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过程需要家长的细心呵护和爱心的陪伴,年幼的孩子家长会百倍的宠爱,孩子在无限制的环境中顺利的成长,这样就使孩子养成了随心所欲的习惯,这时一旦稍有不随心意的事就无法接受,就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做出过激行为。孩子的叛逆期家长应及时了解孩子的身心情况,有的放矢,做好心理疏导工作,和孩子多沟通,给他希望和信心,像朋友一样平等相处,好好说话,不能一味责备和训斥,让孩子有个健康的积极的心态,面对现实面对生活。
发脾气的孩子有多“讨厌”
昨天,在小区楼下听到一位家长说起自家孩子。
我差点给了儿子两巴掌。已经够累了,可他硬是要出门买一个叫做“水晶泥”的玩具。
我好声好气地跟他讲,妈妈累了,明天去。
他不愿意,拽着我的衣服往门边拉,大喊大叫:“我不要,就要今天去,现在去,快点快点!!!”
我心里窝火,就没再理他。
过了一会,听到“砰”的一声巨响,椅子被推倒在地,他站在一边噘着嘴瞪着我,像仇人似的。
越想越气,好歹已经10岁了,怎么这么不懂事!要不是他爸拦着,我真的往死里打。
这位妈妈讲到这,叹了一口气:“孩子越大,脾气也越大了。我现在每天回去都要忍着火气,就怕哪一天控制不住,打断他的腿。”
“是啊是啊......”一位爸爸听了连忙跟着数落,周围的家长也深有同感,纷纷附和。
可意外的是,有一位妈妈说:“我挺羡慕你们的。”
她沉默了一会儿,在众人不解的目光下告诉大家:“我家大女儿已经不对我发脾气,也不怎么跟我说话了。”
这位妈妈的故事,让所有人沉默...
这位妈妈说起了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她是从农村出来的,来到城里生活吃了很多没文化的苦,心里就盼着孩子能有出息,为自己争光,以后过得也更舒坦。所以她对大女儿非常严厉,从小就不允许看电视,周末的时候女儿不是在上兴趣班,就是在家练字。
一开始,女儿会吵会闹。只是她也是第一次当母亲,总觉得女儿非常任性,不听话不懂事,经常打骂。有好多次,邻居都看不下去了,出来劝她停手,可她丝毫不觉得不妥。
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多年,现在回忆起来,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女儿就不再哭闹不再发脾气了。
后来,女儿长大了,考了一所不错的大学,找了一份体面的工作......离家也越来越远。
去年过年,一大家子人回老家,看见小姑子的女儿粘着父母,两个人一起聊天嘻嘻哈哈地非常亲密......她突然有些难过。
那天,女儿的手始终揣在大衣兜里,走在前面,和她保持一定距离。她快步向女儿靠近,犹豫了好久,说了一句:“工作怎么样啊?和妈妈说说?”
“就那样啊,挺好的。”
......
都说知子莫若母,可女儿从来不跟她诉苦,一个月难得给家里打一通电话。她甚至不知道女儿以后准备怎么发展、在外头有没有受欺负......
鼻头一酸,亲手带大的孩子,怎么跟自己一句心里话都没有。
这位妈妈看起来40多岁了,在众人面前红了眼眶:“我真的好羡慕你们,你们的孩子还会发脾气。”
大家沉默了。
原来,发脾气是“求救”
其实别说孩子,就算是成人,也会有控制不住发脾气的时候。我们细想一下,为什么自己会发脾气?
