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不是孩子听不进去而是你说的话,而是孩子不能理解或者孩子根本就不认同你所说的,你认为有道理孩子都不认同,怎么会听进去呢,首先你得让孩子认同你所说的话,他才能听进去你讲的道理。
如果你想让孩子听进去你的大道理,那么你先听孩子说,先用心去听听孩子的心里声音,然后,再去给他讲道理。我们要先学会倾听。倾听孩子的声音。这样才能正确地认识到孩子到底在想什么,才能在他的想法里,加以教育。最重要的是不要总是以父母自居,要学会换位思考,多和孩子换换角度想一想,同样的问题。如果你是小孩子,你会怎么想?当你经常换位思考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根本没那么复杂,要想和孩子无障碍沟通,就要经常,把自己当成孩子用孩童的思想观念和孩子沟通,他才比较容易接受啊!当你做到和孩子换位思考换角度去想问题的时候,就能够很轻松地和孩子沟通啦!
有道理的话,孩子听不进去,要分是什么情况。孩子对于家长的话听不进去是所有的时候?还是在孩子有情绪的时候?
在我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孩子正在情绪中,他对于讲道理的话是听不进去的。比如我女儿生气的时候,我如果和她讲道理,她会更愤怒。这个时候我需要静下心来,等待孩子情绪的平复。她需要我接纳她的情绪。五一那天去吃喜酒,她的平板电脑掉了,我没有给她讲电脑找不到,没办法了。我平静地陪着她到处去找,找不到也没有责怪她。她很伤心的哭了,我告诉她,想哭就哭会吧,妈妈会一直在你身边陪着你。等着她的情绪宣泄完了,她也接纳了平板电脑掉了的事实。
这个时候我才和她讨论,平板电脑为什么会掉,我们以后要把自己的随身物品放好,以免发生丢失,她点点头,说,下次一定要把东西放好了。
还有家长和孩子讲道理的时候,要保持平静平和的心态,而不是责骂状态,这样孩子对家长的话更容易听进去。
我以为要让孩子听我们说话,要选择好合适的时间,也许会事半功倍的。
我觉得“有道理”的判断标准是成人的标准,不一定与孩子的完全一样,因此会产生孩子不认可的现象。所以我们一是听听孩子的观点,多多了解孩子的内心;二是再与孩子沟通不良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暂时放下这件事,等大人和孩子平静下来后,再与孩子讨论事情的处理。
孩子听不进去道理其实是很正常的。因为按道理来说,事情但凡是轮到要讲道理了,这个道理一般都不会太好听。如果道理都那么好听的话,这世界上又怎么会有“忠言逆耳”这个成语呢?
再好的道理,对方听不进去,那就是没用的道理。我们应该考虑的不是责备孩子不听道理,而是应该考虑怎么样才能把道理讲得让孩子听得进去。
我们跟孩子讲道理的目的,不是为了讲道理而讲道理,不是为了责备他,不是为了让他认错。而是为了帮助他们明白道理,解决问题。
讲道理,并不是你占着道理、嘚吧嘚吧把道理说出来就能行的。
讲道理其实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个理解孩子行为、疏导孩子情绪、让孩子体验不讲道理的后果和讲道理的好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的整体过程。
首先我们要理解孩子的很多行为,并没有恶意,他们只是还不能很好地意识到后果,或者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这个时候不要急于讲道理去定性他们不好,他们错了。这样孩子会特别委屈,反抗叛逆情绪会很大。
其次,在理解了孩子的行为和需求以后,你要知道,你的要求往往是违背他们本身渴望和需求的,有过激的反抗情绪那也是正常的,那么面对他们的过激反应,父母自己不要有情绪,要充分满足,慢慢疏导孩子的情绪。
再次,要在充分理解和满足后,告诉他们,如果不讲道理会有什么后果,或者讲道理会有什么好处。人性都是趋利的,都自然会愿意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回避做不利的事情。
讲道理不是一个立竿见影的事情,也许今天讲了明天还会犯。
讲道理也不是一个轻松的事情,需要你用极大的耐心去反反复复沟通。
讲道理更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需要你对孩子拥有真正的理解与尊重。
相比于讲道理来说,也许两巴掌的效果看起来更有效。
跟孩子讲“道理”,孩子听不进去,那说明你讲的可能是“假道理”。
你所谓的讲道理,是否是从自身的立场出发,目的是为了说服孩子放弃他自己的想法。如果是这样,孩子一定不会听你的。这意味着承认你是对的,他是错的。没有一个人,哪怕是孩子,允许别人的思想占据自己的大脑而不做出反应。他理所当然会做出反击,有的表现为直接拒绝,有的表现为阳奉阴违。也就是大人所谓的“不听”。大人表现的还很委屈,理由是为了孩子好,为了孩子少走弯路。的确,有时候如果能听从父母的,的确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但那样就不是孩子的经历,而是你的。
所谓“大道至简”,真正的道理,是那些经过千锤百炼、洗净浮华后得出和提炼出,没有一定的经历是无法感悟、体会和理解的。孩子还没有经历过你说的那些道理,没有尝试过,没有体验过,自然不可能体会和理解你所说的“道理”,他听从自己内心的想法来决定自己的行为。就比如“坚持就是胜利”,无论我们跟孩子讲多少遍,他自己不经历一就无法体会过程,也无法将坚持这一抽象的概念与结果相关联,自然也就无法体会和理解这个道理。
