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是一种什么情绪?

您好,我是彭华勇,心理咨询师,专业从事青春期教育心理问题咨询解决,著有《越有效的教育越轻松》,欢迎关注我

厌学是学生对学习的负面情绪表现,从心理学角度讲,厌学症是指学生消极对待学习活动的行为反应模式。发展心理研究表明,学习活动是学龄儿童的主导活动,是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儿童获取知识和智慧的根本手段。然而,有关调查发现:我国有46%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33%的学生对学习表现出明显的厌恶,真正对学习持积极态度的仅有21%。

具体地说,厌学是指在各种原因的影响下,学生在主观上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和冷漠态度,并在客观上明显表现出来的与周边环境不相适应、不合群的行为。

另外,有一点需要说明:厌学生不等于学困生。学困生是指几乎所有科目都不能够达标的学生。但是,只要有一门以上的科目属于中上游水平,那么,他就不应该是学困生。

可以这么说,某科目的后进生,逐渐成为偏科生,再发展就会演化为厌学生。

2.厌学的危害的新发展:问题学生、心理扭曲、暴力倾向、攻击行为

长此以往,厌学生对学习产生严重的厌恶和抵触心理,恶性循环,积重难返,甚至有些学生从厌学发展到具有暴力倾向和攻击行为的问题学生,伴随而来的是敌对情绪、心灵扭曲、暴力倾向、攻击行为、破坏社会……贻害无穷。这些问题是包括教育专家、教材专家在内的人们始料未及的。

一旦形成了厌学的心理状态,积重难返,最终一般会有三种流向:①学习消极不配合。上课如听天书,反正是听不懂,努力也白费,还不如闭目养神,自得其乐;②心情压抑而辍学。混日子的滋味实际上并不好受,还不如回家图个清静;③暴力兼攻击行为。由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限制,或者家长在这一方面管得过严,使学生辍学不能,但是,能量过剩的他们又不甘心做一个老实的听众,实在憋得难受,于是,在周边不良风气的诱惑下,他们变得易怒,易偏激,逐渐地,敌对情绪、心灵扭曲、暴力倾向、攻击行为、破坏社会等就体现出来了。

我是彭华勇,心理咨询师,专业解决各类青春期教育心理问题,孩子厌学叛逆,不读书等教育心理问题,欢迎关注我,欢迎进入我的主页阅读更多教育文章。

原创不易,多多点赞,谢谢




厌学是一种常见的负面情绪,这是很多学生都经历过的一种情况。在某些时候,学生会感到对学习没有兴趣,难以集中精力,对学校产生抗拒,脱离课堂等。这种情况可以阻止学生取得成功,并且可能导致进一步的心理问题。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们需要深入探究厌学背后的情绪,找到其原因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厌学情绪的原因:

无聊:学生可能会感到学科内容无聊或缺乏趣味性,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压力和焦虑:学习负载和考试压力经常使得学生产生焦虑和压力,导致学生选择避开学习的场景。

负向体验:学生可能会受到欺凌、孤独、社交排斥等负向体验,这些体验往往会导致学生对学校和学习的不信任心态。

缺乏动机:学生需要内在或外部激励来加强学习的动机。如果这些因素缺失,学生可能会变得消极并导致厌学情绪。

作为一名心理咨询师,我们需要找到适当的方法来解决厌学情绪,并帮助学生成为热爱学习和取得成功的人。以下是一些可能改善厌学情绪的方法:

设定目标:学生应该在清晰的目标和愿景下工作。他们应该了解自己想要在未来完成什么,并设定实际的学术或个人目标以达到成功。

创造积极体验:学生应该通过参与有意义的活动、尝试新领域,或者与积极的教育者合作来创造有趣和积极的体验,从而提高学习兴趣。

提供支持:心理咨询服务可以为学生提供方向性建议,让他们更清楚地了解如何处理个人问题,同时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帮助,以减轻学业和生活中的压力。

确定学习风格:学生需要知道自己的学习方式,并将他们的学习方式与教育目标相匹配。了解个人的学习风格可以提高个人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

