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懂道理之前该如何教育?

身体力行,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中就要一直纠正它,约束它,给它讲对错,让它知对错。不要一直散养,美其名曰粗犷,培养性格,小错没事,不在乎。等你看到它犯了大错就已经刹不住车了,因为他都喜欢这样生活了。




感谢邀答

孩子从幼儿时期到懂事中间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父母的耐心引导,并非一日成效,我之前追过一个节目《超级育儿师》通过育儿师的引导和节目中每个家庭父母的教育从中总结一下几点:

一、好孩子都是教出来的

优秀父母,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教育孩子上费尽心思切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

二、好习惯都是养出来的

很多父母将孩子的不好习惯怪罪其自己调皮捣蛋,其实不然,孩子身上的多数习惯——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都是我们做父母的有意无意培养出来的,父母每天要合理的和孩子一起去安排自己的作息习惯,让孩子忙碌且充实的过好每一天。

三、要有良好的沟通

第一个步骤是倾听,就是让孩子把话说出来,并且听懂孩子话里的真实意思。第二个步骤是理解,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想是不是有道理,结果往往是有道理的。第三个步骤是建议,就是有道理孩子并不一定就能采取正确的行动,因此父母这时应该给以建议。千万不要去打断孩子或者直接否定他的提议,这样太伤孩子自尊,久而久之他就不愿和你讲话。

总结:品德、学习能力、胸襟、眼界等这些最重要的因素不是通过父母的说教等“显教育”就能产生效果的,而是通过父母的行为即“潜教育”化进孩子的血肉里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人是环境的产物,孩子天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耳濡目染,看到的就是得到的。

比如,在家中父母从来不说脏话,孩子就不会爆粗口。

日常生活,一日三餐,如果家里长者没坐到餐桌前,其他家人是不能提前动筷子的。孩子无形中,就懂得了“长者先”的道理。

总之想让孩子懂道理,家人尤其父母先做道理!




第一:勿提前讲道理。第二:更基础的真善教育,就是身体力行的榜样作用!




孩子在从出生到懂道理前,是一个人成长最关键和重要的一段时间,好的父母可以让孩子更早更好的把握自己的人生,甚至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父母要从无条件的爱孩子,欣赏孩子,鼓励孩子,引导孩子,以身作则大致这样的顺序来对孩子产生教化作用。而这每一个过程环节又都不是一个个孤立的或公式式的,而是穿插整个养育孩子的始终,所以做父母的一定要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不要以单纯的说教,讲道理来教育孩子,提高自身修养水平是最最重要的。

举例一些生活中小常识吧,比如父母整天骂人,抱怨,说脏话,孩子不用教就会,很容易形成消极的人生观。年轻的父母啃老,整天吃喝玩乐,孩子也自然只注重物质享受。当然天才例外,一个人一生中会有太多的因素对自己有影响,而父母却是最早,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比如孩子经常看到的是父母努力的样子,那就不一样了,这种正向的努力精神,无形中会对孩子产生好的影响。孩子无论在今后的学习,做人,做事上会始终是在运用自己的努力,这才是重要的。

其实,我们整个生命的过程何尝不是自己在体验的一个过程,喜怒哀乐,酸甜苦辣,美丑善恶等等所有的感受都来自个人的心里,一个人的内心丰富才能更深体会生命的意义和生活的美好,而所有的爱商,情商,逆商都不是公式化的说教去学习或形成的,是整个家庭,尤其是父母贯穿整个生命的育化过程,这些终将形成孩子最好的内驱力。这个内驱力越早形成越好,是孩子一生的根基,那么你的孩子将来一定不会差。

其实,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来自美好,一出生就带着真善美来的,太多的父母在养育的过程中抹杀了孩子的本真,或溺爱,或攀比,或功利化了,所以不懂教育,不爱学习的人注意了,千万别把这世上的人才给咱埋没了啊!