无非是受了委屈、心里不痛快、想宣泄负面情绪。
中医认为“脾气”,是指脾脏之气。人体有五脏,和自然界的五行一样,如果五脏运行失常,就会生各种疾病。
所以这股“气”如果不及时调节,那很容易出现“内伤”。
一位心理学家也曾表示,孩子发脾气,其实是他们内心脆弱的表现,看似是在向父母施压,实际上是在向最亲的人求助。
他们不会冲着别人乱发脾气,因为在他的潜意识里,只有父母是最亲的人,也唯有父母,可以让自己肆无忌惮,帮自己疗伤。
而他卸下伪装,毫无保留的撒泼,这种方式虽然不好,却也在向父母传递一个求救信息:我心里不舒服,请你帮帮我。
作家雷布斯说过:孩子冲你发脾气,是想让你走进他的内心解决问题,我们应该高兴才是。
只是有多少孩子,一次又一次向父母发出了求救的信号,换来的却是刺骨的暴力?
连脾气都不敢发的孩子,最可怜
如果你是孩子,接二连三的向一个人寻求帮助,可回复你的,只有责骂和暴力,那你还会和他亲近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孩子和我们一样,能感受父母对自己的态度恶劣,从而离得越来越远。
有一个朋友分享过自己的人生经历:
我小时候性子不是很好,别人一惹我就炸毛。可是每次我这样,都会换来一顿骂。
我特别怕我爸,吃饭的时候都小心翼翼的,不敢说这个菜不好吃,也不敢在他面前大声说话。就变成了那种特别会察言观色的小孩。
然后吧,现在我30岁了,还没有结婚,相亲对象皱一下眉,我都觉得他是不是对我不满意。
在应该打打闹闹、哭哭笑笑的年纪,却失去孩子本该有的脾气和任性,看着大人的脸色,深怕一个不小心,就招来父母的不满,每天战战兢兢。
有心理研究指出:童年里过度的消沉、没有光彩的人成年后患抑郁症的概率更大。
父母一时疏忽,对儿女进行打骂,很可能会造成孩子一生的阴影。
王阳明用9个字道出发脾气的根本原因
人类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任何力量能毁掉下一代,除了上一代。
孩子发脾气,的确是不好的行为,但这可以教,可呵斥多了,就只剩下距离和心理阴影了。为人父母,别总想着“改造”孩子,而应该学会“雕琢”。
早在几千年前,王阳明就说过:“情绪不好,是智慧不够。”
我们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毕竟他们读过的书,走过的路都有限,但身为父母,我们有责任,用“一稳、二听、三静、四不教、五要狠”的方式,让他们拥有控制情绪的“智慧”。
●“稳”是指父母要稳
佛家之言:怒者,心之奴。想要孩子不发脾气,首先父母要稳住做好表率,无论是平常生活中,还是面对他人对自己发脾气的局面,都不要做情绪的奴隶。
●“听”是指父母要仔细倾听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父母应该学会仔细倾听,弄明白根本原因。更近一步靠近孩子。
●“静”是指等孩子静下来
《道德经》上说:静为躁君。静能克服人身上的躁气,让人恢复理智。
孩子发脾气时,你跟他讲道理是讲不通的,先让他把脾气发完,等情绪过去了,再给他一段安静自我修复的时间自我反省。
●“不教”是指父母别急着说教
试想一下,你刚刚冷静下来,就有一个人就在你身边不停地讲道理,你会觉得舒服吗?
不会!你会认为他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你!他说的话你很难听进去。想要和孩子沟通,要先制造你和他的共同点,你可以说:
“我小时候也和你一样,记得有一次,因为一个玩具...”
“我理解你的感受,我也曾经......”
允许孩子发泄、认可孩子的情绪,让孩子感觉到你并没有站在他的对立面,再循序渐进地说出自己的意见,会让他更容易听进去。
●“要狠”是指父母对孩子过分的欲望要狠
养子不教如养驴,养女不教如养猪。人和畜生最大的区别就是人会克制自己的欲望。
原则性的问题父母要“狠”,无论如何都不能让步。并且要从小教孩子多反省,体会别人的感受,适当克制自己的欲望,不能为所欲为。
这也是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很多事情哭闹是没有用的。
王阳明说:“人须有为己之心,方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
人需要有一颗检讨自己的心,才能克制约束自己的欲望;能够克制约束自己欲望,才能成就自己。
孩子是父母的摆渡人,而在此之前,每一位父母,都是孩子的引路人。
愿每一个发脾气的孩子,都能得到父母的指引,坚定平和的成长。
孩子叛逆首先要想孩子为什么会叛逆?是不是父母家长管的太多了?
