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两本书【考官主编】
结合自己的经历给你四点经验:
1、多关注国家大政方针
2、多关注生活中的热点
3、多练习,多看别人怎么答,然后结合自己是怎么答的,最后去总结
4、比其他人更努力
除了学习你别无选择
多看置顶的新闻就行了
多一点学习面试方面的资料,多看看,多一点练习,若还有时间,见意你去相关培训机构学习培训一下较果会更好。面试衣着要整齐,给考官第一感要好,心太放正不过于紧张。
公务员面试最忌讳套路,答题时既要答到点又要和别人不一样,这样才能让考官眼前一亮。关于知识储备,无需刻意去背诵或者了解什么,本人建议坚持把近15天的新闻联播看两遍,我想应该差不多了。关键是如何思路清晰、逻辑严密的表达,无论碰到什么题目都能够答上来。
公务员面试,归根到底考察的是应试者的知识面和实践能力。如果知识储备不够,面试的时候就是吞吞吐吐、无话可说,良好的知识储备能充实自己的大脑,增强自己的底蕴,提升自己的面试分数,更是上岸的制胜法宝!
主动积累——打好面试准备仗
我们在准备面试的前期,自己就要有意识地去主动积累相关的知识。公务员面试中主要考察国家政策和实际能力,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内容,自己最好能够准备一个笔记本,用来摘抄相关案例,以及涉及到的背景、原因、影响、对策等方面,并每天背诵熟记。
现在网络发达,也可以在手机或者电脑上了解知识,如中宣部理论局编写《理论面对面》、人民日报的时评、手机上的学习强国APP、求是网杂志主管主办的《求是》等等。最近,我自己在回看中央电视台出品的《平语近人》节目,干货满满,既能消磨时光,又能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学以致用——让知识“无处藏身”
“学得好不如用的好。”不去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它永远都是死的,相当于没有积累一样。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就应该注意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如最近两天发生的某明星机场耍大牌,把机场民警的证件晒在微博一事。其实,这事件放在公务员面试中,就是一道综合分析题,自己就可以模拟面试场景,完整地回答一遍,并合理运用自己前期积累的知识。然后,再仔细修改,查阅资料,查看媒体舆论,充实自己的作答。
善于总结——不断提升进步
知识是无限的,而我们自己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么多要积累的知识,如何高效准确的掌握,对于面试非常重要。唯一的方法就是善于总结,总结自己所在省份中的历年真题,并确定考察重点和方向,来进行针对性地学习,否则漫无目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同时要剖析自身的缺点,知晓自己在哪方面的知识点还有欠缺,来进行重点提升,花时间重点积累。
第一,多了解一点国家大政方针,如果连两个一百年,脱贫攻坚战,中央一号文件,农村振兴等都不知道的话,那就太惨了。第二,专题的解读,面试涉及到15个大项专题,基本都会在这些专题出题,比如三农专题,网络专题,政府建设,官员建设,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城市病等等~~,这些专题都要一个一个的去研究一下,只需掌握大体知识和相应对策即可,不必深究。第三,面试考的不是知识点,考的是你的观点,你对矛盾的解读,任何一个综合分析都是由一个和多个矛盾支撑的。第四,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太多太多,慢慢学习吧,最后劝你一点,面试是学不来的,只能练出来
笔试140,排名第一。面试82.6,考点第一,PK掉了岗位的161个对手,成功上岸,厦门岗位。准备笔试的40天我2点前基本没睡过,准备面试的30天我1点前基本没睡过,机会需要把握。
汗水+实力+好运=成功上岸!
