊!

得,说到底绕一圈回来,还都是孩子的错。

不得不说,这就是咱们家长的心态。

2、总是和孩子讲道理

家长:要懂事!讲的道理听了就要理解。

孩子:妈妈又开始念经了!

中国式家长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喜欢和孩子讲道理,而讲道理的情况,可能从很小就开始了,两岁也讲三岁也讲四岁也讲,而且这种讲道理是唐僧念经似的讲道理。

最后看到的结果是什么呢?

孩子左耳进右耳出,现在跟你说好,过一会去玩的时候就都忘掉了,这就是我们不知道孩子听不懂,拼命给他灌输所导致的一种结果。

那么,还能讲道理吗?最好的讲道理方式是什么呢?

讲道理当然可以,最好的方式是两种,一个是父母去行动起来,比如要尊敬老人,我们带头叫爷爷奶奶,第2个则是讲故事,通过亲子共读一起读书,把道理融合在故事里面,让孩子去吸收。

有这么多书,利用孩子的心理,孩子喜欢看喜欢听,埋在里面的道理就吸收了,这就像咱们吃药,外面一定要裹一层糖衣,是一样的道理。

3、告诉孩子不要骄傲自满

家长:看,翘尾巴啦!这样下去不行,要打击,免得以后不听话。

孩子:(委屈)为什么考100分还不能高兴了?

很多父母不愿意夸孩子,觉得孩子不能夸,夸了之后会骄傲自满,以后会变得不听话。事实上的确如此吗?如果父母看到孩子考100分,告诉他说不要骄傲,你这是必须做到的,一旦考了99分立刻不断的批评,那么对于孩子来说他的压力会特别大,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得不自信很敏感。

很多家长有双标情节:考得好,那是你应该的;考得不好,这么简单的错你怎么还会犯!

总是揪着错误不放,孩子会从内疚、伤心、害怕到反感、抑制和无所谓。

另外重要一点,总被打击的孩子,会自卑、内向和敏感,童年时期缺乏肯定的孩子,长大后会因为有人对他无意的称赞而感恩戴德,甚至养成讨好型人格。

所以,不要吝啬你的赞美,那是有能量的,对孩子来说,可是“补品”。

当然,咱们可不能随便说,真棒、真聪明、真乖,这种的没啥营养,而应该和具体的事情结合起来,进行描述。

比如,我们可以这么说:“宝贝,你这次考了99分,妈妈看得也很开心,你告诉我你也非常认真检查了,这样做很对。当然了,丢的这一分是因为字没写对,你说你是会的,就是当时有些紧张了,那咱们想想看,怎么防止以后再有这样的情况呢?”

或者直接说,“宝贝,表现不错,这次99分,比你上次考得好,特别是拼音常会写错,这次居然都写对了,很不错嘛!加油,相信下次一样能有好成绩!”

表扬孩子之后,再提出希望,这样的说法,是孩子所乐意,愿意听到的,聪明的父母们,咱们是不是可以换个更好的沟通方法呢?

4、每次都要你来开灯才行,妈妈开灯就不行,怎么这么不可理喻

家长:怎么这么倔?

孩子:没办法啊(呜呜)

一个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孩子,他的年龄有可能是两岁三岁或者四岁,你会发现他有一段时间会有强烈的次序需求。比如回家走路的时候一定要他跑在前面,进到家里面开门一定要他来开,电梯按键一定要他按,鞋一定要自己摆,如果大人代劳,孩子的反应就是哭闹,非要求重新再来一次不可。

大人不能理解,觉得孩子这是无理取闹,但实际上呢,这只是孩子秩序敏感期影响之下的行为,这个时候孩子会变得就像一个完美主义者和强迫症患者一样,什么事情都要按照他想的秩序来。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很简单,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满足孩子的要求,这不是溺爱,而是认识到这种行为背后,是一种秩序敏感期这样的成长规律来推动。

过一段时间之后,孩子这种行为就会消失。

为什么存在这些沟通障碍呢,往往是因为,我们总是无意识间,就把孩子当成一个小大人来看待,我们挂在嘴上的话,常常是“这孩子真懂事”,懂事的背后,就是这孩子懂我,像个大人一样。

真不知道这是对孩子的夸赞,还是一种捧杀?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留言讨论。

庭爸,8岁女儿的奶爸,优质育儿领域创作者,家庭教育指导师,70后大叔,有爱有思考的育儿和教育达人,欢迎关注、转发、点赞和评论,更多育儿和教育问题可以与我交流。让育儿更轻松,让教育更有效




作为一个青少儿教育六年经验的教育咨询师,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孩子与成人之间的沟通障碍如下:

1,“我都是为了你好”型

有多少家长说过这句话,嘴上说是为了孩子好,实际上根本没问过孩子想要的是什么,实际上都是父母在操控孩子的生活,把孩子活成父母期待的样子,这样的父母控制欲望很强,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延伸,让孩子去实现一些自己没实现的目标

2,“上下极关系”型

孩子和父母之间从来没有平等可言,从来都是孩子做错什么事情,父母不是打就是骂,不可能成为好朋友,也没有和谐的家庭关系,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一定是叛逆的代表

3,“忽视孩子感受”型

1,下午两三点钟,孩子跟妈妈说饿了,但是妈妈却说,才吃过午饭,你怎么会饿呢,不要瞎说!孩子画了一幅画,兴高采烈的拿来给家长看,家长却说你画的是什么呀,或者说你可以画的更好,从来没有在当下夸奖和肯定孩子

总结:孩子和成人之间关系是否和谐决定着家庭沟通是否有障碍,父母可以多读一些优秀的家庭教育书籍,比如《正面管教》,《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等等,希望孩子可以健康快乐地成长~




原始地址:/zixun/62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