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字“累”。
当下竞争激烈,经济发展迅速,各家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经济决定教育,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以现在的孩没有一点的自由,这不刚放假,孩子们还来得急从紧张的学习中缓解下来,家长已给他们报了几个补习班。
1.国情环境,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也造就这样的家长!当下竞争激烈,教育资源又不均衡,所以各方面条件决定了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成长环境!但当下的教育模式又是符合国情的,虽然有些教育方式不合理,但这也是受限于家长的认知的,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确应该肩负起推广正确教育方式的重任!
2.个人一直认为,中国式教育,不仅害了孩子,也害了家长,让家长承担了很多不应该承担的责任。
比如,课外作业,就是个很坏的例子,中国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了,孩子读同一本书,做同样的作业,不是很公平的事,一些学校为什么还要学生做课外的作业,还要家长辅导,检查,不然就找家长麻烦。
3.我想每个人都深有感触。从古至今,无论贫穷或者富有,无论从事什么行业的父母,都一样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出人头地,取得良好的成绩。只是有的人期盼更多,有的人期盼的不多。
中国式家长教育孩子问题上,有许多共性:
1、一切为了孩子的教育思想
就算条件不好,也不能苦了孩子,都把最好的留给孩子。很少向孩子倒苦水,诉哀怨。所以有的时候教育孩子时,会有些指望和期望。
2、攀比式教育
或多或少我们都被比过,比过成绩、比过礼貌、比过孝顺、比过爱情、比过工作……
3、溺爱式教育
溺爱式教育让更多的孩子独立性差,找工作困难、结婚后啥也不会、啃老族越来越多。包办所有劳动。有的孩子连最基本的吃饭都成问题。
虽然大家都认识到我们家庭教育的缺失和不足,可是改正过来很难,实施起来更难。但已经有成长起来的孩子变成了父母,相信我们的家庭教育会越来越有理有据,越来越优化,家庭教育推动社会发展。
1、别人家的孩子
2、你不要......
3、你应该.......
4、你要......就不要你了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纵然多么强大的敌人我们都能不屈不挠勇往直前!我们有强烈的和平渴望,无法磨灭的民族意识,大一统的不懈追求。不管你身在何处,一句华夏子民都能热泪盈眶。封建王朝不光如何更迭,我们始终明白朝代更迭,但是天下始终是天下人的天下。我们无比热爱脚下的土地,身边的同胞,伟大的祖国
中国的家长教育孩子大多数还是目的性很强的,比如你要好好学习以后才可以考上好大学;你不能像某某一样不然以后像他那样等等。当然这其中也包含了中国的父母们对孩子的期望和爱。
国情环境,决定了人的思维方式,也造就这样的家长!当下竞争激烈,教育资源又不均衡,所以各方面条件决定了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成长环境!但当下的教育模式又是符合国情的,虽然有些教育方式不合理,但这也是受限于家长的认知的,作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确应该肩负起推广正确教育方式的重任!
批评,批评,批评
对比,对比,对比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自己的孩子应该是独特的教育方法。可以参考别人但是不能照搬。
1.你不要这样这样,但又不解释为什么不要这样。
2.乖,听话,好好坐着。等孩子不调皮了,又和别人说自己家孩子好木讷。
3.再这样,下次我就不带你出来了。然后,孩子不好说话不调皮了一会儿。又笑着问:怎么啦?还在生气啊
4.你不要和谁谁谁玩,你要和谁谁谁玩。
5.好好学习,考第几名,给你买啥啥啥或者带去那那那玩。
6.你怎么这么不听话,不要谈恋爱,要好好读书,我们幸幸苦苦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将来成气啊。你怎么就不能理解我们呢?
7.这你都不会?你怎么学的?
这你不会问问谁谁谁同学。
不会你留着明天问下老师。
作业我就不管你了,我先做饭去了。
回来了,洗手吃饭。
8.你们不是同学嘛,要搞好同学关系。
9.这么大的人了你要有自己的主见,我们说的不一定你非要听嘛。好好找个班上,不要异想天开了。
10.不小了该结婚了,不要挑了,再挑越来越没好的了。
就这
孩子的学习问题,牵动着每一位家长的心。当听到某家长抱怨孩子不好好听课时,很多人就主动献计献策,有的建议给孩子换个老师或课程,有的让带去做检查,看孩子是否有多动症。
其实,孩子表现出来的“问题”,都是露在水面上的冰山。正所谓“有果必有因”,只有家长自己细致地观察、认识、了解,才能真正找到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从根本上帮助孩子。
孩子害怕做测评,到底在怕什么?
