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中国教育与美国教育相比较,有哪些优缺点?

一个是花朵,一个是种子。

一个讲正规,一个讲实用。

中国教育严谨,美国教育自由

中国强调结果,美国重视过程

但是也不能说中国教育不好,这个要根据国情而定,况且时代在发展

我们所学的,在人生的某个时候,必定会派上用场


中国教育培养共性,就是给你一个标准,怎么样是优秀,怎么样是好,怎么样不好。把孩子特性十多年磨练完了,到了大学只有共性,找不见特性了,都一个样子,除了分高分低之外一样,肯定搞不成高科技啊。美国是啥都不给你规定,你只要上课,只要你想,你造火箭战斗机也行,去研究动物植物也行,没人管啊,要求是必须研究个差不多的结果,到时候毕业得拿出东西,没有东西不允许毕业,他们创造性很好,思维敏捷,培养出人才正常啊。


中国式教育已经成为一种传统教育的代名词,为什么是传统教育呢?是相较于新时代教育而言的。

以美国为代表的新时代教育注重过程和细节的处理,同时以培养孩子的能力为出发点,让孩子的思维可以自己自由的发散,从而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他们的作业主要是以活动实践为主,书面作业为辅,他们考大学也是这样的,在面试的时候特别注意学生的经历和实践。

相比较而言,中国教育主要还是传统填鸭式教育,主要是注重结果而非过程,主要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然后做大量的书面作业来学会运用。这样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实践能力。主要是学习前人研究的的知识,没有办法从“做问题”向“提问题”和“解决问题”转变,这样真的不太好……高考万人独木桥,最后看的还是成绩,是结果。诺贝尔奖在中国之稀有也是缺乏创新。

但是这样的教育也有好处,能够充分运用前人知识,同时为政治统一服务,培养良好德行,让人生过得更有意义。

但是现在我们的教育体制在逐步改革,有希望能够向新时代教育迈进,所以说~~~还是要对中国教育充满信心哒~~

希望能帮到你哦(๑ ̫̄ ̄๑)


不同的教育模式与各国的文化背景国民文化认知都是有关的,我觉得只要适合就是最好!

但是从目前中国教育方向方式来看,中国教育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应试教育,过分注重知识的传输,不考虑实用性和学生的兴趣所在。分数至上,不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过多的注重学生的成绩,德育,体育都没有被提升到一个足够的高度。

家庭教育方面,父母过度关心溺爱,是一代又一代学生具体的实践能力完全跟不上年纪的增长,这点在国外可能就不会出现或者会好很多。在中国家庭里都是小皇帝小公主,两耳不闻窗外事,两手不沾一滴水……

但是外物皆有利弊两端。中国家庭教育人情味更浓厚,父母对子女的爱表露无疑。学校大班教育,使得竞争空前,孩子过早就会体会到压力,进演动力。在他们记忆力最好的时光,他们上知天文下晓地理,知识储备也值得人尊敬。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可能还不是很完善。


美国教育从根源上不同于目前中国的教育

中国教育基础打得牢(这里说的不是国际学校,而是普通学校)。从小大家都学的很深入,包括小学,拿数学这一科老说,中国小学三年级的数学水平,可以达到美国六年级学生甚至是初一学生的水平。美国初一学生有些甚至还不会做两位数的加减法,必须用计算器。再说语文,中国孩子小时候就开始背古诗,背古典文章;而美国教育就完全不同,美国孩子小时候天天玩。

美式教育在小学6年级以前,孩子学习的最大亮点玩,你觉得什么有兴趣就可以随便玩,上课时,你是在座位上坐着,还是躺在地上,都没有关系;教室里面所有的东西都是可以打乱的,如果有一堆沙子在那,你可以把沙子撒的到处都是,这个也完全没有关系,小学6年孩子们都可以这样度过。