大多数孩子的叛逆都是因为父母管教过多导致,这个时候家长们应该给孩子多一些空间。注意,给孩子空间并不是对孩子的叛逆行为不闻不问。那么怎么管教呢?很简单的办法,像朋友一样跟孩子交流。要让孩子感觉你们和他是平等的,而不是说你们高他一等,不要给孩子我是老子我牛逼的感觉。孩子在叛逆期的时候是很敏感的,尽量多给他一些尊重。
还要慢慢引导孩子换位思考,说你们也是一片苦心为了他好,若是有什么不好的让孩子大胆指出,做父母的再去更改。千万千万不能以暴制暴,要以柔克刚。这样才不会对孩子以后的心理发展产生影响。
作为父母在当今社会下,有许多的不易,在外要每天承受着工作的压力、养家的压力、领导的批评等。回家来到自己熟悉的环境,白天的压力自然也会不自觉的发泄出来。
但父母的这种情绪发泄,很容易被孩子感知到,孩子的察觉能力是很敏感的,孩子极易因为父母的负面情绪,心灵受到伤害。
或许孩子的叛逆是来自家长的影响造成的,一部分原因来自孩子的内心世界。
所以,家长应该无时无刻地了解孩子在每个阶段的变化,当孩子发出哭闹等情绪时,家长要多些耐心倾听孩子内心世界的想法,来化解孩子的不良情绪。
1.想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孩子的情绪多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人和事发生变化,因此家长在要发脾气时,可以在心里默数几个数,或者听些轻音乐缓解一下自己焦躁的情绪,以免影响孩子的情绪。
2.向孩子说明家长的想法
当孩子发现父母时间不合,吵架时,要想孩子说明爸妈之间不是真的吵架,只是因为爸爸妈妈遇到了难题,现在比较困扰才会这样,爸爸妈妈很相爱,也没有不开心。
这样孩子的心理情绪自然不会因此变得烦躁哭闹。
所以,作为家长在生活中多一点倾听、理解,少一些责备,问题自然迎刃而解。
我是心理医生小蒋,关注我,了解更多心理健康小知识,如有疑问,可以私信我。
想和叛逆期孩子沟通尽量找一些大人和小孩都喜欢的话题作为指导,这样可以激发孩子们聊天的兴趣,使交流顺畅。首先,在交流时家长应该多听孩子们的话。不要一次又一次地打断孩子们。然后需要尊重孩子,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树立自信心,更加信任孩子。
想和叛逆期的孩子沟通首先应该有耐心、耐心、接受的态度和正确的指导。家长既不应该施压,也不应该放纵。应该愿意让他们经历困难和挫折。与其挖苦羞辱,不如借机引导,培养良好的兴趣,树立正确的观念,走进孩子的内心,陪伴他们度过“叛逆期”现象。
面对叛逆期孩子,难难难!我也没找到具体模式,每个孩子的思想、性格都不一样,只有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随机应变处理,关健时期就考验家长素质能力了
孩子2周多点,慢慢就懂很多,这时候说话基本清楚,而且后自己一套思维,特别喜欢和父母反着来,我也跟他反着来!哈哈!其实有几点要注意:
1、尽量少打孩子,因为一点不打我好像很难做到,孩子跟大人反着来说明他在思考,所以一旦打到他害怕很听话,他就不想思考了,可能就会觉得妈妈说什么都对好了吧,我不敢顶嘴,非常打击孩子自信心。
2、观察孩子在哪些方面叛逆,大部分都是语言和行为同时的,及时纠正,或者你做个反派让他去发现去纠正,看到错误一定要及时纠正,而不是任由,但是一时半会纠正不来的、就慢慢来,孩子领悟很快。
3、找到孩子兴趣点,他想玩什么就让他玩好,不要去制止他不要去克制他,提前这个兴趣点是好的方向,比如玩玩具或者其他感兴趣点。
4、我们和孩子是朋友,不要居高临下,有时孩子比我们看到更清透。
我是爱分享的当妈,欢迎关注我!
