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孩子的磨蹭不是真的磨蹭,他们其实还没那个概念。解决办法有两个,是我用了奏效总结出来的做法,供大家参考:
1.首先家长不要着急、不要焦虑,要弄清楚孩子“磨蹭”的原因,针对原因解决孩子的“后顾之忧”,孩子其实是可以立即行动起来的,不要小看孩子的行动力哦。比如我5岁的儿子每到刷牙就特别磨蹭,刚开始我总催他,越催大家的心情越着急,说多了心情反而不好。有次我实在是没招了,就非常认真的问他,为什么每次刷牙都这样呢?他说因为我不想要牙膏,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一直以为他磨蹭,其实不是的,他是不想做这个事情,解决不想做的原因,问题就解决了。
2.家长催促的声音不要过多,唠叨多了孩子习惯后真的可以一边耳朵进另一边耳朵出,所以家长的用词要简单明确,二选一法和坚定法结合使用。比如我要带儿子去上乐高课,他还在那玩玩具不去洗澡,我会说如果你现在马上去洗澡,那今晚睡前故事给你讲两个故事(他喜欢的东西),如果你现在不去洗澡那乐高课就不上了也没有睡前故事。他一般会在你设定的问题里选一个他能接受的,我们就达到目的了。刚才那个例子我儿子就选了第一个,马上去洗澡。
作为宅家老母亲,最近真是喜忧参半。
喜的是孩子终于有了管理时间的意识,不像从前,一睁眼就问:“妈,我今天要做什么作业?”现在他仔仔细细给自己写了一张时间安排表。
看起来清晰合理、劳逸结合,作为老母亲的我非常欣慰!
但过了两天,问题就来了:
就算是他自己制定的,也很难执行下去!经常拖拖沓沓,没有主次,导致完成任务的效率非常低。
我请教了身边一位教育学教授,他说:“时间管理和所有事情一样,孩子很难自然而然习得,需要不断尝试更多方法。”
于是,我狂补了许多时间管理的方法,升级他的安排表,没想到效果确实好了不少!
色彩排序法
孩子自己写的安排,看似满满一张纸,非常充实,但其实存在操作难题:
把每个任务明确界定在一定的时间内,是很难做到的。比如说,预定的起床是8点,如果孩子赖床,拖到8点半才起来,怎么办?
&;&;色彩排序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任务冲突了,怎么办?
分类之后,对每一类进行颜色标记,比如:
孩子不擅长数学,做起来费时间,标为红色任务;
英语单词可以利用碎片时间轻松背完,标为黄色任务;
练字、运动,偶尔缺一次没有太大影响,标为绿色任务。
孩子学习也会存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现象,所以首先攻克最难最重要的任务,做好了可以提升自信,接下来的任务也会更顺利完成。
沙漏计时法
安排了任务的先后顺序,接下来就要确保孩子在给出的时间内高效专注地完成。
首先,要给孩子一个充满仪式感的环境:整洁的书桌、护眼的台灯和大屏学习机等。
然后,如果孩子平时没有时间观念,可以试试沙漏计时法。
低年段的孩子专注力一般可以保持20分钟左右,高年段的约30至40分钟。
每一个沙漏的时间,专心完成作业;接着休息5至10分钟,由此循环。
很多家长问:手机计时不是更精确吗?不,相比沙漏,手机闹钟的干扰声音会影响孩子的思绪。万一孩子正在解数学函数难题,突兀的闹铃打断了他思路怎么办?
而且,一个充满诱惑力的手机放在书桌上,你确定孩子能马上进入学习状态?
结合上面的色彩排序法,可以让孩子在学习任务的后面标注需要几个沙漏:
如此一来,孩子对时间概念的把握更具象。
家长也许会担心:孩子能按时完成吗?尤其是疫情期间,没有老师评分,也没有同学互评,孩子到底做得怎么样?都没有参照标准。
家长可以从三个方面考评孩子:作业整洁度、正确率和完成速度。与孩子进行协商,制定一个《作业评分细则》。
给孩子一定的自由时间
相比物质性的奖励,其实很多孩子更喜欢自由时间。
看电视、吃零食和玩游戏,在很多家长看来,做这些事情是浪费时间,孩子却非常喜欢,由此产生了家庭矛盾。
磨蹭是孩子普遍存在的特点,反正晚上写完了习题就得上床睡觉,孩子就会想:“那我还不如慢慢磨,晚一点睡觉对我没影响。”
孩子这样想,是因为学习任务和自由时间没有关系,没有内驱力去提高效率。
家长不如换个角度处理?如果孩子完成以上的任务,就奖励自由时间。完成任务越快,获得的自由时间越多。
给孩子机会“挣”自由时间,他们才有动力去认真对待学习任务。
一个人把时间花在哪里,成就也就在哪里。
如果家长从来没有花心思引导孩子进行时间管理,又怎么能指望孩子做事情有条不紊、高效完成呢?
