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以下的孩子专注力的培养:
1.限制使用平板和手机的时间,一次最多十分钟。能不使用尽量不要使用。
2.孩子在独自玩耍的时候不要一会儿让喝水,一会儿让吃水果,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就是在打断孩子的专注力。
3.家长有意识的陪孩子阅读,每天定点定时的阅读。专注力不够持久的孩子,可以先从五分钟开始,一点一点的增加阅读时间,不可操之过急。
4.玩积木或者是其他益智类游戏的时候,不要命令或者是限制孩子(就是别总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要想让孩子按照你的要求来,孩子的世界,孩子自己做主。
1、家庭教育注意方式方法,平时多给孩子独立思考的空间
2、补充脑神经营养,让孩子保证营养充足
3、训练游戏,提高孩子专注力
诚邀!感谢!我家孩子小四,说说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心得吧,幼儿园之前,我们会给她玩一些逻辑方面游戏,譬如逻辑狗,这个分年龄段训练,期间我们也陪她一起数个黄豆,也买过一些穿珠的东西,慢慢陪她穿,后来在书店专门买一些迷宫游戏的书让她走迷宫,从小一开始,我们开始做4宫格,学习书法,小二开始做数独,学国画,这些都可以锻炼孩子的专注力,现在我家下棋要听古典音乐,画国画听民乐,更厉害的是,做作业听电子音乐,做英语作业听英文歌,这些现在都不影响到她,反而少了她还觉得没感觉,专注力要持续培养,坚持一段时间就有效果
多做注意力训练的游戏,比如:棋类游戏、拼图、魔方、还有益智类游戏等等!
平时养成爱观察的习惯,比如带孩子走路观察:楼房有几层高?我们一路上过了几个红绿灯呀?………等等!需要家长随时随地引导孩子,让他们开动脑筋,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件事上面!
户外活动,多训练“走直线!”,多看钓鱼的鱼浮,抬头观察放风筝…………等等!
在家里,可以每天练习“盯表针”,盯着秒针5分钟!………等等!
只要是细心观察,耐心引导孩子,肯定会找到一项孩子喜欢的能够训练专注力的游戏!
写作业呢,一定要严格要求!
做好约定,做的好要奖励!
做的不好,要惩罚!
“赏罚分明”,让孩子慢慢的接受规则,并且养成习惯!
这是一项长期的引导过程,只要坚持引导,孩子一定会越来越优秀!
个人观点,希望能够帮助你!喜欢的点赞加关注!谢谢您
孩子不一定是专注力不好,可能是父母忽略了专注力背后的内涵
前几天,下班路上恰好遇到小区一个邻居妈妈,因为顺路走,边走边说。原来她最近有点犯愁,老师隔三差五的找她聊孩子状况,搞得她有些烦恼。她知道孩子很调皮捣蛋,但是没感觉怎么样,但是孩子在幼儿园上课不到五分钟就开始围着课堂转圈,不仅自己不听课,还影响到了其他小朋友,毕竟孩子们都小,很容易被有趣的现象吸引,导致其他孩子也不听课,跟着他一起围着教室跑。
老师也耐心的引导了好多次,但是孩子还是这个样子,没办法,幼儿园老师只能跟邻居妈妈委婉的告知,大体意思就是她家孩子专注力不好,坐不住,这样在以后上学时候也不行,现在幼儿园相对好一些,但是幼儿园也是一个学习规矩的过程,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孩子就危险了,需要邻居妈妈想想办法。
专注力就是坐得住?孩子跑来跑去就一定专注力不好?我们先从搞懂什么是专注开始。专注是意识聚焦并持续集中的一个过程,这里面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聚焦与持续,从个人表现与时间长短上进行描述专注。
专注是孩子有意识的主动地对外界观察,并认真、仔细的过滤着看到、听到或者其他感触到的内容。是不是有这样的情况,孩子上课时候很认真很认真的,认真到外界一切都听不到,不是有那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吗,但是课堂上面这样的孩子并不一定是真的专注,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孩子看似专注实则已经走神,因为眼神空洞,并不是灵动那种,这种情况坐得住却算不得专注。
很多家长会说孩子看电视的时候专注力超级好,那是因为爸爸妈妈只看到了孩子表现的坐得住,别人的喊叫听不到,好像屏蔽了外界的一切,但是事实上呢?
