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死不认错”的孩子?

这个选题很有代表性。现在大部分孩子都会出现“死不认错”的情况。这一方面说明了现在的孩子都是有自己思想和想法,另一方面也显露出我们在教养的过程中,自身也存在问题。都说“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不认错,是不是我们在做错了的时候也是这样呢?我女儿也有过“死不认错”的阶段,我和她聊过,“不认错”到底担心什么?女儿小声的说:怕妈妈不再爱她,不再喜欢她。所以,当我们找到了这个最深层次的原因后,事情就变得可以解决了。孩子需要来自家长的关爱,支持,理解,关注和照顾。在她看来,世界只有对错。如果做错了,就会失去这份保护。我们有时会对孩子说:你要乖,你要听话,只有乖孩子,大人才会喜欢。孩子听进去了,所以孩子认为犯了错了,就不是乖孩子,大人就不会喜欢了。在这种逻辑下,她不敢承认自己错,因为一旦承认,将失去太多了。我们先试着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允许孩子犯错,让孩子知道爱与不爱,喜欢与不喜欢和孩子是否犯错没有关系。更让孩子看到,家长也会犯错。犯错后只要从中吸取教训,改过来了,就是最好的收获和成长。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王丽霞(号王丽霞):

王丽霞,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北京懋德工作服务中心项目及行政管理组组长。

如何引导“死不认错”的孩子,要看这个孩子有多大,因为什么而“死不认错”。

首先,通常两三岁的孩子,“死不认错”基本属于一个时点,这个时点之后,他就会对所发生的事情忘得一干二净,在您的记忆里他有错,在他的记忆中,根本什么也没发生过。

所以,对于两三岁的孩子,家长不宜过于上纲上线、抓住不放,否则容易给孩子造成恐惧,仿佛时刻生活在一种被审查的状态之中,终生提心吊胆。

对于两三岁的孩子,如果确有不正确的地方,家长不需要讲什么道理给他听,不需要告诉他错了,只需要直接演示正确的做法即可,重复且耐心地演示,直到孩子明白。

其次,如果是大一些的孩子,已经到了明辨是非的年龄,家长可以讲一些道理给他听,但若发现他听不懂,很有可能是孩子真的不懂,而不是“死不认错”。

这种时候,家长需要耐心地倾听了解一下孩子真实的想法,就像一则故事中提到的,“一位孩子以为献血后会死亡,所以产生了片刻的犹豫,但最后仍然选择了献血”,那么用“胆小”来形容这个孩子,就是片面而主观的看法,实际上这种犹豫反衬出这个孩子的“勇敢”。孩子的想法绝大多数时候超出了我们成人的狭隘认知,若不放下我们成人的定论,家长就很难贴近孩子的心,孩子也必然走向“死不认错”,因为您想的,根本就不是他想的。

第三,还有一些孩子确实是“死不认错”,这种情况通常是在家长的严格管理之下形成的。孩子一有错就会受到批评、指责与大道理的灌输,长此以往,知道自己错了,也不愿意承认,因为他不想要与之相应的结果。这种情形的纠正,往往需要家长在教育方式上做出调整,并长期坚持改善与孩子的关系,否则,亲子关系会持续地处于恶化之中。

第四,这是家长自己的投射。家长自己有“死不认错”的毛病,作为家庭中强势的一方,就会将这种模式投射到自己的孩子身上。孩子被迫地接受了这种投射,不自主地上演着一出出的“死不认错”的剧目。这种情形在家庭中纠缠最为严重,非常难以处理,最需要改变的是家长自己,通常家长改变之后,孩子的状况就会消失。这一点家长可自己带入觉察。