看病!
孩子磨蹭是表面现象,深究基本都是注意力高度不集中,多和多动症有关。
先去看病,是多动症基本无解,多动症的孩子多数考不上一本,基本都是废柴,放任自流吧。
如果不是多动症,就是习惯和性格驱使,家长要严加管教,体罚最为有效。奴隶在工头皮鞭下劳动效率是很高的,一个道理。
时间观念是在生活中逐步形成的。磨蹭是一种不良习惯,它的产生往往和家长对待时间的方式关系密切。
首先是,家长对孩子同一件事上在不同的时间里所采取的态度是不一样的,这往往跟家长的时间有关。
当家长自己的时间不紧张时,家长采用弹性时间,可长可短;
当家长自己的时间紧张时,就要求孩子加快速度,这样一来就会带来孩子在同一件事情上不同的对待方式。
比如起床早了,陪着孩子玩儿一会儿,时间紧的时候又逼着孩子加速。家长每天要求的不一样,让孩子很难形成规律,渐渐地就会养成一种不良习惯。
所以家长应该统一好每天的要求,规定时间,并在规定时间内要完成相应的动作。
第二,平时没有时间要求,无法形成时间概念。
时间观念是逐步形成的,家长要提要求,要不断地告诉孩子关于时间的要求,甚至可以使用倒计时的方式,终止或开始一件事情。
第三,家长的示范很重要,自身行动不能拖沓。
家长说做就做,说一不二,很迅速地完成相应的工作,示范给孩子看,环境的影响力很大,用自己的行动带动孩子比用使用语言效果更好。
第四,有些孩子运动能力比较差,加强孩子运动能力的培养,提高他的运动协调力、反应速度非常有必要,所以平时要注意加大孩子的运动量。
最后一点就是要让孩子体验因磨蹭导致的损失与责任,不要总是因为磨蹭,就允许他拖很多时间去完成一件事。
一件事完成不了可以终止,家长不要纠结这件事的损失,而是要通过这件事给孩子以教育或教训。
比如讲在规定时间内孩子作业没有做完,可以尝试着终止他一次,让他带着没完成的作业回到学校,去体验那种真实的感受,然后反过头来再进行教育。
总之要想解决磨蹭最好的办法就是要有时间观念,培养时间意识,从小就开始关注时间习惯的形成。
表面是孩子在磨蹭,实际上真正的原因是因为父母不断的催促导致的。
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每一个喜欢磨蹭的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喜欢催催催的父母。
时间观念的建立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就是习惯问题。
处于身心发展期的孩子,对时间的概念其实还很模糊,特别是幼儿园到一二年级的孩子,可能连时钟都还不会看,他们对时间的感知能力,可能是非常直接的根据父母的指令来执行的,或者看到太阳升起来了,夜晚降临了,内心才知道应该做什么做什么。
所以,我们了解到孩子成长背后的规律,我们也就知道应该怎么去处理了。
首先,父母要把心态放平静,不能焦虑。你看到孩子磨蹭,就很焦虑,其实是因为你焦虑起来慌慌张张的,孩子才会磨蹭,因为他不知道该怎么去配合你的慌张,所以你越催,他越紧张,也就越磨蹭了。
其次,帮孩子建立良好的时间感知能力。时间是怎么流逝的,什么时候应该做什么,我们应该如何建立良好的使用时间的观念,这些父母都可以在平时和孩子一起探讨。比如说做作业,用20分钟画一幅画,用10分钟抄写完今天的生字,用5分钟背诵26个字母。
在规定的时间里,要集中精神,专注其中,不能做其他事情。慢慢的,孩子在这种训练中感受时间的长短,也在这种训练中,建立起时间的记忆。
最后,父母要起模范作用。告诉孩子再多再大的道理,都不如父母身体力行去实践自己所信奉的理念,这种理念也会通过行动展示给孩子,潜移默化中,孩子就会从父母身上参悟到一样的理念,从而转化为自己的行动力。
理解孩子,需要我们从孩子的视角去观察问题,才能更好的解决问题。而不是把我们成人世界的规矩直接套在孩子身上,那一定是得不偿失的方法。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如果你觉得还不错,点赞并关注曾荣获2017年度号的“超级爸爸”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