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撰一些故事,比方说有个小朋友,他走着走着看到路上有颗糖,虽然她很想吃,但是她想到可能是坏人的陷阱,还是忍住了,她可真理智。又走着走着,一个阿姨给她好吃的,阿姨说认识妈妈,而且阿姨长的很漂亮,不可能是坏人,就吃了,然后。。。反正天天讲,孩子自然的就被洗脑了。
我觉得孩子会不会拿陌生人吃的东西也是天性,有的孩子就是天生比较谨慎,不会相信陌生人的话。而有的孩子天生就对身边所有的人充满了信任感,说骗走就被骗走了。
对特别年幼的孩子来说,你反复跟他强调不可以拿别人的东西基本没啥用,因为这些糖果什么的对他吸引力非常大的。你没有告诉他他拿了以后会有一些怎么样的后果,所以说你得告诉他的是后果是什么。
我觉得可以让孩子看看动画片呀,看看绘本啊,通过不断的强化,让他了解到如果拿了别人东西会有怎样的后果。但是不要去效仿,前不久新闻里的有些人真的去实战演练,结果把孩子真的给弄丢了。
谢邀。三岁多被“诱惑”或者抵抗不了“美味诱惑”真的是太正常不过了。但还是会有方法教育或引导的。
首先,给予满足。对于孩子心爱喜欢的东西,有的可能确实不适宜,但是别一刀切就是——不许不行不可以吃。这样其实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好奇心和挑战,一旦有人给予,就会二话不说接受,把不能吃陌生人给的食物喝陌生人给的饮料这一条最重要的安全教育放得精光。
比如糖果,巧克力,薯片,饮料等。很多宝妈严格遵循科学养育,认为孩子几岁前必须一点不能沾,这样可能会引起另外的一个害处。小朋友看到别人吃,嘴馋必然。看到别人给,又怎么能抵挡住诱惑呢,怎么也想要尝一尝味道。但如果平常也有吃过喝过,就会减少几率。
通过绘本和故事渗透教育。直接告诫孩子不可以吃陌生人东西一千遍一万遍也可能到了真的出现状况时毫无用处。但通过故事和绘本教导孩子,让孩子通过“走一遍流程”知道了结果,会比直接告诉好很多,也更利于孩子去思考而自己得出结论。思考得出的总结比直接塞来的答案管用百倍,正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其实,不太推荐“实验”。就是大人考验孩子,这样容易失去孩子信任。
谢邀!事实上,对小孩来说,馋嘴贪吃也是他们的天性,过分的压迫也未必是好事情,凡事都应该从源头来分析。
对于这个教育,其实我也是很头疼。你对他们反复告诫吧,其实也没有啥效果。虽然他们当时乖乖听话点着头,但真正到了美食当前时,早就把这些抛到九霄云外了。没办法,这也是孩子的天性。毕竟,幼童的自制能力是相当有限的。
幸亏,现如今手机很先进。你给他看一个相关的视频,比千百句空洞的警告更为有效。所以,只要我在手机上看到了相关的视频,就会收藏好了,等到合适的机会,便会播放给宝宝看,并且一边讲解视频里的内容。
这样的做法,能够给孩子留下比较深的印象,绝对是比理论上的说教更有效果的。
另外,对孩子的一些欲望,也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满足。如果满足了,那么他们对诱惑的抵制就能够强得多了。
比如我家宝宝,一直都对辣条心心念念,动不动就跟大人提起想吃辣条,因为他们看到其他小朋友吃过了,看起来似乎还很好吃的样子。
但是婆婆对这样的垃圾食品是相当排斥的,所以从来都不同意他们吃,在家里也是反复告诫这个东西不健康。
后来有一次,我专门去买了辣条给孩子品尝。婆婆当然对我的做法相当反感。
我很明确地表示:如果我家小孩连辣条都没吃过,或许将来某一天,人贩子用一根辣条就把他们骗走了。而现在品尝过了,这样的概率就低得多了。
不知道我这样的观点有没有道理?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这是孩子的安全意识教育和人际交往规则。
安全意识,不能仅仅道理讲述。只能是通过故事,通过事例,通过现身说法等多种手段给孩子输入安全意识。
人际交往的规则,更是家庭家风的体现。孩子在父母家人榜样作用的,潜移默化中获得具体规则行为。孩子逐步知道什么行为可以,什么行为不可以!