图片摄于呈坎-当妈
孩子叛逆、厌学的原因是什么?
1、有些家长喜欢打击孩子,自己不以身作则,缺少对孩子的培养,缺少教育方法,缺少爱,缺少正确的榜样和引导,等各方面不好,影响了孩子学习的心情。
2、孩子自身的原因,在家里放松,自由,去了学校要守规矩,按时上下课,吃饭,大小便都要受限制。
3、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产生思想矛盾。随着高中生的成长,独立意识渐强,要求有自己的处事方式,不希望受到过多的管束。而某些家长出于对子女的保护,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包办,这样子女的渴望独立与家长不恰当的好意关心,就会产生思想上的冲突、矛盾。或许有些家长因工作繁忙,很少与子女谈心,进行思想交流,只是定下一些严格的规定来约束限制子女的行为。因此,作为子女的高中生没有一个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与父母缺乏交流,就容易产生叛逆心理和叛逆行为。
面对孩子叛逆、厌学的时候,家长应该怎么做?
1、让孩子去体验。如果孩子老是听不进大人的话,那么在保证安全和没有恶劣后果的前提下,家长也可以让孩子自己体会“自食恶果”的滋味。通过自身的切实体验,孩子将能深刻领悟到家长的教导有多么正确和重要。
2、重要的是得到孩子的信任。当孩子信任我们时,就会相信我们说的每一句话,自然而然就不会叛逆了。
3、为了了解孩子的全方面的情况,可以到跟孩子的老师进行联系,看看孩子在学校里的表现态度如何。方便跟孩子做思想工作。
孩子叛逆、厌学怎么办?
第一步,要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
第二步,父母要调整自己的教育方式和沟通技巧。
第三步,帮孩子分解学习目标。
第四步,帮孩子做好心理建设。
如果您的孩子现在也正处于叛逆厌学阶段,欢迎关注我们一起讨论如何提升孩子的学习动力爱上学习。
专注教育,解决家庭中孩子的问题。
在细说如何跟孩子交流之前,家长们需要知道这个年龄段孩子的脑发育特征。中学阶段是大脑迅速发展的时期,主要体现在脑结构的精细化与功能的完善。大脑的成熟是一个缓慢且有序的过程。按照从大脑后部到大脑前部的顺序,负责基本行为功能(如视觉、听觉和运动的脑区枕叶、颞叶和顶叶)先发育成熟,而负责复杂思考、规划的区域,也就是前额叶最后成熟。
大脑的顺序发育特征体现在孩子的行为表现上,在初中阶段,孩子的运动能力有显著提高,他们肢体的协调能力已经达到最好的水平。但这一阶段的孩子自控能力往往较差,他们很容易因为冲动而打架或是做出一些非理智的决定。孩子脑区发育的不平衡使孩子情绪体验增强、情绪控制能力较弱,因而情绪多变、不稳定。
大脑里的杏仁核是产生情绪、识别情绪和调节情绪的脑区,在青春期初期开始迅速发育。因此,初中的孩子比小学生更容易体验到情绪,情绪的强度也更强。
青春期的孩子有自己的情绪反应系统,不愿意被父母控制,情绪多变,容易愤怒也容易敏感。这些都是青春期孩子的情绪特点,父母要接纳孩子的情绪,无论黑白子的情绪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无论是你认同的还是你不认同的,都试着去接纳。如果家长不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就会认为不应该有自己的情绪,尤其是不好的情绪,自己的愤怒、难过和郁闷都是不对的。当他再有不良情绪时就会压抑自己、否定自己,逃避这种情绪体验,长此以往,严重的可能长大之后产生情绪难言症。
跟孩子具体的沟通
方法一:
当孩子出现愤怒、失落等不良情绪时,尽量对他的情绪产生共情,不说“你怎么能对爸爸妈妈发火呢,你现在脾气怎么变得这么暴躁,你这样太不应该了。”之类的话,转而可以对孩子说:“你是不是很难过?”“你现在很伤心是吧?”“你不高兴我可以理解的,人人都有情绪,表达出来比压抑在心里好。”等。家长还可以通过眼神、表情给孩子传递一直播那个信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有情绪波动是正常的,自己的负面情绪也是被接受的。这样孩子就不会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慢慢学会正视并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