看电视这个活动看似好像是主动有意识去接触的,其实仔细想想,并非如此,电视节目的观看入门很简单,用一些有趣的内容把孩子们吸引进去,孩子的思路直接被牵引着随节目走,并没有一个主动思考和理解的过程。他们大部分情况下只是看似专注但其实是被动接受而已。
专注力并不等同于坐得住,或者说外在表现的坐得住,想要真正的知道孩子是不是还需要仔细的观察孩子的心理状态,以及对于所聚焦事物的思考和理解,如果这些方面都存在,恭喜你,你家孩子专注力真的是很不错,继续保持。
我那个邻居妈妈给孩子采取的措施就是每天逼着孩子涂色,图片也是很简单的图片,涂完也就2-3分钟左右的时间,但是孩子也是很闹腾,如坐针毡,边涂边央求邻居妈妈帮他涂上,拗不过妈妈,他也就自己涂上,这个方法是孩子家长自己想出来的。
不论这种方法是否正确,这个妈妈是在想办法改善孩子的专注力,但是这种孩子本身就反抗或者心理不接受的方式,效果真不好说。很多孩子都有这种专注力不好的情况,或者孩子低于各个年龄段的专注力时长,或者孩子眼神空洞不灵活,家长着急上火,其实不用如此焦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孩子专注力的培养。
一、提升孩子的持续时间
孩子在家时候,玩的很随意,家长也没有特别在意孩子玩耍时间的问题,但是上了幼儿园就算是正式迈入象牙塔的最基础入口了,需要按照学校里面设立的规矩标准执行,比如上课时候就是不能乱跑,吃饭时候就不能边吃边玩,睡觉时候就不能随意的动来动去惹别的小朋友等等。
学校跟家庭最大的差异就是,一切都是有依据可循,有规矩可言,并不能随意的如家庭中一样随意的想干什么干什么,是要受到一些限制自由的情况,大部分孩子会慢慢的适应这种限制,并且逐步的按照要求专注力也会跟上,但是还有一部分孩子并不能这样。
爸爸妈妈如果发现孩子们出现这种不能很持续并且专注力也不在一个合理范围内的时候,就要采取一些相关措施,慢慢锻炼,增强孩子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比如孩子在家玩积木,从开始到完成整个作品,真真正正的投入了多少时间,也可以说有多少有效时间的在玩积木,毕竟如果孩子待不住的话,会中间离开玩别的,然后又可能一会回来继续玩积木。
当然,这里也要观察专注力的合理范围,一般来说4-5岁的孩子差不多在12-14分钟左右,小学阶段的孩子可能就要在20-25分钟左右,随着年龄增长,孩子的专注力范围就会越来越长。孩子投入某项事项时候,家长也不要随意的进行打扰,比如孩子做作业或者画画,家长一会问要不要喝水,一会问问要不要吃水果,等等,最后孩子只能是一遍遍的重拾思路,甚至因为打扰,不想再继续进行这项事项。
孩子要提升持续时间,需要家长进行绝对的配合,首先是不多做干涉,孩子很认真的从事某项他们认为的大事的时候,不需要的时候坚决不要主动去打扰,其次孩子出现专注力差的苗头时候,积极地进行引导,让孩子能够返回正常轨道,最后就是孩子也有自己的想法,要多进行沟通,看看是否有其他情况。
二、增加孩子的专注力范围
开车的家长们都知道,前后左右都要看到,否则因为某一方的不注意,就会出现剐蹭,这种可以理解为范围的宽度。
相同情况,家长观察孩子在从事某一个项目时候,他的范围到底可以达到多广,比如孩子看书,他能够记住的是几个事项,或者记住了几个毫无关联的事物,甚至可以看孩子如何走迷宫,等等。
如果发现孩子的范围很低,家长就要尽量的让孩子演练,扩大孩子自身范围。孩子专注力越好,辐射的范围就会越广,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与发展。
三、合理分配注意力
孩子注意力有限,上学时候各个科目之间上课交叉,会产生烦躁情绪,就会注意力分散、走神。
有的孩子呢,听课认真,老师的讲课内容也积极的记录,但是容易出现单一方向,就是记录时候听不到老师讲课,老师讲课时候就忘记记录,不能注意力兼顾。
家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分配方式的引导,比如记录笔记这个事情,可以与孩子进行课程的提前预习,了解课程的大概内容,记录笔记如何进行记录,这样老师讲课的时候,慢慢的就知道重点在哪里,记录笔记也就不会出现漏听或漏记的情况了,也不会出现不会听课了。
孩子分配注意力相对而言有些难度,但是家长能够耐心的等待孩子开窍也是值得的,毕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很好的领悟要点,也并不是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作为父母要做的就是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善、改进,孩子能够更好地去做到分配。
四、快速转移注意力
注意力有些神秘,看不见摸不到,但是影响很大。上学时候会有课间休息,是为了孩子们在一段时间的高度密课程之后放松一下大脑,缓解一下视力疲劳,去趟厕所之类,还有一部分孩子就选择充分利用课间进行玩耍,跳皮筋啊跳绳啊比赛,结果当真正开始下一节课时候,大脑还沉浸于刚才课间的比赛游戏,至少需要一段时间才会进入听课状态。
孩子的发育特点注定他们会有些转移难度,但家长要引导孩子慢慢的从玩耍到上课之间的自由切换及避免切换过慢影响孩子对于上课的认识和理解。在家中可以进行一些小游戏的试验,比如互相角色的互换,比如时间的限制之类的,这样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就知道上课与玩耍之间的关系,不用再跟其他家长认为的那样,孩子就知道到玩。
排除病理性原因,孩子跑来跑去也并不一定是专注力真的不好,孩子安安静坐着也不一定是专注力很棒,所以家长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妄下结论,还是要从孩子的真正成长发育考虑。
记得那个很有名的故事,孩子幼儿园坐不住,家长鼓励说孩子可以从2分钟坐到3分钟,后来各种事项,家长都是一路鼓励,直到孩子考入了名牌大学。这里可以看出家长对孩子鼓励的重要性,不要一下子就给孩子贴标签,让孩子自己产生阴影。
每个孩子都是棒棒的天使,而家长就是这些棒棒天使的指路人。
我是励志职场辣妈,多平台邀约原创作者,专注孕产、亲子、育儿,亲子阅读践行者,健康育儿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