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今年初三,学习态度不端正怎么办?

1、首先和班主任沟通,找出原因。

2、针对问题,制定解决办法。

3、取得进步应给与适当奖励。




什么是学习态度不端正,只要他还在学习就行,初三了学习比较紧张,要让孩子劳逸结合,别让孩子感到太吃力就好,目的是明年的高中,我家孩子今年上的高中,初三一年基本上没这么管她的学习,该学的初一初二已经都学完了,初三是复习阶段,要让孩子轻松一点复习,只要还在学习就是好孩子,太紧张了反而会适得其反的,供参考。




和老师沟通一下吧(如果老师通情达理),共同分析原因,找出改进的办法。如果老师不称职,可以转学。




儿子今年初三,我和孩子妈天天陪读到十一二点,作为父母的想儿子考个好高中,我们父母平时也加强学习,可儿子学习态度不端正,课本内容都不看,课堂笔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回家只做作业而且很晚,根本不预习和复习。想问各位:1.有什么好的方法扭转这种局面?2.有什么好的方法让他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家长说孩子的学习态度不端正,要有根据。那么,家长如何应该判断孩子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

到初三了,每天的作业比较多,孩子的学习是比较紧张的。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孩子,在家里一般有如下的表现,家长应当仔细观察。

一,晚饭后,看电视或玩手机,忘乎所以,超过半小时还不想进书房写作业。需要家长再三再四的催促,甚至对家长的催促不耐烦。

二,学习的时候,心不静,坐不住,钻不进去,一会儿出来喝水,一会儿出来上厕所,一会儿出来晃悠。

三,不愿意和家长讨论学习的事情,如果家长多说几句,多问几句,显得很不耐烦。

四,在家里情绪低沉,心不在焉,或者相反,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谈东谈西,就是不谈学习。

在家里有这些表现的孩子,十有八九就是学习态度不端正的。

反过来看,如果孩子能在晚饭后半小时左右自己进书房学习,说明孩子心里是有数的。能在书桌前坐得住,持续一个小时以上,说明孩子的学习是专心的,能学得进钻得进。孩子愿意和家长谈论学习的事情,谈论班上同学的事情,谈论老师教学的事情,而且,谈得比较轻松,就说明孩子的心态是平稳的,是积极向上的。

我之所啰嗦了这么半天,是为了表达一个意思,不少家长,常常凭着自己的愿望,凭着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来判断孩子的学习态度,总希望孩子在家里的时候,除了吃饭,就是去趴在书桌前学习,不能看电视,不能玩手机(我们家不禁止孩子玩手机,但有规矩,玩手机只能在客厅玩,不能带进书房和洗手间,时间不能超过半小时,只能玩小游戏,不能玩大游戏),见不得孩子“闲下来”,否则就是学习不积极,就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这是片面的,武断的,也是有害的。

从本质上说,学习是脑力劳动,如果孩子对于学习有自己的安排,自己的习惯,有自己的节奏,家长最好不要干预,不要一味地催促,唠叨,比如说,孩子想看一会儿电视再去学习,可家长不同意,又催促又唠叨,又拿“别人家的孩子”来比,弄得孩子心绪烦躁,即使坐在书桌前,也是心不在焉,半天进入不了学习的状态。

我在家里常常说,家长不能凭自己的个性,要求,愿望来要求孩子,要给孩子一定的空间和余地。催促孩子学习,甚至逼孩子学习,有害无益,只会逼得孩子假勤奋,假学习。学习是需要心情的。心情好,才能学得进,效率才能高,心情不好,烦躁,还怎么学习?那纯粹是“做样子”。

如果家长对自己孩子的学习有疑问,可以和老师联系,沟通,从中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老师对孩子的态度。

倘若孩子真的是学习态度不端正,那就要严肃认真地和孩子交谈了,不能拖,再拖下去,就真的“没救”了!




孩子初三了,按照正常的情况,是到了初中阶段冲刺的时刻,家长很紧张着急,偏偏孩子心不在焉,确实让人苦恼。作为一名老师,一个高二孩子的父亲,我来谈谈我对这种状况的一些看法。

作为父母,我们往往很多时候都有这样一种感受,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叫做“皇上不急太监急”。“太监”为什么急?因为经过了人生的历练,明白教育和智力基础是人生发展的基石,未来竞争,拼的更多的都是素质和智慧。“皇上”为什么不急,因为生长在“宫墙”之内,不知道世上的风雨和外面的残酷,不清楚自己要走向哪里。态度不端正又是他们在学习上典型的表现。

从客观的角度来说,存在字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不少,只是表现得有些不同,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比较极端,对学习非常排斥,整天惹事生非,挑头闹事,这类属于真正意义上“问题”学生。第二类:对学习缺乏兴趣,表面上看起来不惹事,学习上似乎也在弄,实际上是敷衍了事,这一类占比较多。

如果是第一类学生,家长首先应该考虑的不是孩子的学业和如何成才,家长第一位要考虑的是如何让孩子成人,至少不要让孩子成为社会的危害者,一旦走向危害社会的路,既害了别人,也毁掉了自己的家庭。

第二类学生比较普遍,个人认为只要家长多花点心思,注意方法,孩子是可以改变得更好的。

首先解决动机,让孩子清楚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我相信每位家长都会苦口婆心的对孩子说学习的重要性,孩子却总是当耳旁风。究其原因在于孩子缺乏真实的体验,没搞清楚自己不读好书能够干什么,未来会面临什么样的生活,没搞清楚这个,自然不知道自己读书的意义,自然态度就不端正。

最好是父母能抽时间陪同孩子去体验生活,到底层劳动者中去,体会生活的艰辛,让孩子看到他如果不努力可能面临的生活。只要能触及孩子心灵,加上家长持续引导,必会有意想不到的逆转。

有一哥们,事业小成,孩子也是比较叛逆,学习不上心,两口子焦虑得不得了。偶然间听了这个“馊主意”,于是周末就带着孩子穿梭于务工人群中。有时蹲街边,观察搬运工一天的生活;有时去工地,看看工人挥汗如雨。然后,跟这群人一样,就地蹲在街边、工地吃十元一盒的盒饭。几次下来,孩子慢慢体会到了没有人天生愿意过这样的生活,现在的果,缘于十多二十年前的因,明白了学习的意义,学习上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

其次,要从学习兴趣、学习方法等技术层面,解决好孩子的学习态度问题。

我们也要相信,没有哪个孩子天生就排斥学习,学习态度也受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的影响。

技术层面的事,更主要还是要依靠学校和老师,家长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加强与老师沟通,配合好老师的教育措施。孩子有兴趣了、成绩上去了,自然就不会再有态度不端的问题。

你有什么好办法呢?欢迎留言讨论。




原始地址:/redian/592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