方法二:
父母要先给自己对话:“这是孩子的正常表现,不要着急,不要发火”。给孩子一些自由和空间,相信孩子自己能处理好。当家长确实一时控制不了,跟孩子起冲突、发脾气后,家长首先要跟孩子道歉:“对不起,妈妈/爸爸不应该跟你发脾气,是妈妈今天心情不好。”然后,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心情:“你刚刚跟妈妈发脾气,是不是今天发生什么了?你愿意跟妈妈说说吗?如果愿意。咱们一起聊一聊;如果你想自己一个人待会,那妈妈就出去,你自己好好想想。好吗?”当你这样说的时候,孩子会感觉自己的情绪得到了理解和接受,一般会愿意跟你倾诉的。即使孩子不愿意说,他也能感觉到被理解,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当孩子讲述完之后,可以复述一下“我听你说的事情是这样字的……对吗?”之后可以问:“你当时的想法是什么?”“你现在的感受呢?”通过回答你的问话,孩子会表达和不安,既得到情绪的宣泄,也会懂得有些问题也许不像他想的那样严重,从而平缓情绪。最后,要让孩子明白他在这件事情中应当承担的责任:“不管怎样,吵架是两个人的错,所以你和妈妈今天都做错了,我们都要好好检讨一下。”——这样孩子不会无限制地纵容自己的坏脾气,或者把负面情绪转嫁到父母身上。以后遇到类似的情绪问题时,孩子会明白情绪不好有自己的一方面原因,同时会更愿意跟贾占沟通,有利于负面情绪的疏导。
方法三:
对于有明显叛逆行为的孩子,要先判断孩子的叛逆是何种类型,有针对性地应对。
1、暴躁型:不要和孩子硬碰硬。这类孩子比较坚持自己的看法,对自主性的要求较高。对这种比较“强”的孩子,家长不要跟孩子对着干。当跟孩子观点不一致的时候,不啊哟用强势的态度逼孩子低头,要用平静的一起跟孩子商量。如:“好的,爸爸/妈妈听到你的诉求了,你能跟我详细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吗?”
2、沉默型:引导孩子跟你沟通。这类孩子不喜欢跟家长说自己的看法,喜欢用“嗯,哦”来回答家长的问题。对这种不爱开口的孩子,家长要关注孩子的表情、肢体语言,了解孩子的心思。想办法让孩子说出他的想法,可以试着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把自己遇到的事情、平常的一些生活感悟跟孩子分享,激发孩子说话的欲望。家长不要说一些无意义的话,如“今天怎么样?”“这周在学校还好吗?”这些都不能吸引孩子。而是要说具体的事情:“妈妈觉得你今天状态不错,遇到什么好事情了吗?”“今天有你最喜欢的美术课,画了什么呀?”
3、阳奉阴违型:让孩子感受到真诚。他们很可能曾经尝试跟家长说自己的想法,但是家长不理解、不认可,于是孩子采用这种方式,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又避免了家长的说教批评。对这种孩子,家长要让孩子理解“你不同意爸爸妈妈的观点也没有关系,你有自己的想法是值得鼓励的”,“当你不赞同爸爸妈妈的时候,直接提出来就好,我们一起商量。”
进入青春期之后,孩子开始发展自我,寻求独立,最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希望被当成大人看待,不愿意被控制和命令。但青春期的孩子感到被父母当作一个平等的个体对待时,他们情绪自主的需要得到满足,也就不会通过过分叛逆的方式来争取自主了。
如有疑问,可以私信咨询。
您好,我是彭华勇,心理咨询师,专业从事青春期教育心理问题咨询解决,著有《越有效的教育越轻松》,欢迎关注我
一、孩子为什么在叛逆期变化如此之大呢?
