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因为有很大一部分人最早接触和了解的古代三国是通过演义里的故事或传说。等到知道真正的历史时,因为人的第一印象深刻,就下意识忽略了真实的历史。从而相信演义。
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之一,难道没有一点过人之处吗?
意思是正史就只有你一个人看过似的,对吧?
当你提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是那种喜欢装的人,你是文学家?还是历史学家嘛?
以后别邀请我了,真让人讨厌……
因为有很多人根本不看历史,或者只在网上看些地摊文学。不只三国,大多都是这样,对历史事件人物随随便便的洗白抹黑,民族主义横行,只信自己愿意听的,你找资料反驳,换来的不是什么历史都是胜利者……就是你是XX分子(外国啊满遗啊),一点干货没有反复就那些玩意。
为什么会有人提出这种问题?隋唐演义和历史有一致吗?杨家将精忠岳飞
如果看历史,三国真的就是非常短而乱的那么一个阶段,和浩渺的历史长河比简直不值一提,既没有为中华历史创造什么辉煌,也没有给人民提供安居乐业的生活。可是为什么这么被一代又一代人津津乐道呢?一就是那个时代给许多英雄豪杰提供了他们精彩表演的舞台,二就是不朽的巨著三国演义。所以一定要把历史和演义分开实际上已经分不开。你把诸葛亮说成和千千万万个朝臣一样的朝政管理者,那就没有了隆中对,三分天下,出师表,六出祁山。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木牛流马,空城计……。真正是“事后诸葛亮”。
这个太简单了,很多人还把还珠格格当历史看呢。
首先,喜欢三国人物的,没几个是因为看了史书喜欢上的,基本都是看三国演义的书,电视甚至游戏喜欢上的。那么我喜欢的就是书中,电视或者游戏中的这个人物。讨论起来自然以此为基础。
另外,史书是记录大事的,没有细节描写和人物心理描写,那么同一件事从不同角度解读结论往往天差地别。而三国演义或者电视剧的人物就容易理解的多了,那么评论一个人物自然以三国演义为标准更容易得到精确(未必是正确)的结论。
最后,其实我挺讨厌有些人动不动就某个人历史上如何如何,其实不像三国演义里面那么怎样怎样。比如,XXX历史上根本不像演义里那么XXXX。这个句型可以套用很多人,也在论坛里经常看到。
问题是,评论的这个人又对历史了解多少呢?你又怎么得到他没那么XXXX的结论的。是以三国志为准?三国志就一定是准的?你要是完全相信二十四史,那么成吉思汗就是天神的儿子,刘邦就是龙的儿子,
所以,根本没必要说这个人历史上实际如何如何,因为谁也不能准确的说历史上这个人到底怎样。喜欢就好了,不喜欢就不喜欢好了,管他喜欢的依据是历史还是演义呢
演义是道听途说,历史是实在经历,小说可以杜撰,历史没有假如……
三国四大名剧之一应该好好看看大多数人看的是电视所以也就是演义看历史的话只能买书了
大多数人是喜欢听书,只有专门有兴趣研究这段历史的人才会去研究志书。
可能是接触演义比较多,相关影视剧和故事等,而正史看得相对较少。
对于很多人分不清楚,三国历史与《三国演义》中情节,这个现象非常正常,不必太在意。
首先,你不是学历史,你不可能对每个朝代的事迹都了如指掌,你也不可能花费大量事件去专研这些历史。只有那些历史专家,才会整天去研究,去专研历史,因为他们是吃这口饭的,你有你的工作,了解历史只能作为你的业务爱好,喜欢就去了解,不喜欢就懵懂好了,不懂历史,不影响你的能力。
其次,历史也罢,三国演义小说也罢,都是过去的事情,也是写书人写的,都是过去式了,无论你看正史还是小说,他都是故事,是故事,我们喜欢就看,不喜欢就不看,他是真是假,貌似对于大众来说也已经毫无意义,我们吸收的是这个故事中的智慧,而不是去研究他是真是假,如果你不是历史专家,证明了这个事故是真是假,又能怎么样?能改变历史吗?有人给你钱吗?你能有饭吃吗?历史已经成为过去,历史都是写书人写的,其中的真真假假谁又知道呢,大家都没有看到过,所以不必要纠结这个问题。
最后,无论是正史也罢,演义也罢,你喜欢了解正史,就多看史书,喜欢看小说就去看小说,取决你高兴与否,三国演义所谓七分真三分假,里面大致符合历史。但是三国演义怎么不符合历史,但也贴近真实生活,比封神榜中的姜子牙要真实多了,里面已经从人的能力上身到神。但是从大众的角度看,大众看不懂真正的史书,一来史书基本是人物传记,看完了也很难弄懂历史发展的事迹,二来史书中很多文言文也无法理解,比较费时。还是通俗的历史比较让人能动。