如果你真的想与孩子讲道理,让孩子理解道理,照着道理去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体验,自己得出这个道理的结论,这比任何的讲道理来的更有效。
那要看父母跟孩子说话的方式是怎么样,不是说有道理孩子就一定能听得进去。大人认为苦口婆心孩子理所应当地要接受,其实这正是孩子最反感的。小点的孩子可能只是听不进去,照样我行我素,大点的孩子分分钟可能就会叛逆,弄巧成拙。
与孩子沟通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首先,唠叨式和权威家长式尽量避免,家长尤其要注意心平气和地与孩子沟通。平等的状态下孩子心理更容易接受。第二,如果多次与孩子沟通都不听的话,家长或者可以考虑换个方式,不一定要当面自己说,可以通过绘本、游戏、演示等方式从另外一个方面去引导孩子。第三,家长要求孩子做的,本身也是率先垂范,自己带头做好榜样。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很多的行为习惯其实也是从父母身上习得的。
没人喜欢说教。世界上最笨的人就是这种父母,明明不管用,却不知道改变。沟通的方法很多,学一学吧
记得小时候夏天中午不睡觉,等妈妈睡着之后,自己在偷偷的跑到院子里玩水,等弄得满身水,并且把妈妈晒着的衣服不小心弄水里时,就感觉到闯祸了,然后当妈妈看到时,就开始“讲道理”了,虽然人是在家里,心思早跑九霄云外去了。
“讲道理”的行为来源于人们的惯性思维。从小生活在爱讲道理环境中的人,往往很有可能会成为讲道理的爱好者。跟孩子之间的讲道理就变成了一种告知与被告知的模式,所以就会形成家长讲了一通道理,结果孩子还是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完全没有听进去。
当跟孩子“讲道理”不管用,家长应该怎样跟孩子沟通呢?
1、陈述你此时的感受。比如:当晚上在家因为某些原因不得不加班时,孩子进来了,你跟孩子说“妈妈忙完,一会找你玩。”结果孩子一会进来,一会又进来的,弄得你特别没心情工作,并且还有了点火气,这时你蹲下来平视孩子跟孩子说“宝贝,你一次次闯进来,打扰了妈妈的工作,妈妈很不高兴,接下来不要这么做了,妈妈忙完就去陪你玩,好吗?”之后孩子真没有过来打扰了。
2、跟孩子沟通一定要简洁明了。所有人都知道小孩子的思维方式永远跟大人是不在一个频道的,当你想要跟孩子沟通时,一定要用孩子能够理解的方式讲给孩子。比如:你看到厨房有一个香蕉皮,你可以跟孩子说“香蕉皮”。简洁明了的方式方便孩子快速接收与理解。
有的父母曲解了“道理”的含义,把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当成“道理”告诉孩子。比如“分享是一种美德”、“男儿有泪不轻弹”、“大孩子要让着小孩子”等等,本身就很有争议,却被父母当成真理灌输给孩子。
还有可能是因为父母“说道理”的方法有问题。
对于年纪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大脑还没法理解“道理”为何物。
婴幼儿是先以自我为中心,一点点地发展出为他人着想的能力的。他们还不懂得分享玩具、耐心等待十分钟才可以吃到晚餐或者从他人的视角看问题。这个时期,我们跟孩子讲孔融让梨,告诉他们等待是人生的必备和涵养,或者公共场合自己的行为不应该影响他人等等——这些道理他们无法理解。而要求他们做一件发育能力所不及的事情,会威胁他们的情感安全。也许出于对你的爱,他们会暂时听从劝告,却并不代表他们认可你的道理。
父母讲道理的时机不合适,孩子更容易反感和反抗。
很多父母喜欢随时随地对孩子讲道理。比如,当着外人、吃饭、等公交车的时候跟孩子讲道理,如果孩子不反驳,他们就会喋喋不休。他们没有意识到,在外人面前,孩子更希望得到父母肯定的评价;吃饭的时候,孩子更喜欢分享今天幼儿园的趣事;等车的时候,孩子更愿意跟父母一起开心地聊天。最不恰当的,就是当孩子处在“情绪区”的时候跟孩子说道理。比如,孩子刚刚跟小朋友发生了冲突,非常气愤,家长冲过去就告诉孩子分享是一种美德;孩子没法重新组装拆了的玩具,一气之下把玩具使劲摔在地上,家长立刻说:“即使生气也不能随便扔东西”,玩具是你的好朋友…”,这个时候,哪个孩子能听进去家长自以为是的道理呢?
总之,倾听比说教更有用,家长首先愿意尊重并无条件接纳孩子,孩子才有可能对父母敞开心扉和耳朵,父母的“道理”才有了能被听得进去的前提。
要想孩子听话,首先你得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平等的与他对话!站在孩子的角度交流看法,发表不同的意见,不能“一棒子打死”!其次,孩子为什么要听你的话?有个大师说“听话的孩子过得不如父母”!作为父母,除了年龄,你哪里可以比孩子强?你小的时候玩石子跳皮筋,现在的孩子都是手机iPad!你初中学的知识就是现在孩子3.4年级的题!所以,请蹲下来,陪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用孩子可以听进去的方式说,不然就换一张方式,利用便条的形式,看看是否有效果,不然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他听得进去就不是孩子了。顺其自然,给娃娃说,这是火,会烫手,会痛,千万不要碰,结果娃娃还是去碰了,烫了一个血泡,帮他挑破,从他的眼神,我知道他明白火是什么了。有些东西我们阻止不了,经历风雨,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保护他没有生命危险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