当孩子长大后,这样无聊的事情孩子们就不会做了:美国初中,学三分之一,玩三分之二,就早晨三个小时的时间,或者两个半小时上一点文化课,而且上的很浅显易懂,到了下午全部都是玩,玩三个小时,还剩下三个小时就给大家做做体育、做做艺术、做做领导力培训或相关活动。美国高中,学三分之二,玩三分之一,从上午八点半开始,到中午十二点,结束上午课程;下午一般从一点钟开始,到三点钟结束。三点到晚餐时间,他们也是做体育、艺术、领导力的活动,或者自己专门有兴趣的一项别的活动也可以(当然这里指的是私立的寄宿制学校,走读的不包含在内)。这样就可以保证学生真正从德智体美劳这几个方面都成长起来。此外还有劳动课,或者是对社会的贡献,这些活动都是从小就有的。

有些学校,小时候引导小朋友做一些公益,小朋友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做,但学校会带着他们去做。到了初中,学校就规定孩子每个学期要做20个小时的公益;到了高中,甚至学校会规定你要做50个小时的公益;到了本科,没有具体要求,但大家已经养成了习惯,他们知道公益是自己应该做的一个部分。到了大学之后,学生更加自由,全靠自觉,美国大学其实也算是宽进严出的(虽然对我们来说是严进严出的)。在大学里学习的时间会更多,但如果你不愿意学习,你可以靠做社会活动加分。从高中以后,美国学校就给你完全自由的选择权,这就无所谓三分之一、二分之一还是整天都是在学习。

形象的说,中国教育是个圆柱形,从小就把这个圆柱打的很牢,我学的深深深深,一直到难以附加。然后大家就补习,然后我们考试就很厉害嘛,培训也很厉害嘛,然后就所有学生,没有到大学那一关,大家就感觉好像都很厉害啊,都是在某一个程度之上,都很厉害啊。可是真正到了大学之后,区别就开始大了。美国人是上了大学之后他们的这种天分,骨子里的这种东西就会被激发出来,所以就涌现出很多科学家,诺贝尔获奖者。而中国就比较少,中国比较多出现的就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都是理工科类的,大家都是在理工科这块,因为从小打的基础很好,正好又有天分,这个领域就很棒。

换句话说,不同的培养,最后累积到一定程度,一定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这就是我们想说一个词“蝴蝶效应”。我们从小就这样一点一点培养下来,看起来没有什么差别,甚至我们在某个时间段比美国人还要优秀很多。但事实上,这是以抹杀掉我们人性当中某种天分,或者你身上某种天赋作为代价的。孩子缺乏创造性,中国教育下,老师教什么、说什么,学生跟着做就好了,美国则完全相反,两个国家的教育风格截然不同的。

美国教育对爱无时无刻的渲染,或者说潜移默化的影响

这点很多家庭都非常看重,但是在中国教育中,孩子几乎没有做这方面的培养。中国老师的工资或者奖金,是和学生升学率、考试分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老师也没得选择,只能照着这种体制去做,所以导致老师没有时间真的关注到你。

某天,你没来上课,老师根本关注不到“诶?小明今天不开心,是不是跟家人吵架了?”另外一个小朋友缺席了,老师也不会去想“为什么缺席了,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情。”中国老师可能有这个心,但没有那个时间。这一点可以用“碰运气”来形象的表示。你培训也好,在学校上课也好,碰到好的老师,你运气不错;在美国,我们也讲“碰运气”,但是相反的一种层面,只有你运气不好,你碰到了不好的老师,你才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或生活。但是在大概率的情况下,美国老师都非常负责任,每一个人,他们都是从儿时的教育培养出来的:我要对别人很好,我要把自己能做的事情、能帮助别人的部分都尽量做到。

这是第二个非常大的不同,也是我最最认同美国文化的地方。

美国追求真理,中国追求结果。

在美国,追求真理或追求过程在学校教育里非常流行;但中国只追求结果。拿数学题来说:在美国,做一道数学题,你每一个步骤都必须正确,你不能省略,你不能告诉我“你有一步没有了,但你知道这结果是这样,所以结果是这样就行了。”,这种题是不给分的。而在中国,好吧,我心算口算一下,OK,结果算出来就行了,就给个结果就好了。在做题上,中美两国就有如此大的差别,更不用说在大方向上的差异了。


原始地址:/jingpin/28750.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