也许会有其它的原因,因为个体的不同,必然导致方法的差异。先给您提供一些信息,希望对您有帮助。




孩子做错了事拒绝认错。有的孩子个性强,倔强、执拗、任性、自以为是,做错了事不愿承认,怕认错后丢面子。有的孩子则从来没有认错的习惯,这与家长的教育有关系,如孩子摔倒了,家长不教育孩子走路要当心,反而怨地不好;小孩子之间发生纠纷,家长往往是袒护自己的孩子,说别人的不是;家庭成员之间教育方法的不一致等等,都是导致孩子做错事又拒绝认错的原因。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不要急于追究错误的大小,而应把重点放在如何帮助承认错误上,首先,家长必须改变以上不正确的做法,是谁的错就是谁的错,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要怨天、怨地,混淆孩子的是非观念。再就是鼓励孩子说实话,以亲切的态度告诉孩子:“做错了事没关系只要勇改地承认错误并愿意改正,就是好孩子。”同时严肃地指出:“做了错事又不肯承认是错上加错!爸爸妈妈不喜欢这样的孩子。”待孩子表示认错后,肯定他的进步,再帮助孩子分析错在什么地方,其严重程度、不良后果等,教孩子应该怎样做,让他从中接受教训,为今后正确的行为打下基础。




我一般都会把孩子抱在怀里,对他说,我知道你喜欢,我知道你想要,但是现在不能再玩了或者再要了,或者告诉他不能的原因,只要他答话为什么,话题一转就好解决了




“死不认错”是人生一个阶段,每个人都有这样经历。小孩做错事为什么不认错呢?一是怕父母老师家长责罚,所以“死不认错”,一旦认错,就要责罚,轻则批评教育,重则打骂。长期死不认错,就会养成撒谎,不诚实的习惯,并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当孩子犯错了,应该鼓励孩子勇敢承认,主动承认可免除责罚。平时,不要老是在孩子面前板着个脸,父母的情绪影响到孩子的心理。要与孩子情感上有沟通,语言上有交流。

二是青春叛逆期的孩子,犯错了“死不认错”。青春有逆反心理,有独立意识萌芽,总觉得自己是对的,自己没错。孩子身体发育成熟,但心理素质和社会经验欠缺,“三观”还不成熟。孩子迫切想摆脱父母的束缚,故意与父母对着干,对父母的所做所为很反感。青春期也是危险期,容易犯下滔天大错!




​​怎样让孩子认错?家长要把握两个要点:一个是孩子是偶尔如此还是经常如此;另一个是,他是否认真改正自己的错误。如果孩子在一般情况下都能很痛快地承认错误,这次却死不承认,那很可能是批评错了,冤枉他了,或者是他觉得这次错误特别严重,害怕承认了无法承担后果。你批评错了,要学会向孩子道歉;孩子不敢认错时,应该暂缓追究,让他平静下来,去掉恐惧感,再跟他谈,千万不要非得立刻见分晓不可。

如果孩子经常不承认错误,那就要先搞清,他是好面子,是害怕以后“揭老底”,还是属于个性问题。属于好面子的,要告诉他承认错误是一种勇敢的举动,同时家长要做勇于承认错误的表率。通常不爱认错的孩子往往有一个不爱认错的家长,孩子是跟家长学的。家长不要再“揭老底”。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对孩子也应如此,这样孩子就不会害怕承认错误了。如果是属于个性问题,家长千万要宽容,要耐心等待,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否则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出现了意外的错误之后,我们要找到原因,然后详细地跟孩子说清楚,让孩子知道自己究竟是错在哪里了。我们不能用简单的惩罚来让孩子混淆了自己的思绪,即使要惩罚,也要让孩子非常地清楚他到底是因为什么受到惩罚的。如果孩子嘴上不爱认错,在行动上却有所改正、有所变化,家长应表扬他的进步,而不必非让他嘴上承认不可,但也要抓住时机,不急不躁地引导他逐渐敢于承认错误,因为敢于认错毕竟是优点。由此可见,家长与孩子交流一定要讲技巧。




死不认错不只是小孩,大人,老人也会这样做,比小孩的技术手段高明无数倍。小孩死不认错是为了逃避惩罚,摆脱威胁。大人死不认错是为了推卸责任,撂挑子走人。小孩死不认错和大人的微妙处理有关,例如小孩做错事被责骂→大人传递给小孩的是做错事了要被责骂的事实。大人认为是在教训小孩不要犯错,于是责骂=教训的文化在中国普及开来,比九年义务还彻底。小孩在这种情况下基本分不清楚真实的教训和责骂,一股脑都是责骂,死不认错自然就形成了。所以大人首先要分清教训和责骂,让小孩分清楚在场景里遭遇了教训还是责骂。