孩子就是孩子,教育他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的同时,也要看好他。
这是必须的,如果想教好了就可以放心些,是不行的,更要看好了,这是比较重要的。教的过程也要不断重复强化,各种场景,各种骗人的话都给他模仿一下,再就是孩子的思维可能还没有那么高级,光说的话可能接受不了,可以借助动画、绘本等这些。
要三岁的孩子能够完全按照家长的要求,次次都能做到拒绝陌生人给的食物,实在是有点儿为难这样的孩子了——他们毕竟还小,拒绝诱惑这样的事情对大人来讲都有点难度,何况是他们呢?
孩子对于食物是有天然的喜爱的。要他们说不有些难。所以我建议这么跟孩子讲:
孩子,如果有陌生的叔叔阿姨给你吃的,请先拿回家,让爸爸妈妈确认可以吃之后你再吃,好吗?
这样做至少有两个好处:
第一,给了孩子一个缓冲,相比于直接说不,孩子们从心理上更能接受。
第二,也对陌生人的食物留下了一点空间。陌生人的食物并不是在任何状况下都不能吃。
比如孩子在户外出现了意外的中暑状况,家长又刚好没有做任何准备,此时,有陌生人提供降暑的食品/药品,与其教孩子直接拒绝,不如告诉孩子有确认之后再吃。
以上就是我的建议,您不妨试试看。
我是认证的育儿作者,在问答和号上持续分享原创走心的育儿经验,曾获得问答优质问答奖,并两度获得号原创文章礼遇奖金。
感谢您的阅读转发,评论和点赞。欢迎您关注我!
1、尽量满足孩子所想要的东西,不能让孩子有想找别人要或者随便接受别人东西的想法,孩子如果没有拥有想要的东西会很轻易的就被诱惑。即使不给孩子买也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合理的满足或者解释为什么不给买的原因。
2、教孩子学会拒绝。别人给的东西无论是熟人还是胜任都不应该随随便便的接受,家长要自己以身作则告诉孩子如何有礼貌的拒绝别人的好意。告诉孩子自己可以买的东西不要随随便便拿别人的。
3、可以用“善意的谎言”来拒绝别人给的食物。孩子在拒绝别人的食物时,有时候需要一些“善意的谎言”,比如我家里面有或者我身体不太舒服不想吃,亦或是我不喜欢吃这样的食物。虽然是撒谎,但是家长可以和孩子商量好,后面可以买给孩子或者以其他方式安慰孩子,这样孩子就不会不高兴有逆反心理了。
糖果对孩子的诱惑相当于金钱对成人的诱惑。成人的自我控制能力有时尚且不行,何况孩子。
另外,每个孩子的天生气质不一样,有的孩子开朗外向,跟谁都自来熟,别人给的东西都大胆高兴地接受;而有的孩子谨慎小心,内向羞怯,就算内心想要别人的东西,行动上却不敢接受。
所以,我们要看到孩子的天性,并且理解他。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到共情,而不是一味地遏制和压迫,这样才有可能改变孩子的一些你认为不好的行为。
很多时候,孩子对我们的话置若罔闻,或者当时听了过后又忘,其实不是孩子故意不听话,也不是孩子故意跟我们对着干,而是孩子缺乏体验的问题。
孩子只有在实际情况中学习,他需要知道某件事为什么不能做,做了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这个为什么与后果不是通过你来说,而是需要他通过实际情况来亲自体验,他才能真正懂得。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千叮咛万嘱咐孩子仍然把我们的话当作耳边风的原因。
所以,如何教育孩子不能吃陌生人给的东西?虽然这确实是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但是我们在知道孩子轻易相信和拿陌生人东西的原理上,就更容易找到对付的方法和手段。
现在科技发达,绘本,动画片都可以是教育的手段。如果孩子够大,理解能力又好,平时可以多与孩子进行角色扮演的游戏。让他看看他如果拿了陌生人的东西会发生什么事情。只要一件事情让他有了不好的体验,那么他绝对不敢再做第二次。相反的,如果这个事情让他尝到了甜滋味,又没有什么后果,那么他下次只会更期待。
谢邀!教育小孩子要牢牢记着不和陌生人说话。不吃陌生人的东西。杜绝外来的一切诱惑。减少犯罪率的高发:。现在每个家庭的孩子都象宝似的护着。吃的东西应该都不怎么缺。只要给小孩讲清陌生人有时是坏人时。小孩子是会记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