由于专业的关系,从公考那天开始,就基本没有低于150:1的时候。
所以进面试对于我而言,实在不是一个容易的事。
2014年国考地市级114分,2014年辽宁省考120.2分,2015年国考省部级131.4分,都没能进面。经历过3次失败,痛苦和挣扎,心酸和泪水。上帝有时候并不给你想要的,他会给你更好的。感谢之前3次的经验积累,才能让我考上自己如此热爱的岗位。
那么接下来,我要谈谈我的面试经验,作为一次进面就顺利上岸的人,我接触面试前后就只有一个月的时间,对面试的理解可能还不够透彻,但是作为100多人的考点面试第一,证明我的一些思路和方向还是对的,那么还是想写出来自己的学习心得,为你们顺利上岸尽一点绵薄之力,祝好运。
无话可说主要有三种情况:
1.脑子里没有东西没得说;
2.脑子里东西太乱不会说;
3.知道怎么说但就是说不好。
简单的说,我觉得分别的应对方法主要是:
1.强化积累;2.理顺逻辑;3.转变认识
等下我们再说这三点应对方法应该怎么去执行,我们先来说一下需要用到的资料都有哪些:
《好好说话》、《跟着考官学面试》、华图《结构化面试》《面试详解1000例》、《原聪面试课》、华图面试班。
华图:结构化面试用来了解面试的规则,我在看的时候是根据他划分的专项进行的,也比较方便,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抓的是面试时候需要注意的行为举止、题型考、作答思路和实操经验等。第一部分在看之后觉得自己完全就是一个戏精,不过的拿下外在形式,也是我们打赢的第一战。
跟着他编写的顺序进行一步步提升就好,最后的结果就是知道面试都考哪些题型,题型中对我们的考察重点是什么就可以。
练习的时候可以用华图的1000例,我很喜欢这套真题,不仅仅可以用来做素材积累,还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总结回答的思路,透过真题看命题,不过有一点这套真题只划分了国考、省考,没有划分题型类别,还需要自己在练习的时候进行分类。他的答案解析都是经过总结归纳之后罗列清楚的,所以在参考的时候不会那么费劲。
原聪:这个面试课我是用来构建自己在答题时的思维框架的,因为我有过几次面试的经验,总结自己没有上岸的原因就是因为在答题的时候思维混乱,回答的毫无逻辑可言,甚至回答完上一题进行下一题的时候还没有从上一题的回答思路中出来。原聪在讲课的时候是从底层去理解公务员面试的,知道了他们平时的办事风格,才能从他们的思维出发,这样的回答也更能深得考官的心。
每个题型原聪都分析了,我当时是听完一种类型就去练习,把这种类型的题熟练掌握之后再进行下一个,这样每个题型的高分答题逻辑都能运用得好,看完全部的课程后,我就去和面试班的同伴们进行全真模拟练习了,就是从面试入场开始到面试结束,都模仿真实的场景,在练习的过程中我发现我的思路是比较清晰,答题的时候层次分明,能够一步一步的往下走。可能之前有过面试经验,对于流程什么的也都很熟悉,这样的提升我还是比较窃喜的。
好好说话和半月谈、人民日报,是我用来做素材积累的,其实在看到问题时不知道该怎么说除了没有逻辑之外,就是脑子里没有可以说的东西,那么就需要大家去进行积累需要回答的内容了,半月谈、人民日报上边有很多公务员的文章,我在看的时候看到一些好词好句都会记录下来,然后每天早上起来都认真阅读并记忆,考试的时候直接套就行了。
好好说话我主要是用来帮助我组织语言的,因为在面试的过程中,考官是很容易给我们下套的,会说话才能脱身,学习怎么把话说到考官的心里去才是拿分的关键。其实真正的会说话,不仅仅靠的是技巧,还有头脑,当然在面试的时候还要走心,比如说人际关系题,难道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只站在自己的立场上看吗?对于人际关系题就需要我们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引起对方的共鸣才可以对症下药。
资料就说到这里,你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参考。
然后我们再来具体说说怎么去执行应对无话可说的方法:
一、强化积累(半月谈、人民日报、好好说话为主!)
以综合分析题为例,综合分析题的回答主要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部分,当我们通过学习积累,知道这三部分怎么分别怎么回答了,自然也就“有话可说”了。
1、通过积累提升看待问题的深度,也就是“是什么”?
这是第一道门槛,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什么”把握得不好,答题的方向就会偏离,分数自然也就有了天花板。
比如:有人说当年学习好的人大部分都给学习差的做生意的打工,认为读书无用,你怎么看?
虽然说这明显说的是事实,但很明显你也不能说“对,他说得对!”。大家在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会怎么想?纠结于读书有没有用?纠结于怎么论证读书有用?如果是这么想,那么也就陷入了一个思维误区。
什么是思维的“深度”?其实就是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道题的本质是什么?是想问你“读书是否有用”?当然不是,因为“读书一定有用”,这个不需要问。所以,这道题的核心不在于学习,而在于“有用”,考官想听的是你对于“有用”的理解,也就是侧面去了解你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社会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人才,需要有知识的科学家,需要冷静智慧的管理者,需要能吃苦的建设者,需要诚信经营的商人,需要负责任的老师医生警察军人等等,我们不能以简单的赚钱多少来衡量是否“有用”,有用,是对国家富强有用,对社会进步有用,对历史发展有用。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体现的是我们的一种能力。
而想提升这种能力,就需要大家多看、多悟才行。
2.通过积累丰富分析的问题的角度,也就是为什么?
我接触的人在面试的时候大部分都是死在“是什么难在“为什么”,坑在“怎么办””。可以这样说,“是什么”是定性的,说一下观点就行,“怎么办”比较具体,不过很多人在看的时候无非话就是从完善法律法规、强化机制建设、抓好教育引导出发等等,且先不论这个出发点是好坏对错,这两块起码能说出些什么,真正难住是不会在这个这两块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这很正常,你知道1+1=2,你能分析一下为什么吗?所以我们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但是这对于大部分应届毕业生甚至刚刚工作的人来说,对于社会热点和社会现象思考得太少,停留在“知道了”的层面,因为不需要,所以也没有养成这个思维习惯。
3.通过积累拓展解决问题的思路,也就是“怎么办”?