死不认错的孩子,通常很有自尊心,很有主见。我们尊重他这一点,把他看成是一个独立的、有自己想法的个体,跟他平等对话会更好。如果家长抱着“小孩子就应该听大人的话”或者类似的想法,用家长的身份去压他,他一般是不服气的。

但是有自尊心有主见不一定就要支持他的做法,我们有时还要给他在社会规范等方面做一些引导。这时,我们需要“先跟后带”,就是先去看他想表达什么,他坚持的那个东西后面有什么正面的东西,有什么渴望。我们找出他合理的一部分,能站在他的角度跟他一起看问题,或者我们帮他看到他的情绪。当他感觉他的需求和情绪被看见时,他才能渐渐恢复理性,最终愿意站到我们这一边。

比如孩子跟家里来做客的孩子抢玩具,这时看到他抢玩具背后的需求和渴望,他觉得东西是自己的,他想要公平,或者他想要安全感,别的孩子一来就有权抢走他的玩具,他觉得恐惧。对大人只是一种客套,对孩子来说,玩具是他的伙伴,却突然会被抢走。大人如果理解了孩子的情绪或者需求,承认它的合理性,然后跟孩子探讨,甚至有时候孩子坚持不想让,也尊重他的主权。那么孩子在跟大人的互动中,也会学会尊重别人的意见。

如果孩子做法伤害到别人,比如打人还死不认错。这时,也建议先处理情绪,再纠正孩子的观念。先承认他动手打人时很愤怒,帮他做好情绪管理。

无论哪一种,跟孩子沟通,必须先站到孩子那一边,让孩子感受到,你是愿意去理解他的,那么他也愿意跟你沟通。当你自己是封闭的,坚持自己是对的,一些有主见的孩子就只会跟你进行“权力”斗争,而放弃了沟通。

你的心事与困惑,我们愿意倾听,欢迎关注我们“青音约”的号,阅读并收听更多情感心理困惑解答!




有好多家长都抱怨,这个孩子脾气太倔了,就是不肯认错.在家庭教育中,千万不要以为不肯认错的孩子就不是好孩子。妈妈网专家提醒,孩子死不认错,是有原因的:

对于死不认错的孩子要把握两个要点:一个是孩子是偶尔如此还是经常如此;另一个是,他是否认真在行动上改正自己的错误。

如果孩子在一般情况下都能很痛快地承认错误,这次却死不承认,那很可能是批评错了,冤枉他了,或者是他觉得这次错误特别严重,害怕承认了无法承担后果。你批评错了,要向孩子承认错误;孩子不敢认错时,应该暂缓追究,让他平静下来,去掉恐惧感,再跟他谈,千万不要非得立刻见分晓不可。

如果孩子经常不承认错误,那就要先搞清,他是好面子,是害怕以后“揭老底”,还是属于个性问题。属于好面子的,要告诉他承认错误是一种勇敢的举动,同时家长要当勇于承认错误的表率。经验告诉我们,不爱认错的孩子往往有一个不爱认错的家长,孩子是跟家长学的。家长不要再“揭老底”。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对孩子也应如此,这样孩子就不会害怕承认错误了。如果是属于个性问题,家长千万要宽容,要耐心等待,适时引导,不可生逼硬压,否则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

如果孩子嘴上不爱认错,在行动上却有所改正、有所变化,家长应表扬他的进步,而不必非让他嘴上承认不可,但也要抓住时机,不急不躁地引导他逐渐敢于承认错误,因为敢于认错毕竟是优点。又改正,又承认,岂不更好?




对于孩子,大人们总希望他们乖巧、懂事,听父母的话,对父母的善意能够感恩。但事实上,大部分儿童在青春期的时候都有有叛逆的表现,“死不认错”。

首先我们必须要知道,孩子的死不认错并不是真的不听话,变“坏了”,而是他们长大了,想证明自己成熟了。我们回顾下自己的青少年时代,不也是从“不听话”,“死不认错”过来的嘛。每个孩子都会有这样的过程,他们需要尝试去跟成年人的世界接触,学着怎么跟成年人打交道,怎么能让别人不再认为自己幼稚。他们不可能像成年人一样有更多的见识,这也造成了他们看待事情更偏执、更自我、更固执。