以下是一些案例,展示了厌学情绪的实际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方法来克服该问题:

Lucy是一个小学生。她在数学课上经常感到无聊,并开始表现出疲倦和不耐烦。心理咨询师通过了解她的情况,制定了一个能够激发她兴趣的计划。针对她的兴趣点,咨询师为她准备关于数学知识有趣的游戏和活动。这种定制化的方法大大改善了她的态度和注意力。

Kevin是一名初中生。他经常由于考试压力而感到焦虑,并且在学校中表现出抵触情绪。在咨询中,心理咨询师建议他采取一些放松和缓解压力的方法,例如深呼吸、瑜伽等。同时,咨询师还指导他规划了一个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并鼓励他进行积极有意义的活动。这些方法都有助于让他更好地面对考试,并减轻压力。

Sarah是一名高中生,她曾经遭受到欺凌和排斥,这导致她丧失了对课堂和学习的信任。在咨询中,心理咨询师与她交流并提供支持,帮助她处理这些负面体验。同时,通过合适的激励机制,心理咨询师帮助她重拾学习兴趣。Sarah最终变得更加自信和乐观,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学术表现。

以上案例展示了厌学情绪如何在不同年龄段,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表现出来,并且也突显了应对该情绪所需的多种策略。

结论:从上述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厌学情绪是一种常见的问题,可导致学生在学校取得成功时遇到阻碍。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支持和指导,在个性化的方法下,可以为学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来应对该情绪。通过适当的支持、激励、设定目标、提供积极体验等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重新燃起学习的兴趣,从而塑造积极的学习态度并取得成功。




厌学多数是学习上的压力较大而产生的情绪,最好能进行心理疏导,让孩子对学习感兴趣,从而产生愿意学习和喜欢学习




厌学是逃避学习的一种情绪




学习是讲究氛围的。厌学其实他讨厌的并不一定是学习,只是说没找到好的地方或者舒适的学习环境!




厌学似乎现在看到的新闻越来越多。这个结果没有一个家长愿意看到,但确实是需要面对的问题。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向上的,想要学习,想要好的。当孩子做错了,做得不好,大人是用鼓励的态度还是指责的语气,很关键。指责多了,就像是咒语一样,会在孩子的潜意识里面扎根,否定自己,觉得自己就是不值得被爱的,就是坏孩子,就是笨的。就是怎么样都学不好的。一旦成型,就很难再扭转过来。于是孩子就不断的找寻证明自己不好的证据,甚至出于对父母的忠诚,他还会越来越差,以证明父母说的对,我就是差的。久而久之,他就很痛苦,很难受,不想学习了。反正也学不好,自暴自弃。有的孩子就会网络成瘾,逃学,假装生病。学习本来就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一次考不好不代表永远不好,暂时的落后也不代表永远落后。我们家长首先要处理好自己的情绪,自己的焦虑,再来面对孩子,面对孩子成长中的困惑和问题。正面的,温和的,鼓励的态度,尊重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厌学就和不想上班是一样的,不可怕,就是一种抗拒的情绪,内在不接纳,爱可以感化一切的。




厌学是一种正常的不良情绪,针对不同的心理现象,采取有效的教育对策,从而缓解厌学情绪。




厌学情绪一般主要发生在青少年时期,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相对的自我认知,自主意识都比较强。但是如果我探索孩子出现厌学情绪的原因,可能孩子们产生问题都围绕以下几条:

一.家庭原因(父母和孩子的互动)