比如当前全社会掀起一股“光盘行动”的热潮,对此你怎么看?
在答“怎么办”的时候,可以回答怎么从自身做起勤俭节约,但这个点太小,可答的内容太少,而且立意太浅,无非就是按需点餐、吃不完打包、向身边的人宣传、绿色办公等等这些。
从这道题中就体现出了拓宽眼界和思路的重要性。
个人层面要身体力行、带头带动;
从现在来看,要借助这次机会大力助推和宣扬,丰富“光盘行动”的内涵,扩大影响力;
从以后来看,我们要吸取经验,利用网络手段不断发起其他的弘扬正能量的行动,让正能量成为社会的主旋律和新风尚,引导和帮助全社会文化素质和社会水平的不断提升。
为什么别人能想到这些而自己想不到?是因为思维还没有打开,因为还没有通过充分的积累来让自己拓宽思路和眼界。如果连知道都不知道,怎么可能把面试回答的丰富多彩呢?
其实,积累了这么多,就是要通过多看、多学、多想、多悟来帮助自己形成“公务员思维”。
至于怎么积累,主要说两点:
(1积累途径;(2)积累方法
积累途径就是看《半月谈》文章以及人民日报评论等。至于积累方法,请看:面试题目:为营造亲商重商的营商环境,不少地方部门主动帮企业分忧解难,但也存在有的部门急于出成绩、见成效,帮扶方式并不科学给企业增添负担和烦恼的现象,你怎么看?
是什么:是形式主义在企业帮扶领域的进一步延伸,没有牢记服务的初衷。
为什么:不管企业是否有需求,在服务企业过程中采取“一刀切”的做法,都机械地按照“千企一面”的方式提供服务,对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对接不足,这种做法有形式没内容,没有切中企业痛点,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揠苗助长往往适得其反。怎么办:(1)认识上——牢记服务企业的初衷,在帮扶企业上多一些求真务实精神,少一些浮躁形式之风。
(2制度上——上级部门既要将基层帮扶企业的情况纳入干部考核考察范围,避免应付敷衍,又要力求做到实事求是,针对实际情况客观给出评价,避免把基层逼得太紧,走.上弄虚作假、推诿应付的歧途。
(3落实上——尊重企业经营自身规律,真正沉下心来,花更多时间和精力关心民营企业发展,真心帮企业解决难点、痛点。
升华:只有使有关部门服务企业的工作更加务实,地方的营商环境才能得到真正改善,企业才更愿意来此投资兴业,实现发展共赢。
亮点表述:俯下身子,挑起担子;既要“操碎心”,更要“操对心”;“甜蜜的负担”。
二、理顺逻辑(原聪面试课为重点!)
积累有了,脑子里也有东西了,零零碎碎的也都知道说些什么,但就是不会“答题”怎么办?其实说白了,就是要解决好“思维逻辑”的问题。当你有了思维逻辑框架,再把脑子里的东西填充进去,自然就知道怎么说了。
逻辑主要分三个方面:一个是整体逻辑,就是划分好“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搭建好盖房子的主体架构。
一个是逻辑连接,也就是通过一些逻辑用语让你表述的逻辑性更加清晰,让考官能更“容易”听懂你的逻辑。毕竟考官一般不会太认真听。
一个是层次逻辑。就是在分析原因和对策的时候分层次去作答就知道先说什么后说什么了。
比如解决中国式过马路,严格执法层面怎么做、宣传教育层面怎么做、制度完善层面怎么做、基础设施保障层面怎么做等等。一个层面说上两句,答案就很充实了。
说白了,就是通过这些技巧帮你整理好自己的答题思路。其实想要提升逻辑性,打好草稿是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因为打草稿也是有技巧的,正确的打草稿能够帮你快速完成答题思路和逻辑的梳理,答题的时候也会更加坦然和自信。
三、转变认识
张不开嘴、说不出口,说到底还是太紧张。其根本原因无非就一个字,“怕”!要么怕自己说不好,要么怕自己考不上。
其实,害怕、紧张、焦虑是不能解决任何问题的,不要太在意结果,只要全力以赴了,结果不再是我们能控制的了。而且,祸福相依,很难说考上就一定是好事,考不上也不一定是坏事,可能还有更好的岗位等着你呢?
我的观点是,不要把“面试”当作一次考试,当你太把他当考试的时候,你自然处于弱势,只能被动的答题,自然心里没底。你可以把他当作一次演说,考官都是你的听众,都是你的粉丝,给你一个话题,你要用尽全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和解读,对得起听众。这样你就会自信很多了。
因为坐到考生席上,你没别的选择,只能把自己最好的状态展现出来,这个时候考虑得越多,越糟糕。
关于无话可说的解决方法我就说到这里,脑子里有东西了才能战无不胜,所向披靡不是吗?
反手点个赞也是一样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