对待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做父母的需要摆正思想,认同孩子的成长,不再视他们是什么都需要保护的幼儿了。在他们这个时期,父母需要最多的就是陪伴。我说的陪伴不仅仅是陪在他们身边,更重要的情感的交流。情感交流不是说父母在后面追着问“你怎么不开心?是不是心情不好?”,而是以一颗包容的心,能够以开放的姿态去迎接孩子的改变,让他们觉得在你这里不会受到伤害。如果父母一味的批评、反对、指责,只会把孩子推得越来越远。而作为叛逆期孩子的父母,如果孩子不愿意去跟你谈他们的心事,不愿去寻求你的指导,那你能做的就很有限,就没有办法去帮助他们。

另外就是指导了。孩子之所以“死不认错”,是因为他们觉得父母认为他是错的,觉得父母在用爱控制他们,让他们没有了自己的想法。我很理解家长的用心,觉得孩子听自己的话,可以少走弯路,但实际上却忽视了对孩子的尊重。想要孩子不再这么抗拒,家长的指导应该以尊重孩子为前提,只提建议,以身作则,不去评价,不去强压。

作为父母,更多的应该是作为孩子的朋友,孩子的向导,适当的陪伴和指导才能给孩子自己的成长空间,变成一个独立的成年人。




没说具体事情。按我理解的分析,死不认错,是爸爸妈妈说孩子做错了,孩子就不认错,这个对错的判断标准是谁指定的呢,一定不是孩子。是父母或是社会。回想一下我们小时候有没有死不认错的时候呢?都会有的吧,我们就坚持自己是对的,不理解父母为什么说是错的。多少次屈打成招。让自己不再能坚持自己的想法,成了没有主见的人,成了不敢说出自己真实感受和需要的人,使自己成了为别人的评判而活的人,活在别人的目光里,最终失去了自己。

我们还要孩子成为这样的人吗?我们何不静下心来,去听听孩子的心声,听听孩子的感受,了解孩子的需要,来看看死不认错的症结在那里。这需要父母放下成见和看法,放下身份,把孩子看做一个有思想,独立的人去沟通。




我从未把语言上的“不认错”当做是致命的问题,也从不逼迫儿子必须语言上服软。

我们先来看看事件本身,孩子犯错不认错的情况有很多。

孩子的对错都是家长度量的,只有他真正接纳做错事了,才能改正,对吧!

你所要的引导的意义是什么?引导的结果就是让孩子认错?认错的意义在哪里?受到震慑?明确态度?还是真的就能改正。

1、孩子本身没错,被误会,哭闹表示无辜、委屈。

所以,需要给孩子话语权,了解清楚情况。

2、孩子知道错了不肯认错。如果孩子是固执性格的,不妨不纠结于形式,跟孩子达成共识,看以后表现。

3、孩子就是没有认识到自己错了。

如果是常态,那是不是平时给孩子的界线就不是很清晰。譬如,没有让孩子得到应有的负责或“惩罚”。这里说的惩罚不是体罚打骂。

建议,先定好规则,并说明违反后要承担的后果。

譬如,约定好只能看一个小时电视,如果超时第二天就不能看了。如果你也并没有坚持,第二天还是继续让孩子看电视,那对他来说这些都不是规则,没有必要遵守。所以,自己不要打破原则。

是不是家长在犯错,做着同样的事情,所以孩子根本认为他是没有问题的。

建议,严于律己吧。

4、孩子有过被不当惩罚的事件,所以害怕。

那我们就得权衡下对孩子的惩罚是否妥当。

5、孩子不是故意犯错。

所以面对孩子的一个表象行为,我们家长需要做的很多。

譬如,看到孩子弄得满地都是水,不妨多问几句。

“怎么这么多水啊?妈妈觉得你应该不是故意的,是吧!”“你要做什么呢?”“我想擦地。”这种情况下,你还可能批评他吗?

犯错的孩子不是一定要去否定的,他也有情绪需要被认同、接纳。

很多时候家长也有责任,应该正视。

这样说——“妈妈没有告诉过你……没有教好你,妈妈也犯错了,对不起,我们一起努力改正!”

欢迎关注“育儿路上红绿灯”:职场妈妈一枚,近几年专注于帮助更多个体提升职场与家庭成长的幸福力。所有回答均为原创,欢迎转发分享、评论、讨论、提问。




原始地址:/xinwen/57550.html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