二.学校的人际关系及学习压力

三.孩子自身存在一些问题

四.外部环境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当然这只是简单说一下,实际上不同的孩子在不同的家庭长大,他们产生的问题也不完全相同,且孩子自身的认知也发生了改变,所以当孩子又要学情绪时,先了解孩子厌学的原因,不要急着用武力或者请一帮人说教的方式去解决问题。明智之举应该了解孩子的情况并征求孩子的意见找有经验的心理老师辅导,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要为了父母的面子或者其他什么理由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厌学就是学不进去了。学习本来就是人类的一件普通行为,并且是人一出生就具有的本领,人是靠不断地学习而得到成长。学习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游戏活动,学习可以解释成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也可以解释成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犹太人在孩子刚开始上学的时候,在书上滴上蜂蜜,让孩子用舌头添,然后父母们就告诉孩子,书是甜的,知识是甜的,让孩子把书和知识跟蜜一样甜的感觉联系起来,这样他们就爱上读书学习,脑袋里的感受就是学习是快乐的,学习中体验到的是美妙的感觉,会认识到知识才是真正的财富,所以世界上很多犹太人做出了非凡的成就。我们的孩子从小接受到的教育,大多是关于学习的一些负面的信息。譬如,我们的文化传统里有“头悬梁,锥刺股”,“学海无涯苦做舟,书山有路勤为径”,“梅花香自苦寒来”,“十年磨一剑”等等。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家长犯了很多错误,譬如在孩子的书写能力达不到的时候强迫孩子写字,让孩子做大量的作业,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时候,指责、批评甚至打骂孩子,让孩子把学习跟痛苦连接在了一起,他们感受到的不是学习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他们学习不是因为内心真正喜欢而去学,而是靠自己的意志力在坚持,而意志力是可消耗资源,当意志力消耗干净后,就会产生一种过度反应。而这种过度反应的感觉,就是类似于一个人连续不断地吃红烧肉,直到吃腻了,到最后不能闻红烧肉的味道,甚至不能提“红烧肉”这三个字。一提到就会引起生理反应,恶心、呕吐等。人的本质是由物质人和精神人组成的,当物质人感到饥饿的时候,物质人需要吃饭,摄取能量,维持生命状态。而学习是一种精神人的活动,当精神人感到饥饿的时候就会有求知欲,需要不断地学习来补充能量。正常情况下,物质人不能中断进食,精神人也不能中断学习,但是当出现过度反应的时候,物质人会拒绝吃某种食物,或者严重者会出现厌食现象,精神人就会停止学习。学不进这种过度反应,跟孩子生病是一个道理。孩子生病了,我们父母绝对不会埋怨孩子,会陪孩子去看病,精心照料孩子,直到他康复。但是对于孩子学习上的过度反应,也相当于孩子在思想上得病了,孩子是学不进去,而不是故意不学习,我们大多数父母认识不到这个问题,看不到孩子意志力消耗殆尽后无法继续坚持学习的痛苦,不停的唠叨、督促,甚至逼迫孩子继续坚持学习,这样只能把孩子逼上厌学、休学的困境。我们要帮助孩子调整感受。我们成年人多年不看书,不学习,在面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时,都能改变自己,逐步喜欢上看书学习,改变了对待学习的感受。孩子的可塑性更强,所以孩子的感受更容易调整。第一种方法,面对孩子这种过度反应,父母要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当孩子哭诉“学习很痛苦”,“不想上学了”等这方面的语言时,父母不要恐慌,不要制止孩子这方面的表达。孩子说出这些心理话,对孩子来说是厌学情绪的宣泄,宣泄之后才能减缓压迫感,减缓厌学情绪。父母只是静静地倾听孩子,抱一抱孩子,表示理解孩子的感受就可以了。如果我们制止孩子这方面的表达,等于是堵住了孩子厌学情绪的宣泄口,这种厌学感受越堵越严重,过度反应也会越来越严重,等于是把孩子推到了悬崖边上,让孩子处于一个危险的境地。第二种方法,人的感受是可以重新调整的,如果父母有足够的能力,有足够的知识背景,可以利用用神经语言学的知识,通过冥想技术等,从潜意识里调整孩子的学习感受,改变对于学习的认知,从从苦学到乐学,改变孩子的这种“学不进”的过度反应。第三种方法,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信念系统,人的感受是解释出来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对同一件事情也可以解释成不同的感受。一旦人的感受形成错误信念后,靠讲道理是无法改变的。而修改孩子的信念系统,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需要寻求专业的机构,专业的老师帮助,才能达到目的,所以不建议父母做这件事情,最好是寻求专家帮助。天底下没有能学好故意不好好学的学生,只有遇到困难需要帮助的孩子。