再者作为学生,在考场上考试的也是小说里面的情节,看书就看小说,这也没什么,当初我们读初中的时候就考三国演义,没考正史,正史中存在的事迹,演义里面都有,所以看完演义,你不但掌握了正史,还掌握了许多,新的故事。
都是一些电视搞得,
1、三国的历史相对是战争时期,发生的战役、人物非常多,在读史的过程中很难区分和记忆,再加上史书记载多为文言文,读起来枯燥乏味(相对于三国演义)。例如史书《三国志》,而《三国演义》成书于明朝,文章类似于或者近似于白话文(这是小说文体决定的)。
2、《三国演义》做为小说,以及后来拍成影视剧在传播面方面要广于史书,即使不识字的老人都能说出三国演义中的情节,这是戏曲与影视剧发挥的重大作用。
3、读史书与看小说与大众的受教育程度有关,小说对于大众的教育的要求比较低,因为其产生的背景之一就是适应大众的(受教育程度低),读史主要是读书人的众多书目之一(经、史、子、集),这一门槛决定了三国演义的受众面要大于读史的受众面。
历史是人写的,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真实性很难说,《三国志》歌颂曹魏,抑制蜀汉,对有些精彩的战役描写的简单,成书于晋代,大多数认为《三国志》和《魏书》为伪史,不如民间传说的真实,传说有夸张,但是对事件有连续性,不像三国志,有些战役缺失失实,有些武将有始无終。......
编写史书,需要考察,象今天考古似的,到事发当地考证、咨询民情、推理、记录,一来考证未必完整,二来受写作者的个人知识面、境界、心胸、情绪的限制,司马迁对秦始皇嬴政和胡亥的考察就在游历中考证和抒怀。自古以来,文人习性大多相倾,在栏目设置、选题方向、写作笔法等方面,都可以稍作或大作手脚,只是后人没几个真正研究或真正懂得而已。
回来再说三国演义,很多事件都是作者为表明个人尊刘汉抑曹魏的主旨而搞得张冠李戴、有意识渲染的。事理良多,比比皆是,就不去多说了。《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截然不同,前者是三国朝代历史的真实记录,由朝廷太史编撰,类似今天的国家档案馆、政府出资组建的历史研究所、大学教研室、党校等机构的编制。所以三国志不属于文学作品,甄别三国时期的事件真伪,基本以三国志为准。但三国志作者陈寿的父亲在蜀国为官,受到诸葛亮的批评和降职,说陈寿没有怨言进而在三国志中文笔倾向性叙述,这是不客观的。司马迁不是也因为汉武帝的宫刑而发奋编著《史记》吗?谁能说司马迁对历史事件的评论断语没有个人的情绪发泄?只是汉朝对司马迁监控很严,但多数人只能看出文字的优劣,对书中内容的深度涵义,却未必真懂。孔子的春秋笔法不是为后人津津乐道吗?限于所写当事人的当朝权势和个人安全,也为了不被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把柄,春秋中很多典型故事都不说的直白,后人编写史书也前人之鉴,照葫芦画瓢。另外
看演义的人多,看志史的人少。演义压倒志史,有人还拿郭靖当历史人物对待。
三国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也是英雄辈出的年代,里面精彩的故事吸引了很多很多的人,就跟我一样,甚至我都不知道怎么爱上三国的,也许是一个人物一个故事或者一个传说.从小对于三国的认知大多都是听别人说,一个个英雄的精彩吸引自己,在大一点上学的时候借读了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真的很精彩,一个个家喻户晓的故事从里面得到印证,以为这些就是三国真正的历史原版吧,直到长大了开始明白三国里面一个个计策一条条计谋,真的很厉害,从喜欢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武将,到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谋士,然而对于三国的历史又有一些感官变化,真正看了陈寿的三国志之后,才明白原来演义都是罗贯中编撰的,并不真实,但是又有一些野史穿插其中,三国的历史真的扑朔迷离,演义中的精彩演出让自己更向往这才是三国,但是三国志又号称是历史的真相,但是我觉得都会有假象的一面,所以我认为先入为主的思想在影响我,一直偏向于演义中的三国,三国志里面的东西和自己认知的区别太大而不愿意去深读三国志.心中也认为三国志记录的也不一定就是真正的三国.三国-这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年代,希望历史学家有一天能够用过考古来一一验证真正的三国,还三国一个真实的面貌.