前一阵子,有一件事让我们感触颇深。
在LILY有一个小男孩,非常聪明伶俐,十分受家人宠爱。他的父母经常在人前人后夸孩子,他的姥姥也是,哪怕孩子只是做了件小事,都会脱口而出“我的小外孙,怎么这么聪明呀!比同龄孩子强多了。”这看似鼓励的话语,实则增加了孩子的心理负担——想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得最好,都争第一,从而获取“聪明”的夸奖。
这个小男孩进入LILY后,开始害怕做测评,因为他担心成绩一旦不理想,他的家人会对他失望,会重新定义:“原来,我的孩子也就一般般,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于是,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这个孩子干脆就不好好看新课视频,做测评的时候瞎选。他的借口是:“我的测评成绩低,不是我不聪明,而是我没有好好看新课呀!”在他的眼中聪明占第一位,其余都不重要。那么他的思维模式就会是:不擅长的事,只要我不尝试,就不会暴露不足。
错误的夸奖,对孩子是一剂毒药
每位父母都渴望以孩子为荣,但泛滥式的夸奖,会夸出致命的问题,首当其冲的是“破坏孩子的专注力”。
因为孩子为了维持自己的绝对聪明,孩子活得小心翼翼,不愿意去尝试新事物,不能自我突破,而对于那些不喜欢、不擅长的事情,选择找借口逃避:“不是我不会,而是我没有认真做”,时间一久,孩子就习惯性地左顾右看,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无法专注。
这种“聪明”孩子的专注力就是这样被破坏了。在他成长的过程中把“假的”做成“真的”了,这真是丢了西瓜拣了芝麻!得不尝试。
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
在此之前,我们还一直认为,孩子专注力差,可能是因为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弱,没有思考能力而导致的。可如今,我们真要重新审视了。于是,我们请教学部教师逐一排查,看看哪些孩子属于这种情况?让我们感到很意外的是,这种孩子真的不少。
于是,我们就随机挑选了一些孩子问:“其实,你要认真看,你是能搞明白的,但为什么不好好看新课视频呢?又为什么害怕做测评呢?”这些孩子的回答几乎如出一辙:“我怕我妈妈对我失望”“我不想让妈妈伤心”“我不想让我妈妈觉得我不聪明”。
可见,孩子的负担有多么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太高!
其实,孩子的成长是螺旋性的,他要经历不断试错、反省、修正,然后再前进的过程。可以说,避免孩子犯错,就是拒绝成长。
所以,父母要做的不是按下快进键,让他3岁时掌握5岁的技能、6岁时掌握8岁的技能,更不是像警察看犯人一样,火烛小心,我们要做的是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不着急,莫慌张,让孩子释放天性,回归本真,这样的孩子才会拥有无限可能!
教育孩子是斗智斗勇啊,伤脑的很,进了大学就轻松了,只要给生活费就行了,旅游费他会去挣奖学金的!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看到很多人都是提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无疑家庭教育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陪伴孩子成长的大部分时间的教育往往来自于学校,来自于老师,来自于同学。所以也要重视学校教育,也要去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师资力量以及校园氛围等等。
很多人都理解要受教育,那我们要了解教育的定义是什么。但是不同的人对于这个的观点是不一样的,一些教育学者以及学生曾分享过他们的一些看法,这里可以参考一下:
“教育是我们抵御煽动者、假新闻的唯一防御措施,逐渐将我们推向反乌托邦的现实”
“教育为我们提供必要的知识来更好地了解周围环境并在当今世界取得成功,帮助我们拓宽视野。”
“教育是一个过程,其目的是发展个人自主权。它通过发展能力、知识、对世界的理解来实现这一点,帮助你独立行动,让你区分好主意和坏主意,给你一个空间来争论或玩弄想法。”
“教育在现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微观层面,有学者认为,个体的教育不同于学校教育,是对自身追求的理解、欣赏和实现,对个体具有内在价值。在宏观层面,教育在社区、文化、国家和国家联盟的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教育就是生命——你从出生开始,直到你死,它才真正停止。这就是你如何使用你学到的一切,塑造你和你的道路,并决定你一路上想要的生活。”
可以看出,大家无不承认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对于真正的教育是什么,并没有一个统一的答案。但是我们可以从大家的想法中窥见出:教育是为个人以及社会发展以及拓展发展道路而服务的。所以可以说好的教育应该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实际上,随着中国越来越开放,教育的形式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家庭选择出国留学接受国际教育。教育环境和方式的选择很大程度会影响孩子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这里就中国教育和西式的代表-英国教育进行一个对比分析:
中国有着悠久的教育历史。教育体系正在逐步完善。而英国是西方教育的典型代表,拥有较为先进的教育体系。
由于学校教育的目的都是育人,英国和中国的教育有一些相似之处。
1.在英国和中国,学校教育包括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和高等教育。
2.重视学生教育理念的培养。
3.在教师培训中强调教师专业发展和继续教育。
但是由于历史、文化、经济实力不同,中英两国的教育方式不同,主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教育方式上。
1.思维不同:中国重视知识教育,英国重视能力教育。
中国老师教给学生任何课本上的东西;考试不能脱离教科书。而英国教师则注重能力教育,他们强调学生能够熟悉自己想知道的事物和现象,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找到正确的答案,发现新的知识。英国老师更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让学生主动学习。
2、方式不同:两国实现教育目标的方式不同,英国学生比中国学生学的科目多,而中国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更长;中国班级一般由50-60多名学生组成,是英国人班级人数的两倍。
3.差异也体现在班级的中心。中国的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希望老师能教授一个学科的所有知识,但不愿意被老师提问。英国的教学班以学生为中心,有丰富的讲座和讨论,教与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学生决定的。
可以说,好的教育要充分考虑到学校的理念,氛围以及孩子的兴趣点,特点等来帮孩子拓宽发展道路,给孩子未来足够的选择。
如果大家有什么想法都可以留言告诉我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