厌学是一种想哭,但是感觉没有资格哭的感受。

我们管心营负责接过很多有厌学症的孩子,其中不少孩子的家长对孩子其实很好,也很想办孩子解决问题。

但是就是这样,孩子越来越不想上学——父母对孩子越好,孩子负担越重,越承受不住,压力越大孩子越不想上学。父母的好,也变成了维持问题的一部分。

而且,假如父母逼着孩子去上学,对孩子不好,孩子也不会上学,因为孩子就有一个心安理得理由不去了,就有了一个报复家长的借口,来让自己堕落。

你会发现,在这其中不仅孩子的内心很煎熬,家长也进退两难

厌学的孩子,并不是不懂道理,相反他们还知道自己不学习是错误的,而且家庭提供了这么好的条件,让这些孩子觉得自己没有资格抱怨。

我们管心营之前听一个孩子说,“老师,如果我的父母不爱我就好了,这样我做什么他们都不会难过。”其实方法道理,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他们都懂,也都明白。

他们自己内心也很矛盾,一方面是害怕父母难过,所以应该去好好学习,但是另外一方面又不愿意有任何一点行动。

我们管心营集中在厌学症方面的工作,我们发现在很多孩子在做咨询的时候,孩子都希望自己能得【抑郁症】。为什么呢?这孩子就有理由不去学习了,就有理由逃避了。

厌学问题中最矛盾的感受是,【学习】是正确的选择,但不是快乐的选择

在现实中,一旦孩子选择了让自己快乐的选择,一定会被打上【叛逆】的标签。

这其实是一种物极必反,我们管心营认为现在的家庭文化实在是太把学习当做家庭文化的唯一中心了,现在的孩子只要不学习,就好像变成了一个问题儿童。可现实是,大人有的时候也不想工作,也想干脆撂担子不干了。

所以厌学的时候,情绪为什么会纠结呢?孩子很难和家长说自己的心里话,孩子是很冲突的,他们不想去好好学习,想做出不正确,但是快乐的选择。孩子知道,这样的选择是一定不会被负面认可的,而父母的身份也决定了他们没办法去认可孩子这样的选择。

没有哪一个负责的父母会让子女做出不学习的选择。

“你不学习也没关系,当一个废人,我养你吧。”几乎没有那个父母会说出这种话。

这也是在管心营在咨询中经常遇到的事情,没办法和父母倾诉,甚至没办法让父母知道的自己有这样的想法,那就只好偷偷和别人说。

有一个案例,女生天天上网找别人聊天,她和一个曾经得过重度抑郁的姐姐聊得很开心,因为对方也经历过同样的事情,能理解她的感受。

但是父母知道了这件事情后,把一切错误都责怪到了这个来路不明的人身上“原来就是她让你有这些奇奇怪怪的想法,你千万别再和她说话了,她这种人精神不正常。”

父母是不是为孩子好?是的,但是这种好是一种追求【对错】的好,在这样的一个场景当中,子女感觉到被指责和控制的痛苦,但家长感觉到的,却是一种关心与保护的正确感。

很多子女的痛苦也是来源于此,父母不是关心自己,也不是不想理解自己,而是双方隔着一条巨大的鸿沟。




厌学情绪的出现,主要有四个原因。

一是家庭原因,二是学校原因,三是社会原因,四是自身原因。

首先得找出是哪个病因,对症下药。

整理如下:

家庭原因: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达不到标准,动辄打骂,孩子心灵受到伤害,会对学习产生反感,严重程度还会产生轻生的念头,所以父母的引导是最重要的。

学校原因:课堂没趣味,教师的态度不民主之类的,抑或是课业负担重都可成为原因。

社会原因:鼓吹“读书无用论”,对于青少年影响是很重要的。

自身原因:心理素质不过关或承受能力弱等。

希采纳!




厌学是在学习上失去了斗志,是很可怕的。




原始地址:/kepu/59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