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截然不同,前者是三国朝代历史的真实记录,由朝廷太史编撰,类似今天的国家档案馆、政府出资组建的历史研究所、大学教研室、党校等机构的编制。所以三国志不属于文学作品,甄别三国时期的事件真伪,基本以三国志为准。但三国志作者陈寿的父亲在蜀国为官,受到诸葛亮的批评和降职,说陈寿没有怨言进而在三国志中文笔倾向性叙述,这是不客观的。司马迁不是也因为汉武帝的宫刑而发奋编著《史记》吗?谁能说司马迁对历史事件的评论断语没有个人的情绪发泄?只是汉朝对司马迁监控很严,但多数人只能看出文字的优劣,对书中内容的深度涵义,却未必真懂。孔子的春秋笔法不是为后人津津乐道吗?限于所写当事人的当朝权势和个人安全,也为了不被别有用心的人抓住把柄,春秋中很多典型故事都不说的直白,后人编写史书也前人之鉴,照葫芦画瓢。另外,编写史书,需要考察,象今天考古似的,到事发当地考证、咨询民情、推理、记录,一来考证未必完整,二来受写作者的个人知识面、境界、心胸、情绪的限制,司马迁对秦始皇嬴政和胡亥的考察就在游历中考证和抒怀。自古以来,文人习性大多相倾,在栏目设置、选题方向、写作笔法等方面,都可以稍作或大作手脚,只是后人没几个真正研究或真正懂得而已。
回来再说三国演义,很多事件都是作者为表明个人尊刘汉抑曹魏的主旨而搞得张冠李戴、有意识渲染的。事理良多,比比皆是,就不去多说了。
我经常阅读史书«三国志»和小说«三国演义»。关于三国的话题,我个人感觉有时是一个众人不好聊到一起的话题。因为有人爱演义,有人想了解历史真相,有人喜欢看三国类影视作品,所以每次聊之前都要说清楚是在聊历史还是聊小说(甚至还要考虑影视作品),即使你说清楚了在聊什么,依然有人拿出各种所谓的证据材料来怼你。
本来几个人饭后闲谈在聊小说三国演义,突然就会有人插进来拿历史说事(我们已经说了是在聊小说,说到关羽温酒斩华雄,诛杀颜良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等,这时有人突然冒出来拿历史怼我们,搞得大家都很郁闷,兴致全无)。
有时打算好好讲解一下历史,深究一些历史事件,这时又有人把影视作品中的内容搬出来了(可以参照我7月19号写的问答,关于吕蒙之死,有人直接把电视剧的情节给我搬了出来在评论区怼我,我郁闷呀!)。
所以说,三国话题,既能聊历史,又能论小说,还能谈影视。正是这种多样性也促使三国话题的经久不衰。
关于三国问题有人分不清小说和历史,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看小说的人多
四大名著只有4本,二十四史一共24本,每一本都比四大名著都长,这也造成了许多人都会读一本名著或全部读完,但是读完二十四史之人寥寥无几,甚至读完其中一本史书的人都很少。而且我记得我当年中考之前,学习语文时,四大名著是必读科目,考试要考,但二十四史却不是。总的来说,读小说之人远多于史书之人。
一个易读有趣,一个难懂枯燥
三国演义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所写,只要认识字的人都可以看懂,里面的语言文字已经基本偏向于白话文。故事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丰满。读起来具有吸引力,有一个又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
三国志是晋朝陈寿所整理编写。里面全为文言文,如果没有一定的古文功底,即使一个大学生也看不懂在写什么。这直接造成了许多人不看此书(虽然可以看翻译,但是效果会大大折扣)。三国志里面的历史事件是分别记录在各个人物传记之中,需要读者自己整理并查看多个人物传记才能将事件串联起来,有时同一事件在不同人物的传记之中还前后矛盾,需要读者自己做逻辑推理,做出取舍。在三国志中,有时就是单纯的只做一些简单的事件记录,故事不似小说那般有趣,甚至可以说有些枯燥无味,如果不是特别热爱历史之人,即使读了第一遍恐怕也不会再读第二遍了。
许多人都读了演义,没有读史书,造成了众人懂演义情节,不了解历史真相。会误以为小说情节就是历史事件,更有甚者,干脆把演义当然史书来读。
其实,无论读演义也好,看史书也罢。只要别乱串就好,别乱互怼就行,能分清两者最好,分不清也无可大碍。但有时不懂装懂拿小说情节当历史真相糊弄大家或者拿历史来推理小说就有些过分了。我记得有个问答是问历史中的华佗死因,以及历史中华佗和关羽关系的(提问者明显是想了解历史真相)。结果居然有人直接拿小说再加上自己的观点胡吹乱侃来回答。
你喜欢三国历史,还是小说三国演义,或者三国类的游戏以及影视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