1、父母的传统思想导致管教方式出了问题
中国长期的家长专制思想让家长对子女的教育缺乏民主思想,父母总认为自己的孩子还小,什么都做不好,还不成熟,做什么是都需要自己去手把手教,孩子也应该绝对服从自己,不能有自己的看法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就算有,父母也会认为是小孩子的想法,是闹着玩的,不够成熟。
2、父母与子女缺乏双向交流,产生思想矛盾
3、环境影响了孩子的心理
环境又分为社会环境和人文环境,这两种环境因素都是影响孩子青春期叛逆的重要因素。首先来说一下环境因素。当你从一个自己非常熟悉的环境中脱离开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你没了熟悉亲近的朋友,没了了解的老师,你会感到焦虑不安,你会怕交不到好的朋友,怕自己不适应老师的授课方式,怕自己掉队。
二、如何解决孩子叛逆的问题
1、父母给予孩子更多自主选择权
当孩子能够自己做决定了,他们会觉得自己是被尊重的,于是心里会有成就感,就更愿意也更想和父母交流和分享。父母将也能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给出建议。
2、让孩子多去感受美的东西
多出去旅游,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多参加社会活动,丰富自己的阅历。多学一些东西,然自己变得充实。多去做运动,感受汗水的气息。这些都会让孩子身心都放松的。
3、父母多与孩子交流互动
沟通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最有效办法,只要多交流,很多问题都可以避免,父母也可以将孩子的叛逆问题防患于未然。除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外,彼此还是朋友关系,更加需要交流了。
总之,孩子一生还有三次叛逆时期,这是很正常的,父母和孩子都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然后多多相信彼此,一起携手度过这段艰难岁月,共同迎来美好明天!
我是彭华勇,心理咨询师,专业解决各类青春期教育心理问题,孩子厌学叛逆,不读书等教育心理问题,欢迎关注我,欢迎进入我的主页阅读更多教育文章。
原创不易,多多点赞,谢谢
面对叛逆期的孩子,家长的一句不经意间的话,马上就能把孩子带到一种愤怒的情绪中去。就在期中考试的前一天晚上,本来我担心孩子在数学考试中分不清量和率的概念,把量的2/3和1/3米加在一起,结果女儿和我纠结1/3米的具体含义。第二天醒来,女儿终于理解我的用意。后来我尽量等她的情绪化过去后再跟她交流。
孩子从出生到青春期,认知世界的过程是个从无到有的过程,用龙应台的一本书总结:孩子你慢慢来。
孩子跟父母比较起来,父母们已经是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了,“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都多!”在多数问题上父母还是要强于孩子,至少成熟得多,所以父母经常会处于强者的地位来否定孩子们刚刚萌芽的思考的苗苗。所以从父母的角度来看所谓“叛逆”,并非是不好不对的,而是父母们并没有从孩子的时代及角度看待问题的多个方面。
如果是指现在的十几岁的孩子,他们都是00后,一出生就面对着21世纪的世界,现在的世界已经是步入第四次工业革命,快进入了全面人工智能的时代。孩子十几年一直生活在电子、互联网每天都不可以缺少的世界,他们是无法感受到几十年前还是连电灯都没有几个的时代的。
相应的要平等看待孩子,不能轻易地用是否来简单粗暴地对待他们的态度、行为,要更成熟地把孩子们作为社会的一个人,而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成为朋友,成为接纳多向思维的机会,成为他们前进的动力,成为他们的建议的第一个接纳者,十几年的成长不算长,要他们慢慢走好脚下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