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首先19岁的人,已经有自己的一个思想,讲道理的话肯定是不听的,你可以凡事问她自己的一个想法,或问题尝试着让她自己来解决事情。
教育孩子关键还在小时候!大了就不好管了!客观的去教育他,过分的去限制孩子自由,强迫孩子是不理智的。
自己的孩子去问别人怎么教育,本身就是不正确的!每个孩子是不一样的,每个家庭也是不一样的,可以借鉴别人的教育方式,当不可学别人的教育方式。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19岁的孩子,已经完全不需要你这样的“母爱”和“关心”了。他不听你的,是因为他感觉自己长大了,事实也是如此,只是你还不习惯,还觉得他是你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就应该听你的而已。你就让他自己做主了吧。你们的关系好了,他才会听你的。
引用纪伯伦的一首诗。
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在你身旁,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像他们一样,而不是让他们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更不会在过去停留。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靶,他用尽全力将你拉开,让箭射的又快又远;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中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更爱无比沉稳的弓。当做朋友来教育
从小要让他有点想法才行。
这个年龄不能教育了,慢慢沟通吧。能成为他朋友就OK了
十九岁的孩子有许多种情况类型,不说明是什么具体情况,没法教育也不能教育,盲人瞎马,往往会适得其反或欲速不达。
感谢邀请。
19岁的孩子还在青春期,而且是孩子自认为已经长大的成熟的阶段。这个时候大人要正视这一点,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把他当做大人对待了。
平时多鼓励孩子参加社会实践,明白自己的家庭职责与社会职责,在不违法乱纪的大前提下,一切自己经历的成功与失败得来的感触,远比父母苦口婆心劝导的效果要好得多。
感谢邀请。十九岁的孩子,青春期的尾巴,这是个父母只可以远观而不可以近扰的年龄。如果我们把这个时候的教育倾向于管教,那么基本都失败,还不如保留等待孩子找我们帮助的机会很好一点。但是,注意观察孩子几个方面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看孩子的欲望。观察孩子是不是对世界,他人和自己充满了希望感。哪怕欲望强烈一点,方法笨拙一点都没关系。
第二,看孩子的规则感是否完整。孩子从出生开始,其人格形成的一部分就是规则的形成。能分辨颜色以后,知道按照交通信号行走。接受了幼儿园教育,学会了先来后到。到了十九岁,明确了法律的底线和道德的边界。
第三,看孩子的心理功能发展的如何。喜欢的东西一时无法得到,知道努力后才有可能,能够延迟满足。达不到的事情可以降低标准来满足,成不了第一,前十名也行,可以替代满足。喜欢异性,知道要试探着接触,而不是被拒绝后伤人伤己,有足够的情感容受能力等等。
第四,看孩子是不是有心中的明星偶像。明星偶像就是他们心目中未来的自己,虽然大多数达不到那个程度,但是这个理想化的自己是青春健康的标志。
总结,孩子十九岁,远观的时候要从以上三个方面观察,如果不出大格,父母就不要多语,这样孩子才感觉到父母的点到为止是有分量的。
谢谢邀请。
19岁的孩子,在西方年满18岁就可以脱离父母自己在外独立成长。在我们中国,19岁,刚是读大一大二的样子,供求书教学、生活花销还绝大部分得依赖父母。
大学的孩子,有自己看待问题的观点了,在家庭中,学校里,亲戚朋友这三大圈子里,有自己较为成熟的价值判断。
我家11岁的孩子,教育她的时候,我也不能用太多控制与建议了,不然,她会非常不耐烦,甚至会顶撞回来。或者,即使听了,她根本没有往心里头去,下次照犯。
面对19岁的孩子,一是在态度上,要以面对自己知心好友的心态,与其交往。放下评价,判断,控制,埋怨。因为是知己。我们外感情上很重视对方的感受,但又有你我之间的界限。
二是在看待差异问题上,以沟通反馈为主,而非说服。及时反馈你看到孩子的努力,进步,欣赏孩子的独特之处,允许孩子与我不一样。这是关键的地方。做到这一点,其实很难。作为父母都希望孩子少走弯路,成熟稳重,我们很容易对孩子作为看不惯,怒目,跺脚,忍不住替孩子决定,控制孩子,务求让孩子走在自己认为的康庄大道上。
如果做不到以上两点,请常常告诉自己,允许孩子自己尝试,自己去犯错。如果真的不行,社会会告诉孩子错在哪里,这比我父母说上千遍万遍管用。
尊重,相信孩子。
首先,给问题纠正一下,19岁已经不是孩子了。
对于19岁的子女,一要放在对等的位置上。不要动辄就以家长高高在上的态度来指使应该怎么的、不应该怎么的,这一点很重要!只要你心理上认可了孩子长大成人了,行动上就不会颐指气使。
二要坦诚交流。你可以向他(她)讲述你的观点与要求,你也应该听听他(她)的观点与追求,谁更有道理就听谁的,谁的想法可行就用谁的。
三要当好参谋。这应该是你在孩子成人以后在他(她)人生中的定位,做孩子的好朋友,对孩子未来的每一步,提出合理化的建议,争取让孩子接受。当然,不接受也没关系,不可强迫,让他们自己在生活中慢慢磨练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