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教孩子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

怎么教孩子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最最最最主要的是小孩子想吃什么就给孩子吃什么,尽量不要刻意的禁止孩子不能吃这个不能吃那个,比如说不许孩子吃棒棒糖、不许孩子吃巧克力,不许孩子吃零食。那么只有这方面家长对孩子进行满足了,孩子对于其他人给的这类食物也就没有什么兴趣了。




这个习惯应该是从小就要养成的,我女儿这一点特别好,这都是她奶奶教的好。女儿从小是奶奶带大的,奶奶告诉她,除了家里人给的东西能吃以外,其他人给的任何东西都不能要,尤其是吃的。所以有时候带孩子在小区玩,有人给孩子吃的,女儿从来不会要,即使她想吃也会不要然后告诉我,让我买给她吃。如果是有人当着我们大人的面给她吃的东西,她也会问妈妈,能不能要,只有家人说可以,她才会接。




我们家的孩子是从来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我不知道我的教导方法对不对,但是我深深的知道,在我的孩子身上已经管用了。我告诉孩子,不可以吃陌生人的东西,因为陌生人给你的东西,他是哄小孩子的,他会把你带走,你就再也见不到爸爸妈妈了,再也见不到爷爷奶奶了。在也见不到外公外婆了。我这孩子每次陌生人给他吃的东西时。他都会拒绝别人,别人给他好几次,他都不会要,如果在给他,他会把别人的东西直接扔掉,即使是他平时很喜欢吃的东西,他也会这样做,有一次在公交车上,拿了一个饼干给他,当时我想让孩子不要,但是我想想,这样拒绝别人别人有点尴尬,出我意料的是,孩子自己直接拒绝了别人。别人给了他好几次,他就生气了,把他扔掉了。后来下车的时候,我问我的孩子,为什么没有接受阿姨的饼干。孩子告诉我说,吃阿姨的饼干,我就再也见不到妈妈了,再见不到爸爸了。为此特别开心。




现在人贩子越来越多,总是被听说孩子都是被陌生人的食物给引诱走的,家长和老师都会经常教育说不要吃陌生人的食物,可是说的再多,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还小,说过就忘记了,而且哪里禁得住诱惑,家长们还经常不许吃这个零食那个零食的,有时候骗子拿一颗棒棒糖都能骗走孩子,所以家长说的再多也要从行动下手,了解孩子的心理。问孩子喜欢吃什么,偶尔的时候还是要满足孩子的,记得看到网上说有一个小孩,想吃零食,妈妈不给买,小孩说了一句气话,让坏人给他买。零食偶尔的吃一些也不是坏事,吃少量的糖也不至于龋齿,比起坏人来说,这件事毕竟是小事。此外,告诉孩子别人给的东西一定经过大人点头才可以接过来,因为你小分辨不出好人坏人,在家可以跟孩子扮演好人坏人的游戏。




看了下其它答主的回答,虽然说得都没错,但感觉“指导性不足”,很难落地实操。所以波壳君在这基础上继续延伸一下。

我们要重新梳理下这个问题:很多家长其实有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意识的教育观的,也会告诉孩子不能吃陌生人食物等等,可这效果很差,孩子一样会掉入别人的“陷阱”,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波壳君觉得这是过于“限制”的问题。因为工作关系,波壳君经常遇到过一些小朋友,他们都是受过家里的“管教”,非常的规矩、很乖,给他们东西吃都不要,可当这些小朋友的父母离开之后,他们对开始不规矩了,甚至会为了食物跟其它小朋友大打出手……

简直是父母前一套,父母背后一套。怪不得父母再怎么教育孩子,孩子表面默许、觉得懂了,父母一不在,别人用食物就能把他们骗走了……

有记者对此做过一个实验:只用3个橘子,2分钟的时间,就骗走了3位小朋友。

而每年,大约有20万的儿童被拐卖,如此庞大的数字下,真是令人心寒……

那具体如何教孩子保护自己,不接受陌生人的食物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设立规矩。但,这规矩并不是“决不接受陌生人食物”,这种规矩太过极端了,而孩子们天生就很难抵抗食物的诱惑,容易让孩子只变成这两种选择:

1、压抑自己,拒绝食物

2、放纵自己,接受食物

可孩子哪有那么强的自制力,所以大部分孩子都选择了2,这也是为什么教育孩子失败的原因。

而我们现在重新设立规矩,就是去除这个极端:

公共场合下,家人在场,要问家人可不可以吃。

公共场合下,家人不在场,可以接受别人食物,但要带回家吃。(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被食物带着走)

私人场合下,比如在亲戚朋友家,不管家人在不在场,别人给你零食,喜欢可以接受,但要谢谢人家。

设立这样的规矩,孩子就很好区分了,而且也没压抑孩子不去拿自己喜欢的食物,只不过为了安全要让他带回家再吃,为了礼貌要先问能不能吃并说谢谢。

当然,这个规矩比较适合教给5岁之前的小朋友,5岁之后的小朋友已经有一定自我保护意识,这时候再来进一步加强安全观念会更好。

除了用规矩初步建立这样的意识外,生活中也要慢慢教会孩子这些事:

爸爸妈妈的电话要熟记。

在孩子口袋放上家长练习方式纸条。

去商场、景区等地方,要告诉孩子那些人可以信任:保安、警察、工作人员等等,告诉孩子发生意外要去向这些人求助。

虽然这些方法对小孩子比较难学会,但身为父母,我们能做的只能不断告诉他保护自己的方法,帮他辨别哪些是好人哪些是坏人,只希望积累到哪一天,孩子能自己辨别的时候,那才是真正学会保护自己,我们也可以渐渐淡化退出了。




原始地址:/xinwen/66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