所以,从另一个角度讲,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我们自己生命的又一次成长过程,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珍惜每一天。




就两条:陪伴+“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不用花钱去报什么兴趣班、早教班,自己的孩子自己最清楚他的脾气和个性,最能为他量身定做适合他的教育方法。

有送孩子去早教班的时间,可以用在对孩子的有效陪伴上。

陪伴才是教育的王道。

我的孩子:牛宝,今年已经7岁了,在他三岁半以前我都是全职陪他的,当然三年半的时间我失去了很多,但也回报了很多,我认为值得。俗话说的好:三岁看长,七岁看老,这期间是孩子习惯和道德养成的阶段,我们作为家长有责任和义务把孩子的地基打好打牢,这样等孩子长大了,我们也少费很多心。

“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就是我们要求孩子做的事情,自己也要做到。

比如:我从小要求牛宝不能随便丢垃圾。从他开始牙牙学语开始,我从没有乱丢过垃圾,哪怕当时周边没有垃圾桶,我都要么放兜里,要么捏手上,有的时候没扔准,扔在垃圾桶周边,虽然很脏,虽然也很不情愿,但我都会捡起来,重新扔进去。所以牛宝现在在外面哪怕一张糖果纸都没扔过。这就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的效果。

总而言之,就是放下手机,全身心的陪伴孩子,给他传输正能量。




【懂道理是一个渗透过程,存在不同阶段】

题目中对提到“孩子懂道理”,我个人认为,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懂道理是一个过程,对于父母所讲的某个道理,是一个不断加深,螺旋式理解的过程,只是不同的关键节点所体会到的道理内涵不同罢了。

所以不存在孩子懂道理之前和之后,只是有孩子懂道理的不同阶段啦。题目所传达的信息,应该是孩子懂道理的初步阶段。

【孩子在懂道理初步阶段的特点】

1、一般年龄比较小,心智也比较不成熟

2、倾向于主观臆断,通过直观感知事物

3、生活等经验不足,全面分析能力较弱

4、延伸应用能力差,难以深入理解道理

【家长在此阶段如何教育】

1、以简单、有趣的方式讲道理

孩子在懂道理的初步阶段,不喜欢无聊枯燥的说教方式,更喜欢父母通过简单、有趣、直观的方式教育自己,不妨试试在讲故事中渗透道理,营造一种轻松的教育氛围,又能够让孩子快速理解内容,语言不能太复杂和深奥。

2、引导孩子在体验过程中理解道理

孩子在懂道理的初步阶段,通常需要亲身经历,有直观真实的感受,便于理解父母的教导。所以父母可以带孩子多去体验不一样的经历,遇见不一样的人,做不一样的事情,比如让孩子懂得孝敬老人,可以带孩子去养老院做做义工等。陪伴孩子去经历,去感知,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再加以引导,逐步让孩子理解道理。

3、阶段性强化孩子理解过程

父母在教育孩子懂道理的过程中,不要指望一劳永逸,要掌握频率,循循善诱得耐心教导孩子,采用多种方式结合的引导,启发孩子的思维,加深孩子的理解,让孩子更懂道理。

4、注重亲子间双向的沟通交流

孩子在懂道理的初步阶段,难免会出现情绪化问题,也可能会表示有难度不明白,所以父母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孩子的反馈,要关注孩子所传达出来的信息和感受,便于父母及时调整教育的思路,也便于父母准确判断孩子的理解情况,更好的去引导孩子。




情景一:

孩子:“妈妈,我要吃这个!”

妈妈:“这个不行,吃多了对身体不好!”

孩子:“哇……哇……哇……!”

妈妈很无奈:“好吧,好吧,给你买!”

情景二:

孩子:“妈妈,我要玩手机!”

妈妈:“不行,你已经玩很长时间了!”

孩子:“哇……哇……哇……!”

妈妈:“好吧,好吧,给你!!!”

我们总是太把孩子当孩子了,孩子一哭一闹就让我们失去了原则。但是,孩子真的不懂事吗?那孩子为什么知道哭闹是他们的法宝呢?!

情景三:

爸爸:“你怎么这么不听话!跟你说多少遍了”说罢,在孩子的屁股上打了一巴掌!

孩子:“哇……哇……哇……!”

妈妈:“你打他干嘛,多大点事啊!”一脸埋怨的看着爸爸!

“快过来,到妈妈这来!”

孩子的眼泪,很容易就摧毁了家长的是非!你管孩子我心疼,我管孩子你心疼,最终孩子出问题!

相信以上情景很多家长都有亲身经历,孩子虽小,我们却不能总是以小孩来对待!

把握好原则,掌握好是非,是对孩子最大的负责!




原始地址:/faxian/68430.html